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Karen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2020年,全球劇場都被籠罩在新冠疫情之中。就在6月底,百老匯宣布在今年餘下的時間被都不會重開。這是百老匯自今年3月12日為應對疫情宣布暫時關門以來,第四次延長停業時間。到2021年之前都不會重開劇場,也意味著百老匯面臨了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暫停營業。
在劇院關閉的這段時間裡,百老匯成立了多個工作組和智庫,來審查與重新開放劇院有關的各種因素。其中一些組織正在與醫療和技術等領域的專家合作,一同研究制定在劇院的放映和衛生方案。
百老匯官方表示,「儘管我們群體的每一個成員都渴望重返工作崗位,通過現場演出所帶來的變革力量來激勵我們的觀眾,但確保演員、工作人員、管弦樂隊和觀眾的安全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期待在更安全的情況下返回舞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當我們回來的時候,我們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而在百老匯官方發布這項決定之前,就已經有多部製作宣布會推遲上演日期。其中就包括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和薩頓·福斯特(Sutton Foster)主演的《歡樂音樂妙無窮》,從今年的10月22日改到了明年的4月7日預演,5月20日正式首演。
儘管百老匯在今年都不會再重開了,但這不意味著它會就這樣淡出人們的視線。熱門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大電影昨日上線迪士尼流媒體Disney+,這部備受好評、人氣超高的音樂劇終於通過流媒體和觀眾們見面了。前兩天媒體評分已開,這部大電影在爛番茄網站上已達到65連鮮,新鮮度達到滿分,是今年目前為止評分最高的電影。媒體評價其為年度流媒盛事,在疫情期間正需要這樣一部振奮人心的作品。
《漢密爾頓》官攝版影片發布新款預告
在百老匯今年3月12日宣布停開時,有31部演出正在上演,其中包括8部預演的新劇目。無論是從經濟收入還是藝術創作的角度,持續關閉給劇院帶來的負面影響都可想而知。為了儘可能減少劇院的損失,除了與流媒體平臺合作推出熱門劇目的大電影版本,諸多百老匯演員和劇作家也都加入了拍賣的隊伍,拍賣所得的錢款全部用來支持劇院。這其中就包括電影《冰雪奇緣》中艾莎的配音、著名的百老匯演員伊迪娜·門澤爾(Idina Menzel),她拍賣了一段30秒鐘的視頻,其中會有一部分她為粉絲定製的寄語,也會演唱一首她自己最愛的歌曲。
類似的善行也在英國進行著,」抖森」 湯姆·希德勒斯頓(Tom Hiddleston)拍賣了他在自己主演的莎劇《科利奧蘭納斯》中穿過的籤名鎧甲,所得收益捐給了該劇的出品方——丹瑪爾倉庫劇院。
演員們為了拯救劇場紛紛用自己的星光發電,而與此同時,世界各地的劇院和從業者們也在大開腦洞,開展了對於戲劇演繹與推廣的全新嘗試,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應對行業困境。戲劇人們展現著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創造力,「戲劇不死」,他們是這句話最好的印證者。
