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論壇 | 走進音樂營,鍛造你的音樂技藝——音樂人才教育探討

2021-02-25 著調

Songwriting Camps

——全新的音樂概念能帶來什麼?

Songwriting Camps,顧名思義,是一個以音樂創作為主體的音樂樂園。一開始,引言人陳建騏便清晰指出Songwriting Camps對於整個國際來說都是很新的概念。隨後,另外三位來自不同區域的主講嘉賓,也各自發表了自己對於音樂營的看法與經營經驗。


Greig WATTS解釋說,音樂營是針對有一定創作經驗的音樂人而開設,初衷是為了啟發更多音樂人的靈感,每一位來參加音樂營的創作者會以任意搭配的形式成立三人組,這樣一來便能擦出更意想不到的火花。他表示:「音樂營僅僅有歌手是不夠的,我們會將她們分組,把身份不同的音樂人放到一起,他們有可能是創作人,歌手,作曲家等等。其次,在音樂營的倒數第二天,大家還可以分享不同小組的作品,在受到很大的啟發之後,創作力就可以達到一個最高峰。」

從錄音室創作到室外創作,Greig WATTS強調了音樂人之間互相交流的重要性,而走出錄音室便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在音樂營完成的作品都會放在網絡上呈現出來,每個小組一定要有完整的作品才可以說你這趟的音樂營結束了。」

合作間的魅力——找到對的人

華研唱片總監王治平認為,音樂人合作的形式從近十年開始出現,從確認歌曲方向到修改、再到加入編曲最終作品成型,這一系列的流程裡可能有非常多的參與者,因此我們會看到一張專輯背面的名單裡,有一大串合作對象的名字。王治平笑著說,「如果一個歌手得獎,到時候可能會有一個足球隊的人一起上臺領獎。」

王治平接受採訪

華語樂壇不缺優秀作品,但由於情歌的泛濫,太多無病呻吟的中文歌大量滋生,從而影響了國民對音樂的審美標準。對此,王治平如此建議,「華人已經很會寫我們自己的歌,但我們要進軍國際,一定是需要和國外的人交流。」

提到兩次在芬蘭的工作經驗,他對音樂人無國界的合作形式讚不絕口,「看到這個國家這麼有心邀請這麼多的音樂人,真的是非常好。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找到對的人合作,把他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產生最大的效益。」

 

王若琳也曾參加過國際音樂營

 

「後來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就跟華研一起辦了一個區域性的集中營,在有限的空間裡做了幾個辦公室,找了一些設備,布置了三個月。結果雖然歌曲都沒有被採用,比較像是在摸索的一個階段,但事後大家的收穫都很正面,一回生二回熟嘛,只要目標正確,主導人有一個確定的修正方向的話,我相信這個寫歌營是政府、版權公司、唱片公司很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講到音樂集中營是否會為市場帶來一些更特別的東西時,王治平對自己前瞻性的眼光顯得很有信心。

陳建騏

陳建騏:您理想的音樂營是什麼狀態?

 

王治平:我覺得臺灣如果有人要來辦這個創作營,首要的是要找到一個量身打造的主打歌。通過與國際大師們的技術交流來完成作品,但參加者一定要有一個很開闊的心胸,因為可能你的歌曲會被不停地改。如果分組的話,當歌手、編曲、製作人三種人的功能放在一起,效率會比較好。

Mark GARTENBERG提到,舉辦音樂營的時候會有來自七八十個國家的藝人來到德州奧斯汀總部,「我成立了一個顧問委員會,讓他們再去找寫歌的人,可能是全才型的,可能是唱歌表演的。我們會呆上三天的時間,總共15人分成5組,每天都會有小組討論,有一個試聽會,開放給大眾參加,很多圈內人甚至是粉絲都會過來。」

「把幕後開放給大眾看也是一個很酷的想法,這樣很有趣。」在目前的音樂環境中,許多音樂人可能都只重視業務的發展,而不重視創作,Mark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邀請更多的音樂人來投入創作。「儘管參與者可能一開始都不認識,但是卻能夠很快合作出一個成果,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自然的發展過程。」

Greig WATTS這樣談音樂營,「我覺得它是一個捷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他們寫成作品,只要音樂營是開放的,大家就可以一起合作,每天獨自工作可能會不錯,但是三個人互相學習建立出來的東西真的很不一樣,大家可以互相激蕩。」

陳建騏

陳建騏:它帶給音樂產業什麼樣的幫助?

