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花木蘭》?

2020-08-28 婷子ting

花木蘭(2020)

主演:劉亦菲/安柚鑫/甄子丹/鞏俐/曾曉童

評分:

2020年8月10日,新浪微博@迪士尼電影,官方宣布此前因疫情影響、無限期擱置上映的《花木蘭》確認引進大陸。網友紛紛表示期待,終於能在電影院見到神仙姐姐了。

對我而言,從劉亦菲確認出演花木蘭以後,我就莫名的感動,非要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不可。而我並不是劉亦菲的粉絲,可是我內心卻無比激動。

說起這部迪士尼電影版的《花木蘭》,上映故事頗為曲折。本片原定於今年3月在北美院線上映,後因疫情影響,上映日無限期擱置,網上多次傳出《花木蘭》定檔的消息,而本片終於在8月10日確認大陸引進,這個好消息也讓中國的影迷們鬆了一口氣。因為疫情影響,北美和全球一些地區將不在影院上映《花木蘭》,《花木蘭》將在迪士尼的流媒體:「迪士尼+」採用線上收費的方式和影迷見面。而迪士尼對《花木蘭》在官網的觀看定價為29.99美元。消息一出,海外網友紛紛表示不會去購買這部電影。更有甚者,之前一直為此片宣傳的法國獨立電影院Cinepal的老闆Gerard Lemoine,在得知《花木蘭》不會在該地區影院上映後,親自錄視頻憤怒地打砸《花木蘭》的宣傳海報。

花木蘭作為中國古代的巾幗英雄,她替父從軍的感人故事一直流傳下來,大眾耳熟能詳。花木蘭代表的是中國女性偉大的英雄形象。迪士尼的市場定位也準確,瞄準了控制疫情良好的中國大陸市場。說穿了,即便《花木蘭》在北美地區上映,慘澹的北美票房也很可能因高額的宣發費用而入不敷出。原因很簡單,之前劉亦菲轉發人民日報微博,支持香港警察,遭到外網網友抵制《花木蘭》。

他們去IMBD電影網報復性評分,《花木蘭》顯示評分2.1,而本就對華人有歧視的美國人又會以怎樣的眼光看待這部電影呢?

眾所周知,好萊塢奉行的意識形態是白人至上,近幾年因黑人強烈反抗,好萊塢也不得不做出了妥協。迪士尼的新電影《小美人魚》大膽採用黑人女演員哈裡·貝裡扮演美人魚。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形式上的「種族平等」。

在好萊塢,我們的華人形象卻連形式上的「種族平等」的待遇都鮮有達到過。有人說,在美國,種族歧視鏈是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黃種人。過去華人只能在好萊塢電影中扮演小偷、流氓、妓女等不光彩形象,或是給人取樂的丑角。所以以正面形象風靡美國的李小龍才顯得那麼偉大,在好萊塢,李小龍真正地為華人演員爭光,為我們華人出氣。

華人女演員白靈以前在好萊塢幾乎專職扮演妓女角色。

《宿醉》中,韓裔美國演員鄭肯扮演搞笑猥瑣的黑社會華人「周先生」。(即便不是華裔演員,只要是亞洲人在熒幕上扮演華人丑角就行了)

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成為了全球第二大電影票房市場,好萊塢為了賺取中國的票房,不得不提升華人在電影中的正面形象,華人演員扮演的角色從過去的黑社會、丑角、妓女搖身一變,變成了白人男女主角的助手。這些言論並非危言聳聽,因為意識形態的洗腦在好萊塢是真實存在的。舉個最近最經典的例子:《星球大戰8》本身就是最大的種族歧視電影。男女主角是白人帥哥美女,男女配角是相貌不出眾的亞洲人與黑人。

在這樣一部當代主流美國意識形態文化的電影中,好萊塢甚至可以做出這樣明目張胆噁心人的操作:讓其貌不揚的黑人男配和華人女配以主角助手的正面形象演出,為的只是形式上的「種族平等」,以及觀眾裡華人和黑人手中的電影票錢。