挑戰線上新玩法,觀眾成為創作者
劇院不開門的這段時間裡,線上觀看演出錄像已經成為了最實在最通用的觀劇方式。而日本的一些劇團則把線上演出季當成了一次探索之旅。遠程辦公劇團(劇団テレワーク)策劃了一系列線上試鏡,邀請演員們通過線上面試來競爭參演線上劇目《Zoom上的相親派對》的機會。演員八木光太郎表示,線上直播試鏡對於演員和觀眾而言都是一次令人興奮的體驗。回想以往,我們是不是往往在劇目上演時的宣傳期,甚至是上演好幾年後才能看到那些珍貴的試鏡錄像?而現在,你能像選角導演一樣,參與進演員試鏡的過程。選完了角,你還可以繼續做編劇和導演。在戲劇正式播出時,觀眾還可以通過直播間的實時留言功能來評論關於劇情的想法,演員會挑選部分留言即興對劇情做出改變。更大膽的是,在演出中途,劇組會在屏幕上放出兩種劇情走向,讓觀眾投票來決定接下去的劇情。
一共有1000名觀眾在YouTube上觀看了現場表演,超過8000名觀眾收看了回放。劇組還收到不少評論說,錯過直播實在太遺憾了!畢竟在疫情期間線上觀看事前錄製的劇目已經不算新鮮,可是能參與到演出的「製作」還是頭一回。演員兼編劇森翔太表示,實時體驗與劇院現場雖然很相似,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捕捉演出的魔力,但是,線上演出也很難像在舞臺上展現即時又立體的動態。儘管如此,在遠程辦公劇團(劇団テレワーク)策劃人慄林和明看來,通過吸引更多新觀眾來體驗線上演出,疫情廣泛地、真正地改變了人們早前對劇場的先入為主的印象。因此,他認為,在後疫情時代,將會出現更多全新的結合在線和現場的混合演出形式。
化困境為靈感,圍繞疫情來創作
紐西蘭帕默斯頓北部的中心劇院推出了一項24小時挑戰(Centrepoint’s 24-hour-challenge)。在4月的一個周末,劇場邀請10位劇作家每人在12小時內(周六上午9點到晚上9點)為10名演員寫一段獨白,演員在拿到劇本後又有12小時(周日上午9點到晚上9點)的排練和錄製時間。這10組獨角戲都設置在因疫情封國的紐西蘭,擁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逃離」。一定的約束反而激發了創造力,10部設定和風格迥異的作品在24小時內誕生了。你能看到被回憶糾纏的家庭主婦,被設計出來哄用戶開心的人工智慧,鬱郁不得志的小演員,他們或要擺脫過去的陰影,或要逃離令人窒息的現狀。10部作品打包售票,標價20美元。觀眾購買「門票」之後,就會立即收到作品庫的連結和密碼,在四周內隨時都可訪問。
而大熱英劇《好兆頭》的兩位主演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和麥克·辛(Michael Sheen)則聯合各自的生活伴侶一起搞了出網絡話劇《Staged》,一共6集,每集15分鐘,通過BBC流媒體平臺一次性放出,觀眾只需在流媒體上訂購即可觀看。兩人扮演誇張版的自己,講述疫情期間被迫宅家通過Zoom軟體視頻彩排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倫敦西區的某家劇院通過各種努力確保線上彩排順利進行,可是事與願違,努力過了頭就發生了一系列讓人哭笑不得的糗事。一開頭,大衛和麥克即將出演的舞臺劇由於疫情被迫取消,導演生怕自己的大好前程泡湯,好說歹說終於說服了演員們通過視頻彩排,誰想到,排練一開始,導演就跑路了……等不及看《好兆頭》,看看兩人的嘮嗑拌嘴日常也挺過癮!
