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部電影看日本史上規模最大決定天下的內戰,奠定德川幕府時代

2020-12-22 東羽之觀影

日本戰國時代的結束被後世歸納為一句俗語:信長種下小麥,猴子做成包子,被老烏龜給吃了,也有說「信長搗(舂米磨粉)、秀吉捏(和面做餅)、家康食(坐享其成)」

豐臣秀吉因為長相身材矮小、面容猥瑣像猴子,而且也多次在織田信長的信中有如此稱呼;

豐臣秀吉

而德川幕府奠定人德川家康,以擅長隱忍,且活得久為特點,生生耗死了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所以被稱之為烏龜

關於他們三人的故事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搜索,這裡不多做贅述。

在豐臣秀吉死後,日本歷史爆發了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也被稱之為「決定天下」的內戰:關原合戰

《關原之戰》

關於這場內戰的影視作品已經多不勝數,這裡主要推薦的是兩部東羽近期二刷後的影片《關原之戰》與《大盜石川》

《大盜石川》

這兩部電影的共同點是都在講述了這場史詩級的戰役,《關原之戰》以寫實和偽紀錄片的形式,幾乎還原了戰爭中的點滴,頗有正史感覺

而《大盜石川》主要是講述在戰國時代最末期活躍的忍者集團,如霧隱才藏和猿飛佐助,以朋克武俠風格,以忍者的視角,融合西方奇幻元素的造型和場景,將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血腥無限遊戲藝術化。

雖然大部分的忍者和主要歷史角色在真實中是存在的,但是更像是一部野史。

織田信長

《關原之戰》由日本名導園田真人導演,延續了史詩片常用的風格沉穩,張弛有度,敘事節奏緩慢,但細緻入微的細節,沒有花裡胡哨的特技和包裝,是一部細細品的佳作。

影片中豐臣秀吉義子石田三成塑造的理想派的代言人,心中永遠有一股理性把持,與德川家康的老謀深算與心機城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乍一看去,仿佛是三國時期的劉備與曹操之爭,只是可惜,他們沒有孫權形成平衡鐵三角之勢。

戰爭

再看另一部《大盜石川》,帥哥美女扎堆,朋克現代化風格,歐美制式戰甲與畫面效果,好幾次東羽都把這部電影與當年風風火火的《無極》、和《斯巴達三百勇士》來相提並論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極為有趣而且唯美的電影,在歷史洪流下,劇情都是按照正史運轉,推動歷史車輪的,依然是老奸巨猾的德川家康,只不過,電影結尾給德川幕府添加上了一層大義的帽子。

戰爭場面

這場戰爭,參與人數合計約18萬,其中德川家康為首的東部軍10萬餘,以石田三成為首的西部軍8萬餘,最後德川還是藉助西部軍內部矛盾,一舉奪得了天下,建立了德川幕府。

石田三成部隊
德川家康部隊

日本電影尤其是戰爭類電影,女性角色的大都以花瓶為主,而這兩部劇的女性角色卻同是電影中的亮點,《關原之戰》中由「村花」有村架純飾演的伊賀忍者,為石田三成添加了情感成分。

