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廣角大光圈,要到什麼參數才是盡頭?對於普通星空攝影愛好者來說,超廣角大光圈鏡頭是拍星的王道。前有15年發布的適馬20mm f1.4,如今適馬黑科技再次出發,14mm F1.8 DG HSM | ART 橫空出世。有幸拿到鏡頭,從星空攝影方面,對這個鏡頭進行簡測。
產品外觀
搭配佳能1Dx II機身
搭配佳能1Dx II機身
80mm的碩大鏡頭前組
真正做到了超廣角(14mm)大光圈(f1.8)
「燈泡」結構的非球面鏡片
金屬卡扣,獨有的四顆螺絲,配備防塵防濺膠圈,適馬正在開發對應的後置濾鏡
普通測試
解析度
由於筆者在使用14時的機身是1Dx II,2000W像素較低,沒有做解析度的測試。但是適馬的ART頭餵飽5000W像素是沒問題的。
暗角失光
不同光圈值下的暗角表現,暗角最大失光差值在1.68EV(據蘭拓相機租賃測試),星空頭的正常水平。
畸變測試
橫平豎直,畸變控制優秀
焦外虛化
儘管是個超廣角,一般不關心焦外,但是得益於1.8的大光圈,淺景深,虛化還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邊緣光斑有超廣角獨特的拉伸變形。
星空測試
對於拍攝星空,鏡頭的慧差的控制是拍星人十分在意的指標。平常說的「邊緣要飛起來了」就是指在大光圈下,光線經過鏡組後,呈現不對稱的彌散光斑。星星本是一個亮點,但成像的星點肥大,甚至呈「飛鳥」的形狀。
△邊緣慧差顯著的例圖
光圈全開1.8,對畫面右上方採樣100%放大
可見邊緣慧差表現優異
小結
總的來說,在星空頭裡,超廣角(14mm),大光圈(f1.8),同等規格並無其他鏡頭。良好的暗角控制,優異的邊緣慧差控制,結合目前市場9k出頭的價格,絕對是超廣角裡的首推星空鏡頭。
更多實拍照片:
©️ 涼Liang
Canon 1DX II -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20s | iso6400
©️ 涼Liang
Canon 1DX II -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30s | iso3200
©️ 涼Liang
Canon 1DX II -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15s | iso3200
©️ 涼Liang
Canon 1DX II -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
F1.8 | 20s | iso6400
→→感謝河北小林數碼,提供測試器材←←
關注「河北小林數碼攝影俱樂部」一起玩耍
歡迎關注 @涼Liang的星光之旅
尋求最美星空,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