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鏡奏響弦樂小夜曲,24、40mm F1.4星空賞析

2021-02-13 彩虹攝影俱樂部

「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你總會找到自己的路和屬於你的成功。」

◆◆◆

這是偉大物理學家霍金的一句名言。但於我而言,仰望還遠遠不夠,一次次星空下的拍攝,就是赴一場場的約會,當我用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與40mm F1.4 DG HSM | Art鏡頭親手拍下一幅幅美麗的星空時,更像是與星空的親密接觸。

適馬24mm F1.4 DG HSM Art 彩虹價格4000元
適馬40mm F1.4 DG HSM Art 彩虹價格6550元聯繫方式:18678865352 李健(微信同號)





國家天文臺密雲不老屯站,有一座50米口徑的巨大射電天文望遠鏡矗立在田野之中,這裡的場景總讓我想到《三體》中的紅岸基地。在24mm F1.4 Art鏡頭下,比望遠鏡更巨大的是夜空中的銀河,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是如此渴望著探索其他的生命。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

窺天的射電望遠鏡之上,是巨大的銀河拱橋,構成一幅科技感十足的畫面。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F1.6  15s  ISO 3200  15張拼接

5月的冰山梁,赴一場遠古的約會,在一座古老的冰川遺蹟之上,藉助F1.4的超大光圈,讓我的身影與星河來一次親密的接觸。

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初春的內蒙草原,一切生機盎然,夜晚璀璨的銀心在40mm F1.4 Art這款電影品質的鏡頭裡更是細節盡顯,終於讓我可以更清晰地看清眼前的佳人。整個畫面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畫質都極佳,可謂是對Art系列鏡頭高標準光學設計的一次新突破。

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F1.4  280s  ISO 400  使用赤道儀而夜晚湖畔更是浪漫至極,一湖星辰美得令人窒息,通過40mm F1.4 Art鏡頭不僅記錄下了這一順,還將這一夜美麗的湖畔星辰通過延時拍攝永遠地留在身邊。

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F1.4  10s  ISO 6400  5張拼接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6月盛夏時節,趁夜逃離城市的喧囂進入山區,露營山巔,涼風習習,銀河已緩緩移至前方,看著漫天繁星,體會在星空下難得的寧靜時光。這裡也給大家一個拍攝的小提示,如果你想讓點亮的帳篷與星空一同曝光正常,可以使用紙巾或黑色塑膠袋將照明燈進行包裹,來降低亮度,達到準確的曝光。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 內蒙不只有草原,這裡還有經歷億萬年滄桑的巨大山巖與沉眠的活火山,它們與上空同樣散發著古老氣息的銀河一齊,構成了具有神秘氣息的幻境。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將相機貼地放置,利用24mm F1.4 Art的廣角營造出具有視覺衝擊的視角。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

盛夏的夜晚將有一場著名的星空煙火——英仙座流星雨。為了能夠趕赴這場約會,一直驅車直到國境邊的達二連浩特,在一處草原準備進行當晚拍攝,結果下午先後經歷了兩次暴雨,並且兩次暴雨後都出現了美麗的雙彩虹。

SIGMA 14mm F1.8 DG HSM | Art這次經歷讓我感到追星的路上永遠充滿著各種驚喜,而適馬Art鏡頭的全天候專業設計,讓我在各種天氣下可以放心的拍攝。入夜後天空放晴,如願拍下了這場美麗的星空煙火。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F1.4  10s  ISO 6400  55張合成這裡附一個流星雨的拍攝小提示:拍攝流星雨時要縮短曝光時間8-10秒左右,這是因為大多流星通常只有幾分之一秒,過長的曝光時間,會讓背景星空的亮度超過拍到的流星,使得流星變得暗淡,甚至不可見。24mm F1.4 Art的超大光圈,讓轉瞬即逝的流星得到充足的曝光,全開成像解析力良好。

天氣漸冷,夏季星空漸漸退去,明亮的冬季星空開始爬上夜空,我也選擇了表現更加細膩的新一代Art鏡頭40mm F1.4 Art來進行記錄。古老的長城上空,美麗的天鵝座斜於天際,仰望蒼穹,又一次親密接觸。

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F1.4  240s  ISO 400  使用赤道儀+合成

11月冬季星空的標誌之一——獵戶座與巴納德環,已經閃亮登場,路遇大解放,曾經承載著幾輩人的記憶,如今在荒原之上仿如裝載著一車一車的星空,帶你入夢。

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星空部分:F1.6  180s  ISO 400  使用赤道儀

水面已經冰封,寒冷的夜晚,並沒有阻擋我在一年中與星空的最後一場約會,有著24mm F1.4 Art的陪伴,留下完美的星空記憶。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星空部分:F1.6  180s  ISO 800  使用赤道儀

