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的曼徹斯特》,封閉的內心,無盡的悲情

2021-01-09 eStar小渝

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座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沿海小城,有著十分寒冷的冬季和漫天飛雪,居住在這裡的人不多,彼此間都十分熟悉。故事的源頭在這裡,一切悲傷的開始也在這裡。

影片的開頭,主人公李在波士頓的一個地下室獨自居住,做著無聊的修理工作。性情暴躁的他並不受人待見,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使他變得麻木,直到一通電話的到來,打破了他看似平靜的生活——哥哥喬去世了,因此他不得不趕回老家去料理後事。

哥哥留下的遺囑讓他成為了侄子派屈克的監護人,但李抗拒、畏懼,不願意擔下這份責任。因為就在不久的過去,他的生活被一場大火打破,曾經幸福美滿的家庭,由於他的疏忽——在妻兒睡覺後出門買東西,臨走前給壁爐添加柴火卻忘記放上保護欄。大火燒毀了整個家庭,也奪去了他的三個孩子,妻子也因為無法承受的痛苦與他離婚。李的心死了,在得知警察並未打算對他有所懲罰後,試圖搶過槍來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最終卻失敗了。

於是他消沉、落寞,把自己的心封閉,決定用一生的時間沉淪在痛苦裡。這種絕望、悲哀、悔恨、內疚的情緒交雜在一起,李一輩子也無法原諒自己,於是選擇了自我折磨,拒絕去迎接新的生活,將逃避看作唯一解藥。

但在哥哥去世後,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他不得不回到海邊的曼徹斯特去直面過去的痛苦,也不得不肩負起照顧侄子的責任。可他依舊沒有敞開自己的心扉,甚至在偶遇前妻,前妻選擇原諒他並且讓他不要繼續消沉下去時,李卻依然沒有放下過去的心結,他沉默著顫抖,依舊將自己封鎖。

陰鬱的氣氛貫穿著影片始終,灰白的色調、冰冷的海水,一切都在無聲地渲染著這場悲劇。影片精妙之處還在於它使用了大量的閃回,將過去的歡樂、幸福與現在的悲痛、難過形成強烈的對比,更加突出了悲劇色彩。同時通過對過去的回憶,人物得到了豐滿,故事敘述也不會顯得無聊。導演並沒有使用電影中慣用的疊化、陰影、色差或相關物件的引導回憶,而是採取過去與現在的無縫對接,在多個鏡頭中乾淨利落地切換,不留縫隙,從而以最直接的對比,讓影片的張力顯露無疑。

很多人都說,這是一部喪到極點的電影,從頭到尾的淡漠,沒有歡樂的結局,沒有誰被治癒,有的只是無盡的遺憾和遺憾下的悲傷和絕望。這樣的痛苦,全都隱藏在平靜的日常生活背後,細膩得讓人幾乎忘記了它的存在,這是非戲劇化的,但卻又是最打動人心的。遺憾和無奈本來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們沒有人能避免遺憾,沒有人的一生是完美無缺的,最平常的事情,我們可能都無能為力。既然如此,無法擯棄便選擇擁抱,即便心底深藏著遺憾,也可以好好生活,用積極的態度去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對過去的沉淪不是贖罪的唯一方式,對未來充滿希望,也許更能填補虧欠。

影片的最後,春天到了,一切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呢?慄子覺得,畫面之外,或許就是更溫暖的陽光和敞開的心呢?

幸福是要自己尋找的,沒有人會忘記悲傷,但也不要沉浸在悲傷中,如果有什麼煩惱,也可以在留言板中說說,讓慄子和大家一起幫你小小分擔!