Greig WATTS:我覺得基本上就是創造更大的商機,歌曲在創作的過程中應該是要投射給不同的藝人。我自己也是一個創作者,對我來說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就可以擦出火花,可能一天結束之後,一個作品就誕生了。在音樂營當中我可以交到很棒的朋友,不像我在學校或者家裡寫歌,經常感覺沒人懂我,但是在音樂營會有一種歸屬感,會寫的更棒,會有找到知己的感覺。

 

在這個創作環境中,她們是為自己而寫,所以品質更高。這是一個有良性的競爭,大家都會想辦法回去更努力寫歌。這就是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模仿啟發,整個氣氛很好。如果有一個人贏了,其他人也會覺得與有榮焉,會激發大家的創作力,我覺得不是只有商業價值的。如果小組的三個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甚至可以共組一個樂團,帶來更多價值。

 

陳建騏:大部分我們的目標都是華語市場,有必要去放眼國際嗎?

 

王治平:肯定是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學習到國外的東西,比如那些我們不太擅長的電子音樂,把華人音樂再提升一個等級。我覺得政府應該還是要重視這個事情,這值得我們去思考,只要方向是對的,我相信都會有非常好的結果。

而Mark也言明期待之意,公司至今尚未與臺灣人合作,但華語市場大,應該要有更多國際人才加入。

 

陳建騏:你的經費怎麼來的?

 

Greig WATTS:有幾種方法,我們公司是很小的。在音樂營我們會組一個錄音間,請來參加的人自己出住宿的錢,我們負責錄音的錢,當然也可以由唱片公司或者政府來承擔這個成本。比如芬蘭和法國的政府,就很願意贊助她們的音樂人來我們這裡參加音樂營。所以成本的部分都可以通過合作來分擔。

 

Mark GARTENBERG:很多樂隊必須要有經費才能來參加活動,有些音樂人願意自掏腰包來參加。

 

陳建騏:歌曲的售出可能同時會有很多不同的經紀公司在推,以賣出去的比例來說,這樣的回收是ok的嗎?

 

Mark GARTENBERG:你可以看到很多從音樂營出來的歌曲,會成為藝人的個人作品,一般來說你身為一個藝人如果要發歌需要很長的時間,但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時間成本。

 

Greig WATTS:去年12月我們音樂營有一個日本的小組,兩首歌被她們放在網絡上,一年後就可以拿到權利金,當然有時候可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拿到回報。

 

王治平:王若琳她們那個小組的整張專輯去了東歐的一個國家錄音製作,這帶來的利益並不是只是當下。

王治平與女兒王若琳

陳建騏:我也是跟娃娃(魏如萱)一起去了芬蘭,認識了當地的音樂人,對我們來說不只是寫歌的活動而已,可以說是一個流行音樂文化輸出的管道。

 

陳建騏:除了寫歌以外,還有什麼管道可以培養更多的音樂人才嗎?

 

王治平:在華研是寫歌退稿不停循環,很多優秀的音樂人都可能會被退稿,所以你要有開闊的心胸,看經不經得起考驗。也許改到最後唱片公司用的卻是你的第一版。

 

Mark GARTENBERG:有些歌手是自己創作,但透過音樂營會有更多的人來協助你,很多上榜的歌可能都是好幾個人一起寫的。

 

陳建騏:華語市場接下來會是值得發展的一個市場嗎?

 

Mark GARTENBERG:我對了解全球的音樂市場都非常著迷,所以也會去注意華語市場的發展。日本是第一個派團體來參加的亞洲國家,我們當然希望跟華語市場有更緊密的交流。

 

Greig WATTS:我們有20-25個作品在中國跟臺灣發行,因為音樂是全球的產業,僅僅躲在英國是沒有用的。

 

陳建騏:如果現在的年輕人要進入音樂產業,有什麼建議?