在了解好萊塢的這些醜惡操作之後,讓我們回到文章的標題:我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花木蘭》?你想賺我的錢,好,我給你賺,但我必須花錢花得舒服,美國製片方絕不要再想像以前一樣,在電影中玩弄醜化華人或貶低華人形象的把戲。面容姣好、三觀正的劉亦菲無疑能擔噹噹代華人女性的熒幕正面形象。好萊塢要賺中國人的錢,迪士尼要賺中國人的錢,可以,這是生意,但這次,我們要光明正大地輸出中國的審美價值觀,塑造華人的熒幕正能量形象。所以我一定會去電影院支持《花木蘭》,無關電影本身好壞與否,我想任性一次。

相關焦點

  • 差評如潮的《花木蘭》,還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花木蘭》中國定檔海報差評如潮的《花木蘭》似乎有點讓人望而卻步了,到底還要不要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呢 在這裡,我想解釋一些問題,供路人了解。 (1)為什麼《花木蘭》還沒上映,評分網站就放出低分? 由於全球疫情原因,迪士尼對《花木蘭》採用了特別的發行模式。
  • 我為什麼沒有急著去電影院看《花木蘭》
    文|十裡荷塘秋水長新電影開始陸續上映,我挺想去看個啥。睿睿去看了《花木蘭》,問我要不要跟她一起去,我看看日程安排表,說不了,你先去吧!我可看可不看。睿睿說不像你呀!你不是特別喜歡看電影,最近是怎麼了?我說沒有激發我特別想看的欲望唄!
  • 200元上網看《花木蘭》,迪士尼要「逼死」電影院?
    《花木蘭》的院線上映計劃將在沒有Disney+的國家地區進行。9月4日起,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灣等地將開始公映。影片最大的目標市場中國內地暫未定檔。在宣布線上發行之前,迪士尼的《花木蘭》和諾蘭的《信條》被視為拯救電影院、重振電影市場的關鍵作品。
  • 在電影院看了劉亦菲的《花木蘭》後,我們來認認真真地罵
    ,在電影院看了個午夜場。「氣」而與木蘭惺惺相惜,還告訴她柔然首領是聲東擊西,實際上要去京城殺死皇帝。木蘭一會要follow「榮譽」於是接受嫁人,一會要cue「勇敢」於是女扮男裝上戰場,被女巫一頓打突然覺得要點題一下「真實」於是恢復女裝,然後奔回京城救皇帝就口述「忠誠」,最後又突然點題「孝順」說我不孝我要回家盡孝,最後回家當著眾人面接旨為家族帶去了
  • 劉亦菲說「花木蘭回家了」,這個留洋回來的花木蘭,你會去看麼?
    前言迪士尼電影宣布電影《花木蘭》定檔,「花木蘭」扮演者劉亦菲轉發稱:木蘭回家了,期待與你們相見。但是從海選演員到定檔,中間經過了一系列讓觀眾不太愉快的事情,你還會電影院去看這部電影麼?而且有點疑惑,「花木蘭」為什麼「回家」,她什麼時候「不在家」過?01「花木蘭」選角要求迪士尼出過電影《花木蘭》演員招募啟事,對飾演「花木蘭」的演員招募要求是,十八至二十五歲,體態柔軟輕盈、健美、敏捷,內心遠比外表堅強。
  • 《花木蘭》:認識花木蘭
    去看了《花木蘭》。是疫情之後第一次走進電影院,上次進電影院是八個月前。。雖然差評如潮,雖然知道豆瓣評分只有4.7,雖然從小就知道「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的故事,我也不是劉亦菲或哪個演員的粉絲……還是貢獻了兩張電影票。我覺得沒那麼差,拍得挺好看的。
  • 你們看《花木蘭》了嗎?聽我一句勸,別去電影院
