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玩過的敲冰塊 35年不出續作 卻一直活在別人的遊戲中

2020-12-23 騰訊網

很多玩家買Switch,就是因為喜歡玩一些多人遊戲,像是《煮糊了》這種。但這種多人同樂遊戲,也被玩家們戲稱為感情破裂模擬器,有一天我在一個人玩這類遊戲的時候,我不禁思考,不是為什麼我沒有朋友,而是思考難道我小時候沒有這種破壞彼此感情的遊戲嗎?

這一想可不得了,有那麼一款遊戲,它一定在很多玩家的童年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看上去它是一款多人同樂遊戲,其實是以坑隊友為趣,這款遊戲就是在紅白機上推出的《敲冰塊》。

當我想到這裡,誒?這麼久了難道它沒有正統續作嗎?瘋狂的查了很久資料後,沒想到還真沒有。雖然沒找到續作,但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這兩位敲冰塊的傢伙到底跑哪去了?

敲冰塊在玩什麼?

首先還是簡單介紹一下《敲冰塊》這款遊戲,這款遊戲是玩家扮演兩個愛斯基摩人,因為翼龍搶走了他們過冬的蔬菜,所以他們要翻越32座冰山把蔬菜奪回來,畢竟冰天雪地的,吃點蔬菜很難,所以這個劇情很合理。

總而言之遊戲的玩法就是扮演這兩個小笨蛋,在冰山中不斷往上爬,而造成玩家死亡的原因包含了被冰錐打到、碰到海豹、碰到飛鳥、又或者掉出地圖,不是我瞧不起他們,連碰到鳥都能GG還跟我說要追翼龍槍蔬菜?

看似和平的一款遊戲完全看不出哪裡是坑隊友的遊戲,其實它沒有表面上那麼單純。掉到地圖外面就是關鍵,如果兩人一起玩的時候,遊戲視角會跟著走得快的人,而剩下的玩家如果跟不上就會不斷地死亡。以當年的遊戲來說,這款遊戲確實出色,簡單易懂的玩法,看似合作其實在較量的過程,可以說《敲冰塊》就是那個年代的《煮糊了》。

而開頭就有提到,這款遊戲是沒有正統續作的,如果它是一款鮮為人知的公司所推出的作品,又或者遊戲不好玩,那它沒有續作還能理解。但實際上推出這款遊戲的公司就是任天堂,而開發這款的遊戲的人正是參與紅白機開發的上村雅之,或許是任天堂當時有太多的新作品,或許是這樣的玩法沒法體現新的作品,但絕對不是任天堂忘記了這個角色,因為他一直活在別人的遊戲中。

活在別人的遊戲中

我們從小看過的動漫不計其數,幾乎在每部作品都能發現,有那麼一些配角真的不重要,但有他沒他確實天差地別。他們不會搶奪主角的光環,也不會有很深的記憶點,仿佛就像是這部作品的影子一樣,你似乎不會注意到他們。

而《敲冰塊》的這兩位主角,再沒有了自己作品之後並沒有就此消失,反而不斷地出現在別人的遊戲中。

《敲冰塊》在1985年發售,即使是很多90後也依然玩過這款遊戲,而在那之後他們是什麼時候才又再次出現在別人的目光中呢?

2001年,那時的任天堂因為在N64上的《任天堂明星大亂鬥》表現得不錯,也因此在自己的新主機MGC上推出了《明星大亂鬥》的第二款作品,也是在這個時候,《敲冰塊》的兩個小傢伙用了翻越冰山者這個奇怪的名字,加盟了《任天堂明星大亂鬥》中。直到現在Switch上的《大亂鬥》遊戲,我們依然可以看見冰山翻越者的存在,年輕的玩家也許會問這倆人是誰?我總是回答,這是我們80後和90後的童年。

2003年任天堂在GBA上推出了一款遊戲《瓦裡奧工坊》,這款遊戲並不是大家熟悉的2D捲軸遊戲,而是一款動作遊戲,遊戲中的關卡需要在5秒內完成。在這個版本中,我們再次看到了《敲冰塊》以5秒小遊戲的形式出現在了遊戲中,再次被任天堂召喚了出來。在之後的續作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敲冰塊》的出現。

然而如果只有兩款遊戲,似乎還不夠。

2006年,任天堂在自家掌機NDS上推出了一款《俄羅斯方塊》,你可能會說《俄羅斯方塊》和《敲冰塊》有什麼聯繫?《俄羅斯方塊DS》在遊戲中有多種遊戲模式,對應了任天堂的各種遊戲,其中包含了《馬裡奧兄弟》、《塞爾達傳說》等等,並且我們今天的主角《敲冰塊》也在其中。

說到這大家似乎已經明白了,只要任天堂缺少人物,或者需要小遊戲來補充,那麼《敲冰塊》就會默默出現,但實際上不止如此!