相關焦點

  • 《海邊的曼徹斯特》:用清亮的色彩調和人生的沉重
    海邊曼徹斯特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座小城鎮,臨近波士頓,面向北大西洋海域。片頭和片尾兩個部分對漂泊漁船及海灣景色的描繪像是把這片北美地域重新著色,大面積的藍色清透而不濃重,有著遠離城市中心繁雜喧囂的冷感與寧靜。即使是紛飛在波士頓的漫雪,在這部電影的畫面中仍然潔白乾淨。
  • 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年度最喪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不要被他的標題所迷惑,這裡的曼徹斯特不是我們熟知的英國的大城市,全球工業革命的起點。而是在美國,波士頓旁邊的一個不大的鄉村靠海的小鎮。這個小鎮的名字,就叫「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有一半以上的鏡頭可以堪稱絕美,張張保存做壁紙毫不誇張。下面會和大家分享。
  •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觀後感
    影片由李的冷漠無感的外表切入,以敘事及閃回的手法,帶觀眾走入李的內心世界。  在波斯頓工作的李因哥哥病逝,回到故鄉海邊的曼徹斯特,按遺囑,李成了侄子的監護人。 二,痛苦和宿命 《海邊的曼徹斯特》展現的悲劇故事,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撕得粉碎 。
  • 《海邊的曼徹斯特》:學會向人生妥協
    藍色憂鬱的色調反襯李壓抑的內心,導演一面用大海的溫暖帶給人們希望,一面又用殘酷的真實生活擊碎人的內心,如果你看得喘不過來氣,那就對了,這才是真實的人生。電影開頭反覆出現掃雪、地下室、倒垃圾的畫面,有意地告訴我們李對過往的執念。
  •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年人頹廢日記
    「海邊的曼徹斯特不是英國的那個曼徹斯特,也不是美國的那個曼徹斯特,它在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附近的海濱,是個常住人口僅五千餘人的小鎮,名字就叫『Manchester-by-the-sea』。」我最初想看海曼,其實就是對上面那個冷知識的好奇心使然。
  • 【影評】海邊的曼徹斯特——放過自己,方能看到海邊的風景
    ——評《海邊的曼徹斯特》《海邊的曼徹斯特》這一名字,乍看宛若一樸實無華的深山撞鐘老僧,解構下來,不過只是血肉和骨骼,與常人無異,正如海邊的曼徹斯特不過一普通海濱小城,平淡無奇。Joe還給了Lee一筆在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安家費,想讓Lee不再逃避,直面過往,藉機化解Lee的心靈創傷。一個是沒了父親的兒子,一個是沒了孩子的父親,他們似乎註定要走到一起,可Lee總是無法直面自己犯下的過錯,一心逃離海邊的曼徹斯特,可卻又無法說服派屈克隨他一起。
  • 深度解讀《海邊的曼徹斯特》中編劇獨特的敘事手法和對白設計
    | 作者:林琳《海邊的曼徹斯特》曾獲得金球獎、金像獎等諸多獎項,在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摘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劇本兩項桂冠,在豆瓣電影中得分8.6分。這並非一個發生在歐洲的故事,「海邊的曼徹斯特」是美國真實的地名。
  • 《海邊的曼徹斯特》:心已碎,但生活還是要繼續
    而在第89屆奧斯卡的提名名單中,《海邊的曼徹斯特》更獲得了六項提名,成為有史以來第一部由流媒體服務商發行的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電影——此前,亞馬遜以1000萬美元買下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發行權。相比於在頒獎季順風順水,《海邊的曼徹斯特》的籌拍過程並不容易。
  • 又冷又喪的《海邊的曼徹斯特》
    就是關於《海邊的曼徹斯特》。
  • 《海邊的曼徹斯特》東北版:《海邊的大連斯特》
    《海邊的曼徹斯特》海報
  • 「I can't beat it」|《海邊曼徹斯特》
    在曼徹斯特冬季導演肯尼思已經獻身於《海邊曼徹斯特》這齣戲兩年了。整個故事的結構似乎是鬆散的,分成了幾個片段,但總的來說,每個片段都是相互結合的。導演用拘謹細膩的敘述表達了現實中無法調和的悲痛。這種平淡無奇的利益也非常貼近公眾的現實生活。
  • 《海邊的曼徹斯特》如何和過去和解?
