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聰明人,看起來都很笨

2021-02-23 論語讀書會

文:國粹君 | 朗誦:高夢

編輯:論語讀書會(ID:cihuaily)

什麼是聰明?

小時候,聰明可能是指好的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等,而成年之後,聰明更多的體現在為人處世上。

正如《紅樓夢》中所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真正的聰明,是一種人生覺悟,一種開闊的胸懷和眼光。

老子《道德經》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真正的聰明人,都做到了這3點。

愛因斯坦相對論說,光線遇到太陽會彎曲,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直線行走。學術界大部分都反對愛因斯坦的預測,因為光是直線行走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不可能改變。但世人誤解了直的含義,在彎曲的空間中,光線彎曲行走就是最直的,所花時間最少,這是典型的因物之性。在修行中,處世以曲為直,不可投機取巧,試圖走捷徑。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事實上,他是不與世間爭。歷史上的孫臏為了逃脫龐涓的毒手,曾經裝瘋賣傻,甚至躺在豬圈裡啃食豬糞,躲過大劫,終成大業;司馬懿為了逃避曹爽的算計,一度「病入膏肓」,口不能言,贏在最後;唐寅為了躲避寧王朱宸濠逼他入夥造反的強迫,也曾赤身裸體,瘋話連篇,終至全身而退。.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小事糊塗而大事睿智,為人低調而洞若觀火。學會低調,懂得藏拙,大智若愚,韜光養晦,才可能贏得整個人生。見過一種粗陶茶盞,造型粗拙,卻自有質樸可愛之美,非常耐看。所謂拙,即是離自然之道、天真之味、樸素之美、初始之純更近一些,離精雕細琢、華麗繁瑣、高貴典雅更遠一些。東漢有位名叫甄宇的官吏,時任太學博士,為人忠厚,遇事謙讓。有一年臨近除夕,皇上賜群臣每人一隻外藩進貢的活羊。大臣們紛紛獻策:有人主張抓鬮分羊,好壞全憑運氣;有人主張把羊通通殺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這時,甄宇發話了:「分只羊有這麼費勁嗎?我看大伙兒隨便牽一隻走算了。」此事傳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得了「瘦羊博士」美譽,不久又被提拔為太學博士院院長。甄宇牽走了小羊,從表面上看是「拙」,但是他得到了群臣的擁戴、皇上的器重,實際上卻是巧妙之舉。看似木訥質樸,甚至愚笨的,其實才真正得了人間的大智慧。最卓越的辯才,發言持重,不漏鋒芒,看上去好似不善言辭一樣。漢代公孫弘年輕時家貧,後來貴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儉樸,吃飯只有一個葷菜,睡覺只蓋普通棉被。就因為這樣,大臣汲黯向漢武帝參了一本,批評公孫弘位列三公,有相當可觀的俸祿,卻只蓋普通棉被,實質上是使詐以沽名釣譽,目的是騙取儉樸清廉的美名。汲黯說得一點沒錯。滿朝大臣中,他與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當著眾人的面指責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蓋棉被,生活水準和普通百姓一樣,確實是故意裝得清廉以沽名釣譽。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麼會聽到對我的這種批評呢?漢武帝聽了公孫弘的這一番話,反倒覺得他為人謙讓,更加尊重他了。公孫弘面對汲黯的指責和漢武帝的詢問,毫不辯解,反而對指責自己的人大加讚揚,認為他是「忠心耿耿」。這樣便給皇帝及同僚們這樣的印象:公孫弘確實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那麼,公孫弘就用不著去辯解及沽名釣譽了,因為他沒有什麼政治野心,對皇帝構不成威脅,對同僚構不成傷害,只是個人對清名的一種癖好,無傷大雅。柏拉圖有句名言:「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人人都會說話,但不是人人都懂得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有時候,人在關鍵時刻並不需要太多的言行表現,「此時無聲勝有聲」,反而會使人懾服,出奇制勝。世間真正的大智大勇者都不大肆張揚,所以,看一個人不要光看其表面,而要看其內心,考察他的實力。林清玄說:「在世人都迷亂的時代,我們在內心裡清明就好,外表上寧可作傻瓜。」但願你我,能從這一相反相成的道理中得到啟示,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國粹君,來源: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ID: gxjhshys)*朗誦:高夢,原電視臺訪談類節目主持人、體育新聞主持人,《美食天地》主持人、製片人。現喜馬拉雅喜配音官方「專欄文章組」和「親子兒童組」主播;喜馬拉雅 海琴FM;《慈懷讀書會》主播。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有這些表現得人,表明看起來傻傻的,實際上是真正聰明人