沉浸體驗新上線,距離真的產生美
德國斯圖加特劇院舉辦了一場名為《我們是夢想的基礎(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的特別演出。雖然德國的劇場因疫情緩解得以重開,但是仍需遵守疫期措施要求。斯圖加特劇院、歌劇院與芭蕾舞團就聯合設計了這一出沉浸式演出,合理利用社交距離,讓觀眾既能保持規定的安全距離,又能享受極的觀劇體驗。
他們在劇院裡設置了12個觀賞點,大概需要75分鐘可以完成這一段路線。劇院稱這種形式為walkabout,即徒步旅行。這確實是一場精神旅行,因為在這段旅程中,你不僅能觀賞到多種藝術形式,比如舞蹈、戲劇、鋼琴獨奏等,而且觀賞點還貫穿整個劇院,包括化妝間和後臺走廊等平時你鮮有機會踏足的地方。
單人門票25歐元,三人家庭套票只需多加15歐元,實惠的價格和新穎的觀劇體驗,這場演出一經開票就迅速售罄。一名匿名的觀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感謝藝術工作者的創造力,即使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小小的生活也依然可以被音樂、舞蹈和戲劇所包圍。
音樂劇《六(Six)》因疫情暫停了巡演和倫敦西區的駐演,雖然劇院還在停演期,但誰說一定要在劇院演?劇組另闢蹊徑,將它改成了既能呈現在觀眾面前又不違反相關規定的形式。因為英國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新規允許汽車影院演出的開展,於是劇組宣布從8月起會在全英12個地點舉辦露天演出,每場允許300輛車進場,每輛車最多允許容納7人。每輛車旁邊都會空出一部分區域,供觀眾野餐和聚會。雖然要嚴格遵守關於社交距離的規定,但是演出會通過大屏幕和燈光設計使整部製作成為真實的現場體驗,會呈現包括現場樂隊、完整編舞和服裝造型的版本。製作人肯尼·瓦克斯(Kenny Wax)表示,在行業陷入危機,劇院苦苦掙扎有些甚至倒閉的情況下,這場汽車影院活動為未來帶來了希望,最重要的是,它保住了劇組約50名員工的工作,包括演員、音樂家、舞臺經理和技術人員等。
的確,汽車餐廳、汽車影院早就不新鮮了,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汽車劇院呢。
戲骨重演老角色,劇院激勵下一代
隨著英國發布解封新規,人們也可以掰著手指頭靜數劇院開門的日子了。新項目紛紛開始籌備的消息,也讓觀眾們有了能夠早日重返劇場的實感。英國本土開始的第一個新製作,應該要算伊恩·麥克萊恩爵士即將主演的溫莎皇家劇院新版《哈姆雷特》。這是老爺子時隔50年後重新挑戰自己曾飾演過的經典角色。本周一,這部由《無人之境》導演西恩·馬提亞斯執導的新版《哈姆雷特》已經正式開始排練。
同時,劇場關門的三個月時間也讓英國的戲劇人們思考了對下一代戲劇教育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畢竟,年輕人們貢獻了一系列劇場轉型線上的點子,戲劇的發展離不開鮮活的能量。莎士比亞北方劇院就即將聯合BBC推出一場兒童劇本創作比賽。比賽面向7-16歲的孩子,參加比賽海選時,需要提出一本4個角色以內的劇本的構思,以及開場的幾句臺詞。比賽按照年齡分為三組,由評委挑選出9位優秀選手進入決賽,進入決賽的選手將有機會與專業人士合作完成劇本,冠軍劇目會在莎士比亞北方劇院的舞臺上上演。這項比賽旨在挖掘下一代劇作家,鼓勵更多年輕人熱愛戲劇。大賽邀請到了英國國寶級女演員朱迪·丹奇女爵來為其背書,她表示在這樣一段困難的時期裡,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鼓勵他們在疫情結束後走進劇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莎士比亞北方劇院目前仍在施工中,預計2022年竣工並向公眾開放。這座新劇院決心利讓越來越多的兒童和年輕人參與到戲劇、藝術、文化和文學中來,這勢必會成為它的特色。
「年輕人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思維,經常以一種全新和獨特的方式看待世界。我們渴望抓住這一點。」——劇院負責人麥克斯·斯坦伯格(Max Steinberg)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所以創造。挑戰與機遇往往並存,困難當前,但劇場工作者的鬥志不滅。祝福世界各地的劇場工作者早日復工復產,全球各地的觀眾們都能儘快再次走進劇場,讓我們在舞臺創造的精神世界裡再次相遇吧!
你最喜歡文中提到的哪個劇場創意?你希望這些形式在疫情結束後被常態化嗎?快來評論區裡和我們互動吧~
| 全球舞臺 NEXT STAGE |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精彩內容)
NEXT STAGE | 除了修訂職稱評審制度,我們還能如何保護藝術從業者?
NEXT STAGE | 全球停演,現場娛樂產業真能走上線麼
原標題:《NEXT STAGE | 除了《漢密爾頓》,離開劇場的戲劇還可以怎麼玩?》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