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仔仔(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人生得意須盡歡,胡吃海喝需盡興。
有人說:韓國是一個「被高估」的國家。就拿韓國首都首爾來說,其市容還不如我們北京的韓國人聚集區——望京。所以,很多韓國人喜歡來北京、青島、大連、煙臺等城市生活,物價便宜、環境優美,比韓國舒服。難怪會有那麼多韓國人扎堆移民中國,生活辛苦大多數沒有養老金,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事實上,韓國是一個有很多面的國家,不僅有四季分明的美景、便利的旅遊設施、不斷輸出的韓流文化,還是購物天堂和度假勝地。在這些看似美好的背後,韓國也有一些很嚴峻的現實問題,比如人口老齡化。人口老齡化是現今世界面對的問題,韓國的情況格外嚴峻,甚至超過了日本。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資料顯示,超過60歲的韓國高齡人口僱傭率和貧困率,都是世界之最。與中國比較相似的是,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然而到60歲就停止工作的韓國人少之又少,有些年近70歲的韓國老人仍舊在工作,做環衛工、洗碗工、家教、餐廳員工等等。
在法定退休到來時,韓國人不得不重新找工作——由於前半生收入幾乎都花在兒女身上,老來養老金微博,加上子女自顧不暇無力奉養,一般韓國老人必須自力更生,放下身段尋求按日按時計酬的「低質量」工作,平均72歲才真正退休,但因年齡限制他們只能打零工。
據統計,韓國60歲以上老人平均養老金約合2000元人民幣/月,不到最低月收入標準(約合9210元人民幣)的1/3。所以,半數以上的韓國本土老年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為他們的退休金少得可憐,支付不了房租,只能吃泡菜和白水煮麵。你能想想到嗎?在韓國,很多老年人都在撿垃圾、做快遞、開計程車,忙忙碌碌一直到不能工作為主。
說到這兒不禁有一事非常好奇,韓國作為一個發達國家,為什麼那麼多人沒有養老金?為了養老,他們還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生活。據了解,韓國是從1988年也就是30年前,才開始實行養老金制度的。雖然有相關規定,並不意味著所有韓國老人都能拿到養老金,該制度規定:員工必須連續繳納養老金10年,才能在退休後領到養老金。
正是受種種因素限制,最終只有30%多的人才能領到養老金。就算拿到了養老金,也不見得能養活自己,還得需要出門打工攢養老錢。但是他們的年紀畢竟太大,所能選擇的職業很受限,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老年人從事快遞員、保安、保潔員的原因。
另外,並不是他們的小孩不贍養他們,而是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他們已經自顧不暇,更別提拿出一部分錢贍養老人。其實不單韓國有這種現象,我們國家亦是如此,年輕人的壓力太大,而老齡化現象如此嚴重,迫使一些老人也要出門打工,想想也是覺得挺無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