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四五十,要對3件事情「心狠」

2020-12-24 袁玟凡

俗話說:「活到四五十,人生過半」,確實!人一生只不過是百年光陰,人到四五十歲,是人生的另一道分水嶺,是我們褪去一腔熱血,把人生智慧和成熟穩重裝入胸膛的分水嶺,也是我們青春逝去,人生下半場的分水嶺。

關於人到四五十歲的學問,中國古代有一名「心理學大師」,他最有發言權,這人便是明朝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王陽明繼承發揚了心學,創立了響徹千古的「陽明心學」,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學習的典範。

「心軟之人則是無福之人,為人處世要對3件事心狠」。

一、對自己心狠

人到四五十,我們身子漸漸地遠不如從前了,面容也開始衰老,精氣神遠不如二十歲時那般充沛了,但我們多的是人生的閱歷和生活的智慧,因此 我們也犯不著自哀自嘆。

此時,也許我們仍在為事業而奔波,也許我們早已小有成就,無論如何此時都不可把欲望看得太重了,所謂的金錢和名利,在五十歲後則要漸漸地理性地看待了,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年輕時我們忙忙碌碌,賺錢養家,四五十後我們要做到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要是還有沒必要的酒局,可以不去;不肯接的煙,也沒必要強求,為了健康,也為了後半生的幸福。

二、對子女心狠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這句話要對中國每一名父母親說一遍,人到四五十,子女不知不覺早已長大了,他們已不再需要我們看護了,也不肯再聽我們嘮叨了,他們也要組成新的家庭,一定過得比我們更好。

此時,我們要對子女心狠一點兒,不可過分幹預子女的生活,他們有他們的想法,他們接觸的人和我們不一樣,看得書和我們不一樣,因此 雙方的理解也是有差異,因此 我們要給對方一點自由空間,不可強求。

要是此時子女想要去做些什麼,沒必要大驚小怪,他們也許會碰壁,也許會跌倒,但那些也是成功道路上必須歷經的事情,反倒能鍛鍊他們,我們作為過來人,都知曉吃苦的必要性。

三、對不冷不熱的親戚心狠

人到中年,我們的精力遠不如從前了,但也更為穩重了,之前我們非常喜歡串門,喜歡走親訪友,如今對那些不冷不熱的親戚,我們也不願搭理了,因為有的人終將隨風而去了。

經歷了半生歲月的洗禮,我們心中最清楚,親戚來借錢的時候,比誰都熱情,他們主動登門拜訪,甚至還送禮;當他們沒有需求的時候,既不來串門了,又不打電話了,沒有辦法,這就是人情冷暖,因為「天下熙熙皆為名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這時我們不妨對不冷不熱的親戚心狠一點,不必擔心傷感情,真正的感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乾卦·象傳》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坤卦·象傳》說: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不就是天之晝夜不息地"運行",人當效法其精神,也要自強不息嗎?

同理,《乾卦·文言》說:"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乾卦之元,之亨,之利,之貞,作為象徵天之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則分別代表著仁、禮、義、智。這就是人與自然的相和、相融。

對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暗藏著更高深的智慧。

《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針對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

