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攀巖——巖壁上的芭蕾

2021-02-19 台州樓事

  關於休閒,有人偏靜,痴迷書法、繪畫、插花、茶藝;有人愛動,熱愛跑步、賽車,每一種愛好都有它自己忠實的追隨者。

  攀巖,也不例外。在陡峭的巖壁上,攀巖者靈巧地從一個支點攀、跳、躍到另一個支點,每一個動作都輕盈、靈活,流暢,充滿了美感,但是跳、躍動作間手與腳的肌肉線條中又迸發出力量的火花。

  這種被譽為「巖壁芭蕾」的運動,讓一群台州人沉醉其中,為之痴迷,為之瘋狂。

商報記者 李平/文 陶宇/攝

在巖壁上突破自我

的感覺讓人上癮

  時至今日,攀巖這項極限運動逐漸被世人所熟知,就算沒有接觸過,但是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渠道也聽說過。

  但攀巖進入台州,並在台州擁有一批固定發燒友的時間,也就這麼六七年的時間。

  網友「青末」是台州最早開始攀巖的一批人之一,一次旅遊過程中偶然的接觸,讓他不可自拔地愛上這項運動。

  「2009年,聽說陽朔有攀巖節,朋友帶我過去看看,看過之後,當時就很想嘗試這項運動。」「青末」說,「因為是遊客身份,不能參加比賽。後來,我們就找了一個攀巖館,交了些錢,爬了一個下午。」

  這次體驗,讓攀巖成了「青末」的愛好。第二年,「青末」再次跑到攀巖勝地陽朔,「我在那裡爬了半個月。」

  台州不少攀巖愛好者,最初是資深的戶外運動愛好者,他們半路出家,最終喜歡上攀巖這項運動。台州攀巖的領軍人物「青銅」「竹得」都是如此。

  「4年前,一位安徽的網友『黃山』來台州和我們進行戶外驢行交流,他當時給我們介紹了攀巖這項活動,嘿,我們一玩就喜歡上了。」「竹得」說:「尤其是在天然巖壁攀爬時,野外的線路都很漂亮,而我們在巖壁上探索並克服難點時,那種成就感是非常難忘的。

  「想像一下,當你竭盡全力克服地心引力,不停地變換姿勢讓發脹的手臂多恢復一點點力氣,去攻克下一個難點,不論是大叫一聲『掉』,從巖壁上脫落掛在繩索上,還是成功地完成線路,都會帶來難忘的體驗」。「青銅」說。

  對於愛好者來說,攀巖有一種讓人上癮的魔力。採訪過程中,「青銅」跟記者分享一件趣事。「去年,我去陽朔野攀了兩個星期,那裡有難度不同的二千多條線路,完成了兩條最高難度為5.12b 的線路幸福滿滿地回來,當時所有的手指指肚都長滿了繭子,用手去摸智慧型手機觸屏都不靈光,電話來了,只好用鼻尖去滑動接聽。」

  對於台州攀巖發燒友來說,2012年6月2日是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那一天也被他們認為是台州和攀巖結下不解之緣的開始。

  當天,在椒江尚澄村,最初一幫攀巖愛好者集資建設的攀巖館正式開業,為了慶祝現場還組織了一場攀巖比賽。

  「30多人報名參加了比賽,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會攀巖的,穿著運動鞋就過來了,真正會攀的,知道穿攀巖鞋的只有10個多。」「青末」說。

  不過,有了攀巖館,攀巖愛好者有了可以訓練的場地,攀巖的隊伍也得以逐漸壯大起來。仙居石盟垟、括蒼水庫、臨海的清潭頭和溫嶺的百丈巖等地的天然巖場被發掘,攀巖愛好者在無路可尋的懸崖上用無繩電錘打入膨脹螺絲、擰上掛片做支點,清理風化的碎石,開闢出成熟的野外攀巖線路。