    什麼是真正的聰明人? 是在特定領域具有專業知識的人麼?不一定,比如說一個人挖掘機技術非常的熟練,能代表他「聰明麼?」 是學歷高的那群人麼?這也不一定靠譜。有些人學歷高單純是因為沒得選,只能不斷讀書,能達到及格線,並不代表他在這個領域多麼優秀。
  • 聰明人都下笨功夫,愚蠢人總想走捷徑
    02所有看起來像捷徑的選擇  大多只是陷阱  有一次,進化島社群上的同學問我:  潤總,我如何才能像華為一樣成功?  做企業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賺快錢的機會,看到風口的時候,這些誘惑,都是捷徑。  捷徑並不一定代表少走彎路,而是消耗你的時間讓你遠離自己核心能力的正道,靠近旁門左道。  我們生活在一個急於求成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努力尋找成功的捷徑。  總想快速地擁有財富、地位、愛情、權力。
  • 劉震雲:真正的聰明人,都在暗下「笨功夫」
    幾天後,我見到了劉震雲老師,說起讀後感,他點頭認同,真正的幽默不是一笑而過,而是笑過之後耐人尋味、不是滋味。人人都說劉震雲的作品幽默,但他的幽默從來不體現在語言上,因為語言的幽默毫無力量,故而他的文字簡練乾淨。
  • 愚蠢的人都在找捷徑,聰明的人都在偷下笨功夫(深度)
    ,都在偷偷的下著「笨功夫」。國學大師錢穆說:「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胡適也說:「這個世界聰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數人。」錢鍾書治學心得是:「越是聰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有人問美國「籃球天才」科比為何如此成功,他反問道:「你知道洛杉磯每天早上4點鐘是什麼樣子嗎?」
  • 真正的聰明人,都有這四個特徵
    作為一個真正聰明人,我覺得,他們和人接觸的時候,應該給人一種安心,愉悅,不給人家帶來壓力的感覺。否則,智商再高,卻成為他人厭惡的對象,這樣的人,算不上啥聰明,頂多算個聰明過頭的人,是一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人,這樣的人,不是真正的聰明,只是一個笑料而已。那麼,一個真正的聰明人,究竟有哪些特徵呢?
  • 開車犯困喝紅牛不管用,聰明人想出「笨方法」,不知道的來學
    開車犯困是無法避免的事情,特別是在高速公路上,周圍的風景都一個樣,時間久了就會引起視覺疲勞。再加上前一天晚上沒有休息好,開著開著車就有可能趴在方向盤上睡著了。但是這樣做非常危險,車主不能好好地把握汽車的行駛方向,撞上其他汽車的時候還沒辦法自保。
  • 劉德華:笨,是世間最高級的聰明
    這世間,聰明人很多,但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放下小聰明,守好骨子裡的「笨拙」。 前不久的朋友圈,被女排奪冠的消息刷屏了,當眾人紛紛為女排姑娘們喝彩時,郎平哭了。02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下「笨功夫」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有沒有哪句話影響過你的人生。
  • 【夜讀】越是聰明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嚴歌苓回答:「聰明人,用的都是笨辦法。」每天堅持寫作6到7個小時,堅持了30年,這樣的作家,怎能不高產?寫農村題材就跑去農村和老太太們同吃同住,寫學校題材就跑去中學和學生們一起上課。這樣的作品,怎能不精彩?我曾在一個寫作訓練營擔任點評老師,常有新進的同學說,一被拒稿就灰心,不想寫了。
  • 真正的聰明人擁有這四點特徵,你都有嗎?
    每個人都想做一個聰明的人,到底什麼才是聰明的人啊?通常情況,真正的聰明人都擁有下面四個特徵,這些特徵你都具有嗎?大家不妨把這篇文章看完,對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1】應而不明,明而不斷。
  • 再牛X的小聰明也比不上勤懇的"笨"
    ,會變聰明,變聰明之後去參加智力競賽,跟一群聰明人在一起,會變得更聰明; 總之,咱們都是在這種「要努力變聰明」的氛圍裡成長起來的,對麼? 因為複製總比創新容易,所以很多聰明人把心思花在製造看起來跟真品一模一樣的山寨手機、山寨名牌包包,而我們的民族品牌還是太少太少。 因為投機取巧總比幹實事容易,所以很多聰明的人往食品裡加了廉價的原料,而我們連奶粉都要託人從國外代購。 原來這種所謂的聰明看似佔了便宜,卻讓整個社會吃了大虧!