    就是一出來就是個辣雞的意思,別人是輸在起跑線上,《花木蘭》是直接趴在起跑線上。我記得當初《花木蘭》原定於3月26日全球多地上映,後面因為疫情改檔到7月24日上映。哪怕是去買一幅呢,花不了多少錢。你不買,還想裝逼,還放這麼大給人看。我都是關著燈。現在好了,辣眼睛的化妝和沙雕對聯一起出現,想讓人不罵你是個沙雕都很難了好麼,因為他不罵你是沙雕,別人就會罵他是沙雕,你讓人家怎麼選。
  • 你們看《花木蘭》了嗎?聽我一句勸,別去電影院
    給大家看幾張中國人的化妝效果:這特麼不是日本藝伎的妝容麼,所以現在你們美國佬已經沙雕反智到中國和日本傻傻分不清楚了麼。就衝這個妝容我跟你說,花木蘭的棺材板已經按不住了,等著晚上被弄死吧你們。如果說服道化只是辣眼睛的話,那英文對白簡直就是在強姦耳朵好麼。
  • 明知劉亦菲的《花木蘭》口碑不行還去看是什麼心態?
    迪士尼的《花木蘭》從得知有劉亦菲就挺期待的,別人我不清楚,我個人是似乎好久沒看到劉亦菲演戲了,純粹是衝著顏值去的。後來,陸續看到《花木蘭》預告片和一些海報,也就越發想要看了。哪怕我已經儘量避免看《花木蘭》的相關消息和評價,還是會被各種推薦不停地通知——「《花木蘭》是一部爛片!」。明知劉亦菲的《花木蘭》口碑崩了,我還是跟朋友去看了,並且其中也不乏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票房說明一切。
  • 年度爛片預訂,劉亦菲的《花木蘭》撲街?我勸你別去電影院了
    疫情得到控制,影視行業慢慢復甦,小夥伴們終於可以去電影院看電影了,雖然隔著一個空位,但也不妨礙我們看電影的激情,這兩天《花木蘭》的上映也引起了一股爭議。因為之前迪士尼出過動畫版的花木蘭,反響很不錯,隨後出了花木蘭真人版,大手筆大製作,看看這主演陣容: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傑森·斯考特·李等,票房絕對槓槓滴啊!但是為什麼在中國上映之後撲街了呢?
  • 這是我在電影院看過最爛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 有劇透!粉絲勿入
    說實話,在去電影院之前我仍舊是抱有期待的,哪怕豆瓣評分只有4.9,我仍舊認為,不,它不可能這麼爛,我不信邪地走進電影院。結果,嘿,真就有這麼爛。後來花木蘭從巫師那裡得到了消息回來告訴他,他仍舊不相信,軍營裡幾個士兵稍微支持了一下花木蘭,他就輕而易舉的相信了。還把帶隊去救皇帝的任務交給了她,最後到了都城,軍營裡那麼多身手不錯的人,董將軍自己也不錯吧,他非要讓花木蘭去,是你,就是你,我們的女主,花木蘭。
  • 《花木蘭》要上線了!你會去看麼?但不是想看就能看哦!
    其實網友覺得很貴的另一大原因是,與國內的線上購買習慣不同,這29.99 美元購買可能並不是《花木蘭》永久免費觀看權。根據環球影業動畫電影《魔發精靈 2》在線上的播出經驗來看。很有可能是觀眾們付款成功後,必須在30天有效期內的其中某一天打開觀看《花木蘭》,並且需在要在48 小時內看完。
  • 知料|迪士尼減肥,電影院剜肉,《花木蘭》登陸Disney+
    《花木蘭》海報原本只計劃花 6.99 美元看迪士尼所有經典「老片」的用戶,會願意花一份原本可以坐在 IMAX 高級影院裡感受大熒幕和立體環繞音響的票錢,坐在自己家裡看電影嗎?《花木蘭》不再穩操勝券,這也是「實驗」的意義。
  • 還在猶豫要不要看《花木蘭》?看完這篇你就知道答案了
