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京郊白河峽谷裡,滿目綠意,風輕氣爽,熱愛戶外巖壁攀巖的巖友們正在指導教練周鵬的帶領下學習壁上開線(開拓新線路)。
2016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將攀巖列入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正式項目。攀巖比賽是在人工巖壁上進行的比賽。可戶外攀巖不同於室內巖館,空曠的場地環境使人在攀登過程中更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心境,更加接近自然,給人的真實感和挑戰性較強,所以受到越來越多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喜愛。
白河峽谷,眾多戶外攀巖運動愛好者心中嚮往的地方,它與昆明西山、桂林陽朔的著名攀巖勝地並稱為「中國三大天然攀巖場」。這裡的山地資源極為豐富,峽谷兩岸峭壁林立,經過10多年的開發,這裡可供巖友們攀爬的線路有近300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登山隊開始在白河峽谷雲蒙山區域進行簡單的攀登和下降訓練。經過30餘年的發展,攀巖運動由競技運動逐漸深入民間,並長足發展。
自然巖壁開線公益課為期近一周,是為打造白河(北京)攀登社區健康、穩定和持續成長而開設,同時為有能力又想開線的巖友提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這次培訓共有包括學員和志願者在內的20人參加,其中有來自國內多地的數位攀巖高手。培訓課程結束後,將有一批新生力量注入到自然巖壁開線的事業中,推動白河攀巖及中國攀巖的發展。
每次授課,作為教練的周鵬都要首先強調參與者的安全,其次便是攀巖者一定要保護環境。戶外攀巖適用環境最小衝擊法則已成為戶外攀巖愛好者廣泛遵循的重要指導原則,不在著名風景名勝地攀爬、避免破壞樹木和花草、不帶走石頭和花草等,尊重自然、愛護自然,保持當地生態的平衡。
每天9點,大家就會準時來到巖壁下,開始大量練習,經常是天黑後才回到臨時居住的農家院,夜裡大家還會開分享會和研討戶外攀巖的最新理念和信息。
周鵬,中國頂級攀登人物代表之一,2012年成為中國首位「亞洲金冰鎬獎」獲得者、兩次榮獲中國戶外運動最高獎——金犀牛獎,中國登山協會高級嚮導、攀巖教練、北京享攀攀登學校創始人。從一名業餘登山愛好者成為中國登山界頂級運動員,他用了11年。這些年他攀爬了近50座山峰,並且在國內開發了多座未登山峰、技術性新線路和登山滑雪的線路。除了自己喜歡享受攀登的過程,他更樂於向巖友分享自己的體驗和培養攀巖新人。周鵬認為攀巖如同解一道數學題一樣,面對一條戶外攀巖線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和路線,用頭腦和身體去解題,由於極具挑戰性,所以更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