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琳娜《忐忑》十年,網際網路的音樂環境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2021-03-03 遊戲研究社

2010年,龔琳娜在北京新春音樂會上演唱《忐忑》。

這首特殊的民歌沒有歌詞,只有「嗯哦唉喲」之類的語氣助詞。因為是錄製成專業音樂節目播出,所以並未被多少人知曉。

幾個月後,這段演出視頻被網友上傳到人人網,奇異的旋律和「歌詞」,還有龔琳娜演唱時誇張的表情,短時間內讓這首歌在網際網路上有了爆發性的傳播,迅速成為了一代網絡神曲。

當時連王菲都發微博表示這首歌激起了自己「強烈的翻唱欲」,但一天之後,天后很快表示自己也對神曲無能為力。

點讚少是因為2010年的微博還沒有「點讚」功能

如果放今天來看,大家都知道《忐忑》是個實驗性作品,它也不再是龔琳娜的代表作。2014年,她在《全民星戰》上唱出幾乎讓很多人「掀掉天靈蓋」的《小河淌水》,聽眾認識到了她作為「民歌狀元」的硬實力。

但在2010年,《忐忑》還是依靠網民對「惡趣味」的熱情傳播的,也和《愛情買賣》一樣登上年度網絡神曲榜。以至於寫這首歌走紅的狀況,有責任心的正經媒體,都要反覆強調「這是旅德多年的聲樂歌唱家龔琳娜」和「《忐忑》剛剛獲得了聆聽世界音樂作家作品演唱大獎」

即便在《忐忑》走紅之後,龔琳娜還是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神曲歌手」的日子。

2012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龔琳娜演唱了一首《法海你不懂愛》,「法海你不懂愛,雷峰塔會掉下來」這樣的歌詞,同樣誇張的妝容和服裝,走的看上去還是神曲的路子,很多人都用「雷」來形容。

13年的《金箍棒》則全是「棒吧咯棒吧咯棒吧咯」,被戲稱為「忐忑2.0」。

至少在當時大眾的視野裡,靠「神曲」走紅以後,還要繼續做「神曲」,對專業歌唱家來說好像有點不可理喻,「博出位」。

好幾年以後,龔琳娜接受《音樂財經》採訪,回憶起剛從歐洲回中國的窘迫。

2002年,龔琳娜和丈夫老鑼組「五行樂隊」,在德國搞中國民歌演出,之後還被世界音樂博覽會選中。但每一場演出基本都「來看音樂會的人特別少」,完全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

回到國內之後,情況反而更惡劣了。當時國內根本沒有小型音樂會,民歌也沒有登上小舞臺的機會,更聯繫不到人演出。

「沒有網絡、沒有融資、沒有所有的這種投資藝術。我們在國內找不到舞臺,找不到藝術經紀人,沒辦法去把我們的東西展現出來,不得不離開中國。」

多年之後龔琳娜參加《吐槽大會》,還藉此拿鳳凰傳奇開了涮

直到《忐忑》走紅後,才有經紀公司和演出方來找她。但他們要的都是快錢,把龔琳娜當流行明星一樣籤下來包裝。

所以龔琳娜並不排斥在電視上「扮怪」,唱「神曲」,因為對她來說,要做自己想做的音樂,需要「拿錢讓我來研發,我要去各個地方採風……而現在所有音樂研發都是靠我自己的錢」。

直到她之後登上電視節目,靠一曲旋律優美、技術難度極高的《小河淌水》,才讓很多網友「路轉粉」或者「黑轉粉」,知道原來「龔琳娜也是會好好唱歌的」。

在上一個十年的「神曲歌手」裡,龔琳娜可能是最為特殊的一個:

《忐忑》也早在2006年就已經寫好,就不是衝著網絡神曲去的,走紅全然只是一場巧合。

而從背景來講,她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拿過青歌獎銀獎。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屬於「國家隊」的行列。

「國家隊」的說法最早來自《我是歌手》的譚晶,一開始指的是體制內歌唱家。之後網絡上把這個概念擴大化,像參加過青歌賽,畢業於軍藝、央音這種專業院校,有中央級文藝團體演出經歷的,都可以算作「國家隊」。

打開B站的音樂區,「聽國家隊唱流行曲目」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專門的分類:

得益於「國家隊」頻繁參加商業節目,網友們在過去的幾年裡見識到了「把傳統變成現代、把經典變成流行」的威力。

像龔琳娜在《全民星戰》裡唱孫楠的《拯救》,薩頂頂在《蒙面唱將猜猜猜》裡唱《悟空》,讓人見識到了「歌唱藝術」是如何對流行歌曲進行維度打擊的。

B站上最紅的「國家隊」大概是騰格爾——老爺子翻唱的《隱形的翅膀》,被稱作《鋼鐵之翼》;而去看騰格爾版的《日不落》,全在刷「鋼鐵烈陽」或者「草原上升起了不落的太陽」。

