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旅融合,白酒如何靠工業旅遊殺出紅海

2020-12-27 騰訊網

據調查顯示,在我國白酒的重度消費群體中,主要消費群體的年齡分布為25至54歲,其中35-44歲的人群佔比最高,達到30.7%,是白酒消費的主要人群。從消費者年齡結構來看,這跟旅遊的消費者群體有極大的重合度。從這一點看,旅遊與酒的融合似乎是必然。

那麼,旅遊與白酒的結合產生的是什麼呢?它就是工業旅遊。工業旅遊作為我國旅遊產業中的新生事物,被譽為「朝陽產業中的朝陽」, 在中國尚處起步階段,在旅遊服務和建設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主要是服務設施不配套、服務不夠專業化、旅遊 產品單一、功能不完善。隨著消費者在滿足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後,追求精神上的滿足和身份的認可成為新方向。

縱觀全球,啤酒、威士忌、白蘭地、伏特加、葡萄酒等酒廠紛紛開展工業旅遊,這些企業也通過工業旅遊獲得了很好的發展,品牌和銷量都獲得了質的飛躍。為此,國內的酒企,尤其是最早接入工業旅遊的葡萄酒在工業旅遊方面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反觀白酒行業,今年行業漲聲一片,眾多酒企賺得盆滿缽滿。領軍企業茅臺、五糧液、瀘州老酒、牛欄山、汾酒、古井貢等這些早已涉足工業旅遊的酒企,在有資金支撐的情況下也是紛紛加碼旅遊,白酒酒莊和工業旅遊成為眾多企業關注的焦點,白酒工業旅遊動作頻頻。

最具代表的莫過於8月份瀘州老窖的公告,公司將與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旅」)共同出資3億元註冊設立港中旅瀘州老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港瀘文旅公司」)。

另外李渡燒酒、郎酒、趵突泉、酒莊大會等,輪番上陣把白酒的工業旅遊吵的一片火熱。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白酒工業旅遊的興盛,背後的動力是傳統渠道的競爭紅海讓眾多酒企感到了巨大的壓力,而新興的全域旅遊和文旅融合大勢則成為眾多產品突圍的新方向,工業旅遊強大的市場營銷背書能力和渠道銷售能力也讓眾多企業看到了新的方向。這麼看來,全面開花的工業旅遊被血海廝殺的白酒盯上,實際是一種必然選擇。

1

以旅促酒,酒企別有深意

白酒企業跨界旅遊已不是新鮮事,但白酒企業與像港中旅這樣的旅遊企業合作成立公司運營酒旅業務,瀘州老窖算是開了先例。可以看出瀘州老窖與港中旅合作,前者看中的是後者做文旅的專業性,其能夠彌補瀘州老窖酒旅產業外延方面本身的不足。而對港中旅來說,瀘州老窖有充足的現金流與土地,這兩大資源要素對雙方未來合作涉旅業務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除了瀘州老窖,茅臺、五糧液、郎酒、汾酒等大型酒企也都有在拓展酒旅產業的外延。有業內專家認為,酒企外延旅遊並不一定是通過旅遊直接獲利,而是藉助旅遊提升酒企的品牌認知和消費者社群建設,進而實現產品銷售的最終目的。

2019年,郎酒宣布未來5年規劃投資百億打造郎酒莊園,並多番表示郎酒莊園的定位不是旅遊,其不會以旅遊謀利,更多是作為打造品牌的方式。從郎酒對外宣稱的信息來看,其謀求以莊園酒來嘗試更為個性化的高端產品路線,並且莊園酒只在莊園現場限量銷售和定製,轉為極少數高端群體提供專屬服務,其對標的是建設世界級白酒莊園。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雖然郎酒不認為自己所做是定位旅遊,但這種以品牌體驗為主要賣點的方式,依然是工業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目的還是通過一系列輔助性的品牌體驗,集合品牌文化和區域特點,實現品牌認知的提升和消費社群的建設。

2

酒企+旅遊的發展現狀

白酒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之後,來到了一個艱難的階段。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那麼當今白酒行業的新主題是什麼?自然是文化。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需求之後,精神上的追求,自然會成為人們的新標杆,中國文化業、旅遊業和娛樂業的大爆發就印證了這一點。白酒一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籤,對於文化的挖掘,成了這幾年白酒領軍企業的主要課題之一,而工業旅遊,則是白酒行業在這方面的最新平臺。