 

王治平:我在臉書上看到有個人去參加音樂營的一個大師講座,說寫歌分成四個步驟。從接觸寫歌,到開始知道自己寫的不好,再到寫的不錯,但是還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最後知道自己的方向。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東西,這是程度的問題,到了第三第四個才可以努力走下去,不然還是放棄吧,沒有天賦進來這個產業做很殘酷的。

 

Mark GARTENBERG:在過去這些年,發掘才華的管道變多了。很多年輕人在網上就可以跟全世界的人交流,現在的技術更全球化,全世界的音樂都可以混在一起,你可以看到不同元素的東西,都有可能有走紅的機會。

 

Greig WATTS:培養自己的才華很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走出去,不交流,你的才華就沒有辦法發展。

答疑


觀眾:國外跟臺灣一樣有預付版稅的制度,但音樂營的形式怎麼一起分配的?

 

Mark GARTENBERG: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制度。在美國,版權是由寫歌的人根據先前的協議一起分配,在亞洲可能會有買斷的情況,但在美國不是這樣。作曲人一般來說不會讓人買斷他的歌,這個版權以我們的音樂營來說,三個人就是均分,我們一開始就會讓她們這樣做,這樣才能建立團隊的合作和默契。

 

觀眾:如何平衡創作人和市場需求的關係?

王治平:這個事情有點矛盾。平衡的話,難道你要讓獨立音樂和主流音樂達到同樣的位置?那就讓很多唱片公司失去很多機會。我是一個公司部門的管理者,沒有承擔風險的義務。我當然希望華語音樂有更多不一樣的風貌,我們做一些主流的東西,但同樣也希望一些獨立音樂可以走的順利。

王治平

觀眾:很多大學有流行音樂系,但沒有和唱片公司做過合作,這個會有可能嗎?

 

陳建騏:有,今年七八月份飛兒的阿沁會跟臺灣師大做一個課程,雖然時間短,但至少我們跨出了這一步。

飛兒樂團

觀眾:國外的音樂製作流程是什麼樣子的?華語是詞曲確定之後,公司來做編曲之後的事情,但韓國是作曲的時候編曲就一起做好了,那美國和英國主流的做法又是什麼樣子?

 

Mark GARTENBERG:編曲家製作人在寫好之後送給歌手,然後歌手來配唱。我覺得不是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還是面對面來一起,但這個沒有什麼公式。

 

Greig WATTS:大部分的A&R都想聽到成品,但也有例外。基本來說成品越完整,就會決定要不要買下這首歌。

 

觀眾:編曲人可以一起來分攤版稅嗎?

王治平:編曲人來分享版稅其實是非常合理的,一首好的音樂創作者當然重要,但編曲也是很重要的,我覺得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對版權方來說可能就很頭痛了。

