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2021-01-18 騰訊網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心理追求也在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逐漸增多,其實面對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恐懼行為本身是正常的,但如果持續時間過長,或影響過大,讓你的身心遭到危害那就不正常了。那麼,我們要怎樣遠離恐懼呢?

影響人們心理狀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天氣、季節、工作、考試……是不是又感覺到不順心、沮喪、悲觀甚至憤怒……種種負面情緒,是不是有些人因此認為自己距離抑鬱症、焦慮症越來越近。別害怕、別緊張,在現代社會,「心理亞健康」現象在大多數人身上都會出現。

1.強者敢於直面自己恐懼:每個人都有恐懼

所以面對恐懼,首先是我們的態度,我們需要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說害怕,然後要做到的是認真的分析努力的改善,究其根本就能妥善解決。

恐懼本身並不可怕,而且我們始終不願面對的心理才最可怕,當恐懼不再是蒙著面紗的暗黑者,當它赤裸裸的出現在你的面前,你還會害怕嗎?所以說,恐懼人人都有,厲害的人敢於面對它,所以才會徵服恐懼。

2.多嘗試與學習,我們就發現恐懼沒什麼大不了:

治療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學會用行動去戰勝它,從心理學上來說,這就是曝光效應。你越害怕一件事,你越做,就會發現,沒有你想像那麼恐怖。

你害怕當眾發言,那就一定要多嘗試,你害怕同別人講話那自然要廣交朋友。與恐懼宣戰,了解它,分析它,試圖破解它,你就能看見光明。恐懼並不可怕,最需要改變的就是你的內心,當你堅定的認為它能解決,從而向心中的恐懼宣戰時,你就贏了。

如果負面情緒長期存在心理障礙及時向專業人員求助:

如果長期持續的心理問題得不到適當的調適,容易導致嚴重的精神疾病,產生嚴重的後果。人群中最常出現焦慮障礙和抑鬱障礙,如達不到目標和不能克服障礙時出現的緊張不安、心煩意亂、憂心忡忡;碰上一點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點緊張的心理壓力,便會慌張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可能影響工作任務,這些情緒障礙常伴隨身體不適感,如胸悶、心悸、頭暈、出汗、口乾、失眠等。

有時還有些人會出現情緒持續低落,鬱鬱寡歡,悲觀厭世,自我評價降低,做事猶豫不決,不願與人交往,腦子反應慢,總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自罪自責,常感覺不幸、苦悶、無助、無望,總感到活著沒有意思,甚至嚴重時有自殺的想法及行為等等。

當感覺自己處於這種情況時,同樣不要恐慌,更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朋友圈中流傳的各種「神奇的方法」,及時尋求正規治療,可明顯緩解這些症狀,並減少以後的復發率。

