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是靠螺旋槳帶動的,為何把槳葉架起來卻經不住機身的重量?

2020-12-23 小虎有話說

螺旋槳轉起來,有一定的離心力支撐!螺旋槳靜止架起來和旋轉形成升力是不一樣的,看過把紙切成圓形放在角磨機上旋轉可以切個堅硬的物品否則紙的硬度很小。飛行在空氣中是絕對均勻受力,壓強較小,如果把直升飛機跟吊鍋一樣吊在螺旋槳上,那就不是一回事了。又如鯨在水裡可以活,擱淺到沙灘會壓迫內臟而死。

翼尖加起來肯定斷了。因為整個螺旋槳都在均衡受力,從靠近螺旋槳葉根部最小力到翼尖受力最大。按照比例講應該拖住螺旋槳葉中間部位就是飛行時候的平均受力點。

螺旋槳轉動向下推動空氣產生的反作用力要大於直升機總體重量,直升機才能上升。這種力是分布在漿葉底部每個位置,因而將力分解,漿葉不斷裂,但漿葉根部承受力最大。如果用螺旋槳撐住飛機重量,要看撐在什麼部位,如果撐在根部,或多點支撐也不會斷。

直升機旋翼都是輕質材料,10噸級的阿帕奇,一片槳葉兩個人就抬走。個人估計離心力的垂直分量不會是升力的數量級,因為角度太小了。我們知道繃緊的晾衣繩,其應力是遠高於衣物重量的。如果用拉力提供一份升力,可能需要材料經受一百份拉應力,這太不划算了。其實直升機的旋翼強度只需要保持自身形狀和一定的韌性就行了,靜止狀態下連直升機十分之一的重量都承擔不了,真正的竅門在於高速旋轉的葉片受離心力作用產生剛性,就像一條繩子在靜止或者低速狀態下是軟的,但在高速甩動是會變硬一樣,很多旋翼機的葉片都是鉸鏈連接,平時都是鬆散狀態,只要主軸達到一定轉速,離心力賦予葉片的剛性就足以拖拽機身升空。

當槳葉旋轉時產生升力是均韻分.部在整個槳葉下面的最後把升力轉儈槳鼓軸上的,當槳葉靜止時你想拖起飛機你是把做用力頂在一個點上面的,所以這個受力點隨槳軸距遠近能承受重力是不一樣的。

旋翼推動空氣後,是整個葉片均勻受力,當然沒問題,所謂的架起來,那是兩端,只是幾個點,幾個點和整個葉片分散承擔當然是差別巨大。但不管怎樣軸承連接都是高強度的。物理學上沒有離心力一說,有的只是向心力不足導致旋轉的時候做圓周運動的部分,它的運動軌跡發生變化,比如此例中的旋翼發生自抬。把一紙條懸空平方,紙條不僅不會承擔起一瓶墨水,還會被墨水瓶壓彎掉落。

但把這張紙條對摺後,摺痕處再掛一瓶墨水,拉起紙條的兩端,在紙條兩端夾角大於90度時也會輕易的把墨水瓶提起。此時紙條兩端的拉力,正如同旋翼旋轉產生的離心力提供的拉起直升機的力。鋼纜為什麼要用很細的鋼絲編織而成?它的抗拉力和橫截面積相同的一整根實心的材料是不是相同的?(前提是多股鋼絲繩橫截面積和實心的要一樣,材料也要一樣,單位長度內重量一樣。)如果若干股細絲承受的拉力之和,和一整條的橫截面積相同的實心體相同,那麼編織起來抗拉力是不是會更強?