工業與文化相互結合,工業與歷史相得益彰,既是工業旅遊的發展重點,也是白酒品牌傳播的新平臺。從國內來看,大型酒企,像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放了工業旅遊,當時主要接待的還是買酒的商旅客群。近年來,不少普通遊客也紛紛走進酒企大門去體驗工業旅遊的魅力。但在攜程等OTA平臺上,也有不少遊客吐槽吐酒企工業旅遊的性價比不高、管理服務不到位、主要工藝環節不能看、文化體驗度低等問題。

正因為此,遊客很少能參觀體驗到真實的釀酒工序與釀酒場景,取而代之看到的是大打折扣的局部工藝展示,體驗度大幅降低。

雖然不少大型酒企在旅遊產業外延上存在一定不足,但白酒老大茅臺在此方面表現可圈可點。以茅臺酒為代表、酒企集聚的茅臺古鎮為核心,依託赤水河畔的自然風景,通過挖掘酒文化、長徵紅色旅遊文化、鹽運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茅臺古鎮景區大力發展工業旅遊、農業旅遊、商業旅遊等,不斷拓展酒與旅遊融合的外延,實現產城景融合發展,成為備受遊客青睞的旅遊目的地。

無獨有偶,中國第一座釀酒工業生態園——捨得釀酒生態園,產區地標性建築——建於2018年3月的捨得藝術中心內,現代藝術作品琳琅滿目,傳遞著「捨得」文化和「捨得」智慧。相比其它酒企主要圍繞酒文化向旅遊外延,捨得藝術中心具備多元化業態,整體旅遊吸引力大大增加。

3

中式酒莊+特色小鎮,能否探索出酒旅發展新模式?

在國外,酒類工業旅遊非常流行,如法國的波爾多葡萄酒莊、英國的蘇格蘭威士忌產區等。在國內,儘管名酒企業不少,但知名酒莊酒廠卻鳳毛麟角,酒企工業旅遊還處於起步階段。

此前,宜賓、成都等酒企紛紛提出要規劃建設特色小鎮,打造白酒酒莊,開發白酒旅遊商品,形成一批「酒企+旅遊」精品線路,進一步推動酒旅體融合。

如,地處「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中國酒鎮·酒莊」,其分別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花田酒地、中國白酒001號酒莊——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龍洄莊酒、中國白酒文化展示中心、中國白酒酒莊群落等部分組成,是一個集文化體驗、休閒度假、康養運動於一體的詩酒文化旅遊度假區,遊客連年遞增。

此外,以酒文化為主題的清溪谷·花田酒地,2019年1月至4月中旬,景區門票收入達315萬餘元,累計接待遊客約23萬人,帶動當地經濟流量5000餘萬元。

由此看來,對於大型酒企來說,其有完整的產業鏈,在或小鎮或小城的特定區域內有圍繞酒產業產生的產業集群與基礎配套,因此發展文旅小鎮、文化景區、特色小鎮等具備可行性優勢。

目前我國已建成的白酒酒莊、特色小鎮等項目眾多,旅遊附加值不斷提升,但多是企業自主籌建,前期投入資金大,後期客源不穩定或將帶來運營風險。對此,相關人士建議,酒企最好與大型專業旅行社合作(就如前文提及的瀘州老窖與港中旅的「牽手」),與當地其它旅遊資源聯動,聯合開發酒旅精品線路,擴大客源市場,形成長期穩定利潤增長點。

「前浪」是白酒消費的中堅力量,代表著現在,而「後浪」代表的是未來。對普通遊客來說,高品質的文旅內容、產品才是酒企提升品牌認知和建設消費社群的靈魂的關鍵。立足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關注「後浪」這批潛在客群的消費需求,通過精準服務培育生力軍。

隨著中國網際網路正式進入數字時代,數位化與知識、文化、創新等要素一起激活了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疊加催化新的動能。5G、4K、智能硬體、全息技術、AR、VR等技術將重構文旅新格局,而這些智慧旅遊的技術運用將為客群提供全新的場景體驗與文化體驗,滿足其高品質、高審美、精細化消費需求。

4

酒企工業遊凸顯三大問題

從主業銷售良好的酒企業看來,發展工業旅遊可能帶來的利潤增長十分有限,而且費時費力,如果後期客源不穩定,還將帶來運營風險;而普通酒企由於財力有限,即便想發展工業旅遊也顯得力不從心。時下,我國發展酒旅工業旅遊總體來看還存在三大問題:

