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市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拼音識字:超前學習真的好嗎?

2020-12-26 瑤安文稿

11月26日,安徽省六安市教育局發布了一個公告,主要內容是規範幼兒園的辦學行為,包括辦園秩序、作息時間、保教行為、師資隊伍等方方面面。其中,在規範保教行為的這一項裡,六安市教育局明確提出:

「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堅決禁止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嚴禁布置文字類家庭作業、組織高強度的機械記憶方面的教育訓練以及任何形式的測驗考試。」

其實,像六安市教育局這樣的規範也好,禁令也好,全國各地的各個教育局不知道已經發了多少了,但是大多都收效甚微。

有時候,管得了公立幼兒園,管不了私立的;好不容易把私立的管了,外面的輔導機構又開始了。

為什麼會出現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現象?這其實是因為背後有龐大的「市場需求」。有很多家長本身就是這種現象的擁護者。

「王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家長的心聲,「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是很多家長的訴求。有很多人就利用家長這樣的心理,給孩子設置了各種課程,所以,「超前學習」的現象隨處可見。

幼兒園學習小學知識,小學學習初中知識,初中學習高中知識……

大家都在忙著讓孩子爭分奪秒的學習,難道學習就真的那麼一刻一秒都不能耽擱嗎?

幼兒園對孩子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如果在幼兒園要學習小學的知識,那麼乾脆把幼兒園這個階段併入小學好了,反正沒什麼區別了。

真的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幼兒園有它自己特殊的作用在。

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到進入學齡階段的一個過渡,給幼兒提供過渡時期所需要的時間、空間和人際環境,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可以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有了這個過渡,幼兒才能在進入學齡期以後,更好地適應學習生活。

現在的"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顯然要把這個過渡時期縮短了,甚至扼殺了。

筆者從小到大上了二十多年的學,且不說這麼多年的學習是否讓本人達到學富五車的地步。只說參加工作以後,本人竟然一度十分「厭學」。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學習,應付完一個考試又應付完另一個,早已把人累得精疲力盡了。

但是筆者比較幸運,因為小學之前,本人一直都是在玩中度過的。所以童年生活無比快樂!

有一句話說「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對於這句話,筆者深有體會。得虧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筆者才能從人生的每一個低谷中走出來。

相比較而言,現在的孩子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有的從幾個月開始奔波於各個早教機構了,上幼兒園以後更是各個課外輔導排得滿滿的。

我不知道這樣的大力培養是否會培養出一個一個小神童來,或許是有用的吧?

但是人生的問題並不是總是學習一件事能解決的。一旦當孩子在某一個時刻遇見挫折的時候,人生低谷的時候,還會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記憶來治癒他的憂傷嗎?當他們無法排解憂愁的時候怎麼辦?現在很多孩子一有挫折就走極端,是不是跟這個有關係呢?想想就讓人憂傷。