去年騰格爾還翻唱了熱門網絡歌曲《芒種》,彈幕裡很多人表示「觀音聽了想還俗」。

《芒種》後來還成了夢幻西遊普陀山的門派曲

在新生代聽眾接受了「聽騰格爾唱《戀愛循環》」 (雖然實際上沒唱)這樣的設定後,他們也萌生了對唱作者所使用的傳統唱法的興趣,反而比以前更能接受一些相對來說更「陽春白雪」的音樂作品。

就像現在的龔琳娜,雖然她是以「神曲歌手」的姿態進入網民視野,但隨著整個受眾群體和音樂大環境的變化,已經重新回到了「民族歌唱家」的本色。這兩年,龔琳娜很少參加電視節目,把時間放在了古詩詞音樂會和開網課教網友唱歌上,重新把詩歌《山鬼》《將進酒》、古琴曲《漁歌調》《陽關三疊》創作成了新民歌。

以前接受採訪的時候,龔琳娜曾說「我們走出去了,我現在要走回來,得到中國廣大觀眾認可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再走出去」。現在來看,她確實從那個網絡神曲的時代走了回來。

前兩天,龔琳娜重新演繹了一首《下山》:

這首歌和騰格爾唱的《芒種》一樣,都是夢幻西遊的門派曲。

而之所以找龔琳娜來呈現夢幻「靈臺方寸山」的門派主題,相信你聽完歌就會發現,是因為她能同時在一首歌裡呈現出「仙風道骨」和「縱橫俠氣」兩種迥異的氣質。

在這首歌中,龔琳娜把流行領域的民族風網紅歌曲,用專業的民歌唱法重新表現。你能聽到到誇張的音域跨度、讓人起雞皮疙瘩的霸氣怒音、多達六個聲部的編曲……還能重溫她舉手投足間標誌性的「颱風」。

「國家隊」對流行作品的再創作,徹底改變了一個作品的表現力度,也激起了不一樣的共鳴。

又到了彈幕紛紛感嘆「國家隊」的時間

這似乎說明,在遭受「戲謔」的網絡神曲和小眾愛好者的藝術作品之間,是存在一個能讓更多人欣賞聲音藝術的空間的。

你可能會感覺到,這幾年,已經很少有從前那種紅遍大江南北的「網絡神曲」出現了。如果去廣場舞網站(是的真的有很多這樣的網站)上看看當今流行跳什麼,會發現第一名還是好幾年前的《小蘋果》或者《傷不起》。

如今在B站或者網易雲上流行的網絡歌曲,已經脫離了從前簡單洗腦的歌詞還有「魔性」的旋律,而是都能表現出特定圈層的音樂追求。偶爾出一首《驚雷》這樣的「神作」,大多數人也是以「獵奇」心態來看待它。

