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時間悄無聲息地流動著。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歷史巨變,承載了共和國的成長記憶。他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把自己的故事融入祖國發展的篇章中。走進這群與新中國共同成長、有擔當的前行者,講述他們的「不老人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社會現實類紀錄片《不老人生》,共製作六集,每集15分鐘。「不老人生」系列,講述的是一群有擔當的前行者,他們與新中國共同成長,擔當與前行是他們心中的使命。在祖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歷史階段,有這麼一群人在為了我們的生活而努力奮鬥。
每一位主人公都是為共和國作出巨大貢獻贏得無上光榮的人;他們堅守一生,詮釋了什麼是奉獻,什麼是職業。本片以一個全新的角度,不著力用墨於世人所熟悉的榮耀,而是深描他們的探索、追尋和蘊含在其中的刻苦與勤奮,以還原他們真實的人生。
他們當中有為「陽春白雪」和者日眾,努力了一生的鄭小瑛,90歲又揮棒指揮大型交響樂《黃河大合唱》;有一生嚴謹勤奮,最終確定了大慶油田的李德生,97歲仍然在研究「非常規油田」;有從中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自主研發設計開始,近60年曆程的參與者、創造者、見證者倪光南,80歲仍然在為中國自主創新奔走;有研究荷花70年,讓中國成世界上荷花品種最多的國家的張行言,92歲仍然在觀察記錄、整理研究,每年仍然會拿出一篇研究的論文……
近日,新型冠狀肺炎暴發,有這樣一個名字刷屏網絡——鍾南山院士。17年前,他是抵禦「非典」的國之柱石,17年後,他是抵禦「新型肺炎」的國之戰士。《人民日報》曾這樣評價鍾南山先生:84歲的鐘南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很多人夠專業,但未必夠勇猛。很多人夠勇敢,但未必夠擔當。但真正能同時做到夠專業、夠勇猛、夠擔當的人,少之又少。而鍾南山,剛好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現今84歲的他,於1月18日,帶領醫療團隊奔赴武漢,至今仍奮戰在一線,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
他是一個84歲的老人,但他仍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在《不老人生》的鏡頭下,我們可以看到鍾老的日常:每天上班拎著的兩個沉重的大包,全神貫注的工作、研究、學習。人們知道他的名字,是因為「非典」「新冠肺炎」等公共衛生問題。實際上,他一生的研究,是一種關乎中國人健康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