內容單調,缺乏創意,體驗感不足

消費者從被動消費到主動消費需要一個理由,工業遊恰好可以給予這種理由,但很多企業並沒有將工業旅遊像對待釀酒生產一樣花費心思來抓,單調乏味,與遊客親和程度不高,也沒有考慮趣味性和參與性,遊客不是傻瓜,受騙一次就不會上當第二次,而這對白酒工業旅遊來說也是最致命的。

價值不高,缺乏深度開發及創收意識

「觀光+購買」是目前酒企工業旅遊的通行模式,缺乏深度開發及創新意識。酒企通常把工業旅遊視為副業,其創造的價值與主業相比顯得微乎其微。以旅遊六要素「吃、住、行、遊、娛、購」來衡量,多數酒企並不重視旅遊產品的打造,比如門票、文創品、餐飲、娛樂設施、住宿等產業鏈。酒企工業旅遊本質上仍是旅遊,應推出高附加值配套服務,使其成為穩定、可持續的利潤增長點。

聯動不強,各自為政,缺乏區域協調機制

時下,我國大多酒企工業遊多以單個企業為主體,與當地其它旅遊資源未形成聯動開發,缺乏穩定的客戶流量;知名度和影響力不足,也難以吸引普通遊客。目前的「酒企+旅遊」大多是兩張皮,並沒有成為一條固定的旅遊線路,也很少進入旅行社向廣大普通遊客開放。很多酒企作為旅遊景點,有著「強行」塞入旅遊線路的嫌疑。真正對這些酒企參觀有興趣的遊客寥寥無幾,很多酒企組織的旅遊團隊中,大多以經銷商、合作夥伴以及利益攸關方為主。

總體來說,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發現,作為工業旅遊的一種,酒企旅遊開發仍處在相當低級階段。酒企旅遊核心吸引力一是生產方式,二是企業文化。但在如何開發上,很多酒企仍以操作企業的運營模式來操作旅遊資源,沒有站在遊客的角度去看待——「作為遊客,想看到什麼?想聽到什麼?想知道什麼?」酒企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而不能把旅遊當做簡單的參觀。在旅遊開發已經日漸深入的今天,「酒旅融合」模式必須緊跟這種深度開發,單純的以博物館遊覽參觀方式是難以吸引遊客的。酒企旅遊應當將品牌故事與產品品質結合起來,注重可視化、情境化、互動化和網際網路化,在深度旅遊中逐步實現有效轉化。