如果懸吊旋漿近端或根部可輕鬆吊起直升機,如果吊遠端漿葉會損壞,因為旋轉時升力雖然外圈比內卷大,但是是向軸中央逐浙減小的,因為外圈升力也要通過根部承載,所以近軸處受力仍最大。以軸為中心,越向外圈漿葉受力會逐漸減小,最外側是受力最小的,所以最薄弱。

而吊裝時已沒漿葉升力,靠漿葉外端不能吊起也正常。把直升機直接用螺旋槳架起來屬於單點受力,而螺旋槳旋轉起來產生的升力屬於分布力,最終的受力點通過螺旋槳連接點傳遞到機身,所以連接點的受力強度大於機身重力,但是並不表示螺旋槳上每個部位的強度都能大於機身重力強度。另外大部分直升機通常都是多槳葉的,每個槳葉的承重也有極限。

直升機旋翼槳葉的離心力和拉力一起作用實現可讓直升機起飛的升力。當然這指的是傳統柔性槳葉。現在很多正在研發驗證的高速複合構型直升機採用了剛性槳葉。它們靜止時用外力把直升機抬起來應該是沒問題的。例如卡莫夫的卡92,西科斯基的X2歐洲的X3等等多以雙旋翼共軸外加螺旋槳符合構形方式。

抬風葉端部肯定會斷,如果是抬根部呢?一定不會斷,這說明飛機起升時作用力不是在絕部地方,而是風葉每個地方都受力,打個比方,用承重99斤的扁擔抬100斤的水泥,扁擔一定會斷,這個時候扁擔就好比靜止的風葉,水泥就好比機體,那怎麼抬不會斷呢?好,這需要再來兩人,分別抬扁擔兩端的四分之一處,這樣扁擔就不會斷,旅轉的螺旋槳就好比四個人抬的扁擔,一定不會斷。

有的人說槳面均勻受力能吊起直升機說法是錯誤的,螺旋槳的強度根本不夠。螺旋槳如果不轉起來,那受到全是側向應力會被直接折斷。螺旋槳旋轉產生強大的離心力,和直升機重力形成的合成力,變成了一個軸向的拉力。而拉是不容易被拉斷的。類似你把拉住一個人的手原地轉圈可以把他拉離地面,手卻沒有折斷。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旋翼轉動時對空氣形成了下壓的力,空氣反過來對旋翼形成向上的力,才使直升機向上,旋翼承受的是整個機體的重量,你要說吊,從旋翼根部,也就是傾斜盤處吊,完全可以把直升機吊起來,你要從翼尖吊,肯定會斷,因為槓桿作用,翼尖受力,除了垂直向上的拉力,在旋翼本身還有橫向的應力,受力不均,當然會斷!

抬起靜止的螺旋槳兩端,因為中間部分沒有支撐力,所以兩端上翹,螺旋槳會折斷。 而旋轉的螺旋槳,會因為高速運動,整個頁面產生三個力,一個是離心力,一個是每段翼面都產生了升力。離心力讓螺旋槳拉直,不會上翹,均勻升力把重量受力點從某段機翼,轉移到了槓桿最中心的軸上,最關鍵的是向下產生了風力,風吹到地面反射回來的力量,就可以把直升機的機身重量抵消很多,於是直升機的重量就不會把機翼折斷。

所以關鍵是記憶要旋轉才可以,原理很簡單,就是本來只是一條線,轉快了直升機就會認為這是一個面,一條線承受不起這麼大的重量,但面是無數條線組成的,轉成面時,就會有無數條線來支撐,根據一根筷子被折斷,一把筷子不怕彎的基本原理,直升機就被抬起來了。

角速度帶起來的是離心力,加上葉面角度產生的垂直拉力,整個葉面範圍都可以產生浮力,對機身來說,著力點作用在翼軸本身並且力的方向垂直向上,要知道翼軸最能承受的就是垂直拉力。作者問的是把螺旋槳架起來託不住機身的重量,因為沒有了角速度帶來的水平離心力,力度不能平均作用在葉片的全長範圍內,只是機械作用在葉根,而且不是作用在軸上,真的就只有橫向連接的葉根,而靜止的葉根 根本沒有抵抗縱向力的強度,當然會斷。

如果在槳葉下放一張中間開孔的圓桌子,圓桌子固定在地上,槳葉的受力均勻,是可以承受得了整個飛機的重量的;受力原理和旋轉時空氣託舉一樣。 如果只支撐幾個槳葉尖,是支撐不了整個飛機的重量的,受力不均勻,槳葉靠近圓心的中部受力最大,此部分會折斷。