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將《易經》奉為第一經典。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易經》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一本僅需要64塊錢,就是一場電影的錢,便能讓自己受益一生,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到五十,要對這3件事情「心狠」!
    人到五十,很多人都會有「中年危機」,這是因為就正常情況來說,人的一生大多也就是八九十歲,頂多也就一百來歲吧,活到了五十歲也就說明人的一生道路走到了一半了,是時候跨越這一道分水嶺,迎來人生後半場的時候了。
  • 王陽明:「心軟之人窮一生」,生而為人,對這2件事要「心狠」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被世人稱為是「千古聖人」,是一個能與孔子孔聖人齊名的人,這個人就是——王陽明。王陽明是我國明代的大哲學家,也是心學集大成者。對此王陽明說:「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需得學會對這2件事「心狠」!1、對自己心狠馬男波傑克裡有一句話說:如果你想要活下來,那麼你就要狠下心來。對自己心狠才能越變越強。
  • 「心軟之人窮一生」,人生在世,對這2件事要「心狠」,精闢!
    一名著名人物,在程朱理學佔據主宰地位的階段指明了迥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深深地影響到了中國。有的人認為實現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的人說他是明代作風低劣的來源,也有的人說「這一生伏首拜陽明」心學的宗師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王陽明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人生在世,對這2件事上要「心狠」
    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曾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事實確實如此,心軟之人,遇事猶豫感性,往往只會將自己置於一個尷尬的窘境,不上不下,這樣總是下不定決心反抗,狠不下心拒絕。人生在世,一時心軟可以讓人看到你的慈善,可若是一世心軟,那旁人只會看到你的軟弱無主見,你自己也缺乏成功的堅定意志。長此以往,那心酸窮苦一生也只是必然的。故人生在世,在這兩件事上,不得不「心狠」!
  • 易經:「人窮不可怕,心軟才要命」,學會三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心軟也是一種善,對待惡人的心軟,就是對待善人的懲罰,對待自己的懲罰,別人做錯事,一定要得到懲罰,否則對方會再次犯錯,因為得到的懲罰太輕了,他們不會認識自己的錯誤。《易經》告訴我們:人窮不可怕,心軟才要命,學會心狠才能過得更好。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
    但是在我國著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看來,一個人後半生有福無福,要對「人」心狠。王陽明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和「儒學大家」孔子齊名,被人們稱為「聖人」的人,他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心」,如何修心如何治心,並有了響徹千古的「陽明心學」流芳至今。王陽明曾告誡他的弟子們: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往後餘生才能越來越有福!
  • 《易經》:人窮的時候,做到這「3戒3斷」,你才有可能慢慢富起來
    《易經》:人窮的時候,做到這「3戒3斷」,你才有可能慢慢富起來有一句話說的好,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很多人覺得這句話有點誇張了。但事實上,《易經》的確是一本人生的「智慧之書」。而《易經》中就有洩露,人窮的時候,做到這「3戒3斷」,你才有可能慢慢富起來一、人窮時,戒掉三毛病。1、吃喝忘了工作。人在窮的時候,如果還堅持吃喝玩樂,吃喝之後,工作就不幹了,確實是個大毛病。因為你窮,本身就會有很多勢利眼的人看不起你。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含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一、不忘妄議別人的是非《易經》記載著這樣一句:「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意思是在說沒有妄念、妄行,守住正道才是好事。
  • 鬼谷子忠告:人到中年一事無成?背熟這3句話,將來才能越來越順
    人的一生中很難捨棄心軟和吃虧後的糾結。人若有情,必心軟,心軟之人,必吃虧!現實社會一直有人在提倡「吃虧」,這個是不完全對的。要知道,懂得吃一些「小」虧是智慧,可啥「虧」都吃,那就是傻。心軟的人他們內心很善良,願意成全別人,委屈自己,有時口是心非,明明笑著說,卻心裡十分難受。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在積攢大愛
    古人也說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可能這就是人生年輪給五十歲人的一個忠告或者內心的感悟吧,對於人生到了五十歲這個事實,應該重視這三件事,必須對自己心狠起來,可能很多年輕人看不懂,也可能看起來很是刻薄,但這確實是一種大愛,老了老年慢慢回想自己之前的往事,慢慢地品一品,這個時候才能體會老酒的味道。