  在市體育局、仙居登山協會的組織下,仙居組織了2013年和2014年的華東戶外攀巖嘉年華,以及2014中國首屆水上攀石大賽,吸引了許多國內一線專業攀巖運動員參賽。

  隨著隊伍的壯大,這個老攀巖館也滿足不了愛好者訓練的需求,後來愛好者又重新集資建了一個70多平方米的新攀巖館,每周二和周四晚上,是他們固定的訓練時間。

峭壁上的芭蕾

力與美的舞蹈

  6月12日,周二,當天晚上是攀巖愛好者例行練習的時間。在「青銅」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攀巖館,其實更專業準確的說法是「抱石館」。

  抱石是攀巖的一種,指攀登者在無繩索的狀態下攀登不超過5米高的大圓石,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過程。抱石是攀巖運動的基礎。

  抱石館的牆壁被塗成鮮明的黃色和藍色,巖壁上按上了成千上百塊色彩斑斕形狀不一的巖點,為了安全起見,房間底部鋪上了30釐米厚的海綿墊。

  在簡單熱身運動之後,「青銅」穿上了攀巖鞋,為記者做了一番演示。只見他輕身一躍,四肢就像裝了吸盤一樣,牢牢地粘在了牆上。

  當「青銅」沿著牆壁爬上天花板時,現場發出一聲驚嘆聲,原來不知不覺,抱石館裡已經聚集一批學生。接著「青銅」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沿著天花板攀爬,並從對面的牆壁下來。中間的過程中,記者瞬間聯想起武俠小說以及影視作品中的那門飛簷走壁的功夫。

  隨後,來到攀巖館訓練的愛好者越來越多,他們根據支點的不同,時而舒展四肢,時而屈膝跳躍,採用各種用力方法,如抓、握、掛、摳、撐、推、壓、蹬等。

  有些巖點大小不及巴掌大,凸出牆面也只有5毫米左右,讓人懷疑可能僅僅是裝飾作用,而這些熟練的攀巖愛好者卻可以輕鬆地站在上面,並靈活地平移、轉身、跳躍,就如在平地上舞蹈一般。攀巖過程中,攀巖愛好者肌肉拱起的線條中蘊含了力量和激情,但是舒展四肢、輕盈的動作卻呈現出美的意境。


攀巖

並不只是男人的世界

  別以為攀巖就是一項專屬於年輕男性的運動,愛上攀巖的女性也是不少。「台州長期玩攀巖群體從16歲到60歲都有,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女的。」「青銅」說。

  「而且女生不比男生玩得差,甚至會更好。」「竹得」說,「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能做100個引體向上的漢子倒是吃了癟,但是做不了一個引體向上的女孩子卻能輕鬆向上攀爬。」

  「你看那個姑娘,她的力氣很小的,但是她攀巖的實力非常不錯的。」隨後「竹得」將記者的視線引到一個長髮及腰的小個子美女身上。

  當時,這位叫「靜」的女孩正像一隻蝴蝶一樣輕盈地停在牆面上,隨後,她的四肢時而舒展,時而蜷曲,在巖壁上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動著,長發隨著身體的動作擺動著,像一幅美麗的畫卷。

  「竹得」介紹,很多人都對攀巖的認識有個誤區,覺得這是一項適合男人的極限運動,認為是一項依靠臂力運動的項目。但在實際攀巖運動中,力量是需要的,但不是一項用蠻力就可以完成的運動項目,整體的協調感、身體的柔韌性和技巧都很重要。

