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評論:中國觀眾不認《花木蘭》是個提醒

2021-01-08 北京日報客戶端
資料圖

在國外頗受好評的電影《花木蘭》,近日在國內公映後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分一路走低,更被挑出諸多歷史細節硬傷。一部本是講述中國故事,也意在贏得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何以反在中國「翻了車」?

中外市場褒貶懸殊至此,出乎很多人意料。為強化該片的「中國元素」,迪士尼也下了番功夫,不論是面試千人選中劉亦菲任主演,還是在中國輾轉多地實景拍攝,為的就是拉近與中國觀眾的距離。然而,在中國人看來,這勁兒完全使錯了方向——木蘭明明是一位北方姑娘,卻住在福建的土樓;「當戶理紅妝」「對鏡貼花黃」明明可以很美,片中「服化道」卻怪異醜陋;「代父從軍」明明是個現實故事,電影卻拍成一部天賦異稟的魔幻大片……可以說,除了「花木蘭」這個家喻戶曉的「IP」,電影中其他中華文化元素幾乎都是「關公戰秦瓊」的亂燉,與中國觀眾的傳統認知大相逕庭,在觀影時自然會產生巨大不適。

對這部錯配版《花木蘭》,輿論場中有一種力倡「理性」的聲音,提出應超越文化和歷史的局限,「單純從一部外國電影的角度看,觀影過程還是很愉悅的」。誠然,影視作品不是教科書,我們不能要求其百分百還原歷史。但影視作品,特別是包含特定歷史元素、文化元素的影視作品,註定要依託特定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指向特定的受眾人群,才能引起共鳴。而特定的受眾人群,又註定是帶著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背景來觀賞和評判作品的。對「花木蘭」這個人物,中外觀眾的熟悉程度和情感認知是完全不同的,從中國觀眾這個角度看,基本史實和傳統認知是最應遵循的創作底線,這也是觀眾不「出戲」的基礎。洋「戲說」過了頭,讓「木蘭對陣女巫」「兵馬俑變木乃伊」,把改造得離譜的中國故事講給中國人聽,還想讓人愉悅地接受,顯然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來,很多文藝創作有泛娛樂化的傾向,以戲說、調侃、消費歷史,顛覆公眾對歷史、文化傳統的認知。這種胡編式作品還很有一定市場。但久而久之,人們發現,很多「架空」的故事其實站不住腳,戲說惡搞不僅淺薄荒誕,也越來越招人反感。反而是早年的央視版「四大名著」電視劇等一批創作態度嚴謹、忠於原著的作品在網際網路上越來越受追捧,口碑代代相傳,長盛不衰。

