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新世紀》

2021-02-22 古典音樂相對論

全球各大交響樂團現在很多都會建立自有唱片品牌

依靠錄音技術門檻下移的紅利

紛紛出版發行樂團音樂季和巡演中的錄音

比較早的有倫敦交響樂團和倫敦愛樂樂團

柏林愛樂樂團更是以SACD和

超低印數的限量黑膠唱片

拔得如今樂團自有品牌唱片的頭籌

美國幾個大交響樂團不甘人後

相繼也推出了自己的現場錄音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在6月初推出了

一套3張SACD的套裝唱片

以精美的裝幀和優秀的錄音引起DAILY的注意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現在的首席指揮是

來自奧地利的指揮家弗朗茨·韋爾塞·莫斯特

(Franz Welser-Möst)

莫斯特1960年出生在奧地利林茨

他年輕時候學習作曲,兼修小提琴專業

開始進入指揮這個行當以後

長期擔任奧地利青年管弦樂團的指揮

1986年在倫敦愛樂樂團的一次音樂會上

莫斯特由於出色的發揮和對作品

精準的闡釋引起了當地評論界的轟動

倫敦幾份主要報紙的音樂評論家

都給予莫斯特很高的評價

由此他真正開始了歐洲的指揮事業

莫斯特在此以後獲得了倫敦愛樂樂團

蘇黎世歌劇院音樂指導的合同

不過從唱片錄音上看

他和EMI公司籤約之後

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帶領倫敦愛樂樂團的錄音不少

曲目從海頓、莫扎特到布魯克納、斯特拉文斯基

不能說不夠齊全,然而他的錄音始終排不上

各類曲目推薦的頭幾名的位置

DAILY回顧了他一些早年錄音

演繹並沒有問題,有些還頗為出色

分析下來也許和他個人略欠明星氣質有關

這在現在商業錄音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2002年莫斯特獲得了重要任命

接手多納伊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音樂總監一職一直到現在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經過指揮大師塞爾和

多納伊的長期訓練,本身的音色非常歐化

這為莫斯特施展自己的才能奠定了良好基礎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這套SACD

錄音來自樂團演出季的現場

就像專輯的名稱《新世紀》那樣

(A New Century/Orchestral Works by Beethoven, Varèse, Staud, R. Strauss, Deutsch & Prokofiev)

唱片中6位作曲家的作品跨越了3個世紀的時間

從貝多芬第15號弦樂四重奏樂隊版

直到兩位70年代出生的當代作曲家斯託德

(Staud, Johannes Maria (b.1974)和德意志(Deutsch, Bernd Richard (b.1977)