直升機的機身不可能產生升力,當螺旋槳驅動的氣流接觸直身機機身頂部的時候,機身頂部與氣流幾乎垂直,氣流速度一下子幾乎降到零,在機身頂部形成正壓力;當氣流通過機身側面流到機身底部的時候,氣流加速了,在底部形成負壓。因此機身在螺旋槳的氣流下受到的是向下的力,而不是升力。

或者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汽車行駛中,空氣相對汽車來說從車頭向車尾流動,就像氣流從直升機頂向機底流動一樣,受到的力都是與氣流方向大概是一致的,因此才需要對汽車車、直升機機身作流線型修整,減少阻力。

複雜解釋需要理解葉素理論,簡單來說,旋翼高速旋轉會產生離心力,而旋翼特殊的翼型又會有升力產生,從而旋轉的旋翼會有一個預錐角,旋翼外端會有一個很大的合力,正是這個合力保證旋翼不折斷。就像一張紙中間放個東西肯定會只撐不住,但是你把紙四邊都拉住,然後中間就可以放相對更重的東西,道理一樣。

直生機受力最大旳地方是一槳軸,槳葉根部,在飛行中,槳葉所受問上旳升力平均分布在槳葉的下迎風面,其而,當槳葉受力時,要問上彎曲,但自身產生的離心力要抵消 I一部分,而你把飛機架起來,獎葉受力在一個點上,這個點離槳軸越遠,能承受重力越小。