有村架純

《大盜石川》中由二十世紀末最後美少女的廣未涼子飾演的織田信長的侄女淺井茶茶,直接成為了關原之戰的導火索,英雄一怒為紅顏。

廣未涼子

《關原之戰》《大盜石川》兩部電影都可私。

相關焦點

  • 幕府風雲——日本的戰國時代
    另外,此時日本與歐洲人之間的貿易交流逐漸展開,基督教和火槍的引進改變了傳統冷兵器時代以騎兵為王的戰爭局面。  歐洲人稱日本的戰國時代為「一個不斷進行戰爭的時代」。這個時期日本內戰四起,彈丸國土上湧現諸多大名,徵伐無度,朝生暮死。武力成為了權威的唯一來源,在各地領主消滅對方的戰爭中,日本逐漸顯示出統一的趨勢。
  • 伊達丸:日本德川幕府時代的跨太平洋外交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德川幕府的對外戰略改變? 17世紀初,德川幕府已完成對豐臣家族的逆襲,但彼時的日本已經很難回到過去。因而在這個特殊的戰略迷茫期,新的江戶當局也渴望在新世界中尋覓自身的位置。
  • 新舊時代的殘酷交替:天皇與幕府之間爭權奪利,用殺戮開啟新篇章
    電影《浪客劍心》的時代背景就是這樣一個充滿戰爭的時代,主人公緋村劍心被稱為「劊子手拔刀齋」,他是個有原則和自身堅持的人,他絕不殺害一人的誓貫穿全劇言。他是新舊時代的見證者,或者可以說他是舊時代的武士,新時代的流浪者。
  • 德川爭奪天下之戰——關原合戰
    1600年10月21日,日本美濃國關原地區爆發了日本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參戰雙方分別為豐臣家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為首的東軍和豐臣家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為首的西軍
  • 德川幕府末代將軍,四個歷代第一,創下德川將軍之最
    最後,在孝明天皇的命令下,德川慶喜不得不就任將軍一職。當上將軍後,德川慶喜就必須為了德川幕府的延續而努力,在歷任將軍中,他面臨的困難最大,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德川幕府垮臺,自己同樣有殺身之禍。不過,德川慶喜一度打出好牌,讓倒幕勢力措手不及,讓德川幕府有了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其家族後代結局如何?
    一,德川幕府成因簡介 公元16世紀前後,日本進入了所謂的戰國時代,各地有實力的大名紛紛起來爭霸。其中,實力最強大的大名織田信長,逐漸吞併了尾張、近畿等多個地盤,勢力擴張至大半個日本。
  • 一場決定日本戰國時代後期,誰主天下的戰役(內含資源)
    最後決定日本命運的,是一場大戰,此戰之後,日本被德川幕府再次統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所講述的——關原之戰談起日本歷史,「關原合戰」是每個人都必須知道的一個戰役,這場發生於1600年日本戰國時代末期,以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為首的日本東西方諸侯勢力間的決戰,一舉消滅了反對德川的最大勢力,被公認為是日後影響和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江戶幕府(德川幕府)成立的奠基型事件。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末代幕府將軍退位後,他們家族依舊繁榮
    德川家族的後人們,小日子是過得不錯的。這種從政壇上退出的家族,後來居然奇蹟般地在商場上打造出了一片自己的天下,其實也是挺神奇的。不過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家族積累了200多年的財富,等到他們退出政壇以後,自然有資本成為日本的重要財團之一。
  • 德川幕府統治日本264年,被推翻後受到天皇賞賜,如今成日本財閥
    1603年,經歷關原合戰後,德川家康取得了完勝,隨後他創立德川幕府,又經過十多年徹底消滅豐臣家族,最終取得了全國的統治權,德川幕府一直統治了日本長達264年,一直到近代日本發起倒幕運動,德川幕府最終被推翻,日本也進入到了新時代。
  • 天下布武 日本戰國時代
    當鎌倉幕府越來越管不住這個天下的時候天皇再次發動政變造反。1333年後醍醐天皇集合力量攻下幕府,天皇如願奪下政權。可是天皇部下足利尊氏,也就是奉詔攻打鎌倉幕府的急先鋒在兩年後反叛,原因是天皇的新政削弱了日本武士的權利。足利尊氏集合武士力量成立新的幕府,日本的第二個幕府,也就是室町幕府時代的開始。
  • 日本古代最大的一場戰役「關原合戰」,德川家康一戰定天下
    在日本歷史上,關原之戰是最重要的戰役之一,史學界對關原之戰也有很高的評價,稱之為「天下分界」,其意指關原之戰是決定天下大勢的一戰。雖然關原之戰的過程中並無特殊的、出奇制勝的戰術運用,但是作戰雙方規模之大、戰略意義之關鍵使得這次戰役永載史冊。
  • 這位日本武士,將德川幕府視為國賊,7次策劃倒幕均告失敗
    摘要:這位日本武士,將德川幕府視為國賊,7次策劃倒幕均告失敗江戶時代,安政五年,公元1858年,井伊直弼就任大老不久,便發生「違敕調印」事件。這起事件是由於駐日美國總領事哈裡斯而起,他早就希望與德川幕府籤訂通商條約,便藉由第二次鴉片戰爭恐嚇幕府,說英法聯軍極有可能侵略日本,為了防止戰事爆發,日本應該儘早與美國籤約,以換取美國保護。幕府老中堀田正睦本身也是贊同開國的,他甚至親自前往日本京都說服朝廷批准條約,卻遭到否決。