「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亂編。」無論怎樣的講述,都需要抱有對歷史的敬意,對受眾文化認知的尊重。《花木蘭》在外國人眼中也許是好看的,沒準還有點異國風情,但在中國人眼中,這個文化符號被扭曲成這樣就未免太離譜。某種意義上,關於《花木蘭》這場不大不小的爭論也是對中國影視創作者的一次提醒。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鮑南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北京日報評論:中國觀眾不認《花木蘭》是個提醒
    一部本是講述中國故事,也意在贏得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何以反在中國「翻了車」?中外市場褒貶懸殊至此,出乎很多人意料。為強化該片的「中國元素」,迪士尼也下了番功夫,不論是面試千人選中劉亦菲任主演,還是在中國輾轉多地實景拍攝,為的就是拉近與中國觀眾的距離。
  • 「牛角評論」為什麼中國觀眾不待見真人版花木蘭
    雖然飾演花木蘭的劉亦菲,為我們帶來了一位真人版迪士尼「中國公主」,但不同於電影在北美獲得不錯的口碑,《花木蘭》在中國國內上映後,口碑褒貶不一。中國是《花木蘭》全球最大票倉,其在中國的口碑,勢必會成為這部電影票房好壞的關鍵。《花木蘭》這部電影我第一時間去電影院看了。就,還行吧。我給了及格分。但是網友們的評論卻是一邊倒的差評。
  • 上萬條差評的《花木蘭》,是觀眾對創作者的提醒
    ,著實是下了好大的功夫,千人面試最後選中「劉亦菲」,為了展現中國風情輾轉多地取景,更是不惜花重金邀請 甄子丹 / 鞏俐 / 李連杰 等巨星配戲。>《花木蘭》可以說是一個家喻戶曉的IP,代父從軍也是一個有據可依的現實事情,但是影片中的錯亂感卻讓不少觀眾都有點「關公大戰秦瓊」的感覺。
  • 真人版《花木蘭》,中國觀眾為何不喜歡?
    花木蘭」(Mulan)在中國不太受歡迎,創下迪士尼電影的史上最差成績。圖為北京一家電影院前展示的「花木蘭」海報。迪士尼想借真人版「花木蘭」(Mulan)在中國一飛沖天,導演卡洛(Niki Caro)甚至對中國官方新華社說,「許多方面來說,這部電影是對中國的情書」。但這部投入2億美元、耗時五年拍成的電影,在中國卻不太受歡迎。
  • 中國觀眾為什麼不喜歡真人版《花木蘭》?
    」以及事與願違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的特色建築呈現在大銀幕上,於是他們把花木蘭的村子搭建成福建土樓,結果中國觀眾紛紛質疑,南方的建築怎麼能出現在北方?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的特色風俗呈現在大銀幕上,於是電影延續了花木蘭出嫁的妝容,結果中國觀眾卻覺得這是美國人的刻板印象,甚至還用錯了年代。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皇宮的豐富體現,於是他們拍了個嬪妃們舉著華蓋遛彎的場景,結果中國觀眾吐槽這是凡爾賽福建分賽,但凡你學一點歷史,也不會如此扭曲。
  • 《花木蘭》北美首映,首波評價來了
    1998年動畫版《花木蘭》的配音溫明娜也來到現場,兩代「花木蘭」齊齊同框,回憶感滿滿。現場,影片導演妮基·卡羅代表所有演員及主創特別為中國和全世界的觀眾傳遞鼓勵。她說,「我們與木蘭結緣於四年前,從籌備到拍攝,我們在中國度過了很多時光。
  • 《花木蘭》德國上映,網友評論奇葩
    德 國 影 評新版《花木蘭》被許多中國網友吐槽雖然《花木蘭》在中國因為許多違背常識的細節被網友批評,但是在德國口碑卻不錯。《花木蘭》在德國電影評論網站」爛番茄「的影片新鮮度的評分中達到了76%,德國觀眾對這部影片還是非常期待的。當然德國人對這部影片也少不了批評,但是和我們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他們不滿意花木蘭的扮相,表示光是看身形就能發現木蘭是女性,怎麼可能這麼多年不被識破。
  • 致《花木蘭》| 中國觀眾不好糊弄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經典故事,早已在中國婦孺皆知。3年前,當迪士尼宣布拍攝真人版花木蘭,並選用中國本土女演員劉亦菲出演該片女主時,國內反響意外熱烈。作為中國女性「巾幗不讓鬚眉」的典型代表,花木蘭無疑是最佳代表。
  • 《木蘭》票房慘澹,為何中國觀眾不買單?
    《花木蘭》在北京上映當天,一個男孩站在電影院的《花木蘭》中國的電影觀眾很敏感——他們會拿著放大鏡看電影,關注每一個細節,從服裝到動作編排,再到(更重要的)歷史的準確性和文化的表徵。對他們來說,花木蘭不僅僅是眾多迪士尼公主中的一個,而是一個象徵,甚至「代表了中國最優秀的價值觀」。
  • 這是被西方誤讀的《花木蘭》,恐難贏得中國觀眾的青睞
    千百年來,花木蘭傳奇被廣為傳唱。《木蘭辭》塑造了一個不朽的女性形象,她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機敏嬌美的女兒,忠君愛國也熱愛親人,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自由的生活。花木蘭具備了英雄品格與女性特點。《木蘭辭》之後,花木蘭的形象歷經多種藝術形式的改編與再造。
  • 《花木蘭》李連杰的皇帝認不出 皇帝造型有點「怪」
