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2020-12-24 海峽導報

過去10年,愈來愈多人認定,美國正走向衰弱,大陸強勁崛起。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

中美競爭又是什麼格局呢?多數人認為是「鬥而不破」,雙方各有所需、各有退讓,在鬥而不破格局下,兩岸關係在大陸「和平統一」與美國「維持現狀」兩前提下,維持好壞反覆的「周期格局」,藍營執政發展多於衝突,綠營執政衝突多於發展。

但最近幾個月,維持臺海安定的兩個格局出現裂縫,愈來愈多觀察家認為,中美關係已由「鬥而不破」進入「新冷戰」,甚至接近熱戰。美國對臺政策也出現質變,不再強調一法三公報的現狀,愈來愈多美國人主張和臺灣「建交」,美軍介入臺海防衛。

美國越支持臺灣,大陸對臺灣就越緊縮,「一個中國政策」緊箍咒愈來愈緊,讓臺灣更不舒服。民進黨當局卻無能為力,最多內宣痛罵大陸一頓,徒增臺灣人對大陸的仇恨感,又有何用?

中美關係惡化,臺灣處境會更困難,大陸認定臺灣背叛民族、「以武謀獨」,美國把臺灣視為勢力範圍,必須亦步亦趨,言聽計從。

很多人可能認為蔡英文是臺灣最有權力的人,「五院」緊握手中、國民黨潰不成軍、黨內無競爭對手,簡直可以呼風喚雨。但面對40年來未有的中美衝突,與中美衝突下的兩岸關係,她可能是臺灣最焦慮的人。