圖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慢性疾病與心理問題
    我大膽站出來,為病友們發聲,我希望我們能正確認識「疾病與心理」之間的邏輯,希望能讓家人與朋友們理解、希望患者朋友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與自己和解。今後我們要談什麼:很不幸,作為一個年輕力壯的青年人,我並不是一個身體十分健康的人。儘管從外表看來我人高馬大,身材健碩,但那些折磨我的慢性疾病無時不刻的伴隨著我。
  • 老司機也會翻車,心理健康問題到底有多可怕
    現在的情況還不明朗,網上的一些說法認為是司機心理上出現問題,因影響較大, 個人暫不評論,今天主要是順著心理問題這個話題幫朋友們整理一下,心理健康問題到底多可怕。各類情緒堆積,久而久之,轉為心理問題現在各類刑事案件中,涉及心理健康因素導致的有很多。這裡有一個比較著名的心理問題案件,小丑連環殺人案。
  • 搞笑漫畫:心理年齡老到可怕的司機……
    搞笑漫畫:心理年齡老到可怕的司機……歡迎大家走進《搞笑漫畫》的世界,因為故事短小有趣,搞笑漫畫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小編希望它同樣能給你帶來歡笑,舒緩你一整天緊繃的神經,為你的生活增添樂趣。那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搞笑漫畫:心理年齡老到可怕的司機……今天小胖和阿正一起逛街,附近是一處寺廟,看著僧人們早起灑掃庭院,小胖嘆了口氣,忽然覺得很可惜,沒有妹子的人生真的很難過啊。提到妹子,他忽然想起了最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理論,他拿自己測試了一下,發現結果真的很準,不知道阿正測試的結果怎麼樣。
  • 青少年會出現的心理問題有哪些?家長不要煩惱,看這裡!
    疫情原因孩子們大半年都沒上學,現在疫情好點了,孩子們又放暑假了,大半年沒去上學,很多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尤其是青少年,讓家長們很頭疼,卻又沒有辦法,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家庭關係,對青少年度過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不要過度指責,甚至辱罵,這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 林道煒: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前不重視、事後瞎恐慌
    【海外華人抗疫攻略】林道煒: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前不重視、事後瞎恐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  央視網記者:如何有針對性地減少恐慌以及恐懼心理?  林道煒: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前不重視、事後瞎恐慌。作為援鄂醫療隊員,我們在清潔區也只是戴醫用普通口罩、穿普通衣服。但是我們很重視手衛生、戴口罩、不接觸。即使檢測出核酸陽性也不要太擔心,及時檢測、及時就診、及時隔離,也是很安全的。
  • 成都棕南心理諮詢師:心理不正常的人的表現,青少年心理問題對策
    核心提示:青少年心理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青少年往往處於青春期階段,所以說情緒變化波動比較大,臨床上比較常見的青少年抑鬱症,恐懼症,焦慮症。在臨床上,青少年抑鬱往往表現為情緒低落,學習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體驗不到快樂興趣,而且自我評價比較低。
  • 常見心理問題|焦慮症的表現
    常見心理問題|焦慮症的表現 2020-05-20 0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原創 陳發展 心理科陳博士文:陳發展心理門診時,我們常常會用循環提問的方式來呈現家人對孩子問題的不同理解:「爸爸是怎麼理解兒子的問題的?」這時候,孩子的問題繼發性獲益,很可能被繼續保留,甚至變得更糟糕,或者慢性化。此時,家庭陷入一個「死局」:妥協,問題獲益,問題會繼續;不妥協,衝突會持續,問題加重。當然,也有的父母會這樣思考:「我們家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但是比很多家庭強太多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出問題,我們家的孩子卻出了心理問題呢?」
  •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命
    如今馬浚偉終於走出了陰霾,用實際行動證明,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命了!愛與恨的糾纏過後,愈加懂當下生活的可貴看了馬浚偉8年與抑鬱症抗爭的例子,可以看得出,計劃性的工作、運動健身等健康行為對他在於抑鬱症鬥爭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 遊戲心理學研究:恐懼心理相關的九種理論闡述及總結
    例如,為什麼人看到同類的骸骨,或者感到有某種可怕事物逼近時會毛骨悚然,並會不自覺的感到恐懼?就是因為求生的本能生理反應在作怪。在遠古時期的早期人類,在野外狩獵和採集食物時,一旦發現人類骸骨,就知道同類已經遇害,而附近肯定會有加害同類的猛獸或者可怕的野生動物出沒。