    《花木蘭》李連杰的皇帝認不出《花木蘭》經過漫長的等待,吊足胃口的觀眾看到放出來的幾張不符合亞洲人審美的宣傳海報,頓時引來廣大網友的強烈吐槽,如果不是文字上寫明有李連杰,估計沒人能認出這個皇帝的演員是誰,大鬍子並配以搞笑「鼻毛式」的八字鬍,成為網友攻擊的火力點,劉亦菲那一明一暗的「雙腮幫子
  • 文化差異讓《花木蘭》難與觀眾擦火花
    來源:長春日報-長春新聞網當從北朝民歌《木蘭詩》中走出的花木蘭,遇上代表好萊塢電影工業發展一隅的迪士尼;當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等一眾知名演員,遇上投資2億美元的亮眼CG特效;當因疫情撤檔卻始終話題熱度不減的類型片,遇上正在靜候佳作重振士氣的中國電影市場……可以說,客觀環境已為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鋪平了票房之路。
  • 《花木蘭》定檔海報引爭議,李連杰認不出,你再看木蘭的臉
    22年前迪士尼動畫《花木蘭》在全球拿下超3億美元的票房,讓花木蘭的故事被全球觀眾熟知,也讓即將上映的真人版有著非常巨大的票房潛力。人物的站位非常符合迪士尼的風格,正反派各站一邊,除了李連杰飾演的皇帝之外,都比較好認。
  • 《花木蘭》定檔!中國觀眾的審美被誤讀?
    相信已經有部分觀眾已經看了影片,並給出了相關的評價。毋庸置疑,這部影片在口碑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我們暫且不評價影片內容的好壞,而是來聊聊它的海報。《花木蘭》發布定檔海報之時,觀眾一邊因定檔而竊喜,一邊都在吐槽:太土了! 對於這部影片海報的吐槽,這已經不是第一回了。
  • 劉亦菲是當代的花木蘭?
    》的評論時說到:花木蘭是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代父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多次拍成電影搬上大銀幕,受到全世界很多觀眾的喜愛。你提到的該片主演劉亦菲,她此前發表過力撐港警的言論,我覺得她是當代的花木蘭,我要為她點讚,我認為她是好樣的,她是一個真正的中華兒女。是啊,說的真好,氣勢磅礴。但是,花木蘭是「中華兒女」嗎?這可得打個大大的問號,我有證據證明她未必是。
  • 豆瓣評分 4.7,迪士尼的《花木蘭》為什麼討好不了中國觀眾
    看完了《花木蘭》的中國人民,與看美國版《戰爭與和平》的俄羅斯人、看《絕代艷后》的法國人、看《藝伎回憶錄》的日本人,產生了強烈的共情。微博用戶 @倉鼠的薛丁格 的一番言論獲得了數萬個網友的支持。緊隨起來的,便是網友關於《花木蘭》電影在「文化挪用」的不同討論,再加上影迷與粉絲的爭議,國內和國外觀眾對電影的不同評價。一時間,《花木蘭》成了最魔幻的電影,你不知道它好還是不好。當時,距離《花木蘭》正式在國內上映還有 4 天,但你已經能在不同的社交網絡看到觀眾的差評和抗議。
  • 2億美元打造的《花木蘭》,劉亦菲妝容惹爭議,李連杰鞏俐認不出
    標題:2億美元打造的《花木蘭》,劉亦菲妝容奇葩,李連杰鞏俐認不出來由迪士尼監製,耗費2億美元打造的《花木蘭》,演員陣容強大,還被提名為第六屆豆瓣最期待電影。從去年的開拍再到今年中國大陸9月11日上映,很多人都期待迪士尼版的中國歷史故事是怎樣的,但從目前超前點播看到的評論並不樂觀。
  • 《花木蘭》為何討好不了國內觀眾?
    迪士尼的「幻想中國」以及事與願違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的特色建築呈現在大銀幕上,於是他們把花木蘭的村子搭建成福建土樓,結果中國觀眾紛紛質疑,南方的建築怎麼能出現在北方?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的特色風俗呈現在大銀幕上,於是電影延續了花木蘭出嫁的妝容,結果中國觀眾卻覺得這是美國人的刻板印象,甚至還用錯了年代。在迪士尼的想像中中國觀眾應該樂於見到自己皇宮的豐富體現,於是他們拍了個嬪妃們舉著華蓋遛彎的場景,結果中國觀眾吐槽這是凡爾賽福建分賽,但凡你學一點歷史,也不會如此扭曲。
  • 《花木蘭》刪掉木須,因為中國觀眾討厭不正經的龍?
    最近,主演《花木蘭》的劉亦菲和導演接受了國外某雜誌的採訪,透露了一點電影幕後的八卦~迪士尼曾聯繫過李安和姜文擔任導演,但都未能達成合作;木蘭和男主的吻別戲被刪了,因為迪士尼中國覺得吻戲不合適中國觀眾;刪掉木須是因中國人不喜歡不正經的龍
  • 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即將問世 英媒:迪士尼的目標直指中國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英媒稱,近日,迪士尼發布了真人版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宣告這部1998年經典動畫的翻拍作品即將問世。中國古代女子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上戰場的傳奇故事將再次與觀眾見面。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11日報導,迪士尼在21世紀已經重拍過一系列來自該公司20世紀90年代的經典作品,包括《灰姑娘》、《美女與野獸》和《阿拉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