來源:中時電子報

相關焦點

  • 蔡英文期待與美國「建交」?袁鶴齡:不可能
    蔡英文也想趁著中美關係惡化的機會,趁虛而入,抱美國的「大腿」。臺灣在「外交」政策上選擇走親美路線,無非是想加強臺灣與美國的關係,從而獲得美國更大的「庇佑」。在中美兩國關係下滑的時間節點,臺灣企圖與美籤訂「FTA」,雖然美方部分政客認為這樣可以打中國一個措手不及。但其貿易代表表示,臺灣有著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做不會給美方帶來更大的利益,因此這個提議被否決。
  • 梵蒂岡這張牌令蔡英文非常焦慮:若與大陸建交 影響巨大
    梁茵:我覺得在這個時候,其實蔡英文是非常緊張的,就是她之前所期待的這些東西,最後至少在1月20號看來,川普都沒有幫她完成,或者說現在看起來沒有什麼實現的可能性,所以現在從中國這方面講呢,我發現現在在網上有一種武統的輿論越來越高,因為說如果蔡英文再這樣走下去的話,我們就可以借川普之手武統。
  • 美國下一步突襲南海、建交臺灣?德媒:中美急需談判
    白宮官員隔海喊話要求中國不要進行「以牙還牙的報復」,但既然這屆美國政府執意要把激化與中國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對抗作為其政治遺產,中國恐怕只能奉陪到底。失控的疫情、危急的選情,使得麥卡錫主義順利在美國借屍還魂。而令媒體最焦慮的問題莫過於,對華政策愈來愈歇斯底裡的華盛頓,下一張牌又會是什麼——把中國在美國的5個領館都關完?突襲南海島礁?訪問臺灣甚至跟臺灣「建交」?
  • 妄想美國幹涉中國內政?蔡英文不懂鋌而走險的後果,但美國懂
    蔡英文想藉助中美關係惡化的局勢,加快親美行動,以求得到正常時期無法得到的支持,比如更多的軍購案、美國保護臺灣的承諾、民進黨想要的FTA談判等。為了這些目的,蔡英文付出了巨額的資金、開放美豬禁令等,美國也傳出一項多達7種戰略武器裝備的巨額軍購案,這些都刺激了兩岸關係緊張化。 美國右翼好戰派的想法 美國最新一期《軍事評論》的主題是「中國大陸武力侵犯臺灣」,引發了右翼反華勢力的狂歡。
  • 社科院專家:川普政府創下中美建交41年來醜惡先例,臺獨欲阻兩岸...
    黨朝勝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9日下午,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札爾既不顧疫情傳播風險,更不顧本已岌岌可危的中美關係大局竄訪臺灣進行活動。關於阿札爾竄臺,有說其身份「相對不敏感」,對中美關係傷害有限;還有說阿札爾是為疫情去臺「取經」,情有可原。不論何種說辭,都是詭辯!畢竟,阿札爾是川普內閣要員,對外代表美國政府,無論職責為何,此行的直接後果都是對中美關係的嚴重傷害。因為中美建交前提之一就是:美國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後臺美間只能發展非官方關係。
  • 臺灣註定淪為中美博弈的祭品!(上)
    如果說在中美爆發貿易戰之前,美國和臺灣還有些暗通款曲的意思,那麼到現在,美國對臺灣已經到了毫不掩飾的予取予求的地步。 美國在短期內大幅提高了臺灣的戰略價值,與蔡英文當局建立起了所謂的「準盟友」關係。臺灣快速成為了美國的「附庸」。 目前的民進黨政權,其實已經正在成為了美國扶持的「傀儡政權」。
  • 李鵬答中評:蔡英文已撕掉偽裝外衣
    蔡英文講話與前一段時間美國副總統彭斯的講話可謂是一唱一和,而且遣詞用句都刻意模仿抄襲,生怕美國不知道。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看出,蔡英文不僅無意改善兩岸關係,甚至可能已經做好了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的準備。如果她真的希望兩岸關係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就不應該發表這種具有挑釁、批判意味的言論,因此今後的兩岸關係和臺海形勢會越來越嚴峻。
  • 美國的「印太戰略」與臺灣地區的戰略選擇
    而對於蔡英文當局的主動投靠,川普政府一度給了一定回報。如在中國大陸與薩爾瓦多建交後,出面挺臺,污衊大陸「改變現狀」。假如蔡英文當局這樣看下去、走下去,就是誤判形勢,以為美國真的把臺灣當「孩子」而不是當「棋子」,會呵護到底。如果真的這樣想,恐怕會大失所望的。第一,中美進行一定程度的戰略競爭勢所必然,但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將是形勢發展的必然結果。
  • 中美互關使領館引臺灣緊張:會再一次被拋棄嗎?
    文|軍尚 審|高靜川普執政美國之後,中美雙方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由於川普政府多次惡意打壓、詆毀中國,所以兩國的關係可以說是進入到中美建交之後的「冰點」。現在,民進黨當局決定與美國站在統一戰線,如果中美關係惡化的話,臺灣很有可能會被美國拋棄。因為若是中美關係到了破裂的程度,那麼美國便可以「光明正大」地打壓中國,並不用把臺灣作為棋子去遏制中國大陸了。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綠媒老董:「5·20」後兩岸關係會更惡化,蔡英文已無法回頭
    對於蔡英文「5·20」就職演說兩岸論述,傳出將維持「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論調,綠營出身的臺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訪問表示,重申這八個字沒有意義。他研判,相較蔡第一任期,蔡英文「5·20」兩岸論述是更偏向「臺獨」立場。
  • 敏感時刻,蔡英文還想跟大陸「對抗」?
    在中美關係上,拜登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方式。對此,國民黨「民代」、臺軍退役陸軍中將吳斯懷認為,從拜登對中國政策的態度可以看出,目前中美關係開始發生改變,拜登不再把中國當成敵人,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應該認識到,自己是否還有條件跟大陸進行對抗。
  • 中美「新冷戰」下的臺灣:美國大選後臺灣的三條路
    而且其作風不似川普那樣張狂,所以「臺美關係」可能不會像過去4年來充滿「突破」。然而,拜登曾於今年1月發文祝賀蔡英文當選、「520」時又再次祝賀蔡英文就職,顯示他也不會放過臺灣這枚牽制中國大陸的棋子。其實,不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奪得總統大位,華府對於「不支持臺獨」是頗有共識的,因為這會讓美國捲入臺海戰事、得不償失,蔡當局還是不要痴心妄想了。臺灣將何去何從?
  • 美議員為什麼喊出要跟臺灣「建交」?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範凌志】20日,來自加州的共和黨籍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在國會提出議案,呼籲美國「開始與臺灣恢復外交關係的程序」,要求摒棄美國歷屆政府執行了幾十年的一個中國政策,改為採用「一中一臺」政策,承認臺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羅拉巴克的言論引起了臺灣媒體的極大關注,也讓一些親綠網民興奮不已。羅拉巴克是何許人也?
  • 兩岸關係惡化 臺灣投資環境受極大衝擊
    「大華網絡報」14日發表評論說,果然其後,兩岸關係繼續惡化,而且至今還看不到盡頭,甚至最近民進黨當局還一片鼓吹迎接戰爭之聲。蔡英文上任到李顯龍講這話的時候,有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兩國和臺灣「斷交」。由於民進黨當局和大陸沒有政治互信,兩岸關係便持續下墜。在李顯龍做出上述表示後,更有多米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三國和臺灣「斷交」。
  • 劉和平:蓬佩奧解除美臺關係限制,理論上蔡英文可直接進入白宮
    因為它首先是來自於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明確承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其次它也是來自於美國國內的法律也就是「與臺灣關係法」的規定,「與臺灣關係法」雖然承諾美國有協防臺灣的義務,但它的主基調仍然是一中原則。
  • 中美關係惡化,兩位美國前駐華大使發聲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兩位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前州長洪博培和駱家輝說,惡化的中美關係對他們所在州的貿易、旅遊、就業和人員交流造成很大損失。他們認為,從地方層面恢復中美交流對各州人民福祉至關重要。
  • 在臺灣「駐軍」?美國是有多焦慮!?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為重要和最為敏感的核心議題,也是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隨著中美戰略博弈的加劇,利用臺灣問題對華施壓,成為川普政府的一個重要抓手。
  • 美國傳出一重要消息,蔡英文開始洋洋得意
    中美關係將惡化 這項法案中的涉臺內容明顯挑釁中國大陸,使中美關係在臺灣問題上受到更大的阻力。然而實際上,川普此舉只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為了給自己能夠連任總統拉選票,噁心中國大陸,想讓中國大陸為難,根本不是為了臺灣安全問題著想。
  • 臺陸軍前副司令: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其實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
    吳斯懷9日在臉書表示,還剩下幾天任期的執政團隊,派大使來臺灣能給什麼承諾?帶來什麼實質利益?訪臺期間所有的場面話、閉門密談,拜登團隊會認帳嗎?「臨去秋波」的訪問,除了拿臺灣刺激大陸之外,就是給拜登團隊下絆子,讓中美關係更惡化,對臺灣似乎沒有任何好處,民進黨擋路只能生忍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悶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