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歐洲疫情加劇,這幾天很多賣家都密切關注著歐洲市場的狀況。繼法國和德國全國「封城」後,英國、比利時已經宣布「封國」。同時,因為不滿封鎖政策,不少城市表示強烈抗議,多城出現了暴亂場景。
除此之外,小編從各類渠道獲知,歐洲路向物流將延誤到12月,因為封鎖政策,運費也隨之水漲船高。
歐洲第二波疫情加劇,英國宣布「封國」
歐洲疫情狀況愈演愈烈,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其他歐洲國家都更新防疫措施。
英國
當地時間10月31日晚,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從11月5日起英國英格蘭地區開始實施第二次全面封鎖,直至12月2日結束。
屆時除售賣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外,餐飲、娛樂等非生活必須設施、機構一律暫停營業。和今年春天的第一次全面封鎖不同,此次封鎖期間英國的小學、大學等校園將繼續保持開放。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英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1萬例,其中死亡病例超過4.6萬例。
比利時
目前,隨著歐洲疫情肆虐,歐盟27國中的其他國家也開始跟進,繼法國和德國之後,比利時也宣布再次「封國」。
比利時首相亞歷山大德克羅3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了新的封鎖措施,並表示該措施將持續至少一個半月。他還稱該措施是「緩解比利時疫情的最後機會」。
從11月2日開始至12月13日止,比利時實施全國性的加強封鎖措施,非必要的商店關閉,並且維持宵禁。
義大利
義大利衛生部30日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義大利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647674例,過去24小時新增31084例,是疫情暴發以來最高值,也是日增首次突破3萬例。專家認為,義大利疫情有急劇惡化的趨勢。
雖然疫情不斷加劇,但義大利多座城市卻接連爆發了示威遊行。義大利的都靈、米蘭、那不勒斯等義大利主要城市從25日晚間或26日開始接連爆發示威活動。
歐洲路向物流延誤至12月,運費再度暴漲
此前,法國和德國封城消息更傳出來時,就有不少賣家擔心自己已經發出去的貨是否能正常入鏡,另外後面發出的貨還能不能發出去,會不會延誤。
從貨代近日反饋的情況來看,歐洲多國「二次封鎖」,再加上因民眾不滿封鎖政策而引發的暴亂,空派仍在運作,但是鐵派時效也不穩定,雖然目前大部分物流渠道還在正常運轉,但延誤在所難免。
有貨代發出的通知顯示:目前歐洲受二次疫情的影響,德、法等歐洲六國相繼下達封鎖禁令,情況預計延續到12月初。在此期間,歐洲路向的貨物派送時效預計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延誤。
美國貨櫃海運價格也是暴漲到近8年來最高點。
據最新一期的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顯示,在跨太平洋貿易中,運價依舊保持著上漲的趨勢。去往美國西海岸的航線上漲24美元,至3,865美元/FEU;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4%。
市場上現在已經出現了搶船期、搶貨櫃的情況,即使閒置船舶相繼恢復運營,依然難以滿足需求。船公司缺箱情況,如下表所示:
這波搶空箱的大潮從10月24日開啟,10月24日加價為500/櫃,而後呈一個上升的趨勢,到1000元定一個空箱!但是,很多外貿貨主表示:有價無市!難!
小編發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1、船運貨櫃周轉不暢是導致運輸成本增高、物流價格上漲的一大原因。
2、由於疫情的影響,國內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資的出口需求大幅增加。但是國外到中國的貨物卻是大批減少,導致很多船運公司國外返程時出現空船甚至虧載的情況。
當然不光是海運的費用上漲,鐵路缺箱也是堪憂,陸上甚至空運價格都是持續上漲:
日前國際機場協會(ACI)歐洲分會警告說,如果到年底客運量還沒有恢復,估計歐洲未來幾個月內將有193個機場面臨破產。
機場破產就意味著運力下降,運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會助推運費上漲,因此未來如果歐洲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那這波漲價潮還有可能進一步推高。
因此,面對未來的物流走向問題,外貿貨主無奈對賣家道:「我們只能告知你當前狀況,無法告訴你未來的情況。」
介於目前的狀況,我司向一直支持和關注我們的廣大客戶朋友聲明:
我司所有相關業務繼續照常運營,我們將會盡最大力量保障我們的服務品質及服務時效!
同時,在未來的兩個月內,歐洲可能會繼續面對疫情持續惡化、寒冬、社會動蕩,和可能發生的各個環節擁堵等一系列不穩定因素,導致派送延誤,建議大家提早補貨,以便有充足時間安排派送。
儘量選擇直航的頭程物流,避免清關複雜繁瑣的口岸落地清關
疫情無情人有情,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皇家物流的支持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