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導致合同解除 旅行社和旅遊者出現矛盾如何處理?

2021-01-10 參考經濟網

本來計劃出去玩,預訂的機票、酒店訂單無法兌現,籤訂的旅遊合同無法達成,旅行社和旅遊者出現矛盾如何處理?由於涉及訂機票、訂酒店、辦籤證等一系列問題,旅遊者往往需要提前較長時間制訂旅遊計劃、籤訂旅遊合同並繳納旅遊費用。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了事先的計劃。

2020年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在此情況下,無論是國內遊,還是出境遊,客觀上均無法成行,根據合同法、旅遊法等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旅遊者和旅行社均有權要求解除合同。此時雙方可以協商合同解除事宜,以避免損失的擴大。

由於旅行社及旅遊者在此次事件中均不存在過錯,客觀上此次疫情對旅行社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衝擊。旅遊者如願意採取變更合同的方式,如延期出行、更改行程等方式支持旅遊業的復甦和健康發展,應得到積極提倡。旅行社及旅遊者雙方應積極溝通,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儘量減少雙方損失,共渡難關。

那麼,因為疫情導致旅遊合同無法履行,合同解除後,旅遊者繳納的費用都能退還嗎?

一般而言,在旅遊合同中,旅行社不是自行完成所籤訂的合同義務,而是與履行輔助人,如票務代理公司、旅遊客運公司、酒店、景點、保險公司等機構籤訂合同,保障旅遊者完成旅遊全程。在此過程中,旅行社可能要向履行輔助人支付相應費用。根據旅遊法的規定,合同解除後,旅行社應當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輔助人(註:履行輔助人,是指與旅行社存在合同關係,協助其履行包價旅遊合同義務,實際提供相關服務的法人或者自然人)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

因此,合同解除後旅行社有權扣除部分費用。當然,旅遊法對旅行社扣除費用作了嚴格的規定,必須是旅行社已經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因為,雖然旅行社可能已向履行輔助人支付了部分費用,但旅行社與履行輔助人之間的合同也可能受到疫情的影響,存在費用退還的問題,如可以退還,則該部分費用就不屬於不可退還的費用。因此,在解除與旅遊者的合同後,旅行社應當及時停止訂購、取消機票和酒店房間、及時通知地接社取消委託事項,儘量降低旅遊者損失。旅行社也有義務積極向履行輔助人追償已繳納的費用,以減少實際損失的發生。