    這是一部治癒也致鬱的電影,片名中的曼徹斯特並不是英國的繁華都市,而是美國南部的一個濱海小鎮,男主人公李·錢德勒是波士頓一個沉默寡言的水電維修工。哥哥喬的意外猝死,使他不得不回到故鄉曼徹斯特,成為了侄子派屈克的監護人。
  • 《海邊的曼徹斯特》療愈悲傷的冬季奏鳴曲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畫面多麼撕心裂肺,環繞耳畔的配樂一律是悠揚的小提琴樂曲,與曼徹斯特明亮的美景相呼應,和男主角死去的內心世界形成對比,也彷若暗示著,無論角色們經歷多大痛苦,世界依舊如故運轉。就在叔侄從最初彆扭逐漸轉至稍有溫度的互動間,雖然緩慢,確見療傷有了進展。
  • 海邊的曼徹斯特,一個操蛋的人生.
    今天來說說他拿奧斯卡的這部影片————《海邊的曼徹斯特》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那支著名的球隊曼聯,它是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個小鎮,擁有5000多的人口。這是一部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電影,全程沒有高潮,需要你用極大的耐心去慢慢感受。
  • 海邊的曼徹斯特,這裡有一點點悲意
    《海邊的曼徹斯特》,也不知道為了什麼,看到這部電影的片名,就有某種想去接近的心情,也許這部影片片名本身就包含著某種詩意吧。 最近,《海邊的曼徹斯特》被大家提起的緣由,應該就是獲得8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男主角獎吧。提及89屆奧斯卡大熱的幾部片子而言,包括《月光男孩》和《愛樂之城》,我個人還是比較偏向這部《海邊的曼徹斯特》的。
  • 如何優雅地欣賞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
    那邊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的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熱搜的題目是:卡西·阿弗萊克「很感謝」呆萌放棄了《海邊的曼徹斯特》。整部電影的故事主線其實非常簡單,Lee的哥哥Joe因為心臟驟停去世了,他從波士頓回到海邊的曼徹斯特,處理哥哥的後事,並且照看他未成年的侄子Patrick。圍繞著這個故事主線,就在Lee一步步靠近他的家鄉——海邊的曼徹斯特時,這個男人的故事才漸漸浮現出來。
  • 你還記得海邊的曼徹斯特嗎?
    115個獎項和239項提名今天小編要為大家推薦的就是這部在2016年的冬天令大家心碎卻又給大家帶來平靜與深思的《海邊的曼徹斯特》。《海邊的曼徹斯特》在2016年讓萬千觀眾「心碎」,因此它一舉斬獲第89屆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影片提名、最佳導演提名等等。這離不開它的導演肯尼思·洛納根和演員卡西·阿弗萊克。
  • 關於《海邊的曼徹斯特》
    關於《海邊的曼徹斯特》7月11日上午,也就是昨天的上午,我經歷三個小時的睡眠,在五點半自然醒來,上癮一般在床上打了三把王者榮耀
  • 《海邊的曼徹斯特》—— 我們都曾深陷泥潭
    然而事實上這是一部純正的美國片,片名中的「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就是一個完整的小鎮名稱,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人口總數只有5136,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海邊小鎮。本片導演肯尼斯·羅納根編劇出身,曾憑藉《紐約黑幫》和《請在靠近我》兩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他自2000年的《請再靠近我》和2011年的《瑪格麗特》之後的第三部劇情長片。頗為低產的他選擇了2014年便上了好萊塢劇本黑名單的《海邊的曼徹斯特》。而這個大熱劇本曾經一度差點選擇馬特·達蒙作為導演。
  • 《海邊的曼徹斯特》:成年人的悲傷,是悄無聲息地奔潰
    《海邊的曼徹斯特》導演是肯尼斯·羅納根,由卡西·阿弗萊克、米歇爾·威廉士、凱爾·錢德勒等主演。《海邊的曼徹斯特》是肯尼斯自編自導的一部劇情片,肯尼斯才華橫溢,他很擅長塑造一些角色脆弱、渺小的一面,電影中多次採用一些閃回的鏡頭,以多次突如其來的倒敘打斷正在進行的敘事,通過現實與過往的穿插片段,將劇中角色的生活歷程逐步展示給了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