相關焦點

  • 中國白酒工業旅遊地圖:升級換代勢在必行
    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一般的人文景觀旅遊已經開始厭倦,希望出現更多的新奇旅遊項目來滿足自己出遊的需求。正是在這種互求突破的境況下,工業和旅遊找到了融合點,三產開始界限變得模糊起來。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目前正是三產融合的大勢,而白酒行業正是瞅準了這個機會,找到了通過旅遊業實現白酒產業跨界整合這個途徑。尤其是人們對健康和休閒的需要,讓酒企們深刻意識到「跳出白酒賣白酒」思路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 杏花村論壇論酒業乾坤:酒旅融合成為產區發展重要方向
    ,尤其是當前,隨著各大酒企紛紛布局白酒工業旅遊,工業旅遊正成為白酒產業集群發展、產區升值道路上的新發展趨勢。白酒產區多數都是臨水見山……轉型升級,原有的工業遺產經過保護、開發和再利用,重新賦能旅遊價值,實現綠色發展。「名酒產區帶動的酒地標、酒公園、酒園林、酒運河、酒莊園、老酒坊、老酒莊……美酒美景相得益彰,精彩呈現。」在宋書玉看來,酒旅融合可以讓消費者深刻感受酒的魅力和當代的風土人情,推進白酒行業從營銷時代向體驗時代轉變,並成為酒文化傳播的核心陣地。
  • 2020酒業關鍵詞:直播帶貨、搶茅臺、酒旅融合|「多樣」消費
    與此同時,酒旅融合發展也為酒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1. 直播帶貨2020年,受疫情影響,同時在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的推動下,直播帶貨正在成為一種日益主流的消費形式。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9月,直播電商用戶規模達3.09億,佔網購用戶的41.3%。
  • 「微酒現場」「清香氛圍」「酒旅融合」,兩大關鍵詞解析第四屆汾陽...
    02探討產區發展新方向:酒旅融合作為汾陽酒博會配套的重磅論壇,以「盡醉心殊,偃臥芳蓀——2020中國酒旅融合與產區發展」為主題的杏花村論壇於當日下午召開,眾多行業內外專家、企業領導、六大烈酒產區領導與會,共同探討酒旅融合的問題、路徑與方法。
  • 工業挑大梁 川酒作貢獻
    「白酒產業是我省傳統支柱產業,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推動川酒振興等重大戰略部署,食品飲料產業也納入了全省『5+1』現代工業體系,其中的優質白酒被納入全省16個重點產業領域加以扶持發展。」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馮錦花表示,在全省「工業挑大梁」的發展格局中,川酒表現優異。
  • 埔裡酒廠:靠工業旅遊每年賣酒十個億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師在拜訪了全球知名的工業旅遊項目後得出一個結論:工業旅遊最成功的商業模式看美國,世界工業旅遊看歐洲,亞洲工業旅遊看日本,中國工業旅遊看臺灣。 在臺灣工業旅遊這個詞並沒有多少人熟悉,而「觀光工廠」則是大家公認的名字,這在福建也大有引用。
  • 白酒勾兌是酒精加水?掌握什麼是勾兌酒和勾兌方法!才能出好酒
    因為生產出來的酒,質量不可能完全一致,勾兌出來的酒能縮小酒的質量差別,使酒在出廠前穩定質量,取長補短,統一標準,質量上達到同等級酒的水平。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種微量成分配比適當。勾兌是一種靠勾兌師的感官靈敏度和技巧來完成的工序,有豐富經驗的勾兌師才能調出一流的產品,歷來有「七分酒三分勾」之說,勾兌師的水平就代表著企業產品質量風格。
  • 打造文化IP 、組織回廠遊、建設體驗館 看綿竹如何把旅遊流量轉化...
    杜甫酒業集團董事長兼CEO彭作權,指著酒廠內一幅杜甫畫像告訴記者,隨著旅遊產業消費升級,旅遊需求不止停留在吃住行遊購娛上,能夠滿足遊客好奇心、求知慾的旅遊項目,日益興起。憑藉對酒文化歷史的解讀、白酒釀造技藝的展示,去年,杜甫酒業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遊客接待高峰期,酒廠一天就接待了八個旅遊大巴車。今年,廠區還將進一步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逐步豐富酒旅項目的形式和內容。
  • 埔裡酒廠:臺灣工業旅遊做的最好的酒廠
    有故事、有體驗、又好玩的工業旅遊,是這些酒莊的特色。口口相傳之下,來這裡的人就多了起來。有人的地方,生意就好做了。下面今天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就為大家講講埔裡酒廠的工業旅遊和可借鑑之處。在臺灣的十大最受歡迎的觀光工廠裡,埔裡酒廠名列榜眼位置,這座酒廠還是臺灣釀酒行業卓越代表,距今已有100年的歷史,代表了臺灣釀酒業輝煌的過去和繁榮的現在。
  • 山西省工業旅遊聯盟、工業博物館聯盟年會暨「研學汾酒」項目籤約
    8月17日,樓陽生書記視察汾酒老作坊的重要講話,為汾酒賦予了新的使命,為汾酒文旅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思路、鼓舞了幹勁、增強了信心。他指出,「鮮活載體、活態為魂」,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講話精神,就是要將6000年汾酒歷史文化保護好、宣傳好、演繹好。一是點燃汾酒6000年歷史的火焰,二是讓人類人工穀物酒的第一縷清香享譽世界,三是傳承好三晉人民智慧結晶和勞動創造。
  • CNT工業旅遊丨以遊客為中心蒙牛工業旅遊深化文創與文旅融合