在某種程度上,無論是更高雅的、還是更通俗的作品,都已經找到了各自合適的存在方式,整個網際網路欣賞音樂的環境,已經發生了靜悄悄的變化。

龔琳娜以前說,「很多人你不懂,你的魅力其實就是來自於自身文化的獨特性」,「我們家請人吃飯都是吃紅燒肉、炒土豆絲,喝功夫茶」。

現在再去看《忐忑》的視頻,大家已經不再有對「神曲」的吐槽,而是認認真真地討論音樂本身,把它當做「炒土豆絲」一樣日常化地吃了下去。

從神曲《忐忑》到這次為夢幻而唱的《下山》,網際網路聽眾已經從單純地表達「好聽」或者「不好聽」,逐漸變成對每一部分的唱法和情感表達進行更細膩的討論。

這種奇妙的氛圍,可能是十年前難以想像的。

相關焦點

  • 龔琳娜:中國人壓力太大 需要《忐忑》這樣幽默的歌
    這些年來,龔琳娜被外界賦予了很多刻板的印象,好像她總是那個眼珠子咕嚕咕嚕來迴轉、啊嘶嘚啊嘶嘚咯吺唱著《忐忑》的女人,其實她5歲就登臺唱歌,20歲出頭已經拿到央視青歌賽銀獎,有《走西口》《小河淌水》等非常高水平的民樂代表作,於她來講,《忐忑》是讓更廣泛的大眾知曉自己的一個作品,《忐忑》之後,有新藝術音樂長長的路要走。
  • 輸給王宏偉,卻靠神曲爆火:忐忑十年之後,龔琳娜都經歷了什麼?
    她想好好唱歌,也想發光發熱,但距離她憑藉《忐忑》走紅網絡的2010年,已經整整十年。從「全網嘲諷」到「曲高和寡」再到「走向大眾」,龔琳娜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有人邀請她參加2010年1月份舉辦的新春音樂會,並要求她‌‌演唱歌曲《忐忑》。
  • 龔琳娜被誤解的10年:《忐忑》後身價暴漲,大眾審美因她提升
    《忐忑》和大眾音樂審美《忐忑》這首歌或許誰都有聽過!當年《忐忑》憑藉「神曲」的標籤,一夜之間紅遍了整個華夏神州。讓人不知所云的言辭,幾近夢囈般的表達、藝術化的歌曲表演,《忐忑》更被網際網路推向了風口浪尖。然而在《忐忑》爆紅同時,我們更看到民眾樂評的兩極分化。
  • 許戈輝:龔琳娜從《忐忑》到《自由鳥》
    許戈輝:這一年來《忐忑》在國內的走紅給你們的事業和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 比起神曲《忐忑》,龔琳娜這次真的"嚇死"我了
    同時火遍全網的,還有《忐忑》的演唱者:龔琳娜。但是不難看出,大眾對龔琳娜的音樂,表示強烈的抗拒。&34;。然而,距離《忐忑》過去的10年後。2020年,湖南衛視搞了個&34;。《叮咚上線!老師好》。熒幕授課的節目,見過沒?主打互動知識分享。來自各行各業能人教師。
  • 龔琳娜 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龔琳娜的《忐忑》
    在下文中,我們可能會疏遠作者,但同時作者他/她又始終在場;我們是以一個讀者的身份進入作品的,但更重要的是對我們這些讀者自身的期待和視域進行一番反思。現在網絡上能看到的龔琳娜演唱的這首《忐忑》的視頻,來自央視音樂頻道播出的一個音樂會現場錄影:值得注意的是音樂頻道的節目編導為這首作品作了一條簡單的解說:「《忐忑》利用戲曲鑼鼓經作為唱詞,老旦、老生、黑頭、花旦等多種音色在極其快速的節奏中變化無窮,誇張變形,極具新意。
  • 比起神曲《忐忑》,龔琳娜這次真的"嚇到"我了
    文/圈姐忐忑。在2006年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形容詞。直到一首歌曲橫空出世。從此,"忐忑"成為了中國人心中的"神曲"。自帶音效。同時火遍全網的,還有《忐忑》的演唱者:龔琳娜。
  • 龔琳娜:搞怪另類民歌歌手,《忐忑》唱響民歌神曲,至今無人超越
    《血色浪漫》至今都是一部令人回味無窮的電視劇,然而龔琳娜當時卻並未因該劇受到太多的關注。真正令龔琳娜紅遍全國的是由她丈夫老鑼於2006年作詞作曲,由龔琳娜演唱的哼唱歌曲《忐忑》。這首歌龔琳娜最早公開演唱是在龔琳娜的老師鄒文琴的音樂會上,當時引起了業內人士極大的關注,繼而將龔琳娜的《忐忑》推薦至2010年的北京新春音樂會上,龔琳娜演唱了一段3分45秒的《忐忑》,這段演唱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後,經網友在網際網路上轉載。在CCTV-音樂頻道播出的音樂會上的演唱視頻是網絡上流傳的《忐忑》最早的視頻。
  • 記得神曲忐忑嗎?龔琳娜為音樂仍四處採風,45歲依然很「魔性」
    因為爆紅,被網友稱為「神人神曲」,可惜這首歌蕾姐聽一萬遍也學不會,話說,你會唱忐忑嗎?龔琳娜作為新藝術音樂歌唱家,她一直以來的夢想,是將中國的音樂唱到世界去答案:民間音樂、宮廷音樂、宗教音樂、文人音樂在這四大音樂中,龔琳娜老師比較擅長民間音樂和文人音樂
  • 一首《忐忑》走紅的龔琳娜,全家「隱居」在大理,家裝簡約又自然
    一首《忐忑》走紅的龔琳娜,全家「隱居」在大理,家裝簡約又自然說到龔琳娜這個人可能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會響起讓人難以忘懷的《忐忑》憑藉著《忐忑》這首歌迅速走紅的龔琳娜獨特的嗓音和歌曲的演繹難度也是讓人難以學會和超越的之後的《法海你不懂愛》也是成為了一首"神曲"而就在昨天龔琳娜還發表了一篇微博