相關焦點

  • 案例說法:因疫情導致跟團遊取消,旅行社是退費主體嗎?
    對於很多家庭來說,春節假期是闔家外出旅遊的好時機,不少市民都早早地訂好了旅行社和目的地,期待全家一起享受一個愉快的春節假期。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旅行被迫取消或者更改,由此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已經訂好的酒店、機票等如何退款?
  • 取消1月24日之前的旅遊合同,旅行社如何退費?
    2月26日,文化和旅遊部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發布的《關於妥善處理疫情旅遊投訴的若干意見》指出,1月24日前產生退款糾紛的,依照相關法律規定或旅遊合同約定調解。筆者通過具體案例,對1月24日前出發的退團糾紛做一梳理,供業者參考。
  • 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旅遊領域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指導的通知
    2020年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下發《關於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暫停旅遊企業經營活動的緊急通知》(文旅發電〔2020〕29號)要求:1.即日起,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產品。2.已出行的旅遊團隊,可按合同約定繼續完成行程。
  • 受疫情影響無法出團 旅行社退費只退「卡」「券」?
    受訪者提供●廣州將因疫情旅行團無法出行定為「不可抗力」,消費者可協商解除合同●有律師稱,如果消費者選擇解除合同,旅行社應該退還團費旅行團因疫情被取消,團友已交的費用怎麼辦?新快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已發出相關通知,明確1月24日以後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遊客和旅行社旅遊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情形為「不可抗力」,消費者可協商解除合同。
  • 拒絕履行合同 福州一旅行社被罰3萬元
    福州新聞網11月2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曾建兵 通訊員 陳子彧)近日,市文化和旅遊行政執法部門在處理投訴舉報信時,發現某旅行社存在拒絕履行包價旅遊合同問題。  經查,該旅行社與旅遊者籤訂了旅遊合同以及純玩雙飛六日遊出團通知書等資料。因旅行社過錯,旅遊者拒絕變更合同,未能成團而解除合同。
  • 旅行項目因疫情取消市民質疑退費太少 旅行社:我們也很為難
    「受到疫情影響,旅行計劃被迫取消,但旅行社只願退給我們小半的費用。」因不滿旅行社的退費條件,雙方產生了糾紛。民生熱線:因疫情取消出國旅遊行程 康輝旅行社要求遊客承擔所有損失市民:旅行項目因疫情取消 費用被扣了一大半根據劉女士向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雙方合同籤署日期為2020年1月9日。
  • 退票,退房,退團……各種退訂該如何處理
    旅行團:境外產品退訂存在困難目前基本上國內旅行社和旅遊業者均已按照要求,停止發送旅遊團隊,暫停預訂業務,而行程取消後,如何進行退費或延期的處理?據悉,目前退訂困難的現象集中在國外遊產品上。相關法規:哪些情況屬於合同中「不可抗力」根據中國旅行社協會發布的通知,按照文旅部的統一要求,國內旅遊業務和「機加酒」服務已於1月24日停止,對於部分出境遊團隊,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1月27日前還可以繼續出行,但1月27日後包括出境遊團隊在內的所有團隊遊業務和「機加酒」服務全部暫停,遊客和旅行社可根據合同和相關法律協商後續問題。
  • 出國遊因疫情取消仍被收取機票費,旅行社:境外包機費用已產生
    疫情暴發後,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通知,要求全市所有旅遊團隊一律取消,依法依規做好退團退費工作。1月23日,旅行社通知林先生行程取消,費用等疫情結束後退還。武漢解封後,林先生找到旅行社打聽,工作人員回覆說,需要每人承擔1040元的機票費和300元的籤證費,8人合計10720元,其餘費用可退還。
  • 明年起杭州921家旅行社使用新版旅遊合同
    ,新增的內容不僅加強對旅遊者的保護,三項特設的倡導性條款也是國內首部結合當下實際情況而修訂的地方性旅遊合同。2021年1月1日起,全市將有921家旅行社使用該新版旅遊合同。   三項內容保障旅遊者   旅遊退費有標準可依   今年春節,全市旅遊行業因新冠疫情的出現,被按下了暫停鍵,隨之而來的是大規模的退團退款情況。
  • 武漢旅客大量退團 旅行社卻不退團費?官方回應
    已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反映,自己主動退訂旅遊團後,旅行社不同意退團費,理由是還沒有接到武漢文旅局的通知。業內人士對此稱,由於旅遊團涉及酒店、餐食、車輛、地接導遊等多個環節,雖然機票和火車票遊客退改政策,但上述環節的款項已經支付定金或全款,必然出現損失,而中小旅行社的保險並不涵蓋這次疫情這樣的突發事件,往往很難承擔這些損失。
  • 全國旅行社團隊遊暫停,行程取消該不該全額退款?
    是行程取消後的遊客最為關心的問題,甚至已經有遊客強烈要求無條件全額退款,但實際上,此次疫情屬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影響下,退款問題要根據合同和相關法律進行協商,並非旅行社必須全額退款。疫情為不可抗力,取消行程的損失誰來買單?
  • 受疫情影響行程取消 訂好的酒店能退嗎?來聽聽法官怎麼說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春節期間,收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許多家庭取消了外出旅遊的計劃。這種情況下,已經訂好的酒店和餐飲怎麼辦,可以免費退訂嗎?3月9日,成都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針對市民的諮詢,對此進行了解答。
  • 西安一公司25人報團去泰國,疫情爆發沒去成,旅行社不全額退款
    馬女士在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工作,「今年1月初,我們公司組織員工集體去泰國玩,在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萬壽路門市部報了團,我們一共25人,單人價格5300元左右,團費總計支付13萬餘元。1月17日,我們和旅行社籤了合同。」
  • 因疫情不能出行 旅行社不肯退款怎麼辦?12345已接到13200多個相關...
    他當即籤了一份1月30日至2月4日赴雲南六日遊的旅遊合同,並當場全額付款9920元。「後來,由於突發疫情,無法成行。我便多次要求旅行社退款,誰知道這時,對方突然翻了臉,微信回復我說,退不了款,只能延期。」這樣的態度,讓倪先生無法接受。他表示,這次帶孫女寒假旅遊,退了款,等以後放暑假了,也一定會挑選另外的旅遊產品。可倪先生說,他好說歹說,對方也不願意退款。
  • 旅行途中「脫團」,費用如何與旅行社協商討回?
    扣除前面行程發生的費用和迪士尼費用後,旅行社退給徐女士5623元。 最終抵達上海迪士尼後,導遊突然告知已和徐女士解除合同,無義務安排行程。徐女士要求旅行社必須退回迪士尼遊玩項目費用5480元,並賠付自行預訂的酒店費用。但旅行社稱只能退1000元,雙方對退費問題產生糾紛。
  • 花近3萬預訂新馬六日遊因疫情取消 陝西運通國旅至今不退款
    消費者:去年12月預訂的國際遊因疫情取消,到現在旅行社沒退款據王先生介紹,他在2019年12月30日,向陝西運通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陝西運通國旅」)支付旅遊合同預付款15000元,在2020年1月20日補交尾款12100元,籤了《水漾年華新馬六日遊》合同,合計總額27100元。合同出發日期2月11日。
  • 大理茶花國際旅行社被吊銷執照,江浙涉事旅行社可依法追償
    通報表示:大理州對旅遊市場監管不力,大理茶花國際旅行社在疫情防控期間頂風違反國家疫情防控要求,組織「機票+酒店」跨省遊;員工管理不到位涉嫌詐騙,引發多起投訴,嚴重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其中,典型的案件有:大理茶花國際旅行社虛假宣傳案。大理茶花國際旅行社昆明分公司在2020年3月至7月期間,組織銷售「居家酒店模式出行套餐」「亞特蘭蒂斯 機票+酒店」等旅遊產品,因違約和經濟債務糾紛,導致大量旅遊者投訴。
  • 旅遊因疫情「退團」,退費時應平衡各方利益
    根據《旅遊法》的規定,因不可抗力導致旅遊合同解除的,旅行社應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輔助人支付且不可退還的費用後,將餘款退還旅遊者。 由於國家文旅部已經暫停了包括出境團隊在內的所有團隊遊業務、機加酒服務,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鄭吉喆法官表示,可以認定此次疫情已經構成旅遊合同履行的不可抗力。
  • 杭州遊客曝被趕出菲律賓酒店 旅行社稱費用矛盾
    中新網杭州11月14日電(記者 夏毅 實習生 朱曉霞)日前,有杭州遊客郭先生在菲律賓旅遊時發布微博求救,稱「因現金不夠被趕出酒店,帶隊導遊服務不到位。」記者就此聯繫到遊客所報團的港中旅國際(杭州)旅行社有限公司。其總經理助理趙旭鴻表示:當時因費用承擔問題發生矛盾,而遊客又不接受旅行社協調方案,最後擅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