2015年,任天堂當時的家用主機will u可以說是任天堂的黑歷史之一,在這臺主機上面,卻出現了一款馬裡奧粉絲們瘋狂的遊戲——《馬裡奧製造》。這款讓玩家可以自由創造地圖的遊戲,也成功的讓熱愛馬裡奧的玩家找到另一個天地,難道它也跟《敲冰塊》有關係?

如果有買Switch版《馬裡奧製造2》的玩家就會知道,最近的改版中,遊戲中新增了一個讓馬裡奧可以變身為林克的道具,聰明的你就知道了,在遊戲當中,居然有讓玩家變成《敲冰塊》角色的道具。

敲冰塊的後續

雖然這款遊戲沒有屬於自己的正統續作,但這款遊戲以自己原始的樣貌,不斷地出現在玩家的視線中。從1985年第一次登陸紅白機開始,於2004年出現在GBA上,於2007年出現在Wii上,與2011年出現在3DS上,於2013年出現在Wii U上,於2018年出現在Switch上,只要你有買任天堂會員,就可以在免費的紅白機遊戲中發現這款遊戲的存在。除了這些正統主機,在前幾年推出的迷你紅白機當中,也收錄了《敲冰塊》這款遊戲。

其實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敲冰塊》的遊戲性或許已經有些過時了,也正是因為我們的童年出生在那個年代,我們這些80後90後才有辦法去了解這款遊戲的有趣之處。

我想任天堂比我更清楚《敲冰塊》如果繼續推出,迎接他們的也只會是終結,既然如此,讓這款遊戲活在別的遊戲當中,讓這兩個角色活躍在別的遊戲當中,或許才是最好的歸宿。也許正是因為任天堂喜歡這兩個小傢伙,才讓這兩個傢伙不斷地到處蹦蹦跳跳。

