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北方一草根。現在玉米已經陸續的都收穫了,很多農民朋友非常關心價格問題,也有農民朋友困擾到底是賣溼玉米還是幹玉米粒,關於哪種方式更好賣,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溼玉米穗就是玉米棒子扒皮之後直接賣,沒有經過晾曬;幹玉米則一般都是農戶們把玉米脫粒之後曬乾再賣,幹玉米粒肯定最後的價格要高一些。但是光從價格方面來分析的話,二者最後算下來並不會差太多,可能五六畝地算下來也就差個一百來塊錢。我覺得我們不能單純從價格方面來對比,我們完全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看。
很多人忽略了一點就是時間,溼玉米穗賣了立即就能見到錢,並且還能提前賣,農民付出的勞動力和資金完全不同的。如果賣溼玉米穗,只需要掰回家就可以了。如果有大型的聯合收割機那就更省事了,直接就在地頭就賣了,玉米秸稈直接就被粉碎了,站在地頭抽袋煙的功夫就完事了,根本不需要你動手,最後動手數數錢就行了哈。
另外,提前收穫以後農民還可以種一些蔬菜,而且時間完全來得及,如果是賣幹玉米粒則好多蔬菜都不能種植了。即使不種蔬菜就打算種小麥,土地還會有一段修養期,而且後期種小麥也不用那麼緊張。這幾年,我們這裡有不少農民就是賣溼玉米穗。
如果賣幹玉米粒,還要拉回家扒皮、脫粒、晾曬等等,機器脫粒也是費用。如果晾曬期間遇到不好的天氣會很折騰人,整天擔驚受怕的,就怕一不小心即將被曬乾的玉米被雨淋了。晚上遇到打雷,還要迅速起來收玉米。所以,現在這幾年只要溼玉米穗價格合適,我們這裡很多農民就會立刻賣掉,絕不含糊。
最後總結,個人建議散戶種植的直接在地頭賣溼玉米還是比較合算的,因為畢竟才種了幾畝地,沒必要瞎折騰,雖然可能少賣了一點錢,但是我們還節省了寶貴的時間,我們完全可以利用節省的時間來打工掙更多的錢。對於幾十畝幾百畝的種糧大戶來說,不在乎付出多一點勞動,還是賣幹玉米粒划算,畢竟價格低的時候可以儲存,等到漲價的時候再賣,能多賺一點。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你們那裡都是賣溼玉米還是幹玉米呢?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