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中醫藥防傳染病:重易感人群體質調理,四個方面增強免疫力

2020-11-17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4月23日電 (李軼群)今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齊文升表示,中醫在傳染病的預防上重視對易感人群體質的調理,只有身體內陰陽平衡,正氣存內,就不易感染這些傳染病。

齊文升表示,傳染病的發生有三個要素:一是傳染源、二是傳播途徑、三是易感人群。中醫著眼在易感人群上,調理他們的體質,只有身體內陰陽平衡,正氣存內,就不易感染這些傳染病。

怎麼調理呢?齊文升表示,要從起居、生活、飲食、情緒等等各方面進行調節,如果這些還達不到目標,可以適當的吃一些中藥進行調理。

齊文升說,我們認為免疫力是調出來的,不是補出來的,上火了就需要瀉火,有虛才能補,只有陰陽平衡了才是正氣存內的狀態,陰陽平衡很重要。

怎麼保持陰陽平衡?怎么正氣存內?中醫認為有四個方面,

一是順應四時季節的氣候變化,人的起居和生活要與四季相適應,要適當地進行有氧運動,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及時增減衣服。

二是要調節情緒,因為精神狀況的波動和變化會影響免疫力,平時要保持一個心態平衡,避免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的影響。

三是要節制飲食,飲食要均衡,不能偏食,尤其在夏季或冬季或感冒時候,要注意飲食清淡、營養。

四是可以適當做一些藥物調理。

如經過上述生活起居調理,還有不適如上火,大便乾燥或粘滯不通暢,也有睡眠不好,平常沒有精神,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

齊文升表示,在中醫看來,正氣有強弱和平衡,中醫更重視平衡,平常要想讓正氣存內,並不是說吃補藥就管用,當然也不是說吃點去火的藥就能正氣存內,還要講平衡,有火了就要去火,有虛了就要補虛。

日常生活當中有些人老吃人參、黃芪、蟲草,老吃一些補藥,吃多了容易上火。也有一些人反過來,比如平常就愛喝金銀花、板藍根,把這個作為去火的藥長期服用,最近有吃安宮牛黃丸,這都是一些錯誤的方法。

