農村人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有很多說法,就連房子上的木頭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比如桑木不能上房頂,槐木不能做門檻等,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榆木樑棗木柱,沒有椿木不蓋房」,為何沒有椿木就不能蓋房呢?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榆木樑
在以前的瓦房中,可以說房梁是整個房子裡最重要的地方,也是人們最重視的位置。在農村蓋房子上房梁可是很隆重的,首先要選好日子,然後木匠和主人要向房梁作揖,還要說一些吉祥話,大概是這麼幾句:棟梁上屋,穩穩噹噹,紅星高照,金碧輝煌,人丁興旺,老者長壽等,當然說的不止這麼幾句。
然後木工就會含一口清水,往房梁上一噴,接著說:日吉時良,安居適宜,此間陪梁,永遠吉昌等,後面說的這些主要是出煞的意思,然後房梁上還要綁上紅布條,在早上才可以把房梁上到房頂,而且房梁上還要寫上字,一般是寫的是上房梁的時間,背後還要寫上:太公在此,諸神退位。意思就是姜子牙在房梁上守著,其他人就不敢進來了。
俗話說:「房頂有梁,家中有糧」,由此也能看出房梁的重要性。所以房梁必須是圓直耐用的,而且寓意要好。大家都知道,榆樹就是榆錢樹,首先榆錢就像以前的錢串子一樣,而且「榆錢」的諧音就是「餘錢」,用榆木做房梁就是「榆梁」,諧音就是「餘糧」,多麼美好的寓意啊。
而且榆樹一般都比較高大,木質也很好,大家都知道明朝的老榆木和清朝的楠木家具是很有收藏價值的,因此從老房子上拆下來的榆木經過多年風吹日曬依然不會變形,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榆木落梁」,所以無論從木質還是寓意來看,榆木都是做房梁的最佳選擇。
棗木柱
這句話裡的「柱」就是所謂的「頂梁柱」,也是支撐房梁的柱子,可見它的作用有多大。如今人們都用「頂梁柱」來比喻一家之主或者單位的骨幹,所以「頂梁柱」首先要結實耐用,而且不容易朽,還要有好的寓意。
而棗樹一般生長很慢,一般長到碗口粗細就需要幾十年,所以棗樹的木質很堅硬,而且棗木不容易被蟲蛀,耐久性也很強。古人刻書用的雕版一般都是棗木和梨木,而且棗木時間長了就會變成醬紅色,很適合古人的審美觀,再加上棗木的寓意也很好,有很多道教的法器都是棗木做成的,所以棗木也有鎮宅的作用。因此棗木就成了頂梁柱的最佳選擇。
沒有椿木不蓋房
椿木也就是椿樹的木頭,指的是臭椿樹,樹葉與香椿葉相似,但是不能食用。大家都知道,椿樹是樹中之王,相傳劉秀在一次逃跑時餓暈了,正好暈倒在一棵桑樹下,正值桑葚成熟的季節,桑葚掉到他嘴裡救了他的性命,後來劉秀稱帝,為感謝救命之恩,就錯把椿樹當成了桑樹,就封了椿樹為樹王。
所以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在房頂上用一些椿木,就算沒地方可用,也會砍一些椿木薄片,壓在房梁上面。在莊子的《逍遙遊》有這樣一段話:「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意思是古時有一種樹叫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也就是長壽的意思。所以房梁上放椿木,寓意著家裡人都長壽。
「榆木樑棗木柱,沒有椿木不蓋房」這句話也是以前人蓋房時對木頭的一些選擇,當然現在人們蓋房子,都是用鋼筋混凝土,一般很少用木頭了,所以也不必太在意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