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3年重疾險,做手術花費近3萬元,她為什麼得不到賠償

2021-01-13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2月27日訊(記者周萍英)「買保險就是想在發生重大疾病的時候有保障,誰知買了三年到需要的時候卻告訴我說不能賠。」今天,在武昌馬家莊附近創業的王女士昨日向記者講述了她買保險卻遭遇理賠難的經歷,希望能給廣大市民提個醒。

據王女士介紹,她今年43歲,想著年齡越大可能以後會出現各種身體疾病,出於對未來重大疾病費用支出保障考慮,於是便從2015年起,通過網絡購買了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一年期重大疾病保險」一份,每年繳納費用1696.5元。包含有住院險等,保額5萬-20萬元。

今年1月份,王女士被檢查出子宮肌瘤大於五釐米,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切除手術,手術和住院費用共計2.9萬餘元。手術後,王女士在網上提交了理賠材料後,對方回復拒絕理賠,原因是病歷上顯示發現子宮肌瘤兩年多,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也就是說,公司認為王女士刻意隱瞞疾病投保不予理賠。她後來也打電話給平安保險網購部門溝通,對方回復可以協商,但最終仍是拒賠。

「實在是想不通,買了保險結果卻沒用。」王女士承認,以前確實查出有子宮肌瘤,只是比較小,醫生也建議不用管,她說:「我覺得像我這樣的人肯定會有很多,很多人早期體檢查出子宮肌瘤,因為較小一般都不會當一回事。但是等到肌瘤長大需要做手術時問題就來了,保險公司會以此為藉口不理賠。也許可以把我的經歷當個案例敬告廣大女性朋友,買保險的時候要注意自己有無乳腺增生、子宮肌瘤情況。」

保險公司對這種情況是怎麼規定的呢?對此,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了泛華金融控股集團保險經紀人張嚴,她說:理賠應以醫生病歷為準,就王女士的情況看,公司不賠是因為病歷說明帶病投保可能比較大。另外,她購買的是重疾險,良性子宮肌瘤不屬於重疾,但是她購買了住院險,如果符合要求是可以賠償一部分的。建議市民「要買保險的話還是要把條款看清楚。網上買保險沒有人跟你解讀條款,自己也不是很懂。通常通過經紀人購買都會解釋清楚,而且可續保五年,就是說購買保險後五年後發病也是可以繼續保障。」

湖北山河(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律師事務所陳紅軍律師認為,根據《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