  • 一個人轉運,是從變笨開始的
    他像個傻瓜,看不懂江湖規矩,辨不出爾虞我詐,無論對誰,都坦誠地捧出一顆真心。也正是這不可多得的善良赤誠,他撞上好運,修得神功,成為人人稱頌的「佛俠」。作家餘秋雨在《君子之道》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世上真正的高人單純的像個嬰兒。
  • 作文指導:我們這個時代從不缺聰明人,缺的恰恰是「笨人」
    所謂「笨」,其實就是老老實實做人,本本分分履職,踏踏實實做事。我們身邊不乏知識方面高,擅長玩手段、用辦法,刁鑽古怪的人。殊不知這些人常常聰明反被聰明誤,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比如芮成鋼、畢福劍、範冰冰、翟天臨之類的。老實、規矩、誠懇、正直、友善,這樣的老實人最容易獲得成功。這是真正成功的古聖先賢的為人之道,更是感動中國人物用幾十年人生的經歷得到的結論。
  • 真正聰明的人,看起來都很傻|大明叔|開盛|閆妮|六六|雙面膠
    而真正的智者則目光長遠,他們恪守「吃虧是福」的理念,不會考慮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著眼未來的發展。所以,他們雖然看起來行為很傻,卻是讓自己走得更穩更遠的大智慧。由此觀之,看起來很傻的聰明人往往具備長線思維的特徵。「傻」的背後,是助人即助己的厚道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直白地說就是:無私為大私。自以為聰明的人,總是打自己的小算盤,自私自利,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不希望別人沾自己一點光。
  • 金庸小說主人公為何多「笨」?
    他的笨比郭靖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的奇遇堪比虛竹,他的成就更是當世無敵。他就是,《俠客行》中的男主角石破天。一個身世成謎的小乞丐,因撿到一塊江湖上人人爭奪的玄鐵令,一腳跌入了波雲詭譎的武俠世界。他像個傻瓜,看不懂江湖規矩,辨不出爾虞我詐,無論對誰,都坦誠地捧出一顆真心。
  •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投機取巧,而是這五種實在
    我們對於聰明人的理解實際上大部分都是產生誤會的,總覺得那些聰明的人善於投機取巧,事實上真正的聰明人他們不僅不投機取巧,還表現出來更實在,所以我們認為的聰明往往是假聰明往往是耍小聰明,真正具有大智慧的聰明人,在下面這些事情上是特別實在的,而且這種實在是能夠讓人感受得很清晰的,大家看一下,你是聰明人呢還是聰明人呢
  • 80歲仍在工作的世界戲劇大師:聰明人很多,我選擇「笨」一點
    相信每一位喜歡戲劇的人,對大師鈴木忠志都不會陌生。聰明人找準了方向,總可以聲名遠揚,賺滿下輩子花不完的金錢名利。他偏偏不。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他便創立了劇團。畢業之後,他創建戲劇電影節、出版戲劇方法巨著、創辦演員訓練營、導演戲劇名作,人生裡最美好的時光都獻給了他最熱愛的戲劇。如今他已是八十歲高齡,但仍精神矍鑠身體力行。他長期生活在大山裡,山裡環境艱苦,寂靜而孤獨。
  • 中國式飯局真相: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
    所謂人脈,圈子,社會關係,資源,友誼,生意,都繞不開飯局,毫不誇張地說,飯局已然成為很多人心中理想的公關秘籍和職場通行證。 可見,飯局飯局,重點不在「飯」,而在「局」,一場飯局,笨的人吃的是飯,聰明人吃的是機會。 當然,光明白這個道理還遠遠不夠。一場飯局,推杯換盞,看似輕鬆簡單的場景,裡面的水卻很深。這個「局」,是給你「吃出機會」還是「吃出噩運」,還得看你的道行夠不夠深。
  • 飯局上,懂得在這2件事上裝傻的人,十有八九是真正的聰明人
    如果你懂得在以下兩種情況下裝傻,十有八九會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會被別人重視和欣賞。在飯桌上談收入裝傻真的很聰明。我有一個朋友犯了同樣的錯誤。他話多話少。畢業不久的聚餐,別人工資一萬多,他卻老老實實說自己月薪3k。結果他的朋友們幾乎沒有和這些人接觸過。人有天生的優越感。
  • 我是一個很笨的人!
    今天下午,【哈默金融讀書營】的小夥伴何亞軒發來一條消息,他說的是:自己是真的比較笨的類型
  • 貪官為啥都是聰明人—《大明王朝1566》深度影評(8集)
    這一集,大隱者想談談一個有意思的話題——貪官都是聰明人。 笨人只能當庸官 許多老人經常會自豪的說一句:我這輩子沒做過虧心事。其實這句話,證明他們到老了還沒有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