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教育部的一則《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引發了社會熱議,通知中明確規定嚴禁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指出「小學化」傾向的幼兒園課程會剝奪幼兒的童年快樂,影響幼兒的興趣培養。對此,不少幼兒家長表示抗議。
令人焦慮的教育現狀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大部分家庭都能夠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家長們都主張「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不少家長從幼兒園開始就給孩子報補習班,幼兒園趨附家長們的要求教授拼音、計算,已是常事。
小學擇校家長們更是不惜重金、煞費苦心地把孩子往「重點」小學裡塞,新聞中看到小學擇校面試的驚人才藝與家庭背景大比拼,已屢見不鮮,形成「孩子們拼爹,家長們拼孩兒」這種讓人嘀笑皆非的社會怪象。
家長們為孩子報考重點小學
幾個小朋友領取小學錄取通知書
教育部三令五申無效終放大招
事實上這並不是教育部第一次提出反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2011年,教育部發布《關於規範幼兒園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糾正「小學化」現象的通知》;2012年,教育部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
多年來的三令五申並未得到社會和教育機構的重視,面對問題日益嚴峻的幼兒教育現狀,教育部終於按捺不住放大招了,在今年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中,不僅明文規定禁止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更指出教育部門將於2018年底進行全面的排查,對於沒有如期整改的學校,實行年檢一票否決,並嚴肅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有網友表示,幼兒園不打好基礎,一年級就會跟不上;也有網友表示,這樣才是真正地讓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了……對此,您持什麼觀點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發言~~
棗莊親子護照,服務親子旅遊,關注親子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