相關焦點

  • 股骨手術不算重大疾病 購買重疾險怎麼最划算?
    前不久,防城港的李先生打電話到「保險在線」,疑惑地說:「我買了保險,現在做了手術還沒有拆線,我想問一下,保險公司為什麼不給我理賠。」李先生的情況並不複雜,他買了一份終身重大疾病保險,每年交840元,一共要交20年,現在已經交了10年。上個月,李先生因為股骨頭手術,花了2萬多元做手術,到現在還沒有拆線。保險公司告訴他不能理賠,也沒有說原因。
  • 一輩子沒患大病 重疾險不是白買了?
    將上面3種保險拿出來分析,並不是為了對比彼此的優劣,而是想讓大家明白什麼樣的重疾險才適合自己。 帶身故責任重疾險,本質上相當於一份保險同時買了重疾和壽險兩個保障責任,就像你吃拉麵的時候點一盤涼拌木耳,你能說木耳就一定比拉麵好吃嗎?
  • 做過手術居然也能買保險!專家手把手教你配置保險方案!
    莊女士就是在去年單位體檢中,查出甲狀腺癌,好在這種癌症花費不高,幾萬塊就能治好。經過這次治療,莊女士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於是通過 1 V 1 服務找到我們,希望花 1 萬塊給全家配置合適的保險。1、家庭情況想搭配適合的保險方案,要先重點了解家人的健康情況。莊女士:甲狀腺癌手術後,只有極少數對甲狀腺癌友好的保險可以買。
  • 重疾險擇優賠付背後的服務進階
    2015年6月12日,河北廊坊的王女士為自己投保了智勝人生終身壽險,同時附加了8萬元保額的智勝重疾險、無憂豁免保險費重疾險C以及住院費用保險A。 不幸的是,就在2020年10月9日,王女士因心臟病在北京安貞醫院就診,經診斷發現,王女士罹患的是二尖瓣關閉不全,需進行手術治療。
  • 有了百萬醫療險還要買重疾險嗎?
    另外,百萬醫療險還保一些特殊的門診急診,例如門診手術、癌症放化療、門診腎透析、住院前後的門急診等。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保險,它最高可以賠付100%,但不會超過治療費用。也就是說,醫療險即使保額有200萬,但是如果你只花費了1萬治療費,那麼賠付給你的就是1萬(此處先不考慮免賠額),而不是全部保額200萬。
  • 臨潁:這個女調解員,3年調解案件126起,涉及賠償金額500多萬元
    郭俊傑,2012年7月退休,2017年9月被臨潁縣社會矛盾調處中心聘任為專職人民調解員。郭俊傑從事調解工作以來,雷厲風行、敢於擔當。她從事調解工作3年來,把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面對不同矛盾糾紛她都能依法、依規、公平進行調解。
  • 【排行榜單】消費型重疾險推薦排名(截至2020年3月)
    大魚測評 原創文第222篇截止2020年3月,大魚測評已經完成了100餘篇重疾險測評。重疾險包含諸多類型,今日發布的榜單為截止2020年3月的消費型重疾險排行榜。更多更豐富的重疾險榜單,我們會在隨後的日子陸續發布。
  • 2000名跨性別者被迫絕育 荷蘭政府道歉並賠償每人3.9萬元
    海外網12月3日電 荷蘭政府向為合法改變性別而被迫絕育的跨性別人士道歉,並同意對大約2000人支付每人5000歐元(約合人民幣3.9萬元)的賠償金。據路透社報導,2014年以前,根據《荷蘭跨性別法》,希望對出生證明上的性別做出修改的人必須接受不可逆的絕育手術,這項法律保持了近30年不變。
  • 重疾險5大陷阱深度揭秘
    高發輕症為什麼重要?這裡舉個例子:前一陣子,網上一家保險公司的拒賠案例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XX由於冠心病住院,醫生表示他的這個病是可以開胸做「冠狀動脈搭橋術」,也可以不開胸,做「冠狀動脈介入術」,也就是微創手術介入心臟支架。
  • 女子整容手術後未甦醒!這家公司被3次處罰,涉3起醫療糾紛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3月,註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姜宇祿,經營範圍包括醫療美容科,美容牙科、外科、皮膚科、中醫科,以及麻醉科等。公司大股東為四川嬌點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張旖為該公司實際控制人。嬌點醫學美容醫院官網信息稱,該院為創始人張旖聯合姜宇祿共同創建,是由四川省衛生廳嚴格審批通過, 集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美容外科全線運營於一體。
  • 南昌女子嫌胸部過大,花3萬做縮胸,如今皮膚壞死醫院不願賠償?
    部分女生為了使自己的胸部看上去更加豐滿,不惜花費巨額做隆胸手術。南昌一女子卻是嫌棄自己的胸太大,花費3萬去醫院做縮胸手術。令該女子沒想到的是,這次手術不僅沒到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反而將她陷入慘境,導致其後悔不已。王女士長期深受F罩杯的困擾,在朋友的介紹下,到南昌星妍美容醫院做縮胸手術。但是手術後,王女士因手術留下的傷痕遲遲沒有痊癒。
  • 買了重疾險,一輩子沒患大病,是不是白買了?
    目前市場市場上的重疾險,身故責任不太一樣。 即使是同一款產品,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身故責任。 大致可以把重疾的身故責任分為3種: 有身故責任,賠付保額:如果沒出險就身故了,賠付保額。很多線下產品都是這樣。
  • 女子在整形醫院花費3萬做肋骨鼻,拆線後發現鼻子歪了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 ■見習記者 張莉/文圖近日,東方今報跑腿熱線(0371-65830000)接到市民王女士(化名)求助稱,自己在河南幻顏整形醫院花3萬元做了肋骨鼻,術後拆線發現鼻子歪了,與院方交涉後續無果,原本計劃變美的鼻部手術,
  • 注意避坑:重疾險中的附加險是越多越好嗎?
    2.2 續保條件附加險續保必須是在主險交費期內,而目前國內主險最長繳費時間基本是30年。所以附加的一年期醫療險最長只能續保30年。而單獨買一份一年期醫療,就有更多選擇,比如最高續保年齡達到88周歲。2.3 共用保額有些附加險與主險是共用保額的,這主要針對那些壽險+附加重疾險的產品來說。
  • 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區別是什麼?應該如何配置?
    今天小雨跟大家說說其中的區別,主要內容有以下4點:1.保障範圍不同2.功能不同3.核保標準、價格不同1.醫療險覆蓋範圍較廣住院醫療、前後門診、門診手術和特殊門診都涵蓋,通常不分意外和疾病。比如骨折、局部的微創手術等,在符合保險條款規定的情況下,都可以得到報銷賠付。
  • 張國榮的3億遺產,逝世17年後在哪裡?
    2003年4月1日,一個身影從文華酒店的24樓一躍而下,他就是張國榮。愚人節當天最大的玩笑,就是這位天皇巨星的隕落。而更讓人好奇的是,張國榮去世17年後,他價值3億多的遺產,去哪兒了呢?千多萬元。明星做保險規劃的不在少數:範冰冰曾經為了自己的臉蛋上了8000萬的保險;鋼琴家郎朗為自己的一雙手也上了1億保險;英國球星貝克漢姆為自己的雙腿上了1億英鎊的保險(近9億人民幣
  • 達爾文3號超級瑪麗3號定期下架後,還有什麼消費型重疾險值得買?
    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關於消費型重疾險的話題: — 挑選消費型重疾險的關鍵點 — 3款消費型重疾險對比 — 這樣買保障好又全面 01 挑選消費型重疾險的關鍵點
  • 重疾險新規解讀:重疾險新規什麼時候實行?重疾險新規之前買還是...
    2020年3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並向行業開展徵求意見工作。 於是乎,甲狀腺癌剔除重疾範圍這類謠言總會被從業者拿來宣傳。
  • DRG實施後重疾險的發展趨勢
    實施DRG之後,重疾治療費用的透明化和增速下降對商保產品起到了引導的作用,主要的趨勢是做減法。臺灣的重疾險和大陸地區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保障的疾病種類少,大部分基礎款重疾險只保障7種核心重疾,一些公司拓展疾病範圍到30種左右也相對常見,但像大陸地區這樣大部分重疾險保障疾病種類超過100種的非常少。
  • 重疾險疾病定義重新修訂,都有哪些變化?
    中國健康險與重疾險發展的歷程1995年重大疾病保險首次進入中國市場;2006年深圳「友邦案件」引起了媒體界的大肆報導:保險保死不保生。保險業爭議聲音空前高漲,催生了2007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該規範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