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女孩看大陸,地方很大人很好,是個隨時隨地可以轉角遇到愛的地方!

2021-02-11 海峽衛視

作為一名臺灣人,來大陸生活了幾年,發現大陸同胞對臺灣同胞都是溫柔友善的。

我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很多關於「愛上臺灣的幾大理由」「愛上臺北的幾個理由」「你ㄧ定要去臺灣的幾大理由」,但好像沒看到過喜歡大陸、你ㄧ定要來大陸的幾個理由。

所以,我就來寫寫這篇吧。我不確定自己還會在這裡多久,但我想寫一下自己很喜歡大陸的ㄧ些理由,並且希望未來不論多少風雨,都不要忘記自己曾經很喜歡的這份心情。

大陸人有廣闊的地域,美麗的風景,有好善良的人。ㄧ開始你不會發覺這點,但待久了其實就會。

這裡人與人講話很直白,我到了上海,還是活像個刁蠻北方大妞。在上海歡樂谷碰到計程車師傅漫天要價,直接炮轟「師傅你的價格太坑人了!有沒有天理呀?我們是女孩子你還亂開價!」師傅笑嘻嘻地「哪有亂開價?我最公道了!」

在臺北,我沒有這樣子跟師傅說過話,我怕冒犯人。但在北京上海,我可以活得像潑婦。

大陸人與人之間的防線比較重,但人們直來直往,問路時總有人幫你一把,和計程車師傅前一刻吵架後ㄧ刻聊天,這種感覺其妙地美好。

不管是小攤販計程車還是學生,多數人都很會說,多數人都很熱情。

比如,前陣子在我常去的小酒吧,有一個大哥,喝醉之後,一遍遍地講著「臺灣同胞,別忘記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呀~別人會欺負我們,我們ㄧ定要團結!」


很多大陸朋友難得碰到臺灣人,抓到一個就滔滔不絕,他們都直白的可愛,和他們講話,可能收穫很多。

到大陸,不像到臺灣,ㄧ下飛機買個麥當勞就可以體會到人們的溫柔嗲氣。但漸漸地才會明白,這裡也有自己的溫柔,只要你懂得放寬心去感受。

每次吃燒烤都覺得真好,配上各種啤酒,人生美妙啊!

而且小攤販往往晚上才開,在臺灣晚上去吃熱炒或是鹹酥雞,在大陸晚上就是搬凳子路邊燒烤配上啤酒,雖然滿地叉子和垃圾,隔壁桌的人還在拼酒豪飲,但還是可以又香又滿足。

如果我沒有到大陸,我還是那個愛把BBC和CNN當聖旨的小女生。我還是用西方媒體的角度來看世界。

到大陸後我才真正明白,很多時候事情不是你想像中的樣子,再「看似公正」的媒體,都會不公正地偏向某一方。我自己是學傳播的呢,在臺灣時卻仍老是「CNN說什麼什麼」。

到大陸後,和同學朋友討論很多亂七八糟的話題,讓我這個老是把西方媒體掛在嘴上的人學會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比方十一長假,比方三八婦女節,比方光棍節。

婦女節時,學院的男生會在圍牆上掛著「傳播學院女生最漂亮」的橫幅,或是公司裡給女同事的半天假。在臺灣,我從不知道婦女節是什麼,和平常日一樣度過。

雙十一的時候,還可以晚上在計算機前狂按F5。

到大陸後,我第一次體會到這些。



在大陸生活,有時很氣,氣完後總會碰到好事。

我常常在上公交時和人推擠、在地鐵被擠到生氣。常常只能淘寶買便宜貨,常常想著在臺北喝個星巴客還比這裡便宜...