  •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福氣往往散在這3件小事上,怪不得越過越窮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福氣往往散在這3件小事上,怪不得越過越窮處理不好自己的家庭關係《易經》中有一個卦叫作家人卦,風火家人,上卦是風,下卦是火。火越旺的時候,上面風就吹得越厲害。上面的風颳得越猛,底下的火就越旺,這就表示家和萬事興。上面的人做好榜樣,下面的人就願意去學習。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上下是一團和氣,同心協力,所以就能家道興隆。
  •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
    易經:人越是沒錢的時候,這三件事越是不能少!有錢沒錢都要看看小時候家裡窮,同學都有一點零花錢,而自己的卻沒用。長大之後,對窮有一種深入骨髓的恐懼。於是拼命賺錢,但是卻沒怎麼花錢,反而享受賺錢的過程。反觀自己這一路走來,發現,沒錢、窮,並不可怕,想要改變,不是說埋頭苦幹就夠了,而是一定要多做這三件事,否則只會窮一輩子。
  • 《易經》提醒:人到50,不做三種事情,不求三種人,不走三種親
    《易經》提醒:人到50,不做三種事情,不求三種人,不走三種親人這一輩子,造物弄人!人生道路起起落落、磕磕絆絆,誰也從來不確保自己順順利利,都會遇上很多的磕磕絆絆。人生得意時,好朋友結識了你;窮困潦倒時,你結識了好朋友!人心叵測,人的內心隔著肚皮!人生得意的情況下,看不出來誰真偽。
  • 易經告誡:男人心軟一生窮,女人心軟褲帶松,說的真有道理!
    中華上下五千年,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文字,像唐詩宋詞這樣的經典,我們幾乎每個人都能吟誦幾句,既能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也能增加個人的品德修養。其實,歷史上留下下來的也有許多民間的智慧,因為農村文化水平都很有限,有文字記錄下來的很少,都是口耳相傳,在民間流傳甚廣,影響也很大,下到3歲小孩,上到80歲的老人,都能說幾句。
  • 易經:人有千算,天則一算!人到50,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
    這3件事已是「天命不可違」,受教了第一件事:自己的工作。人到五十,如果我們的工作已經很穩定,那我們就繼續安心工作吧。在這樣的一個年齡,即使我們在工作方面,沒有很大的建樹,那我們也要懂得順其自然。人到五十,如果我們還沒有一份像樣的工作,那我們也要學會順應天命了,好好地對待每一個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用我們辛苦賺到的錢,去養家餬口,去學會隨遇而安,也許,會讓我們活得更輕鬆一點。所以,人到五十,面對我們現有的工作,我們要知道「天命不可違」的道理,學會順其自然,我們就能快樂地過好餘生啊。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對自己大愛
    王陽明是浙江餘姚人,是明朝的心學大師。他的一生經歷了好多的起伏,但是最後他還是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聖人!成為了大多人學習的對象,他給我們留下了非常告誡,尤其是對中年以後的人。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狠心遠離掉這三種人,對自己所負責。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就是節制!好多人都會被欲望所影響,而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更是控制不住有的人都已經年過半百,還天天經歷風霜。很多人碌碌一生,丟了親情和健康,到頭來只得到了一些身外之物。
  • 易經: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不求三種人,不走三種親,很有道理
    易經忠告: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種人,不走三種親,很有道理因此,人在這個年齡段,應該擦亮眼睛,認清自己親戚的"真面目",減少給自己添堵的機會。這兩類親戚應當小心為上,避免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損失。易經: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不交三種人,不走三種親,很有道理人到五十,最好不要去求這三種人:1、不要去求那些看你落難就躲得遠遠的人。即使你求他,也是白費力氣,他反而會奚落你嘲諷你。
  • 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
    有人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提醒你:有這3種"心窮"表現的人,最好別深交,建議遠離很多時候,交友怕的不是你物質上的窮,最怕的是"心窮"1.兩個人約定等她畢業後結婚,記得她和我說過一句特別簡單的話:我結婚,你一定要做我的伴娘。可是呢,不知道怎麼回事,流言四起。開始說她劈腿,後來說她公交車,再後來,高中就懷孕墮胎,甚至到最後,整個系都在傳她被人包養。她不爭不辯,我在替她著急的時候,她就說了句:清者自清。只是眉目之間藏不住的無助。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我們縱覽王陽明的一生,歷經坎坷,挫折重重,他所歷經的是常人所無法想像的。他的成長曆程,也為我們指明了人類心靈的無儘可能性,甚至於包含身心健康和改變命運。他給後世遺留下了許多 忠告,在其中一個便是對於年過50的人!人生五十,是一道坎。暮然回首,一轉眼來到知天命的年紀。王陽明忠告: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身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