相關焦點

  • 安徽一市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拼音識字
    為進一步完善六安市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切實辦好新時代學前教育,把每所幼兒園辦成幼兒快樂成長的樂園,讓家長放心、群眾滿意、社會安心,六安市從「規範辦園秩序、規範作息時間、規範保教行為、規範師資隊伍建設、規範收費行為、規範安全工作、嚴格責任監管」七個方面進一步規範幼兒園辦園行為。
  • 佛山: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
    佛山: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等小學課程內容 2018-07-16 12: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超前學拼音、認字、背《三字經》……山東發布幼兒園「小學化...
    根據發布的《幼兒園「小學化」負面清單》,在學習內容上,像提前學習拼音、強化認字、強化學英語,教兒童學習10以上的口算、心算等;教學方式上,讓幼兒背誦《三字經》《弟子規》等等,以及小學化的評價方式、教育環境上等 問題,都不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幼兒園先要自查自糾。
  • 幼兒園孩子搶跑學拼音,國家踩「剎車」,家長這一腳也必不可少
    1月5日的《人民日報》,刊文《提前學拼音,在哪兒踩「剎車」》,「學前教育」變成「超前教育」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再次引起輿論關注。小學「零起點教學」 提前學拼音沒必要。插圖 李嘉多年來,國家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如今,絕大多數幼兒園特別是公辦幼兒園,已不再開設拼音課程。但在不少小學,一年級新生已經學過漢語拼音的現象依舊普遍存在。不僅會拼音,掌握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也不在少數。
  • 教育部: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
    7月初教育部的一則《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引發了社會熱議,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指出「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課程會剝奪幼兒的童年快樂,影響幼兒的興趣培養。對此,不少幼兒家長表示抗議。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幼兒園不準教拼音,小學必須會拼音,家長太難
    教育局明確規定幼兒園不允許教拼音,小學也必須從頭開始教拼音不能快速帶過。但是拼音有63個,每天孩子們的語文課也是固定的,小學課程安排兩個月的時間把拼音全部教完,進度不會因為某些孩子們沒有學過而減慢,並且現在的一年級語文教材,對傳統的拼音教學方式又進行了重大改革,不是把拼音單獨列出來學,而是隨文識字,把拼音穿插其中。這種教學方式,學過拼音的孩子能學得很快,但如果沒有基礎就會跟不上,即使幼兒園裡再優秀,上學後別人懂的他不懂,自信心也會受到打擊。
  • 幼升小:一年級教材變臉,先識字再學拼音,你覺得這樣編排好嗎?
    相對於漢字來說,拼音則顯得更為陌生,且抽象性更高,學起來難度更大。部編版教材把識字編排放在拼音學習的前面,關注到了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從最熟悉的學起,先易後難,放緩坡度,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剛進校門的孩子一上來就學習拼音,普遍感覺壓力較大,很多孩子會有挫敗感和畏難情緒,家長也十分焦急。我們來看看部編版的一上語文課本,第一單元「識字」,先認識「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這些基本字、常見字。據調查,90%的兒童在入學前都認識「天」和「人」,80%的學生認識「地」。相信他們對這一單元其他的字也不陌生。
  • 孩子上幼兒園,周圍人都說讓教孩子學拼音、識字、背古詩,早嗎?
    孩子上幼兒園,周圍人都說讓教孩子學拼音、識字、背古詩,早嗎?就早教而言,其實已經算晚了。《我的事業是父親》作者蔡笑晚培養出了五個博士,一個碩士,在他的教育過程中,他認為之所以孩子們個個成材,早期教育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 5年級回頭看那些我避開的坑:超前學習、英語、補習班、奧數
    孩子現在五年級,回頭看看,學英語、閱讀識字、補習班、奧數等等不少坑都被我成功的避開了,多多少少有些運氣的成分。馬上又要小升初了,慶幸之餘,自己思考總結一下,以有利後面的學習安排。  [炸彈]坑一: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快樂的玩耍就行了,要避免大腦過度開發,不然孩子上學後會厭學。
  • 資深小學語文老師:我為什麼建議孩子不要提前學拼音
    「孩子學習負擔重」,幾乎成了家長圈中公認的一件事,正因為如此,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禁止「超前學習」,尤其是幼兒園小學化的現象,教育部多次發文整治幼兒園教授拼音,算術、識字等,於是很多幼兒園不再教這些內容,而是以遊戲為主。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能背唐詩三百首,家長認為:無需拼音和識字學習,入學一樣很優秀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離開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是有這樣非常自信的家長說:沒去幼小銜接,也沒學拼音和識字,通過背唐詩三百首,我們孩子的古詩詞記憶力非常好。想問問小島老師,這樣的孩子,是有語文學習天賦嗎?
  • 開學全國統一使用新教材,一年級語文先識字後學拼音,意義何在
    關於小學一年級開始為何要改為先認字 ,再學拼音,編者列舉了以下幾個原因:一、先識字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降低了認知難度,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日常生活中,漢字隨時隨地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對於一些常見字,小朋友在幼兒園就已經認識了,而生活中拼音卻很少見,認知起來又很抽象,學習起來主要靠大量練習,提高熟練程度來掌握,難免枯燥乏味,因此為了降低學習難度,培養學習興趣,因此將簡單的漢字學習提前。二、先識字,以有形之字帶動抽象的拼音學習,更有利於孩子將拼音拼讀和漢字讀音相聯繫,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 公立幼兒園不準教小學知識,為什麼私立幼兒園就可以?
    目前的所有公立幼兒園都不準給孩子講任何小學階段的知識,這也是教育部明確規定的。比如簡單的拼音,十以內加減法、識字等在所有公立幼兒園都是不允許的。但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私立幼兒園就可以?培訓機構也可以呢?
  • 孩子學「拼音」,家長要「拼命」?用好這3招,讓孩子輕鬆學拼音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教育部辦公廳曾發布《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等小學課程內容,以期達到糾正"小學化"教育環境的目的。鄰居都快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不僅要安撫好小孩的情緒,還得想方設法找拼音補習班給孩子補課,課後還要自己帶著孩子認字讀拼音,鄰居真的忙得焦頭爛額。那段時間,鄰居肉眼可見地瘦了。鄰居苦笑著說:"現在孩子上學,全家受罪。為了讓她學好拼音,可不,命都差點豁出去了,真的累到虛脫。"
  • 升小學,孩子拼命補拼音識字數學?有遠見的媽媽這樣做
    面對閨蜜的「恐嚇」,我真的有點心驚,然後又諮詢了一下女兒同學的媽媽,對方淡定地回復我:「我女兒已經開始背初中的英文單詞了。現在正好幼兒園長假,她一三五識字練字,二四六英語數學,每天都練習跳繩。」我突然想起我的小學時期。
  • 孩子的識字技能,如何在放養中獲得,日常滲透有妙招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明文發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禁止給孩子們提前教拼音,寫字等一年級內容,這裡,有些家長就糾結了:幼兒園時期不讓孩子接觸拼音、漢字,等孩子上了一年級後,哪裡能跟得上?別人家孩子幼兒園時期學習了,自家孩子沒學習,那是不是就輸在起跑線上了?
  • 鄭希怡女兒上學種菜引熱議,7歲之前,該不該讓孩子學拼音識字?
    為了給孩子們解壓,教育部一再強調「禁止幼兒園小學化」,但家長們的焦慮不減反增:幼兒園不教拼音、不練字,到了一年級跟不上怎麼辦?於是,各種培訓班就有了「生意」。但凡有一個家長送孩子去上幼小銜接班,就會有接二連三的家長送孩子去。或許家長和孩子都不願意,但不得不「隨大流」。
  • 孩子是先識字還是要先學拼音呢?這兩種有什麼區別
    但是,儘管小學教科書發生了變化,但兒童在年幼時仍需要提前或多或少地學習。 因此,許多父母正在考慮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教授識字還是按照現行標準來教孩子拼音。現在,讓我們今天討論一下「先識字」和「先學拼音」的孩子,上小學後有什麼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