但看到外灘那一片亮燦燦的夜景,聽著計程車師傅說「唉呀你講話好像偶像劇的女主角」,又覺得,好像一切也值了。

我常常前ㄧ刻很討厭這裡,後一刻又很喜歡這裡。也常常前ㄧ個自怨自艾,下一刻就發現和別人比其實自己努力得還不夠。

在一線城市,不管你是人才還是庸才,都可以勉勵自己努力、再努力,機會很多很多,不用怕。

我常常很累,但也很開心興奮。因為在這裡我有更多機會碰到更多不同的人、有趣的事。

在臺灣,ㄧ打開社交網絡,整片的吃喝玩樂。我在臺灣的朋友圈內容大多是這樣:我去日本看櫻花、今天晚上吃的火鍋、天啊我穿這衣服是不是很胖、最近又瘦了、燒烤吃到飽,三九九而已喔...

放ㄧ張食物照片,二十個贊;放ㄧ篇長篇文章,零個贊,下面一條留言:明天要不要吃火鍋?

在大陸,我的朋友圈內容包羅萬象。食物、時事評論、人物訪談、遊玩...我有時不用看新聞,朋友圈會告訴我現在什麼時事熱門。

有時後我會想,是臺灣年輕人太過愛吃,還是大陸年輕人思考太多?

臺灣不像大陸有頻繁密集的小書報攤,而且內容包羅萬象。

有好幾本雜誌是給青春少女看的青春文學,好幾本是給商業人士,雜誌內容包羅萬象。臺灣的雜誌以服裝雜誌、商業雜誌和八卦雜誌最多,而且價格不便宜。

大陸的雜誌價格親民,種類又多。ㄧ開始來大陸,我很喜歡看花火雜誌。同學鄙視,那是我高中時看的!

但這種雜誌臺灣沒有啊,所以我看得津津有味。

等車或擠地鐵時,買個一本雜誌捧在手上看,這是我到大陸後才養成的習慣。



到大陸後我才明白,原來看評論也是種樂趣,甚至是我生活中減壓的好方式。

有些人可能知識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一到網絡上,人人都是段子高手。

這條不用多說,看韓寒的微博就知道!

我常常亂講話,常常直接指著別人的缺點,如果在臺灣,大陸朋友這樣對我講,我大概早就「哼,那你就別來!」把對方踢出去。

但,在大陸目前還沒有人這樣告訴我。

不管在現實還是網絡上,很多人很包容我,讓我亂講話,或是亂寫字。

這點讓我覺得自己無比幸運。

臺灣是個女孩子人口要多過男孩子的地方,要找一個優質男生並不容易!

而在大陸,這麼多優質男人,還求什麼呢?在這裡隨時隨地可以轉角遇到愛,多美妙啊!