相關焦點

  • 高速直升機引領直升機發展新潮流
    上述措施只能減輕後行槳葉的分離失速和推遲前行槳葉的激波失速,使直升機速度有所提高,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限制直升機速度提高的問題,於是提出了複合式直升機和組合式直升機。這些新概念直升機在前飛時部分或完全不依靠旋翼產生升力來支持直升機的重量,所以這就擺脫了槳葉分離失速與激波失速限制直升機速度提高的困擾。
  • 從仿製到改進,國產第一架直升機直-5到底有何意義?
    當航空工業管理體系初步形成,航空工業基礎初步確立,直升機工業的建立也水到渠成。1956年,蘇聯授建米-4直升機生產線啟動,我國直升機工業在仿製生產蘇聯米-4直升機基礎上正式起步。1958年11月,第一架靜力試驗機試製成功並於12月通過靜力試驗。同時,供試飛的第二架機也完成總裝,12月18日按照米-4仿製的第一架直升機首飛成功,我國將其命名為直5型直升機。
  • S-76,西科斯基打造的第一架純商用直升機,到底可靠嗎?
    有不少航空公司運營S-76A型直升機的定期航班,其中班次最多的就是加拿大大卑詩省溫哥華的Helijet國際航空公司,該公司的一架S-76A型直升機(編號:760074)在2012年2月份被公認為世界上運營時間最長的S-76機身,該機的總的飛行時間達到了37025小時。
  • 英國人的冷戰超級腦洞——超音速旋翼高速直升機
    人們在這漫長的摸索過程中也走過無數彎路和提出了無數腦洞,其中一種鮮為人知的高速直升機腦洞就是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在冷戰時期提出的超音速旋翼直升機(SSRH)。上世紀70年代,英國著名的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通過研究發現,直升機前飛時旋翼槳尖旋轉線速度與後退槳葉失速邊界成正比,這個比例函數就被稱為旋翼前進比(advance ratio)。
  • 臺軍軍艦在母港擱淺:螺旋槳槳葉被打斷,暫失戰備能力
    (觀察者網訊)臺軍又出「烏龍」,臺海軍主力艦「西寧艦」竟然在母港偏離航道觸碰淺灘,導致螺旋槳槳葉被打斷,暫時失去戰備能力。令人意外的是,這已經不是臺海軍第一次發生類似事件。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18日報導,臺海軍康定級護衛艦(法國拉法耶特級)「西寧艦」16日自母港左營軍港出港準備執行任務時,艦艇異常偏離航道,螺旋槳觸及軍港南防波堤淺灘,槳葉被打斷,艦艇因此暫時失去戰備能力。臺海軍派出水下作業大隊在事發水域搜尋,已尋獲被打斷的兩片槳葉。
  • RACER初長成:歐洲下一代高速複合式直升機布局露崢嶸
    ▲在X3直升機的研製過程中,為了加快研製進度,當時的歐洲直升機公司採用了大量現成的部件」拼湊「出了這架新型複合式直升機說RACER可能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是它的前身——空客直升機的X3複合式直升機——其知名度就高多了,這裡值得一提的是X3不是讀作「X 三」,而是讀作「X立方」(也就是X3)。
  • 世界上曾經最大的直升機!米26在它面前就是小弟
    米-26是蘇聯研製的多用途重型直升機,是當今世界最重最大的直升機,機長40米,機高11.6米,寬3.2米,旋翼直徑32米,貨倉容積120立方米,空重28噸,最大有效載荷20噸,最大起飛重量56噸。在直升機領域,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一直是巨無霸的代表,曾經咱們用圖片來直觀的展示了它的巨大身軀。
  • 美俄難兄難弟:俄直升機槳葉相撞墜毀,美新型直升機也重蹈覆轍
    直升機作為一種起降便捷的運輸載體,得到了廣泛應用,不管軍用還是民用都有長千上萬架直升機在飛行,執行運輸,搜索,救援,攻擊,偵察等任務,而且,隨著時代的進步,直升機技術也不斷發展,迄今為止直升機的主流還是單旋翼尾槳布局,共軸雙旋翼直升機還是支流,除了俄羅斯艦載機大量採用之外,別的國家極少採用這種設計
  • 墨西哥富商被直升機螺旋槳「爆頭」身亡
    據美國地方媒體12月9日報導,一名52歲的墨西哥富商、航空愛好者近日在一場離奇的意外中喪生:在他走近一架剛剛降落的直升機時,尚在轉動的槳葉直接將其「爆頭」。據媒體報導,這場意外發生在當地時間12月5日,在墨西哥伊達爾戈州圖蘭辛戈市附近的一個小城。
  • 超小型電動(人力輔助發電)多旋翼直升機設計製作
    現在他驅動的是一個大螺旋槳。如果不用大螺旋槳,用兩個航模小螺旋槳,固定在機翼的外側。人力發電,仍然用0.3馬力,驅動這兩個航模螺旋槳電機,使其達到大螺旋槳的效果。    當然,還得使發電增加的重量,等於或者小於大螺旋槳及其腳踏傳動系統的重量。沒有可能嗎?    創新者們前赴後繼地證明了:人力可以升空。後輩們應該繼續前赴後繼:使它實用。
