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影:天王影路,鐵幕下的七年

2020-11-06 唐淚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如果把時間回溯到八十年代,就會發現。

那十年其實就是成龍、周潤發以及許氏兄弟的天下,也正好就是動作、英雄和喜劇三個戲種的鼎立。

而當許氏兄弟淡出,周氏喜劇就於1990年正式崛起。

香港影壇自此進入到「雙周一成」的十年鐵幕時期。


1994年,周潤髮帶著梁家輝一起拍了《賭神2》。

以5258萬港幣的票房成績奪得年冠,終結了周星馳自1990年開始的連續四年對香港影壇的統治。

這一年,劉德華拍了五部電影,客串的成龍電影《醉拳II》票房達4100萬港幣,而自己被劉家良拉去主抗的《醉拳III》只得700萬港幣,天幕公司出品的《天與地》剛過千萬,另外兩部則數字更低。

張學友三部電影,分別是《東邪西毒》、《新邊緣人》以及《非常偵探》,前兩部止步千萬之前,最後一部剛過五百萬。

黎明這年有一部經典作品《都市情緣》,雖然990萬的票房數字很普通,但影片質量很高,另外一部與葉玉卿合作的《仙人掌》反響平平。

郭富城只得一部《倫文敘老點柳先開》上映,票房八百來萬。


這就是當年鐵幕下的實況。

一如四大天王在香港歌壇的狀況。

雙周一成在影壇將其他演員壓制到無法動彈的程度,年冠被他們壟斷,能衝進前十就已經算贏,這與一眾歌手與十大金曲的情況異曲同工。

#

從這一年開始到2000年,剛好七年。

雙周一成同樣會盛極而衰。

四人中,劉德華持續高產,交出23部影片,張學友行將息影,黎明十三部,郭富城七年八部。

#

1995年,連續輸給雙周七次的成龍,帶著《紅番區》和《霹靂火》暴力登頂,霸佔十大前兩名。

不得不說,競爭這個東西,其實一向都是雙刃。

歌壇與影壇,在這一點上並無分別。

它一方面會促進身在其中的人更加努力,另一方面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比如成龍這七年,《警察故事續集》遇上《八星報喜》,《飛鷹計劃》碰上《逃學威龍》,《醉拳II》撞正《賭神2》,始終都會有一口氣憋在胸口。


