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本山的女搭檔,廣為人知的是宋丹丹和高秀敏。
在宋丹丹之前,趙本山還有一個搭檔,是和趙本山一起走紅的黃曉娟。
1990年,趙本山在遼寧電視臺演了一個小品《相親》,被央視春晚導演看好。
春晚導演要求趙本山換一個女搭檔,趙本山找到趙麗蓉,卻被對方以風格不合適拒絕。
經過千挑萬選,趙本山在瀋陽找到了落落大方的黃曉娟。
趙本山和黃曉娟的合作非常成功,《相親》之後兩人迅速走紅。
1991年春晚,黃曉娟和潘長江第一次合作,演出小品《歪打正著》。
1992年,趙本山和黃曉娟又合作了《我想有個家》,同樣膾炙人口。
這一年春晚之後,黃曉娟離開了趙本山,開始長期和潘長江合作。
用黃曉娟的說法,是她認為和潘長江的身高差會更有喜感,讓觀眾一看就樂呵。
1993年春晚,黃曉娟和潘長江合作了小品《橋》,果然大受歡迎。
黃曉娟挑著籮筐和潘長江跳舞的畫面,詼諧搞笑,至今被人津津樂道。
潘長江開玩笑說自己是「第三者」,把黃曉娟從趙本山的手裡搶了過去。
2001年,趙本山範偉高秀敏的《賣拐》和潘長江閆學晶黃曉娟的《三號樓長》同時入選春節晚會。
當天晚上直播時,由於黃宏小品超時,導演臨時決定把潘長江黃曉娟的小品砍掉,以保證準時敲鐘。
得知這個消息,三個人都很失望,畢竟準備了那麼久,第一次上春晚的閆學晶直接落淚。
看著兄弟和曾經的搭檔,趙本山站了出來。
他找到導演,要求把自己的《賣拐》縮減幾分鐘,留下《三號樓長》。
就這樣,趙本山範偉高秀敏緊急修改劇本,甩掉幾個包袱,整整省出了4分鐘的時間。
縱然如此,《賣拐》還是成為經典中的經典。
黃曉娟當年走紅之後,自覺文化方面有所欠缺,參加了成人高考,考上遼寧省文化藝術大學,後來又考入前進文工團成為副團長。
這期間,黃曉娟從未放棄演藝之路,她出演過《老道口》和《別拿豆包不當乾糧》等諸多電視劇,也參演過不少小品。
提起搭檔,黃曉娟說最默契的是潘長江,兩人在一起很有喜感。
至於作品,黃曉娟說她最喜歡的還是當年和趙本山合作的《我想有個家》,她說她最適合的還是賢妻良母的角色。
如今的黃曉娟,已經是遼寧省文聯副主席,工作更加忙碌。
對於觀眾期待的她和趙本山的再度合作,她說,本山企業那麼大,我一邊忙單位一邊忙演戲,大家都在忙著各自的事業,合作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看來,觀眾只能在過去的影像記錄中重溫他們合作的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