  • 空中鱷霸——武裝直升機 卡-52「短吻鱷」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不為大家耳熟能詳的武裝直升機:卡-52 武裝直升機這架直升機一看就充滿了濃濃的毛子氣息...看看這堅實的機身,華麗的武器架,還有那特殊的雙旋翼,沒錯這就是「短吻鱷」,達瓦裡希!卡-52採用雙旋翼共軸式布局,兩臺渦軸發動機安裝在機身兩側的短翼上方。採用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機身兩側的短翼下可掛各種武器。採用兩副尺寸、形狀完全相同,但旋轉方向相反的共軸式旋翼。每副旋翼均由較寬的複合材料槳葉組成,槳葉為俄羅斯HAYH-3先進翼型。槳尖後掠30度,這有利於提高槳尖的臨界馬赫數,減小激波帶來的損失。
  • 美軍直升機選型又添一員,很難相信是它設計的
    西科斯基的掠奪者X是新技術最強大的競標者貝爾推出的新武直相對傳統此前FARA計劃已經有了4家競標方,其中包括了全球直升機巨頭貝爾和西科斯基,另外兩家AVX和卡勒姆則並不太出名。波音的FARA外形概念則在近日才揭曉。這是一架複合推進系統直升機,主旋翼是6片旋翼槳葉,傾斜式4葉尾槳。
  • 基礎知識| 直升機構型
    直升機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從最初如何讓直升機飛起來,到如今如何充分挖掘直升機潛力,期間誕生出多種實用的構型。那麼,直升機有哪些構型呢?這裡從單旋翼、雙旋翼、複合式、無人機的角度,概述一下目前直升機的主要構型。
  • 如何將米-8直升機裝進伊爾-76的貨艙?整個過程比想像的複雜很多
    這次飛行任務是伊爾-76TD將一架米-8直升機從雅羅斯拉夫爾運到北冰洋的斯匹茨卑爾根島。 米-8直升機的主旋翼有五個槳葉,注意槳葉上有數字,分別標示各自的結構,用來進行檢查和更換。
  • 這些直升機之「最」,你知道幾個?
    Fw-61全長7.3米,高2.65米,是一種橫列式雙旋翼直升機,其自重80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950公斤(一說1024公斤)。機身和發動機都直接採自同為福克產品的Fw44教練機,這種雙座教練機具有非常穩定的性能。
  • 武裝直升機還是戰鬥機?三具螺旋槳,戰鬥力超強,空戰吊打阿帕奇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誕生之前,著名的洛克希德公司曾經開發出一種叫做AH-56「夏延人」的超級武裝直升機,與「阿帕奇」一樣都採用了印第安部落的名稱來命名。這種武裝直升機罕見地使用了三具螺旋槳,即主旋翼、尾槳和尾部的推進螺旋槳,擁有「阿帕奇」所不能比擬的高速性,使其成為直升機中的戰鬥機。
  • 墨西哥富商走向剛降落直升機竟遭螺旋槳「爆頭」身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美國地方媒體「en24新聞網」12月9日報導,一名52歲的墨西哥富商、航空愛好者近日在一場離奇的意外中喪生:在他走近一架剛剛降落的直升機時,尚在轉動的槳葉直接將其在社交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中,可以看到,在一塊農場的空地上,一架紅色直升機緩緩的降落人群的對面。這位名叫豪爾赫·卡西利亞斯·卡斯特利亞諾斯(Jorge Casillas Castellanos)的52歲的富商就直接向這架直升機走去。儘管飛機已經降落在了地面上,但這架直升機的槳葉並沒有立即停止旋轉。
  • 會飛的大力士:米-10直升機從「飛彈保姆」到不可或缺的重要機型
    這個任務理所應當地由米哈伊爾·米爾領導的米裡設計局承擔,保留了米-6的動力系統之後,對機身進行全新設計,使其更加細長。16米長的機身內部可以放置副油箱,用來增加航程。根據運輸木材的計劃,機身下方配備了超長的固定起落架。起落架之間可以安裝一個貨運平臺,同時還可以使用液壓夾具將貨物固定在機腹下方,直接進行空運。
  • 還記得那架叫做 飛狼 的超級直升機麼?
    美國的電視劇《飛狼》,裡面的主角-飛狼直升機性能極其兇悍。可以說是刀槍不入,飛機全身黑色的,兩個人開。這架飛機沒有事情的時候停在死火山坑裡。那麼,回到現實,我們來解析下,飛狼直升機的原型直升機:BELL 222 輕型雙發渦輪軸直升機
  • 科普|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螺旋槳簡介
    2、 槳葉數目NB槳葉數目也是螺旋槳的一個重要參數,2葉槳、3葉槳和6葉槳是最常見的螺旋槳。無人機的螺旋槳一般是2葉槳和3葉槳,例如大鵬系列無人機採用的都是2葉槳,我國的彩虹系列無人採用的是3葉槳。螺旋槳的槳葉數目越多,螺旋槳的可吸收的最大功率越大,但是螺旋槳的效率越低,另外隨著槳葉數目的增加,螺旋槳的重量也會隨之增加。所以槳葉數目的選擇需要結合發動機的功率,在保證具備可以吸收發動機最大功率和螺旋槳直徑約束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槳葉數目,以提高螺旋槳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