  • 日談公園|龔琳娜:自歌自舞不忐忑
    龔琳娜:自歌自舞不忐忑 主播|李叔 嘉賓|龔琳娜 Song List01.龔琳娜 - 斑竹淚 02.龔琳娜 - 自由鳥 03.龔琳娜 - 戲曲忐忑 04.龔琳娜 - 法海你不懂愛 05.龔琳娜 - 小雪·天下誰人不識君 06.龔琳娜 - 鳳皇 07
  • 對白第四季第二期|「神曲女王」龔琳娜演講:做自己,不忐忑
    人生中一個個十字路口,你忐忑過嗎?今天,曾獲第九屆中國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2010年憑藉神曲《忐忑》爆紅網絡的中國新藝術音樂創始人,歌唱家龔琳娜龔琳娜老師將結合她的人生與音樂,給我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性的主題分享——「做自己,不忐忑」。
  • 本以為《忐忑》就是龔琳娜的巔峰了,結果聽完她的音樂課後真香了
    提到龔琳娜,可能大家腦子裡最先閃現的就是《忐忑》了,畢竟那可是連天后王菲都唱不了的神曲呀!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龔琳娜除了歌唱家這個身份之外,還有另一重令人尊敬的身份:中國音樂傳遞者。比起龔琳娜老師那令人嘆服的唱功,更讓人驚嘆的是她對音樂孜孜不倦的渴求之心,在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她在各地採風時的場景。
  • 《忐忑》背後的龔琳娜,可能是中國最值得尊敬的音樂人
    在《忐忑》走紅後的那幾年,龔琳娜也是二維的。我們的印象中,她就是「神曲女王」,詭異的旋律,誇張的表情,伴隨她的每一次亮相。「神曲女王」並不是她的追求,因為她總是把「神曲」的「神」,一廂情願地解釋為「精氣神」。不過,娛樂場的強大塑形能力,不以她的意志為轉移,「神曲女王」這個標籤將她釘得死死的。
  • 龔琳娜丨我是女人,是歌裡的靈魂
    2000年,剛從中國音樂學院畢業的龔琳娜以一曲《斑竹淚》獲得青歌賽民族唱法銀獎,一下站到了最光鮮的舞臺上。剛畢業時跑了許多場民歌晚會,龔琳娜屢次被要求假唱,她被告知,你只要漂漂亮亮地站在中央,全程保持笑容,對口型就好了。最忐忑的一刻發生在2002年,龔琳娜站在萬人廣場上,依然是假唱。那一刻,她感到人們的眼光如萬箭穿心,自己是包裹在一身誇張大裙子裡的行屍走肉。
  • 自由女人 ——我看龔琳娜
    隨著龔琳娜的歌聲,人們時而激動,時而流淚,時而瘋狂,時而靜默,時而高歌,時而吶喊,好像把生活的酸甜苦辣都體驗了一遍,也好像生活的煩惱和不快都得到了釋放。後來又陸陸續續聽了龔琳娜的《走西口》、《小河淌水》、戲曲《忐忑》等。特別是《小河淌水》,龔琳娜唱的如泣如訴,讓人動容。
  • 憑《忐忑》爆紅全國,把家從北京搬到大理隱居的龔琳娜,罕曝近況
    忐忑》迅速紅遍網絡。不想再表演這首《忐忑》。其實龔琳娜多年來,並沒有停下創造推廣音樂的腳步。雖說罕見登上電視節目,但她私下的工作安排卻十分忙碌。在和記者的溝通中,龔琳娜聊了很多自己對於民族音樂的理解,還分享了一家四口在雲南生活的日常。
  • 龔琳娜爆紅之後,並沒有選擇撈金,反而搬到大山裡隱居了
    在平常的生活中龔琳娜喜歡研究古詩詞,而老鑼在民歌的唱法上很有見解。夫妻倆的生活很平淡,可音樂加入後兩人碰撞出了不少火花。龔琳娜能走紅,是因為她在十年前參加北京新春晚會上演唱的一首歌當天龔麗娜穿著一身戲劇服,演唱了一首隻有幾個簡單音節的忐忑,表演完畢後很多的網友都在網絡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說根本不知道這歌在唱什麼,不過聽起來還挺上頭的。還有人直接質問,這真的是歌嗎?在當時有不少的人都認為龔琳娜是為了博取眼球才唱了這樣一首讓人聽不懂的歌。
  • 「瑪雅世界音樂」是什麼?聽聽龔琳娜老師的歌就知道了!
    ,《忐忑》正是讓觀眾感受到了久違的京劇和戲劇的表演,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藝術形式,反而變成一股新的衝擊力,而老鑼在廬山外看中國音樂的視角,給了這首歌曲完全不一樣的解讀方式。1980年,5歲的龔琳娜初次登臺演唱。2000年,《斑竹淚》獲第九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銀獎。2001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 《孔雀飛來》。2009年2月,龔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在中國內地受到關注。2014年8月,第一本隨筆集《自由女人》出版;同年,第一本自傳《走自己的路》出版。
  • 「神曲教母」龔琳娜 | 為什麼研究起了中國古典文化?
    他要求龔琳娜在音樂領域開始全新的嘗試。然而,從5歲就一直唱民歌的她,要改變深入骨髓的唱法談何容易?龔琳娜學院派的民歌唱法起源於美聲,以真假混聲為主,無論大嗓還是小嗓、漢族還是藏族,只有一個標準唱法,最終形成「千人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