專輯中還有理查·施特勞斯

普羅科菲耶夫和瓦雷茲的樂隊作品

錄音場地是建於1931年的塞弗倫斯音樂廳

在這個廳裡單聲了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為

塞爾錄製的若干上榜名盤

我們在這套SACD裡依然可以

領略到音樂廳出眾的音效

三張套專輯選曲不錯

除了我們熟悉的傳統曲目

兩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

無論是可聽性還是音效,都可圈可點

DAILY推薦有SACD播放器的朋友

可以考慮購買實體碟片

同時樂團還提供24/48格式的數字文件。

發現更多,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跨越一個世紀的交響傳奇
    接下來要隆重推出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The Cleveland Orchestra),便是這樣一支具有上乘藝術水準的「百年名團」。該團創立於1918年,在往後一個世紀的發展歷程當中成就斐然,從美國中部俄亥俄州地區的一家音樂藝術機構,一舉躍升成為目前全球最受追捧的職業交響樂團之一。
  • 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 一支從未到訪過中國的西方頂級樂團
    在包括柏林愛樂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都紛至沓來的今天,卻始終還有那麼一支從未踏足過中國內地市場的西方頂級樂團,這便是聞名遐邇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Cleveland Orchestra)。
  • 百年名團 || 「美國五大」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即將奏響不朽名作
    《紐約時報》給予樂團「……美國最輝煌樂團」的稱譽,《華盛頓郵報》則用「壯麗」來形容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由阿代拉·普倫蒂斯·休斯創辦,首場音樂會於1918年12月11日舉行。無論是常規曲目還是新作品首演,樂團亮相在克利夫蘭本地、全球各個駐場項目、北美洲與歐洲巡演、還通過錄音、電視轉播、電臺轉播與網際網路轉播。樂團長期以來擁護新作曲家、委約新作品,讓觀眾體驗音樂是隨著每一個新生代而成長與蛻變,是一個活生生的語言。
  • 藝堂課|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為什麼不容錯過?
    又到了我們的「藝堂課」時間啦~半個月來,最令劇小院搓手期待、翹首期盼的演出便是來自美國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啦!美國五大交響樂團通常是指:紐約愛樂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和這次即將首度造訪國家大劇院的克利夫蘭管弦樂團。
  • 終於等到你|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今晚首登國家大劇院
    這是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時隔21年再度造訪北京,同時也是這支美國頂級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首次亮相。繼1998年,指揮大師克裡斯託夫·馮·多納伊帶領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造訪北京後,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終於在時隔21年後再次來到北京,在音樂總監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的帶領下登臺國家大劇院,這不僅是克利夫蘭管弦樂團在國家大劇院的首秀,
  • 首席專訪 | 21年前隨克利夫蘭管弦樂團首度訪華的他,如今已是聲部首席!
    對於21年前的訪華與首次訪深他都有什麼印象和期待呢?對於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他又有怎樣深厚的羈絆?跟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講述吧!司機問我為什麼到克利夫蘭來,我告訴他我剛剛考進克利夫蘭管弦樂團。他立刻把車停在路邊,我頓時不知所措。他轉過頭來對我說:「你一定是麥可·喬丹。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是世界上最棒的,我們都引以為榮,那裡的音樂家組成了一支偉大的樂團。」我曾在其他城市的樂團演奏,但這樣的一件事情卻從未發生過。
  • 克利夫蘭音樂學院大師中文簡介
    作為室內樂演奏家, 蓬特雷莫利與國際著名音樂家林恩·哈勒爾 (Lynn Harrell), 阿諾德·斯坦哈特(Arnold Steinhardt), 亞倫-羅桑德(Aaron Rosand), 戴爾-克萊文杰(Dale Clevenger)等合作演出, 以及克裡夫蘭管弦樂團的藝術家和有天賦的年輕音樂家們。
  • 克裡夫蘭管弦樂團北京音樂會大家談
    參與者: 勇敢的心、田大鯤、陳小斌、邵世文、景作人、曾偉、(按發言次序排列)▲弗朗茨·威爾瑟-莫斯特指揮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演奏柴科夫斯基《E小調第五號交響曲》Op.64 第三樂章: 圓舞曲 - 中速的快板北京時間今、明兩晚,享譽世界的美國克利夫蘭管弦樂團時隔21年再度造訪北京
  • 【世界著名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
  • 小澤徵爾最新CD元旦首發,齋藤紀念管弦樂團最新名單
    日本環球的推介文章裡,列出了此次音樂會樂團的齋藤紀念管弦樂團(SKO)指揮及樂手名單,這也是目前的最新版。凡是日語當用漢字部分未予翻譯,樂手供職的樂團及其他職業等等擇其要者譯出,供有興趣的樂友參考。:水戸室內管弦塩田 脩:東京都交響篠原 智子:東京都交響島田 真千子:中央愛知交響首席雙紙 正哉:東京都交響首席髙橋 和貴:山形交響首席滝 千春:慕尼黑廣播交響助理首席田島 高宏:札幌交響首席田中 直子:茱莉亞音樂學院及紐約大學教授、聖盧克樂團首席豊嶋 泰嗣:新日本愛樂首席
  • 永不沉沒的騎士,二戰功勳輕巡克利夫蘭級,榮獲13枚戰鬥勳章
    我們今天所講述的克利夫蘭級輕巡洋艦自稱二戰期間最優秀的輕巡,被譽為"永不沉沒的海上騎士"。自一戰後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由於一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再加上各個參戰國在戰爭期間拼命製造戰列艦,這麼多戰艦的維護費用對各國來說也是沉重的負擔。為此世界海軍巨頭英國提議進行裁軍,這個提議得到了美國的支持。於是1922年在英國倫敦召開了第一次海軍裁軍會議,籤署了倫敦海軍條約。
  • 伊萬·費舍爾擔任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新職位
    匈牙利指揮家伊萬·費舍爾(Iván Fischer) 從2021年9月起將接受荷蘭的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Concertgebouworkest 自從解僱了丹尼爾·加蒂後,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一直缺少音樂總監(投票出爐 | 誰將是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新任首席指揮?)。自1987年以來,伊萬·費舍爾每年都會與樂團合作演出。 伊萬·費舍爾在布達佩斯學習鋼琴,小提琴,大提琴和作曲。
  • 十年樂與路 日進復「日新」|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0/21樂季正式揭曉
    這個主題為「日新」的樂季本應於今年3月與公眾見面,出於疫情防控需要,樂季原計劃被推翻並重新策劃,在國家大劇院進入線上線下演出並行的「新常態」後發布,雖過程曲折,但彌足珍貴。日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0/21樂季
  • 管弦樂團樂器介紹——長笛篇
    今天,沉迷學習的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有關管弦樂團的知識乾貨。拿起你們的小板凳,端起你們的小瓜子,小本本記起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木管組長笛的介紹。長笛的起源  長笛起源於歐洲,早期長笛又名橫笛是由木料做成,所以長笛屬於木管類樂器。但隨著工業發展和人們對音準音色的更高追求,木製長笛漸漸由金屬制長笛取代。
  • 噩耗:二十世紀晚期最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的林恩·哈雷爾(Lynn Harrell)去世,享年76周歲
    著名美國大提琴演奏家林恩·哈雷爾去世的消息 | 圖片:©小提琴頻道(THE VIOLIN CHANNEL)剛剛,大洋彼岸傳來了著名美國大提琴演奏家,同時也是二十世紀晚期最偉大的大提琴演奏家之一的林恩·哈雷爾(Lynn
  • 十年樂與路 日進復「日新」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0/21樂季雖遲但到
    11月12日,隨著貝多芬戲劇配樂《愛格蒙特》全本的北京首演,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2020/21樂季正式揭曉。這個主題為「日新」的樂季本應於今年3月與公眾見面,出於疫情防控需要,樂季原計劃被推翻並重新策劃,在國家大劇院進入線上線下演出並行的「新常態」後發布,雖過程曲折,但彌足珍貴。
  • 十八世紀的演奏
    十八世紀,樂手的地位還不如貴族們的廚師長,他們和普通的僕人沒什麼區別。音樂會、歌劇主角們被當成藝術家而受到禮遇;管弦樂團的樂師長們也可以跟貴族一樣從正門入場,而一般的樂手卻只能跟僕人們一起從不起眼的小角門進進出出。即便是這樣,那時候的普通樂手也未必比今天的管弦樂團員們差——莫扎特這種無藥可救的「拖延癌」,時常是在音樂會當天才把墨跡未乾的新作品分發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