相關焦點

  • 怎樣把易胖體質調理成易瘦體質
    我覺得人減肥是非常困難的,這類人群屬於喝點涼水都能長肉的類型,有很多易胖體質的人,都希望能夠把自己的體質變成易瘦體質,可是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法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怎樣把易胖體質調理成易瘦體質?
  • 如何增強免疫力?正官庄高麗參幫你調理
    為了抓住最後一抹春色,居家良久的人們已經迫不及待相約出遊,但也有一部分體質較弱的人群還在糾結,害怕出門被細菌病毒入侵而生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增強免疫力?正官庄高麗參產品是否能夠調理?如何增強免疫力?
  • 感染病專家胡必傑: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是肺結核易感人群
    感染病專家胡必傑: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是肺結核易感人群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10-16 18:17 來源
  • 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記住這四點很關鍵
    原標題: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記住這四點很關鍵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眾人都迫不及待地脫下了秋衣秋褲和厚重的棉服,穿上了新買的單衣,殊不知春天的氣溫非常古怪,晝夜溫差巨大,時常忽冷忽熱,如果自身免疫力較弱,過早更換春裝會讓身體自我調節系統紊亂,引發感冒、發燒等症狀。
  • 改善寶寶體質、增強免疫力,抓住這個關鍵時節!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夏至,是一年中第十個節氣。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幾乎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在一年中白天最長、黑夜最短,人體陽氣最旺。夏至之後,陽氣漸弱,陰氣漸長。
  • 秋冬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
    (三)治療以對症、支持治療為主,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維持內環境穩定,根據氧飽和度,及時給予氧療,中醫藥治療可增強免疫力,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有繼發細菌感染時,用抗菌藥物。(四)預防1.控制傳染源:做到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1)嚴格入口監測、排查,及時發現,嚴防輸入。
  • 吃什麼增強免疫力?正官庄紅參守護你
    在這個全民關注免疫力健康的時代,你的體質夠強健嗎?免疫力低下的人平時容易失眠,白天學習、工作也會精神不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到換季還特別容易感冒、過敏皮膚紅腫……如果出現了上述這些情況,你就要注重增強免疫力了!很多人都知道食補就可以提升免疫力,便開始注重日常飲食,於是,「吃什麼增強免疫力」成為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特別關注的話題。
  • 中醫藥是治療瘟疫的尚方寶劍!
    」 在全球爆發瘟疫的當下,運用上醫的原則,亡羊補牢,猶未遲也,現在,疫情重災區和易感人群,都可以採取中醫預防的方法,增強自康力、免疫力,使肺部、呼吸道機能強大,尤其是稍有感冒苗頭之人,早服早防,加固人體防火牆。
  • 易胖體質如何調理
    有些人吃了很多熱量比較高的食物都沒有明顯的發胖起來,還有一些人喝口水都容易長肉肉,而這些特別容易發胖的朋友們其實就是所謂的易胖體質,易胖體質的人增肥特別的容易可減肥是相當困難的,一些想要改善自己易胖體質的人不知道應該要怎麼做才好,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易胖體質如何調理?
  •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秋冬季,警惕這些高發傳染病 流感、輪狀病毒胃腸炎、麻疹……相關症狀、易感人群看仔細 與此同時,呼吸系統常見傳染病如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疾病的發生也不容忽視。如何防範這些秋冬季易發傳染病?哪些人群易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科學防護?記者採訪了傳染科相關專家。
  • 傳染屆三兄弟,流感、水痘、腮腺炎,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如何防?
    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由於天氣寒冷、乾燥,尤其在北方,氣候多變、氣溫偏低,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若平時不注意鍛鍊,再加上室內空氣不流通
  • 免疫力脆弱者是新冠易感人群,該如何做好防護?
    目前,學界的觀點傾向於:該變異毒株是在一名免疫力脆弱者體內完成變異的。《科學》還提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應該格外關注免疫脆弱人群。他們可能是新冠病毒出現重大變異的關鍵。在此次疫情當中,重症、危重症病例以及死亡病例中均以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多,因其免疫功能較弱,屬傳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發人群。
  • 居家抗疫 六個方法可提高免疫力
    居家抗疫六個方法可提高免疫力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梁譯尹、高三德)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人居家抗疫。專家提醒,在家抗疫的同時,也應合理調節情緒,調整飲食、睡眠,適當運動。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應對疫情,達到「未病先防」的目的。
  • 【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鄒旭:白衣秉丹心 針藥戰瘟神
    本期新華網「全球疫情下的中醫藥新觀察」名家系列訪談邀請他回顧馳援武漢的抗疫經驗,探討中醫藥抗擊傳染病的診療策略。清代名醫葉天士認為,烈性傳染病從口鼻而入,叫作溫邪上受,首先犯肺。如果變為重症叫『逆傳心包』。逆傳病人出現煩躁不安,或者是大汗淋漓,甚至昏迷等。」隨著鄒旭捻轉銀針,患者呼吸不再急促,心跳也慢下來了。  半個小時左右,患者呼吸心跳改善,逐漸安靜下來,次日這位重症患者的生命指標恢復正常。針灸幫助病人緩解呼吸困難的效果,改變了現場醫護人員對中醫「慢郎中」的印象。
  • 怎麼把易胖體質調理成易瘦體質
    核心提示:多喝水可以改變易胖體質,因為喝水能夠加強基礎代謝率,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調理人的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狀況,除了可以正常飲水之外,還可以喝一些具有潤腸通便功效的清腸茶飲,或者鮮榨果蔬汁,這些飲品都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身體中吸收的維生素越高,脂肪堆積的情況就會越少。
  • 「名醫有約」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王宇教授:深秋一定要知曉的六個養生...
    如何在深秋之際提高免疫力,讓自己能夠健康快樂地工作生活?針對這些問題,首批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中國中醫藥學會體質分會理事、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祖國醫學蘊含著豐富的預防和保健智慧,因時養生、因地養生、因人養生的「三因養生」理論特別注重節氣養生。
  • 添行健艾姜貼暖心提醒:嚴冬防疫增強體質,三九灸是重點!
    添行健暖心提醒:嚴冬防疫增強體質,三九灸是重點!嚴冬來臨,寒氣侵襲,2020年進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時間——三九。三九時節此時陽氣斂藏,氣溫極低,人體皮膚乾燥,毛孔閉塞,氣血不暢,寒溼體質或身體素質較差的人,很容易受到寒邪侵襲導致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