助讀

攀巖在台州是小眾的運動

  其實,攀巖運動在台州還沒有形成規模,台州攀巖愛好者的圈子實際上很小的。「真正擁有攀巖鞋,並經常訓練的台州大概不超過50個。」「青末」說。

  因為圈子小,雖然不知道彼此的真實姓名和工作,但是大家對於圈裡人各自的攀巖特點、成績都能如數家珍。

  「論野攀實力,台州實力與杭州、寧波、溫州是不相上下的,但從發展時間、攀巖氛圍和參與群體而言,台州是不及杭州、寧波的。」「青銅」說,「很多人對於攀巖存在誤解,認為是危險的運動。但是我們國內野外攀巖大都是運動攀登方式,即事先在巖壁上打上膨脹釘和掛片,每2米高度一個,使用安全帶、頭盔、安全繩、保護器等安全措施,加上規範的操作,安全絕對有保障,保護系統的受力一般都在22千牛即2噸的重量。」

  「攀巖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它是一種全身運動,對手指、小臂、腰腹、肩背、腿部肌肉都是一種鍛鍊。」「竹得」介紹,攀巖鍛鍊的是協調肌,常練攀巖的人身材也十分勻稱,不會出現身體局部肌肉過分誇張的情況。

  在自身鍛練之餘,現有的攀巖愛好者也把發展攀巖運動當成自己的責任,平時也經常發起集資,購買裝備去野外開拓運動攀登的路線,眼前的這個場館也是大伙兒集資建設的,免費開放,但現有的場地有限制,無法建難度和速度攀登的巖壁,滿足不了愛好者的需求,也讓攀巖活動發展受阻。

  「其實對攀巖感興趣的市民有很多的,很多小孩子也喜歡過來玩,但攀巖這項運動,是需要訓練的,不去抱石館摸爬摔打一番,是很難進步和突破的。」因此,「青銅」也希望更多有志於發展攀巖運動的市民能一起來參與到這項運動中。