  • 德川幕府後期日本財政改革的正當性悖論
    人們看到,為整頓吏治以恢復純良的政風,水野竟毫不遲疑地先把家齊時代(亦稱「化政時代」)放任縱容的貪腐大佬們一個個拉將出來,並釘在恥辱柱上。臭名昭著的「三權臣」即林肥後守、水野美濃守和美濃部筑前守,是家齊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惡棍式人物。其中,水野美濃守還是前將軍家齊寵妃的侄子。作為旗本中的最高級官員,此人不惟不思進取,反而憑裙帶關係長期奢靡無度,作威作福,使人敢怒而不敢言。
  • 講座實錄l鳳來儀:幕府時代的日本——閒侃東瀛(下)
    剛開始是平家贏得了天下,在平家奪得天下以後,平家的武士還是在朝廷上擔任各種官職,並且跟原來的公卿大臣、天皇不斷進行權力鬥爭。失敗的源家有一個小兒子叫源賴朝,他被流放到日本的東部,一個窮小子,什麼都沒有,結果當地豪族北條家的女兒看上他,無論他爹怎樣反對,女兒就是要嫁給他。結果證明他女兒眼光非常好,後來全國爆發了反對平家的戰爭,建立了以源家為首的反平家勢力。日本有部電視劇叫《平清盛》講的就是這段歷史。
  • 日本名人專題介紹(三十八)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 (日本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1543年1月31日-1616年6月1日),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慶長19年(1614年)至慶長20年(1615年)經大坂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後,日本進入暫時的和平。元和2年(1616年),在駿府城死去。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 德川幕府,一個200多年的政權,在失勢前是如何掙扎的
    幕府當然如坐針氈啊,就在這時,幕府最大的官,孱弱多病的第13代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定,34歲英年早逝了。圍繞14代繼承人的問題,天皇、雄藩和幕府政要,又開始了一波鬥爭。將軍沒有了,幕府的權力直接落到了幕府的老臣手中。
  • 日本幕府禁教,令上帝也「沉默」
    相較之下,同樣由他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沉默》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說來也巧,這兩部電影都在講述信仰問題。在《血戰鋼鋸嶺》中,信仰最終戰勝了強大的世俗偏見;而在《沉默》中則正好相反。安德魯·加菲爾德飾演主角聖巴斯蒂安這部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同名小說,講述的是兩個耶穌會傳教士聽聞老師費雷拉在日本經歷酷刑後「棄教」後,不顧教會反對執意前往日本探聽真相的故事。加菲爾德扮演的年輕的傳教士聖巴斯蒂安從長崎登岸,目睹日本幕府統治者用「踏繪」的方式搜尋天主教徒,抓捕他們並施以酷刑的過程。
  • 日本史:德川家光為了鞏固幕府權威,實行了「參勤交代」項目
    百家原創作者:九爺帶你看歷史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九爺帶你看歷史,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述的歷史是日本江戶時代。江戶幕府的奠基者是德川家康、秀忠父子,逮至第三代德川家光,而統治架構基本完善。然而實際上,日本的情況和中國明清兩代並不相同,並且幕府的「鎖國」是有一個啟動過程的,也並非始自德川家康——締造者是二代秀忠,完善者則正是三代家光。事情還要從「大君邦交」說起。日本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和大陸國家的貿易交往,江戶幕府建立以後,更是把對中國和對朝鮮的貿易往來當作重要的國政來抓。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名古屋的標誌建築之一。還沒有到大門,就看到很多殘留的城牆。現在名古屋城遺址的大片區域,叫做「名城公園」。公園內主要分幾塊,本丸、西之丸和二之丸等,不過主要看的是本丸(中央方形部分,天守閣和本丸御殿)。
  • 江戶幕府的源頭!來岡崎城探訪初代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無論是在文學創作、影視作品、電玩、動漫中,只要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幾乎都會出現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大家一定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德川家康為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生於現在位於愛知縣的「岡崎市」,也因此岡崎城從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有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地位。而現代的「岡崎」有什麼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