周星馳雖輸給成龍,但佔了十大票房中的四個名額,加上周潤發,他們三個人佔去七個位置,剩下三個給了劉德華、張國榮和梁朝偉。

劉德華以《烈火戰車》3377萬的成績搶到十大排行榜第四位,已經非常出色,另一部《大冒險家》也過了千萬。

張學友搭檔李連杰拍的《鼠膽龍威》過千萬。

郭富城搭檔新人陳慧琳拍了一部《仙樂飄飄》,票房七百來萬,不過比黎明與王家衛合作的《墮落天使》略高。

#

1996年,成龍再次發力,以5752萬的《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奪魁。

周星馳屈居第二、三名。

這一年,張國榮三部進榜,其中一部是與劉德華合作的《新上海灘》,排名第八。

鄭伊健正式依靠古惑仔系列崛起,佔據了排行榜上剩下的四個位置。


劉德華《新上海灘》之外,《天若有情III烽火佳人》票房1400萬,其他兩部票房普通,分別為三百、四百萬。

郭富城只有一部拳手題材電影《浪漫風暴》上映,新人導演梁柏堅首作,票房1141萬。

黎明這一年拍了兩部,《甜蜜蜜》1555萬,《少年賭神》1700萬,此外和張學友一起參演了記錄短片《廢話小說》。

#

1997年,成龍《一個好人》以4542萬票房再度登頂。

周星馳兩部分別列在第二和第四,李連杰《黃飛鴻之西域雄獅》第三。


劉德華這一年只拍了兩部影片,分別是《天地雄心》和《黑金》,皆入十大票房,分列第五和第七。

黎明憑一部《愛你愛到殺死你》以1588萬票房位列第八,另外拍了許鞍華的《半生緣》。

鄭伊健再憑一部古惑仔電影入榜,排名第九。

劉青雲兩部入榜,列第六和第十。

這一年郭富城和張學友均無影片上映。

#

1998年,鐵幕被撕開一個口子。

郭富城聯手鄭伊健,以《風雲之雄霸天下》奪得年冠,票房達4153萬。

曾見過很多人說,《風雲》電影的奪冠,主要是依靠鄭伊健的人氣。

鄭伊健自1996年開始,其古惑仔系列確實帶來極大的熱度,但其實當年之後熱度就依次遞減,而離開古惑仔系列,他在票房表現上並無更多建樹。就其與三位天王的合作而言,他都是以男二角色出現的,所以並沒有所謂壓過四大天王的概念。

《風雲之雄霸天下》的成功,第一是原著漫畫的群眾基礎,其二是劇本改編的出色,其三是電腦特效運用的增色。

而最重要的,是郭富城、鄭伊健二人完美貼合角色。

投資方本來想要趁熱打鐵,卻被郭富城以不想飾演重複角色的理由推拒,導致《風雲II》遲到十年。

而當時亦傳出風聲,準備找古天樂和黎明飾演續集,但終未成行。

因為在他們二人之後,再無步驚雲和聶風。


郭富城此外還拍了一部文藝電影《安娜瑪德蓮娜》,票房不高,近八百萬,但影片質量不錯,張學友客串巡警。

成龍與周星馳分列二三位。

劉德華這一年成績也不錯,以《賭俠1999》和《龍在江湖》居榜單第四、第五位,票房均過1500萬。

黎明拍了三部電影,《玻璃之城》、《新戀愛世紀》和《真心英雄》,票房均不過千萬,而其中質量最好的《真心英雄》票房反而最低,只有六百來萬。

#

1999年,周星馳捲土重來。

一部《喜劇之王》打敗成龍《玻璃樽》登頂。

鄭伊健以《中華英雄》名列第三。

劉德華這一年上映五部影片,四部進入票房榜前十,其中包括次年初奪金像影帝的影片《暗戰》。

郭富城和黎明本年度無電影上映,張學友客串《龍火》。

雙周一成的聯合統治即將落幕。

#

2000年,劉德華拍了個人的第一百部電影《阿虎》。

也以杜琪峯執導的《孤男寡女》拿到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香港票房年冠,票房3520萬。