相關焦點

  • 各地精英將上演「巖壁芭蕾」
    在往年的比賽中,攀巖選手勇攀高峰    本報通訊員趙志岸攝     本報訊(記者韋東 通訊員黃慧琴)12月19日至20日,中國攀巖將迎來年終盛典——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精英挑戰賽屆時,全國各地攀巖精英將齊聚馬山,展開激烈的角逐,在馬山的巖壁上演一場精彩絕倫的「巖壁芭蕾」。   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精英挑戰賽(廣西馬山站)是國內攀巖運動的年終盛典和一場高水平攀巖賽事。參賽選手包括2020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各站比賽各組別前3名的男子、女子運動員,青少年精英運動員以及組委會特邀的運動員,群英薈萃。
  • 峭壁上的「芭蕾」!來看陳柯亮的「攀巖人生」
    朝陽將他的身影投射到人工巖壁上,好似一幅具有獨特視角的藝術畫。「這個公園攀巖區能同時滿足難度、速度、抱石等幾個項目訓練。剛才我攀爬的速度賽道巖壁高度、難度、線路的設定都是按照奧運會比賽標準來安裝的,在這裡訓練非常給力。」陳柯亮一邊為雙手打上鎂粉一邊說。
  • 快看中外「蜘蛛人」在峭壁上秀芭蕾
    攀巖素有「峭壁上的芭蕾」之稱,因其本身獨有的登臨高山的徵服感,吸引著無數極限運動愛好者。
  • 2020中國自然巖壁攀登公開賽在華山北峰區域成功舉辦
    2020年9月24日,「一帶一路」陝西渭南 2020華山中國自然巖壁攀登公開賽暨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在風景秀麗,奇峰突起的華山風景區北峰區域成功舉辦。 比賽為期兩天,由74名專業攀巖賽手現場競技,比賽分為自然巖壁結組挑戰賽和自然巖壁難度速度賽,其中自然巖壁結組挑戰賽是首次在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中出現。
  • 女子野外攀巖發現一面有踩腳的巖壁,一腳踩上去後,不淡定了
    女子野外攀巖,發現一面有踩腳的牆,一腳踩上去後,不淡定了現在的野外攀巖已經成為了運動愛好者的最喜愛的運動之一。據報導,在國外,一女子愛野外攀巖,一次她去野外攀巖經過一面巖壁是,竟發現這面牆上有踩腳的地方,女子好奇,於是也想怕怕這面巖壁,可是等她一腳踩上去後,不淡定了。原來,她一腳踩上去後,竟把踩腳的東西給踩了個下來,而且還有一些黃色的粘性液體從裡面流出,女子拿起一個仔細看後樂壞樂,因為她發現這竟是一座小型大黃蜂建築的蜂巢。
  • 步雲登月,攀藤攬葛,感受戶外攀巖風採
    初夏的京郊白河峽谷裡,滿目綠意,風輕氣爽,熱愛戶外巖壁攀巖的巖友們正在指導教練周鵬的帶領下學習壁上開線(開拓新線路)。戶外攀巖,又稱「峭壁上的藝術體操,或是巖壁芭蕾」。是極限運動中一個由登山運動派生而來的項目,以其獨具魅力的挑戰性和技巧性,深受廣大戶外於東愛好者的喜愛。
  • 8月30日少兒攀巖大賽火熱報名中,快來免費參加
    攀巖運動50年代起源於前蘇聯,有「巖壁芭蕾」、「峭壁上的藝術體操」等美稱,由登山運動衍生而來,富有很強的技巧性、冒險性,是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重要項目,在世界上十分流行。這是攀巖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巖用來矯治青少年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青少年時期練習攀巖尤為重要。
  • 攀巖者在巖壁上攀登時,需要哪些基本技術呢?來看看吧
    文/運動之最【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攀巖者在巖壁上攀登時,需要哪些基本技術呢?來看看吧小編是個喜歡體育的人,平時沒事也喜歡運動,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下攀巖方面的知識吧!攀巖者在巖壁上攀登時,要保持身體呈自然放鬆的狀態,利用雙手、雙腳選中3個支點作為支撐身體平衡的點,隨著人向上攀登而轉換。在攀登自然巖壁的時候,需要根據巖壁陡緩的程度。
  • 徒手攀巖——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人稱——峭壁上的芭蕾
    2019年電影《徒手攀巖》上線各大影院,《徒手攀巖》是一部關於攀巖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美國著名攀巖者亞歷克斯,在無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徒手攀登酋長巖的壯舉。這是一部在絕美中卻又殘忍的紀錄片,沒有驚豔的劇情,也沒有光鮮的明星面龐,維繫全片的只有亞歷克·霍諾德對徒手攀巖無盡的熱愛。
  • 四個中年男人的華山之旅:中國版優勝美地大巖壁攀登
    陝西渭南2020華山中國自然巖壁攀登公開賽暨中國攀巖自然巖壁系列賽,如期在華山舉行,9月24日,自然巖壁難度速度賽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年輕的攀登者劉加和覃佩瑩分別奪得專業組男子、女子組的第一名。