又到2月,來到熱帶的海島,坐在沙灘的躺椅上,看著巨大的銀河從大海上緩緩升起,24mm F1.4 Art鏡頭下的銀河清晰銳利,與銀心重疊的火星,在海面的倒影異常明亮。拍攝星空也可以是舒適的。
而通過24mm鏡頭接片拍攝的銀河拱橋,細節也非常豐富。雖然是廣角,但畸變的良好控制使得後期接片沒有阻礙。

SIGMA 24mm F1.4 DG HSM | ArtF1.6  13s   ISO3200  10張拼接

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彩虹攝影俱樂部」公眾號,獲取更多攝影課程活動訊息

                                                                                                                                                   

相關焦點

  • 人像風景掃街定焦 適馬40mm F1.4售7099
    適馬40mm F1.4 DG HSM|Art鏡頭作為Art系列產品線的新成員,延續了高端電影鏡頭的設計理念,據宣稱在整個成像平面上都具有均勻且良好的成像特性。鏡頭採用12組16片的鏡組規格,包括3枚FLD螢石低色散鏡片和3枚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並配備有多層鍍膜技術。
  • 福倫達40mm f/1.2 Nokton評測
    福倫達在最近的幾年一直在不斷推出索尼E卡口的手動鏡頭,從超廣角鏡頭(10mm & 12mm),到經典的焦距(35mm f/1.4),再到非常高端的65mm微距和110mm微距。今天我們來看看一個最近推出的鏡頭,40mm f/1.2 Nokton。40mm是一個很不錯的焦距,比「正常的」標準變焦鏡頭稍廣,比傳統的35mm鏡頭略長。
  • 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K525賞析
    今天的節目畢主編和大家分享一首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就是莫扎特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這首作品老少皆宜,對於孕婦來說,這首樂曲經常被用作胎教音樂,真正的雅俗共賞,接下來就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G大調弦樂小夜曲,作品K525》可能是莫扎特最為人們熟悉,且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也是最為流行的「古典」通俗音樂作品之一。它是莫扎特對「小夜曲」這種他一直情有獨鐘的曲式所表示的最後一點敬意,是作曲家最後所作的一部小夜曲。
  • 黑科技打造頂級素質 適馬40mm f/1.4評測
    鏡頭採用12組16片的鏡組規格,包括3枚FLD螢石低色散鏡片和3枚SLD特殊低色散鏡片,並配備有多層鍍膜技術。鏡頭焦距40mm,在全畫幅數位相機上視角為56.8°,採用9片光圈葉片設計,光圈範圍為f/1.4 - f/16,在40cm的最近對焦距離下可實現1:6最大放大倍率。
  • 【莫扎特:從入門到精通(2)】G大調弦樂小夜曲
    說它典型,是因為這種音樂的風格帶有莫扎特明顯的標誌,自然,純真,輕快,優美,樂觀,風趣。多聽幾遍這首樂曲,把它印在頭腦中,以後,你可以很輕鬆地辨別出哪些是莫扎特的作品,而哪些不是。《G大調弦樂小夜曲》於1787年8月24日在維也納創作完成,在當時創作由樂隊演奏的這類小夜曲(我們稱之為器樂小夜曲)相當時髦,而莫扎特也一共寫有13首「小夜曲」,其中這一首《G大調弦樂小夜曲》是由弦樂器來演奏的,因此被稱為「弦樂小夜曲"。這首樂曲有一個德文標題,叫作《Eine Kleine Nachtmusik》,原意就是「一首 ‍小的 ‍夜曲」。
  • 莫扎特 G大調弦樂小夜曲
    本輯曲目:莫扎特 G大調弦樂小夜曲 K.525PHILIPS 464022-2聖馬丁室內樂團/內維爾
  • 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淺析
    的確莫扎特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一生共寫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8月創作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這是一部輕快的樂曲,充滿了淳樸、真摯的感情。它堪稱18世紀器樂小夜曲的典範。
  • 古典音樂史上極盡優雅的弦樂小夜曲
    弦樂小夜曲是一種音樂會小夜曲,有三個或多樂章組成;象一部縮小了的交響曲。它與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是室內樂隊或管樂器演奏用的組曲,風格近似遣興曲或嬉遊曲,18世紀中專為晚間娛樂而作。雖然夜曲和小夜曲一字之隔,但卻是不同的兩種音樂體裁。夜曲是一種形式自由、旋律優美、格調典雅的浪漫派鋼琴體裁,注重氣氛的營造,音樂類似於「無詞歌」,有一種夜晚的憂鬱之情。而小夜曲包含弦樂小夜曲。