相關焦點

  • 經典FC遊戲《敲冰塊》我敲的不是冰塊,而是童年回憶
    在我們的童年中,有很多FC遊戲是不曾通關過的。像是《敲冰塊》《淘金者》《炸彈人》《冒險島》《坦克大戰》《功夫》《殺戮都市》《馬戲團》.....這些遊戲我們曾經一度懷疑到底有沒有關卡限制,是不是無限關卡的。
  • 小霸王遊戲裡的經典,洛克人,敲冰塊,還有這款遊戲你記得嗎?
    童年的回憶裡總是離不開成龍代言過的那款小霸王遊戲機,當時家裡面如果有一個這玩意,那街坊鄰居家的孩子都會跑到你家裡來玩,而且當時這個東西在我們孩子眼裡,簡直高大上,和現在的1080ti顯卡一般的地位。接下裡帶大家回憶幾款遊戲,看看你還記得這些嗎?1. 冒險島系列冒險島可以說是小霸王遊戲裡面的經典之作,其實他的全名是《高橋名人之冒險島》。
  • 歷史上的今天:《敲冰塊》
    1985:《敲冰塊》 砸開頭上的磚塊、敲掉礙事的海豹、躲開冰錐、在滑溜溜的山路上一直向上爬,最後收集蔬菜,抓住老鷹……這麼一套流程對於曾經玩過小霸王的玩家肯定不陌生,因為《敲冰塊》這個遊戲實在是有夠經典。
  • 銷量超FF3,經典FC遊戲《敲冰塊》,你可能不知道的三個事實
    《敲冰塊》誕生於1985年,距今已經35年了,好遙遠啊。 最近又突然看到該遊戲在NS上復刻了,然後找來一些相關的材料進行閱讀,發現了3個當初我在玩遊戲時忽略的內容,覺得有些意思,拿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 經典FC遊戲《敲冰塊》到底有多少關?有什麼技巧?
    相信只要玩過紅白機的玩家一定非常熟悉《敲冰塊》這款遊戲。不過遊戲本身的難度較大,加上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因此很多玩家都不知道後面的關卡是什麼樣子的,甚至懷疑這遊戲到底能不能通關。這款遊戲的知名度雖然很大,但是操作難度也是出了名的大,特別是憋足的跳躍,讓很多玩家栽了跟鬥。玩家要想辦法通過層層阻礙到達目的地,途中會遇到小鳥、小雞和打屁豬。玩家只要爬上高層就不會掉命了,只要摔下去就直接過關當然了過關畫面是在哭。如果想要過關的話,玩家必須把握衝上最頂峰,然後抓住飛鳥的腳就算順利過關。
  • 經典紅白機遊戲《敲冰塊》,原來當年的這對紅藍小人是戀人關係
    經典紅白機遊戲《敲冰塊》,原來當年的這對紅藍小人是戀人關係 相信對於《敲冰塊》這個名字,大多數從紅白機時期經過的老玩家們一定非常熟悉,得益於
  • 任天堂高難度遊戲《敲冰塊》,還記得被粉色褲衩熊支配的恐懼嗎?
    在《敲冰塊》中,我們扮演愛斯基摩人,藍色的小男孩波波和粉絲的小女孩娜娜,使用兩柄木棰子,鑿開位於自己頭頂上的冰塊,一步步向山頂進發,最終從一隻巨大的禿鷹手中追回被盜蔬菜。遊戲的關卡設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邊敲頭頂磚塊,一邊躲避敵人向山頂進發。
  • 1985年1月30日兼具難度與樂趣的《敲冰塊》發售
    ,「雪人兄弟」、「愛斯基摩人」、「敲冰塊」等等,正式的名稱應該是《敲冰塊(Ice Climber)》,直譯「攀冰者」。遊戲日版封面中的小海豹儘管可能鮮為人知,但本作的確有一個簡單的世界觀設定——身為斯基摩人的主人公波波(ポポ)和娜娜(ナナ)需要挑戰32座冰山奪回被翼龍(在設定裡這貨是禿鷲……)搶走的各種蔬菜,手中的木槌既是不斷敲掉冰塊前往上一層的工具
  • 盤點那些年一起玩過的插卡遊戲,每一部都是經典之作
    你還記得當年扇著扇子,吃著西瓜玩的小霸王遊戲麼,不知道為什麼遊戲卡都得把盒子拆掉今天我們盤點一下那些小霸王遊戲,看看這些你都通關了沒1、《影子傳說》不知道為什麼他老婆總是被搶走,你還記得吃豆可以放大招的場景麼,你都知道那些豆藏在哪麼2、《超級瑪麗》經典中的經典我相信200%的人都玩過,小編我到現在都沒通關
  • 還記得FC機上的這款遊戲嗎?當年,它簡直是朋友殺手
    現如今玩家可謂是多種多樣,有喜歡玩手遊的玩家,也有PC玩家還有各種主機玩家,玩家可以玩到各種各樣的遊戲,比起當年來說,選擇實在是豐富太多了,今天我就來帶大家回憶當年的一款被譽為朋友殺手的遊戲,這款遊戲便是《敲冰塊》。
  • 大眾軟體:遊戲系列續作過度開發 自毀江山為了啥?
    發表於2011年《大眾軟體》10月下一、《吉他英雄》之殤是典型的過度開發現象   「過度開發」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一個詞彙,在各行各業都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 人人都在談萬華鏡,人人都沒玩過萬華鏡