  • 相約龍山勝境,2020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太平山站舉行
    相約龍山勝境,2020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太平山站舉行相約龍山聚勝境,健康休閒迎太平。12月19日,2020年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龍山太平山站在湘西自治州龍山縣太平山景區廣場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攀巖、徒步愛好者齊聚一堂, 奧運冠軍龍清泉更是以領跑者身份,參與了賽事活動。當日清晨,隨著發令槍響,在奧運冠軍龍清泉領跑下,蓄勢待發的三分馬、徒步選手們從起點太平山遊客服務中心爭先衝進賽道,在果利河畔綠道上展開了激烈的比拼。
  • 攀巖女神四肢修長吸粉無數,抓力恐怖如鷹爪,訓練到五指鮮血淋漓
    攀巖在中國是相對冷門的,但隨著它成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相關部門拿出上億元進行推廣,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領略到這項極限運動的魅力。在今年攀巖世錦賽女子速度賽上,中國選手牛笛獲得亞軍,這位身材高挑、氣質脫俗的姑娘燃起了中國攀巖奧運奪牌希望。
  • Outdoor特稿 | 白河攀巖
    在高達幾十米的巖壁上拆掉攀巖線路上的掛片,不是一般的農民能做到的。小李子向來膽大,自學如何使用繩索和下降器,就敢爬上100多米高的陡峭巖壁採崖柏。陳化的崖柏料加工後拿到文玩市場上很值錢,但是崖柏的顏色和巖壁的顏色相近,往往很難尋找。即便找到了崖柏,柏農懸在半空,腳尖踩著崖壁的凹處,要冒著生命危險才能取下來。
  • 優露清現場助力2019「一帶一路」 中國寧波國際攀巖大師賽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5月11日-12日,優露清在2019「一帶一路」中國寧波國際攀巖大師賽現場觀看了一場精彩絕倫、緊張刺激的「巖壁芭蕾」,切身感受了賽事的緊張感和刺激感!
  • 《徒手攀巖》主角:徒手攀巖不可怕 拍攝期間曾來中國攀巖
    北京時間8月30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影片《徒手攀巖》在北京舉辦首映禮,本片導演伊莉莎白·柴·瓦沙瑞莉攜傳奇攀巖家亞歷克斯·霍諾德共同現身。被稱為「攀巖宇宙中心」的酋長巖,在攀巖領域幾乎是登月一般的難度。2017年6月,亞歷克斯用時3小時56分成功登頂。
  • 《徒手攀巖》攀登片段:酋長巖攀登路線難點揭秘!
    ,下面讓我們來領略一下Alex驚險的攀登過程:徒手攀巖:任何失誤就意味著死亡徒手攀巖(Free Solo Climbing),就是不藉助繩索、保護帶或其他保護裝備,徒手攀爬巖壁。徒手攀巖是世界上最危險的極限運動之一。在徒手攀巖的維基百科頁面上,有一串長長的死亡名單,可以說這是在光禿禿的巖壁上與死神共舞。酋長巖:被稱為攀登宇宙中心酋長巖被公認為攀登高度最高的巖壁之一。
  • 巖壁精靈——白石阿島《時代》:30位影響世界的青年之一!
    在她6歲那年的一天,阿島她跑到老鼠巖那裡去,想著從南邊平緩的斜坡上滑下來,在這個過程中,她注意到了在旁邊攀巖的人,而老鼠巖的攀巖老師(Yukihiko Ikumori,簡稱Yuki)也注意到了她,並開始教她攀巖技巧。Yuki教練表示:「我要把我們攀巖的技術轉化到一個6歲小孩的手裡。」從那開始,阿島就會跟在Yuki後面。
  • 挑戰極限見證奇蹟 2020年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慈利站舉行
    12月20日,2020年中國戶外健身休閒大會慈利站暨張家界大峽谷極限運動節在張家界大峽谷隆重舉行。頂尖極限運動高手大峽谷「炫技」,共同演繹「極限嘉年華」。此次賽事共設有:攀巖比賽、障礙攀爬自行車賽、笨豬跳遠賽 ,也有可全民參與的負重跑、徒步等親民運動。
  • 世界上最高的攀巖牆,佇立哥本哈根,保加利亞功不可沒!
    一說到攀巖,大家會想到電影《極盜者》和《徒手攀巖》嗎?裡面驚險刺激的攀巖場景,讓人雙腳發軟、瑟瑟發抖~其實除了驚險刺激的野外攀巖之外,更加安全的室內攀巖也受到了成年人和小朋友的喜愛。室內攀巖,是通過攀登人工設計高度、難度不等的巖壁(通常6—8米高)在上面裝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巖石點,供人用四肢藉助巖點的位置,手攀腳登,來完成攀巖的體驗。人工巖壁是人為設置巖點和路線的模擬牆壁。可在室內和室外進行攀巖技術的訓練,難易程度可隨意控制,訓練時間比較機動。而攀巖運動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攀巖牆,攀巖牆分為室內攀巖牆和戶外攀巖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