  • 《鬼入侵》所有問題都是心理問題
    第六集是高潮,當發現內莉一直念念不忘的歪脖子女士,其實就是她自己時,這種不可思議和恐懼的感覺,是我從未有過的觀影體驗。她那麼美,那麼純潔,為什麼就不能擁有幸福呢?但人生大多如此吧。如今誰沒有心理問題呢,這一家七口又做錯了什麼,為什麼要遭遇這些痛苦?到最後一集,大結局已經在意料之中,或者說我已經不在意什麼反轉或者揭秘了。
  • 《重啟人生》:心理創傷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自知還傳給下一代
    你覺得自己有心理創傷嗎?讓我們簡單做個測試。請以【是】或【否】作答:1. 當我每次想到要嘗試新的問題時,就會感到焦慮或害怕。2. 我覺得自己永遠趕不上別人,做什麼事都不對。3. 我實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4. 我的生活很空虛,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沮喪。5. 我愛取悅別人,覺得沒有自我的身份認同感。6. 我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價值。7. 我極少有自己的想法。8.
  • 生化妊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該如何面對它
    當時麼媽不知道,這個數值其實並不太好(懷孕3-4州HCG的正常值在500-10000,麼媽懷麼麼的時候查了一次,結果是9999)。 也許是荷爾蒙的作用,麼媽那幾天特別特別煩躁、特別特別害怕、特別特別……有情緒。
  • 面對新冠肺炎:心理問題的幹預策略
    ,會誇大疫情帶來的後果,進而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應激反應、心理問題甚至精神障礙。&nbsp&nbsp&nbsp&nbsp① 正常的應激反應&nbsp&nbsp&nbsp&nbsp當人們面臨健康或生命威脅時,常見的應激反應包括心理反應和軀體反應。心理反應可以表現為緊張、恐懼,有的也可以出現憤怒、抑鬱等情緒反應。
  • 青少年心理問題高發的背後
    卻不能發現原因,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些孩子可能是學校壓力緊張造成的軀體化症狀。需要找尋孩子的壓力源,幫孩子解決問題。所以,在學校中普及心理知識,讓老師和家長都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是讓孩子幸福成長的重要環節。
  • 單親孩子的心理問題剖析
    單親家庭是指只有一個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這樣的家庭並非僅僅源於離婚,還包括那些因病或事故失去雙親之一的情形。兩種情形下的家庭所要面對的壓力和要處理的問題有所不同,前一種情形下的家庭所面臨的問題會更多、更複雜一些。 非離婚而致的單親:喪失、悲痛、忽視 單親家庭意味著完整家庭的消失。那些因病或事故而致單親的家庭所面臨的首要問題是處理喪失和悲痛。雙親之一會讓悲痛控制住自己,而無法將注意力和情感轉移到孩子身上。
  • 【海外華人抗疫攻略】林道煒: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前不...
    央視網記者:如何有針對性地減少恐慌以及恐懼心理?  林道煒: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事前不重視、事後瞎恐慌。作為援鄂醫療隊員,我們在清潔區也只是戴醫用普通口罩、穿普通衣服。但是我們很重視手衛生、戴口罩、不接觸。即使檢測出核酸陽性也不要太擔心,及時檢測、及時就診、及時隔離,也是很安全的。
  • 【每天學點心理學】黑暗恐懼與信任有關?!
    而deadline則是身後的一團火,當它離我們足夠近時,害怕被燒著的恐懼感戰勝了對掉下去的恐懼感,於是我們一下子衝了過去,在deadline前趕完了任務,儘管質量很難說。更可怕的是,很多拖延的人甚至很享受那種deadline過後突然一下放鬆的感覺,而且拖延的結果有時反而挺好。這種時候,會在心裡表揚自己很有「效率」。
  •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為什麼要說謊
    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並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說謊。  這段對話是多倫多大學人類發展與應用心理學系教授Kang Lee在TED演講時提到的一個小故事。  Kang Lee教授和他的團隊致力於研究兒童說謊的心理變化,經過無數次實驗後,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無論性別、國籍、宗教信仰,30%的2歲孩子撒謊了;  3歲的孩子會為了客氣而說謊,比如收到的禮物不合心意也會說我很喜歡;  5歲的孩子會為了拍馬屁而說謊,比如明明老師唱歌很一般,孩子也會說老師唱歌唱得真好,我給你打100分;  當孩子9歲時,他已經學會說謙虛的謊言了
  • 青少年心理問題不容忽視
    ');}-->   升學壓力大、課外輔導班各式各樣……近年來,越來越多孩子在壓力下成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不容樂觀。  「以前來心理精神科就診的青少年很少,但現在來就診的青少年人數大大增加,尤其寒暑假,節假日。」重慶三一八醫院精神心理科心理諮詢師程月表示,青少年抑鬱離我們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