兩年多來,很多人知道我是臺灣人後,都一個勁地稱讚臺灣的好,讓我很害羞也很感謝。

所以這篇,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

相關焦點

  • 臺北女孩:我喜歡大陸的十個理由
  • 臺北女孩與大陸的「那些年」
    所以郭雪筠認為,關於兩岸,真的要認識很多,才會發現彼此是很有趣的存在。或許沒有人知道,如何在北京城裡分辨出臺灣人。有的人可能會建議利用臺灣腔及特定臺灣用語,比如說,地鐵在臺灣稱為「捷運」、U盤在臺灣稱為「隨身碟」。
  • 臺北 轉角總會遇到愛
    來到門口就有看到大大的「不許拍照」字樣,更是激發了閨蜜想為大家一探究竟的心情,店員很好客,雖然生意火爆,卻還是熱情安排座位,店內幾乎都是當地人,牛肉麵有紅燒和清燉兩種選擇,牛肉切的很大塊,燉的酥而不爛,麵條不夠可以續加,吃完感覺口不幹反而是有回甘
  • 轉角遇到愛--我在寶島(上)
    5.04-5.13「我喜歡的臺北是一個可以隨意行走的城市,漫步就能遇見所有,讓人在這都市裡不會感到自己太渺小」--蔡康永這是一篇臺灣遊記,也算是一篇攻略。聽聞很多關於臺灣的攻略,又有很多關於臺灣的電影,《海角七號》、《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不能說的秘密》,特別是初中時候追過的電視劇《轉角遇到愛》。很多人說臺灣就是青春的代言地,所以我們想去這裡走走,還有吃很多屏幕裡看過的東西,也是一次,告別學生時代走向新階段的畢業旅行。
  • 臺灣女孩喜歡大陸的10個理由
    很多大陸朋友難得碰到臺灣人,抓到一個就淘淘不絕,很多大陸朋友好不容易碰到臺灣人,急著向臺灣同胞宣告祖國心意。許多大陸朋友碰到臺灣人,直白的可愛。和他們講話,可能收穫很多。到大陸,不像到臺灣,ㄧ下飛機買個麥當勞就可以體會到人們的溫柔嗲氣。但漸漸地才會明白,這裡也有自己的溫柔,只要你懂得放寬心去感受。
  • 一個臺灣女孩喜歡大陸的10個理由
    我在網上看過很多關於「愛上臺灣的幾大理由」、「愛上臺北的幾個理由」、「你一定要去臺灣的幾大理由」,但是好像沒看過喜歡大陸、你一定要來大陸的幾個理由。而且小攤販往往晚上才開,在臺灣晚上去吃熱炒或是鹹酥雞,在大陸晚上就是搬凳子路邊燒烤配上啤酒,雖然滿地叉子和垃圾,隔壁桌的老頭還在發酒瘋,但還是可以又香又滿足。第三,世界有另外一種樣子如果我沒有到大陸,我還是那個愛把BBC和CNN當聖旨的小女生。我還是用西方媒體的角度來看世界。
  • 臺北女孩看大陸:多看點好的,自己也會進步
    北京王府井,郭雪筠熟練地指導記者下地鐵後如何找到一家咖啡廳,然後開始了一場線下關於「臺北女孩看大陸」的對話。而之前她在豆瓣網上以「愛臺北」為網名寫的大陸生活日誌《臺北女孩看大陸》,近日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 臺北某個地方
    這是我的第四次臺北行,急急又匆匆,以浮光掠影的心態東瞧西看,試圖保留對這座城市的鮮活體驗和記憶。                  比如這種刷街的手遊廣告,在101商圈可以看到大幅的華為手機的廣告,臺北的朋友說他們也在淘寶上買東西,大陸的熱門綜藝節目會延遲引進到臺媒,他們也都在看。幾年前聊天還是以臺灣話題為主,而這兩年就可以聊到很多大陸臺灣人都清楚和了解的概念和現象,有了更多同步的話題。在去野柳的車上,熱忱的司機聽說我們是專程來看陳綺貞演唱會的,就特意把手機歌單都換成了陳綺貞的歌曲。
  • 臺北,一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就是忍不住想大喊大叫唱歌轉圈圈 是青春的味道啊,又很欣喜和期待,好像下一個轉角就能遇到你,走到哪裡都忍不住張望一番,一看就是好奇心慢慢的大陸人啊(笑)~回到酒店換上輕薄的衣服,忍不住抬頭嘆了一口氣:啊,終於覺得,我們很近很近了。這句話我以前也說過,看con的時候經常覺得,你耀眼的遙遠的仿佛不存在的人一般。
  • 轉角遇到愛