同年度他拍了三部,而這三部電影都進入了十大票房榜。

如果從1982年開始算來,這條路他走了十九年,參與拍攝了一百零一部電影,終於第一次登頂。

郭富城這年上映三部,《雷霆戰警》以2050萬的票房名列第六,《公元2000》近1400萬,文藝電影《小親親》860萬。

黎明兩部,《一見鍾情》1500萬列票房榜第八,另一部《神偷次世代》850萬。

這一年,是黎明以主角身份登上香港十大票房排行榜的最後一年。


鐵幕之後。

新的時代來臨。

劉德華將迎來職業生涯最高光的十年。

郭富城演技開始無止境蛻變。

古天樂即將崛起。

相關焦點

  • 港影:天王影路,高歌猛進與蓄勢漸起
    這條路,張學友和劉德華走了七年,期間都經歷過一段時期的波折和沉浮,而郭富城和黎明只用了兩年,而且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阻礙。小天王名不虛傳,首部主演作品,即奪得年度香港電影年冠及金馬、金像雙料最佳新演員獎。
  • 港影:天王影路,高歌猛進與蓄勢漸起
    這條路,張學友和劉德華走了七年,期間都經歷過一段時期的波折和沉浮,而郭富城和黎明只用了兩年,而且幾乎沒有遇到過任何阻礙。從拍第一部電影到奪得第一個年度票房年冠。關於香港票房年冠,有個不成文的統計慣例。亦即只有出演影片排名順位第一的影片才能列入個人年冠。而個人票房統計,通常慣例是三番以內都可計入,客串和特別出演不計算。
  • 港影:天王影路,發軔與奠基
    四大天王在香港影壇是排不上號的。也從另一角度明證,現役活躍的演員裡,壓陣的人除了兩大天王,還有誰?
  • 港影:天王之爭,下半場
    給後來者挪位置也好,企圖心變弱也罷,天王之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憑藉1981年就開始投身影壇以來的累積,劉德華在九十年代末期逐漸走強,更在電影方面全面碾壓四大天王中的其他三人。進入新世紀後,在上述年代期間他拿到兩次金像影帝一次金馬影帝,甚至還拿了一個金像男配。每年都打入香港十大票房榜,且拿了三次年冠。
  • 港影:破而後立,那些影史記錄的誕生
    香港影史上第一道橫空巨浪。香港影史功夫片最強音,沒有之一。就星路而言,無太多建樹,但僅就打破李小龍記錄這一點,即可載入影史。此外2001年《功夫足球》以6073萬票房打破成龍《簡單任務》5751的記錄,將票房推過六千萬關口,三年後再次以《功夫》將票房記錄刷新到6128萬,這個記錄直到七年後才被臺灣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打破。
  • 劉德華影路歷程之「四大天王」篇
    ◆四大天王1991年郭富城的爆紅,又因當時的《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關於「四大天王」的第二種來歷說法:上個世紀80年代,邵逸夫欽點了「無線五虎」,大受歡迎。後來五虎解散,TVB迫切需要新的血液來替代五虎將,於是上世紀90年代,無線製作了「勁歌金曲」這一經典欄目,邵逸夫欽點黎明、郭富城、張學友、劉德華為「四大天王」。)
  • 鐵幕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劇何止羅密歐與朱麗葉
    只是,鐵幕下誕生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除了舞臺上耀眼的芭蕾明星,背後還有著一連串令人唏噓不已的悲劇。
  • 夜讀 | 祝福天王找到「合腳的鞋」,幸福路,和方媛慢慢走
    想想wuli天王當年紅透了半邊天沒想還圈粉了自己的嶽父郭天王在香港半島酒店擺宴10桌,除了3桌家屬親戚外,其餘的都是來自圈內外的好友。婚禮低調進行,婚前也沒有走漏任何風聲。不過,婚禮現場也來了許多明星大咖,前來祝賀天王大婚。
  • 港影:黃金中生代的幻滅
    歌影廣告多棲的路線,很有向前輩四大天王看齊的潛質,本身又具創作能力,第一張專輯就獲獎無數,第一部電影就斬獲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1999年兩部主演電影進入香港十大票房榜。此刻的謝霆鋒,在天王們快要淡出的新時代前夕,真的有接班之姿。
  • 上海電影博物館走過七年路
    不知不覺,上海電影博物館已走過七年路。7年來,電博累計接待觀眾110餘萬人次,舉辦各類活動2500餘場,相繼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上海市專題性科普場館」「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上海華文教育基地」等等。英國威廉王子參加在上海電影博物館舉辦的電影《帕丁頓熊》首映禮。
  • 劉德華影路歷程之1990年代作品