    我還要去看嗎?,「劇情有點弱,給小孩看還差不多」,「盜版我看了,勸你們不要浪費時間去電影院」。看完這三條評論,我想我找到了他們打低分的原因。1.定位錯誤。所以說如果你想看的是歷史片、戰爭片,答應我,一定不要去電影院好嗎!2.盜版翻譯錯誤百出。臺詞都是錯誤的,你肯定不知道電影講的是個啥啊!
  • 在泰國看《花木蘭》,我做好了魚死網破的準備……
    由於疫情,上映時間一拖再拖的電影《花木蘭》,終於在泰國上映了。作為一個生活在泰國的中國人,我不常在泰國看電影(泰語配音和字幕對我來說太難了)。但只要有中國電影在泰上映,甭管是中配、英配、還是泰配,甭管是大片、小片,還是爛片,我都一定會去影院幫襯一下票房。
  • 迪士尼減肥,電影院剜肉,《花木蘭》登陸Disney+|知料
    《花木蘭》海報原本只計劃花 6.99 美元看迪士尼所有經典「老片」的用戶,會願意花一份原本可以坐在 IMAX 高級影院裡感受大熒幕和立體環繞音響的票錢,坐在自己家裡看電影嗎?《花木蘭》不再穩操勝券,這也是「實驗」的意義。迪士尼願意在最不好的時機打出手中原本最好的一張牌,是因為它確實太需要一味刺激了。
  • 《花木蘭》我當你是錚錚鐵骨女英雄,你卻讓我看八卦聊騷談戀愛?
    所以,你看到的《花木蘭》戰爭名場面很少。因為女性的觀影興趣跟男性不一樣。就算女性哭著喊著要著女英雄花木蘭的故事,女性關心的可能是:花木蘭這一二十年是怎麼保護自己的性別不被發現的?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電影會出現:花木蘭去溫泉泡澡。花木蘭為了不當眾脫衣而被抓。尤其是把和拓跋王子的愛情作為主線。
  • 《花木蘭》確定內地影院上映,你會去看嗎?
    近日,迪士尼電影官方微博宣布,大家期待已久的迪士尼《花木蘭》已經確定將要在內地影院上映,待定檔。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畢竟這部影片從開拍開始就備受關注和期待,這次終於官宣了!為什麼期待呢?>《花木蘭》的上映之路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 《花木蘭》的「無聊」就兩個字,但我要說1000000次!
    你不能真的分辨得出來,因為他跑得非常的快」【這段的意義我不知道是什麼,因為很突兀,完全就是為了強行說我要拍的是木蘭辭這一段】然後他媽媽說我們給你張羅了一個相親的對象,木蘭的臉上露出了很失望的神色然後就是花木蘭穿著盔甲【這是什麼智障劇情,你tmd半夜走人就要穿盔甲嗎?你要去軍營報到,可以穿著便裝,盔甲可以放在包袱裡吧,為什麼要穿著???】開始翻山越嶺,經過了草原,竹林,高山,還有雪山???然後把最後一個蘋果給了他的馬吃【此處想問一下對歷史比較了解的同學,南北朝的時候有蘋果嗎?】終於來到了軍營,軍營大門口的置景更奇怪了,一左一右兩個大塑像(門神?)救命啊!
  • 柬埔寨電影院今日解禁!中美大片《花木蘭》安排上了
    關閉近5個月的電影院今天(8月7日)終於解封啦!金邊的電影院也迎來了首批觀眾,戴口罩、隔行錯位就座如今成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觀影模式。估計上學那會兒,也有很多人和小編一樣,因為要全文背誦被折騰得嗷嗷嗷地叫。但即便十幾年過去了,「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幾句仍然可以脫口而出。當然,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