  • 適馬40mm F1.4 Art鏡頭實拍樣張欣賞
    因此,當適馬CEO Kazuto Yamaki把新款40mm F1.4 Art鏡頭描述成為一隻全球範圍內的參考級鏡頭時,用戶對於這支鏡頭的興趣無疑是被點燃了。儘管事先已經有機會在Photokina上試用了這款鏡頭,但Dpreview的編輯們還是在拿到這隻鏡頭後不久,便迫不及待將他帶到了更廣大的世界中去展現其實力。
  • 進可攻退可守 永諾40mm F2.8鏡頭試用
    永諾40mm F2.8鏡身側面配有AF/MF對焦模式切換開關,同時鏡身上也配置了對焦測距視窗和手動對焦環,方便使用者切換對焦模式以及手動對焦。另外,這隻鏡頭也採用了金屬卡口,這使得鏡頭的耐用性更為突出。
  • 【滙豐適馬攝友匯】用戶來稿 | 帶著40mm F1.4 Art拍花季人像
    這就趁著花季,帶上愛鏡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來點櫻花人像和油菜花人像吧!SIGMA 40mm F1.4 DG HSM | ArtF4.0  1/500s  ISO 100最近正是櫻花盛開的好時節,不過周期很短,今天拍完可能明天就凋謝了。我和模特避開了人群集中的櫻花景點,選擇了一個人少的小停車場,這邊有幾棵櫻花樹,還有一個紅綠燈,整體拍大場景的話感覺很不錯。
  • 弦樂小夜曲,莫扎特的歌
    小夜曲(serenade)是一種常見的特性樂曲。所謂特性樂曲,就是為特定的目的創作,或是在特定的場合演出,在體裁上有鮮明特徵的樂曲。例如小夜曲、夜曲、搖籃曲、船歌、幻想曲、即興曲、隨想曲、狂想曲等等。這些樂曲大都是器樂曲,但其中也有些體裁既有聲樂曲又有器樂曲。小夜曲便屬於後一種。
  • 柴可夫斯基: 弦樂小夜曲
    本輯曲目:PHILIPS 438 386-2倫敦交響樂團 亨利·斯澤辛弦樂小夜曲
  • 佳能EF 16-40mm F/4,這貨是攪局的麼?
    最近佳能新專利消息不斷,此次曝出的是一款全畫幅廣角變焦鏡頭EF 16-40mm F/4的專利,看到這個規格我們不由得想到EF 17-40mm
  • ...柴可夫斯基-埃爾加-莫扎特:小夜曲(2020)「24-96」
    20201216【古典-室內樂】丹尼爾·霍普-柴可夫斯基-埃爾加-莫扎特:小夜曲(2020) [24-96]Daniel Hope - Tchaikovsky, Elgar, Mozart_Serenades (2020) [24-96]https://www.highresaudio.com
  • 適馬40mm f/1.4測評(LensTip)
    早先推出的35/1.4和50/1.4有13個鏡片,已經是非常複雜的設計了,這次的40/1.4更是達到了16片之多,嗦不出話。下圖的三支鏡頭分別是適馬的35/1.4 Art、40/1.4 Art和索尼A卡口的50/1.4……感受一下,適馬的35/1.4 Art並不算小,但是在40/1.4面前也只能說是個矮子……索尼的50/1.4感覺像是給傳感器更小的系統設計的,而事實上,索尼適馬都是為全畫幅服務的……
  • 高品質星空攝影時代 適馬20mm f1.4
    然而,拍攝星空本身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拍攝的星空照片獲得較高品質的畫質。2015年11月,適馬發布了超廣角大光圈定焦鏡頭適馬20mm f/1.4 20mm F1.4 DG HSM Art,這可謂各位追星愛好者們的福音。
  • 適馬40mm F1.4 DG HSM Art鏡頭試玩
    對於很多人而言,無法理解適馬為何在發布了35mm F1.4 Art和口碑極佳的50mm F1.4 Art後,又整個40mm F1.4 DG HSM | Art(以下簡稱40mm F1.4 Art)。畢竟,40mm F1.4 Art這頭,進一步就可以做50,退半步,就是35。至於體積和重量,單個比是要超過35或50,但就替代關係而言,這一個鏡頭肯定沒有被替代的兩支總和重。最後考慮其超級牛逼的畫質,真香!從包裝來看,40mm F1.4 Art繼承了適馬鏡頭的一貫風格,黑白配,加少而全的標識,簡潔大方。
  • Sigma 40mm F1.4 DG HSM Art
    Sigma 40mm F1.4 DG HSM Art本來用著好好的28 1.4G,畢竟我喜歡拍私房,所以從來也沒買50焦段。
  • 小三元扛鼎大將 佳能EF24-70/F4L IS評測(全文)_佳能 EF 24-70mm f...
    【寫在開頭兒】  看到這篇文章的標題,可能有會網友疑問,為毛EF 24-70mm F4L IS是小三元的扛鼎大將啊?小三元的組合不早就成行了麼?沒錯,喜歡玩佳能的朋友將F2.8恆定光圈的那套16-35、24-70、70-200定義為大三元,而將F4恆定光圈的這套從17mm到200mm的仨兄弟叫做小三元,而小三元實際上也已經成形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