    畢竟是個難得能公開討論、顯得正經點的標題名字,不止一次聽身邊人如此評價:「我覺得(美少女萬華鏡)遊戲名字挺加分的,第一次聽到這遊戲名,覺得很高大上,有藝術範,所以印象深刻。」拔作一個個名字都露骨的不行,就連不懂日文的人看了都大致知道這遊戲是怎麼回事。另外那些什麼「十二魔器」之類,捫心自問哪個不是念出來直接社會性死亡的。
  • 正驚遊史:20年前校花與我共度一室,為了玩這些遊戲,我竟然將她丟了...
    今天小弟的小學同學打了個電話過來,小弟想了想20年前我們明明是最好的朋友,為什麼偏偏20年都沒有聯繫呢?朋友在電話中說道:因為20年前的一場拳皇比賽讓他在女神面前丟了面子,於是20年都沒有搭理我?什麼?竟然是因為一場拳皇比賽友盡?
  • 亞蘭德的鍊金術士4上架demo | FURI開發商出新作 | 敲冰塊發售
    ARCADE ARCHIVES復刻遊戲《敲冰塊》2月22日登陸SWITCHHamster宣布本周的Arcade Archives復刻遊戲為大家熟悉的《敲冰塊 Ice Climber》,遊戲將於2019年2月22日登陸Switch,遊戲售價為7.99美元,53RMB。
  • 2020年玩過的遊戲
    想寫下來只是如同一直所做的,記錄一下流過的時間和身處其間的感受而已。奧日與黑暗森林美術風格,音樂表現無疑都是上上之選,看過一眼它的畫面就很難不被吸引,不過掉坑裡的原因還是19年在玩空洞騎士,搜索類似的橫版動作遊戲於是一下子想到ori。
  • FC敲冰塊,情懷滿滿,只是沒有小夥伴一起玩了
    希望這是《鬼武者》三部曲的正統續作的前奏,而不是CAPCOM的又一個復刻。年輕一點的朋友可能不知道,雖然看起來現在遊戲的滿分作品層出不窮,可提到主機遊戲的「黃金時代」,還是要說在十七八年前的PS2時代。那會兒PS2主機上的百萬大作層遍地皆是,當時的遊戲開發周期也沒有現在這麼長,因為PS2機能的提升,各種類型的優秀遊戲幾乎是一個接著一個,其中的3D動作遊戲收益最大。
  • 印度街頭賣西瓜飲料,敲冰塊手法被吐槽,網友:這是「洗手水」吧
    印度街頭賣西瓜飲料,敲冰塊手法被吐槽,網友:這是「洗手水」吧在不同的國家,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中國人在去印度之後,都接受不了印度的生活,因為印度人在吃飯的時候,全部都是用手抓著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手抓飯,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發的照片,是去印度旅遊的時候拍的印度街邊的西瓜飲料
  • 被我們誤解了35年的紅白機遊戲,原來當年任天堂花式虐狗這麼在行
    相信對於《敲冰塊》這個名字,大多數從紅白機時期經過的老玩家們一定非常熟悉,得益於「小霸王」和成龍大哥的共同努力,任天堂早期的許多偏大眾化的遊戲也以多樣的形式出現在了玩家們面前。不過在當時,我們接觸到的大多都是以《超級馬裡奧》、《坦克大戰》等偏休閒的類型,玩家們亟需一款「不那麼休閒」的遊戲來拓寬自己的視野,而《敲冰塊》,正是玩家們所做的第一個嘗試。
  • 《權力的遊戲》中的小惡魔,1.35米卻活出了珠峰的高度,真實人生堪稱勵志傳奇!
    看過《權力的遊戲》的朋友,一定都對「小惡魔」這個角色印象深刻。他身材矮小、行事放蕩、說話毒舌,似乎一點都不討喜,但他卻被評為劇中最具人格魅力的角色。現實生活中,小惡魔的扮演者 Peter Dinklage 一出生就患了軟骨發育不全症,這是「侏儒症」的一種,世界上每 25000 個人中只有一人會得此病。不幸的遭遇讓他嘗遍苦頭,但 Peter 敢於正視缺陷,敢於追求夢想,敢於打破常規的精神讓他的人生不再平凡。這個身高只有 1.35 米的男人,無論在劇中還是現實中,都活出了新的高度。
  • 圖個好遊戲:80後玩過的最經典遊戲之一,26年後終出續作,它還會是你...
    大家好,這裡是每周一更新的《圖個好遊戲》,我是正驚小弟!又到了我們看圖挑遊戲的日子,廢話不多說,上圖!《怒之鐵拳》:26年前的經典老遊戲續作來了!遊戲平臺:PC/XboxOne/PS4/Switch《怒之鐵拳4》是經典清版動作遊戲《怒之鐵拳》系列的最新作,上一作已經是1994年事情了。該系列作品以不會過時的遊戲機制與電子舞曲風的背景音樂而好評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