    《劉德華影路歷程之1980年代作品》)本文再介紹劉德華1990年代的電影作品:《五億探長雷洛傳I雷老虎》在1992年第二次提名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未獲獎),這一年有唯一一次「五虎將」同臺的電影《五虎將之決裂》和「四大天王」同臺的電影《豪門夜宴》。《神秘英豪(又名九一神鵰俠侶)》是劉德華第一次投資並拍攝的電影。1992年:10部電影、3張音樂專輯。
  • 曾與天王黎明交往七年,被嫌棄背景慘被劈腿,後憑實力翻身成影后
    那時候的舒淇也有些叛逆,脾氣硬,經常跟父母吵架,她也常常離家出走,希望可以找到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在舒淇16歲那年,看著自己的母親為了湊夠弟弟的學費而到處找人借錢,突然覺得自己的責任很重,就決定離開家出去賺錢養家。
  • 七年P Nong情,攜手走花路
    Singto和Krist兩個普通的泰國男孩兒也因《SOTUS》走進大家的視野,他們從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成為了鎂光燈下的焦點,開啟了他們的「花路」。僅2017年到2019年,SK就包攬了若干獎項。三年間,SK多次包攬CP大獎。他們的每次獲獎,都頒獎禮成為了所有Peraya的狂歡盛宴。
  • 被「天王」辜負了七年的她,在四十歲時活出了最美的樣子
    我相信很多人之所以了解熊黛林,是因為其和「天王」郭富城曾經的戀情,她為他付出了七年的青春,可從始至終,郭富城都沒有承認過她的女友地位,甚至在分手後,郭富城還把熊黛林比喻成「不合腳的鞋子」。付出了七年的真心,可得到的卻是這樣的一份評價,哪怕心態再好的女人,也會覺得自己曾經很「傻」。
  • 這些港影中的女神你還記得嗎?
    這些港影中的女神你還記得嗎?片中有佳人,絕塵而獨立。或許電影早已結束,或許美人早已遲暮。但那一顰一笑,卻留在我們心靈的底片上,得到永恆。今天小編帶你再次回顧那些電影中的美人。朱茵春風十裡不如你朱茵,1971年10月25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影視女演員、歌手,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系。1991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逃學威龍2》,從而正式出道。
  • 「天王嫂訓練營」事件被cue,沒有成為天王嫂的熊黛林很幸運
    當年郭天王跟方媛宣布戀愛的時候,引發了觀眾們的熱議。郭天王在和方媛戀愛之前,跟名模熊黛林在一起七年時間。郭天王甚至放出鞋子論,隱喻熊黛林是不適合他的腳的鞋子。引發網友嘲諷:一雙鞋子穿了7年才發現不合腳?這明明是辜負了一個姑娘七年青春,找出來的冠冕堂皇的說詞。相對於其他天王談個戀愛送房送車送包,熊黛林跟著郭天王七年似乎什麼都沒有撈著。
  • 港影:香港影史總冠軍,兼票房的撲與爆
    而在截止目前的個人職業生涯裡,郭富城奪得三次一番個人年冠,更兼打破影史記錄,並摘得香港影史的總冠軍在手。其影史冠軍記錄或許還將保持多個年頭。所以這個撲與爆通常是放到內地影市來看的。當然,那個時候內地影市其實尚未起步,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問題。
  • 郭富城:晚婚天王的情路,17位女星
    兩人因戲生情,但郭富城的粉絲強烈阻撓,甚至還有粉絲專門寫血書寄給袁潔瑩,袁潔瑩很無奈,只好認慫,這段感情真的算是還沒怎麼開始就匆匆打住(袁潔瑩情路還是非常坎坷的熊黛林和郭富城在和郭富城交往後,熊黛林接連出演了《葉問》、《葉問2》、《葉問3》、《花田囍事2010》等多部影視劇,所有資源都在港圈,身價今時不同往日,這段感情也是郭富城從藝以來最長期、最穩定的一段感情,足足談了七年
  • 港影:一部被埋沒的武俠經典,《赤腳小子》
    卻從此走上一條不歸的江湖路。其後段青雲被喀和布以關豐曜為引設局,先中劇毒,後遭圍攻。而後關豐曜在小蓮的說教下幡然醒悟,一路狂奔。後與段青雲攜手巷戰。然大錯已成。臨終之時,段青雲演練一路三截鞭,代關豐曜之父授藝,盪氣迴腸。
  • 傳黎明離婚付天價贍養費 天王也難過七年之癢
    對於黎明與樂基兒的婚變傳聞,好多網友打趣黎明跟其他女星更合適,也有很多網友關注天價的贍養費,認為女方說自己喜歡簡單生活卻又要那麼多贍養費不合理,更有網友大呼:天王也多不多七年之癢。性生活不和諧孟子老先生說過:食色性也。所謂食色性也,意思就是說性生活和吃飯同樣重要。中國有句老話:人是鐵,飯是鋼,一燉不吃餓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