編輯助理:小土豆


相關焦點

  • 音樂創作大賽x音樂「家」創作營主題論壇圓滿召開
    國家音樂產業基地首屆音樂創作大賽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主辦,聯合騰訊音樂人、動次app、小樣兒等平臺以及十餘所大學共同發起的,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音樂產業大會前期啟動的一次涵蓋了音樂創作大賽、音樂大師班以及創作營的複合型音樂活動。全方位挖掘優質音樂人,鍛造更多匠心的原創音樂作品並使得音樂人之間交流互進。
  • 「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
    N.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執行,全球表演藝術基金會、全球音樂教育聯盟共同承辦的「表演藝術的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全球音樂教育聯盟2020年年會在線上成功開幕。
  • ...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 全民K歌總經理計鳴鐘展望數位音樂...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全民K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圍繞音樂產業「音樂+科技」為重點,聚焦多領域全方位創新模式,致力於促進音樂「產、學、研」一體化,為音樂產業新時期的發展注入活力。
  • 中國—東協奧爾夫音樂教育論壇開幕
    11月29日,中國—東協奧爾夫音樂教育論壇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開幕。論壇為期3天。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國內有音樂教育專業的高校都把該體系列為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必學內容,廣西教育廳、南寧市教育局多次請國內奧爾夫專家為骨幹音樂教師做師資培訓。此次論壇以「探根尋源」為主題,旨在將論壇辦成中國與東協10國的專家老師和廣大民眾互學互鑑、增進友誼、互利共贏的音樂教育的文化交流新平臺。
  • ...K歌總經理計鳴鐘出席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展望數位音樂發展...
    、全民K歌、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圍繞音樂產業 「音樂+科技」為重點,聚焦多領域全方位創新模式,致力於促進音樂「產、學、研」一體化,為音樂產業新時期的發展注入活力。活動現場,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作為聯合發布方,全民K歌未來將與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人工智慧方向的課題項目合作,並擬聯合科研博士後招聘,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孵化的工作。
  • 全民K歌總經理計鳴鐘出席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展望數位音樂...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音樂工作委員會等聯合協辦的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本屆論壇圍繞音樂產業 「音樂+科技」為重點,聚焦多領域全方位創新模式,致力於促進音樂「產、學、研」一體化,為音樂產業新時期的發展注入活力。活動現場,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作為聯合發布方,全民K歌未來將與中國傳媒大學進行人工智慧方向的課題項目合作,並擬聯合科研博士後招聘,共同完成人才培養孵化的工作。
  • HIFIVE受邀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探討影視音樂商業化市場新機遇
    12月11日,由中國傳媒大學主辦的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論壇對當前我國音樂產業的發展狀況進行總結和預測,圍繞音樂產業跨界融合的發展特點,以「音樂+科技」為重點,聚焦多領域全方位創新模式,尋求解決音樂產業發展困境的路徑與方案。
  • 戴玉強、盧庚戌等文博會論壇上暢談數字時代的音樂教育與創意產業
    雲南文博會12月15日下午,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的第五場高端論壇「數字時代的音樂教育與創意產業高端論壇」在雲南廣播電視臺舉辦戴玉強即興清唱《小河淌水》視頻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著名音樂人水木年華樂隊創始人盧庚戌,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睿、雲南藝術學院副教授王詩瑩從新時代音樂創作、音樂教育、音樂劇場、數位音樂產業的發展方向切入,探討數字時代音樂在個人屬性、家庭屬性、社會屬性中所具有的文化引領力
  • 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聽聽他們怎麼說
    進一步打破學課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間 深度融合、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融入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文科教育,實現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設勢在必行。」在前不久召開的 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就當前藝術高校的音樂產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 思政+音樂論壇,全國音樂學院,線上集中研討思政課教學
