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呂梁離石區信義鎮馬家溝村,農戶們正趁著晴好天氣採收。貧困戶郭艮海一家也在自家種的籽用西葫蘆農田裡忙得不亦樂乎。「我今年種了15畝籽用西葫蘆,產量大概有3000餘斤,大概能收入2萬元。現在家裡不僅擺脫了貧困,我還住上了新房子。」談起籽用葫蘆種植效益時,郭艮海喜滋滋地說。
「現在大部分村民還是靠著土地生活,如何讓村民依靠土地腰包鼓起來,找到適合村民的產業至關重要。」馬家溝村第一書記趙巖說道。2018年,為了拓寬村民增收渠道,趙巖充分考察市場,通過調查了解,引進「籽用西葫蘆」特色種植,因葫蘆籽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醫療保健功效,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和鈣、鎂、鐵、鋅等元素,被廣泛地應用於食品、醫藥和化妝品行業。籽用西葫蘆市場前景好,產量高,種植經濟效益好,通過特色種植,進一步推進產業扶貧。
「要是沒有趙書記的幫助和寶源公司的帶動,我哪能這麼快就過上好日子。」閆譚貴曾是馬家溝村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過去由於種種原因,始終找不到脫貧致富的路子。這幾年,他苦學種植技術,今年種植了45畝籽用西葫蘆,收入越來越可觀,生活越來越紅火。
閆譚貴口中的寶源公司是呂梁市寶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一直以來,該公司與山西省農科院蔬菜所為貧困戶及種植大戶發放優質籽用西葫蘆種子,並免費為貧困戶進行種植技術培訓,保證百分之出苗,種植收穫後,統一再由寶源公司按市場價每斤5元回收,解決農戶產前產後難題,有效保障了種植戶和貧困戶收入。
特色種植種出好「錢景」,像閆譚貴和郭艮海一樣,今年馬家溝村種植籽用西葫蘆貧困戶11戶,非貧困戶11戶,種植面積達226畝。平均每畝產量均200斤,總產量達45200斤,每斤5元回收,總收入22.6萬元。其中貧困戶種植面積133畝,總收入13.3萬元,涉及貧困戶11戶23口人,每戶平均收入12090.91元,人均收入5782.6元。
如今,離石區越來越多的村莊也像馬家溝村一樣,通過不斷調整產業結構,發展規模化特色種殖,拓寬農村的增收途徑,提高農民的收入。寶源公司也已經在離石區田家會、信義、棗林等六個鄉鎮街道辦的18個行政村,進行了籽用西葫蘆項目推廣,推廣種植1053.5畝,涉及農戶313戶,全部為貧困戶,共計371人,寶源公司以每斤5元的保底價收購籽用西葫蘆,僅此項目,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1000餘元。
近年來,信義鎮因地制宜,以「一村一品」為抓手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業,積極引導幫助農民引進高產、高效特色農作物進行種植,為農民增收致富開拓了新路子。(王晶晶)
中新網
[編輯:白麗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