    機遇不一定在開始的時候,也許它就在轉角,我堅信轉角遇到愛。於是我找到劉慧老師,申請我也要上臺分享。是因為我們母親大學講師班所有家人的大愛?還是因為我坐在第一排,近水樓臺先得月?劉慧老師找到主持人琳芳老師,於是我被安排順利登場。
  • 臺北酷女孩謝文馨,告訴你家鄉最該逛的地方在哪裡!
    GIRL的忠實粉絲,那麼這個六月你肯定有被「臺北」這兩個字無限刷屏——我周圍甚至有朋友看了我們的臺北城市特輯之後,立馬定下了說走就走的旅程。在我們的雜誌中已經給大家介紹了58位來自臺北的 cool friends,然而在臺北這片土地上從來不缺乏各種風格的酷男孩&女孩,於是今天!我依然不給大家喘氣的機會,準備給你們安利一位私藏已久的美少女,絕對是你們喜歡的類型。
  • 臺北女孩郭雪筠看大陸:對臺灣人有天然好感
    多維雜誌兩岸部主管、《臺北女孩看大陸》暢銷書作者郭雪筠(中評社 李娜攝)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實習記者 李娜)日前多維雜誌兩岸部主管、《臺北女孩看大陸》暢銷書的作者郭雪筠參加全國臺聯、北京市臺聯共同主辦的臺胞青年大陸創業就業研討會時接受中評社記者的採訪,談及臺胞青年來大陸就業等相關問題,郭雪筠一開始幽默的說道「我來大陸工作沒有遇到什麼困難,就是行測題太恐怖,我不會考而已。」
  • 臺北女孩看大陸 | 兩岸工作感受大不同
    一位來自臺北的女孩——郭雪筠她將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和有趣的故事寫進了她的生活跟著這位臺灣女孩去認識一下她眼裡的大陸是什麼樣子的
  • 臺北,推薦幾個最值得去的地方
    當然也會買,吳寶春麵包店是我第一個想進去的店。對麵包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吳寶春的酒釀桂圓麵包我百吃不厭,以前到高雄都會排隊購買,現在開在臺北,購買更加方便,買了立刻就拿出一塊細細咀嚼,慢慢品嘗。這次發現新地標:閱樂書店。
  • 臺北某個地方.
    你說,這個你生活了幾十年的城市,是你最喜歡的地方。從小到大,成長的許多記憶,都烙印在這個城市最溫柔的褶皺裡。瀟灑美麗的外婆,帶你去吃一家叫做Bolero的西餐廳,那裡的飲料很好喝。童年的閣樓,夏天的冷氣總是開得好大聲。至於地毯是綠色還是黃色,已經有點記不清了。小巨蛋對面的巷子裡,是你曾經念過的敦化國小。
  • 臺北散步地圖 那些鮮為人知卻很有意思的地方
    尤其是對於一水之隔的福建人,臺北是小時候父輩們提起的誰誰誰家爸爸謀生的都市,是卡拉ok房裡循環播放的閩南語歌謠,是吳念真劇本裡的古早鄉情,是偶像電影裡歲月流逝的小清新,是從來沒有去過但卻熟悉無比的地方。今天,跟隨者職業生活家、獨立攝影師林花仔一起去感受鮮為人知的臺北風情。
  • 臺北女孩看大陸 | 吵吵鬧鬧的臺灣這些年
    一位來自臺北的女孩——郭雪筠她將在大陸的所見所聞和有趣的故事寫進了她的生活跟著這位臺灣女孩
  • 微店預告:臺灣女孩郭雪筠《臺北女孩看大陸》籤名書!
    臺北女孩郭雪筠我是一個來自臺北的女孩。從前對大陸的認知?和其他同齡小鬼一樣,大概就是「那是啥」以及「噢,聽說很大」吧。我的成績一般,長相一般,是臺北萬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種。出生的八零年代,是臺灣經濟情況很好的年代。成長的九零年代開始,是臺灣經濟急轉直下的年代。
  • 臺北,我很想去的一個地方.
    臺北初印象很多人去臺北,往往當成臺灣行的終點,因為臺北也是一個購物的好地方,買買買完了也就回家了
  • 臺北女孩眼裡的大陸原來是這樣的
    初中時,大陸地理讓我背到大哭(山西和陝西到底有什麼分別!)。直到大四上學期時,我開始玩豆瓣,有大陸網友,真正聽到他們的聲音,才改變了「大陸就是髒亂差」的刻板印象。我是一個來自臺北的女孩。從前對大陸的認知?和其他同齡小鬼一樣,大概就是「那是啥」以及「噢,聽說很大」吧。我的成績一般,長相一般,是臺北萬千女孩中最普通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