    近日,由武漢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倡議並與浙江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星海音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發起的全國音樂學院「思政+音樂」論壇首次線上研討會召開。他們集聚雲端、隔空對話此次線上研討會吸引了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全國11所專業音樂院校的思政課教學機構負責人及骨幹教師參加,共同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音樂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 縣名師論壇音樂專場啟幕 讓音樂把耳朵叫醒
    縣名師論壇音樂專場啟幕 讓音樂把耳朵叫醒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8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蒼南新聞網12月18日消息:日前,蒼南教育論壇第25期暨名師論壇第八期(音樂專場)活動在縣少藝校舉行。
  • 2019深圳·前海首屆國際音樂論壇成功舉辦
    文化建設不僅是作為打造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更是為了打造國際文化傳播基地,打造文化開放創新融合的新高地,提升前海的軟實力,建設人文前海。來自於海內外和大灣區的二十多位音樂人、專家、學者、企業家,從音樂及文化產業、現代音樂教育、藝人打造和運營、音樂活動的創新等四大版塊進行座談,大家暢所欲言,精彩不斷。
  • 看見音樂獲邀出席阿姆斯特丹電子音樂大會2020線上論壇
    今年,作為ADE官方分論壇邀請的中國電子音樂行業代表,「看見音樂」將出席大會,分享疫情之後的中國市場發展及恢復情況。,ADE探討了疫情之後中國電子樂行業的心得和市場機遇。在為期兩天的音樂節上,公司展示了中國音樂節的未來發展潛力,在保證高品質音樂節的同時也為本土人才和中國影響力提供更多空間。「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藝人不只是創作西方範式的作品,而是開始向自己的文化尋找。」 看見音樂是中國最大的獨立音樂發行商之一。他們與中國幾大主要平臺建立合作,為越來越多的廠牌發行音樂。
  • 音樂產業化驅動力:大灣區流行音樂教育發展探討|李海鷹
    大家都很關注如何培養年輕人才。我做了三年的星海流行音樂學院院長,個人覺得,人才除了自身對音樂的理想與追求,參與更多的音樂活動實踐才是成長的關鍵。只要這關係著你的前途,我們一定會全力支持。 這些年,一些大賽或者電視節目的選秀會來學校找參賽選手,我們也確實依靠這種方式推出來了不少人才,這是值得肯定的事。作為老師應該感到很高興,因為這不光能讓學生們有機會見識到真正充滿競爭和創意的音樂行業,而讓他們有更明確的努力方向與目標。
  • 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辦
    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推出了《2020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並進行了中國傳媒大學音樂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暨人工智慧音樂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隨著新冠疫情帶給全球經濟運行更多不確定因素,中國音樂產業更須夯實基礎,通過內容原創、科技加持、人才培養、版權保護,通過商業模式如生產方式和消費場景的全方位創新,推動一直以來的持續高速增長模式轉向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模式。
  • 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火熱開營 古典音樂教育領域實力潮
    暑假是各種夏令營火爆出現的時期,有一股清流用笛韻在美麗的青島吟唱古典音樂的格調之美。一向被認為高冷的古典音樂訓練營也因為主辦方專業權威的策劃吸引了眾多長笛愛好者。8月8日由「長笛的力量」主辦的金勇蝶變長笛特訓營火熱開營。富有藝術氣息的天泰山藝術小鎮裡,一時間湧入了來自天南地北的數百名笛子。從規格到規模都堪稱古典音樂領域的標杆。
  • 與全球音樂比肩 QQ音樂將受邀參加國際音樂論壇Music Matters
    今年QQ音樂將作為唯一受邀的中國內地數位音樂平臺亮相盛會,代表內地數位音樂與音樂產業最有影響力的全球重量級嘉賓共話音樂產業,這也是內地數位音樂在國際音樂論壇上的首次亮相。作為亞太地區指標性的音樂活動,Music Matters每年都把音樂產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聚集在一起,藉由產業論壇,針對產業趨勢進行思維碰撞和觀點交流,分享其理念、觀點和對於行業的洞察,是亞太音樂產業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
  • 數位音樂版權保護交易與服務創新論壇在穗舉辦
    12月18日上午,數位音樂版權保護交易與服務創新論壇暨廣東省版權貿易聯合市場公證法律服務中心揭牌儀式舉辦。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梁守堅、南方文交所副總經理曾德峰、廣東省廣州市南粵公證處副主任唐毅以及酷狗音樂、合縱文化、華語文化、北星傳媒、深圳聲影、金橋百信律師事務所等眾多法律和音樂行業嘉賓共同參與會議。
  • 海絲天籟丨尹婕妤在音樂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新音樂與新活力!
    論壇邀請了各界藝術領域來賓、演職員、以及多家媒體參加。論壇嘉賓用音樂來聯動世界,聯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國家和地區。論壇以「海絲天籟:新音樂與新活力」為主題,在「一帶一路」的框架下,探討音樂互動與文化交流的模式和形式,推動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人文交往,推進彼此之間的互學互鑑、互利共贏。
  • 青年音樂人才匯聚蓉城 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展演在成都舉行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是否擁有高水準音樂人才的潛力,一直是衡量「音樂之都」的重要標準。挖掘和吸引音樂人才來蓉,也成為成都打造「國際音樂之都」道路上的重要一環。12月22日晚,第六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青年音樂人才展演暨2020首屆「少城之聲」獨立原生音樂大會展演成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