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有多久沒去劇場看戲,去電影院看電影了?沒事,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不用進劇場,就能收穫強烈的劇場體驗的網劇,來自Netflix 的《Criminal—審訊室》
該劇不但擁有強烈的舞臺劇風格,而且話題非常火爆,涉及「家暴」「性侵」「移民在貨櫃貨車內客死異國他鄉」等眾多熱點新聞,而且其中還有成年人的暗戀、姐姐上了妹夫、辦公室姐弟戀、男下屬暗戀女上司等等元素。
很多事一說就俗,我這麼一說,看起來是不是覺得有點狗血?其實並不,嚴格來說,這是一部警「匪」劇。劇情是警探與犯罪嫌疑人在密室中的審訊對決。上面那些元素僅是點綴和調劑。而且在觀賞過程中演員直接的表現力會比間接的故事性重要不少。
當大多警匪懸疑美劇都在痴迷於大量的外景拍攝、公路狂飆、槍戰、爆炸等特效時,該劇一反常態,把外景刪去,把所有的衝突都放在一間密室內,免去了多餘的鋪陳。
同時,鬥室之間的密室感又為故事營造了由內向外的緊迫感,這是舞臺劇的常見做法。能在網劇中看出舞臺劇的感覺,可以說相當高級。這跟NT Live給人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NT Live是舞臺劇的錄像,觀眾透過屏幕感受到的演員能量其實是過度的。而看Criminal,觀眾不會感到濃重的話劇腔,但是那種密室空間感又是非常舞臺劇式的。
想要逃離的嫌疑人和想要推進更深的警方共同角力,讓狹窄的密室變作了另類的貓鼠遊戲競技舞臺,不管是為了正義還是真相,只能用智力捉對廝殺。在這個密閉空間中,演員通過極佳的臺詞功力、表情張力去推進劇情,令懸疑層層撥開,最後又往往出乎觀眾意外、呈現一個個不一樣的結局,令人大呼過癮。
這種別出心裁地同主流警匪劇市場背道而馳,做足減法而非加法的做法,也充滿著舞臺劇風格。學過舞美設計的朋友,都知道「少就是多」「極簡風格」這種美學觀念。因為舞臺的空間是有限的,你弄得再繁複也無法與電視劇相媲美,還不如採用折射原理,在方寸舞臺上折射大千世界。這也是從潑墨山水、印痕、草書、禪畫和明詩都無處不在的一種審美和創作技巧。
Criminal一反電視劇的常態,採用了這種「做減法」的美學風格,去蕪存菁,降低了觀眾對大量特效、冗餘信息的關注,只把精華留給了觀眾,可以說非常令人耳目一新。
《審訊室》由圍繞英國、法國、德國和西班牙這四個不同國家的12個故事組成,四個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角色,通過四組演員,在犯罪真相面前唇槍舌劍、抽絲剝繭般的進行著一個個貓鼠遊戲。而且最後在找出真相的同時,又激發起濃重的情感共鳴,令人感到緊張中有溫情,殘酷中有正義。
私以為,這部劇可以看作是Netflix 全球秀肌肉的代表作品。因為沒有一家電視臺可以做到像NF一樣保持這樣精良的製作水平全球開花。連那些做作了幾十年精良美劇的傳統電視臺,也做不到它這樣。近年來的劇迷越來越有這種感覺了。NF已經不再是一家小小的網絡影視劇製作平臺了,他已經超過了很多老牌的電視頻道,在全球範圍內招兵買馬,攻城略地,一如昔日稱霸手機市場的蘋果,再也不是那個賣賣mp3的小播放器廠家。
NF這部劇非常緊跟熱點,比如「家暴」話題,德國篇一集、英國篇又一集。但是都不是直接切入,預設立場進行道德審判。而是另闢蹊徑,從側面切入,講了一個公眾熟悉的家暴故事之外的故事。它本質上還是一個懸疑劇,而不是一個俗套的現實主義道德審判劇。
其他幾個熱點也是類似,往往在群盲民意洶湧的背後,有一個反轉的劇情在等著你。包括警探的認知也經常被顛覆。但劇情又不是為了反轉而反轉,而是即在意料之外,又在人性之中。每看一部,觀眾都會感慨:真相從來沒有那麼簡單,結論永遠不要下太早。在熱點新聞出來急著表態然後被啪啪打臉的看客,看這部劇估計會嚴重不適。
我國很多單細胞思維的編劇也可以好好學學,不要什麼「流行」就寫什麼,還覺得自己特反映時代,特有時代良心。藝術與現實終歸是不一樣的,將現實世界搬上熒幕和舞臺,是一種既偷懶又無聊的做法,它需要大量的加工和再製作。
《審訊室》的外殼雖然取自熱點新聞,但是情節既濃縮又豐富,過程跌宕起伏,反轉也總能出人意料。兩三位演員就那麼坐著,用極少的肢體語言和密集的臺詞,就把氣氛撐得緊張激烈,令觀眾屏息凝神,等待著迷霧的揭開,絲毫不因為場景的固定不變而覺得枯燥。
這就非常考驗編劇和演員功力了,與那些劇情不夠音樂來湊、舞美來湊的爛戲,可以說是雲泥之別了。
這部劇每個國家有三集,一共12集,一集40幾分鐘,每一集講一個案子,相當短小精悍,不論你什麼時候想看一集就可以點開觀看,不用擔心沒有時間追所有的劇而不敢下手,也不用擔心前面沒看,看其中一集是不是看得懂,完全不受影響。
最後再說一次,隨便點開一集,就像看了一場精彩的話劇。而且不用定點兒專程跑到劇場,等待開演。在你上下班的地鐵上,就可以看完一集了。
所以,不用擔心自己996沒有時間了,也不用擔心天氣太冷不想出門,又很無聊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了。去人人美劇下載這個劇去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