    以現代化乳製品工廠深度體驗為基礎,蒙牛不斷深化、拓展工業旅遊內涵與外延,大力推進「旅遊+」,全面促進產業融合、產城融合,構建起工業旅遊「旅遊+科技」融合發展新格局。在打造工業旅遊景區的過程中,蒙牛重視遊客遊覽全程的觀賞性、科普性、娛樂性和體驗性,精心設計出不同遊覽線路及主題,進一步提升景區服務質量,讓遊客既可以領略到古老又時尚的工業文化,切身體會到世界頂級品質的乳製品的生產過程,感受到流傳千年的傳統乳業以中國現代工業的面貌拔地而起,體驗到世界最前沿最高端的科技創新成果。
  • 綿竹中小酒企 力求以流量促銷量
    「白酒不同於其他行業,雲端招商不能面對面感受品質,所以效果不理想。」  「名酒企業擴大產品矩陣,銷售渠道下沉,區域酒的銷售市場在不斷被擠壓。」  ……6月10日上午,四川日報記者走進德陽綿竹產區,綿竹市酒類產業發展局專門舉辦了一場座談會,「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成為與會中小酒企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的共同話題。
  • 創新「組合拳」讓貴州珍酒實現高速增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在12月12日舉行的年度合伙人大會上,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珍酒」)披露:「1至11月,珍酒銷售額同比去年同期增長67%,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貴州珍酒是位於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的重點企業,在邁入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尤其在今年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雙重壓力下,呈現出逆勢增長的發展態勢。逆勢增長的背後,是貴州珍酒創新舉措打出「組合拳」。公司總經理郭亮坦言,貴州珍酒近年的高速增長與合伙人制度和所有合伙人的努力密不可分。
  • 黑龍江北大荒集團加強農旅融合 「融」出無限風光
    山河農場有限公司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依託平頂山、科洛河景區自然風光,藉助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愛在冰雪紛飛時》影視基地等人文歷史優勢,與農業、工業觀光體驗相融合,著重打造旅遊文化、企業文化和知青文化,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遊客前來農場旅遊觀光,通過遊山河美景、賞田園風光、摘有機藍莓、觀企業加工、嘗綠色產品、品系列文化,憶激情歲月,來一次懷舊、採摘、體驗之旅
  • 買白酒時,如何區分糧食酒和勾兌酒,簡單幾招,就能輕鬆辨別出來
    頭幾天和朋友小聚,喝酒時又提到了關於糧食酒和勾兌酒的事情,發現有些喝了好多年的老酒友,還是不知道如何分辨糧食酒和勾兌酒。其實關於這兩種酒的區別,可以這樣來說,不知道的人,認為比較複雜,不好分辨,而知道的人,其實感覺很簡單。
  • 仁懷市:「千企改造」創新驅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經濟總量節節攀升的背後,是白酒產業發展提供的強有力支撐。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在2013年以前,仁懷酒企由於一味追求贏利、擴能,不注重品質、品牌、技術,導致整個白酒產業一片低迷,眾多中小酒企甚至關門停產。
  • 花冠酒觸「網」記:最古老釀酒行業如何被工業網際網路改造
    編者按: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的山東,正全力進軍工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怎麼改造最傳統的白酒釀造行業?怎麼啃「魯酒振興」這個硬骨頭?魯酒軍團中第一個「吃螃蟹」的花冠集團發生了哪些變化?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30萬瓶酒蓋了什麼「章」 做到零竄貨?
  • 白酒釀造全過程!教你分辨純糧酒與勾兌酒
    所有的基酒都必須經過勾兌的工藝過程後才能進入到下一個生產環節,因為基酒是高度數的酒精,辛辣刺喉,是不適合直接飲用的,只有經過勾兌即生產商稱之為勾調後的酒,才能去除辛辣,飲用時才會覺得口感圓潤。在白酒的生產過程中,生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成型靠勾兌,勾兌技術可以稱得上是釀酒的畫龍點睛之筆。
  • 全球最大的天然溶洞白酒基地,除了藏酒還能釀酒?
    文 | 雲酒團隊近日,在由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組織的「全國百家媒體走進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核心區」走訪活動中,來自全國的百家主流媒體深入酒企一線,實地探秘赤水河流域的醬酒品質密碼。作為重點參觀企業,貴州洞釀洞藏酒業(龜仙洞酒廠)近年來聚焦打造龜仙洞特色品牌,效益持續增長。
  • 白酒勾兌就是酒精勾兌麼?純糧酒和酒精酒有什麼區別?
    這種高度原酒是無法直接飲用的,必須要經過「加漿降度」。這就形成了「勾兌」存在的第一個必要性。其二,在蒸餾白酒中,佔比2%的微量成分決定了酒的全部風味。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同一酒廠的不同車間、同一車間的不同批次,甚至同一批次的不同出酒時間,其生產的白酒所含的微量成分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口感風味必然參差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