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CCTV|西電教師撰稿紀錄片《襄陽 一二七三》播出

2020-11-18 澎湃新聞

再登CCTV|西電教師撰稿紀錄片《襄陽 一二七三》播出

2020-09-24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由西電人文學院歷史系鄒賀副教授撰稿的歷史紀錄片《襄陽 一二七三》於9月16日、17日在 CCTV9《故事中國》分上下集播出。這是繼去年四集紀錄片《楚漢》後,央視播出的第二部由鄒賀老師撰稿的紀錄片。

點擊上圖 查看《襄陽1273》紀錄片

《襄陽1273》分為上、下兩集,依據史料文獻和考古文物,運用現代影視技術,通過鏡頭語言,再現公元1268~1273年間,南宋與蒙元在襄陽進行的決定南宋國祚命運的攻防戰。該片的創作,秉持歷史唯物主義立場,摒棄王朝正統、民族地域等陳舊觀念,在客觀、公正地重現740多年前,宋、蒙襄陽之戰這段歷史的同時,深入分析戰爭背後的歷史原因及戰略戰術,展示新技術對戰爭進程的作用,挖掘戰爭中的智慧和人性,揭示出組織得力、士氣昂揚對戰爭的積極影響,而互相猜忌、軍政不一必將招致失敗的歷史規律。

此次中央電視臺CCTV9《故事中國》欄目播出的歷史紀錄片《襄陽1273》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關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鄒賀副教授撰稿,西北大學歷史學院陳峰教授擔任學術顧問,知名學者碑林博物館王其禕研究員等作為顧問專家,由河南華之傑文化傳播公司投資拍攝,海金星、周毅擔任導演。創作過程耗時三年多,先後在漢中、襄陽、北京、杭州等地取景,也是對陝西、巴蜀、荊楚等地漢水歷史文化的一次生動展示。

去年,鄒賀老師撰稿的紀錄片《楚漢》在央視播出後,取得良好反響,在紀錄頻道、軍事頻道多次重播。這一次紀錄片《襄陽1273》的製作成功和順利播出,是在立足專業學術研究的基礎上,非常有意義的公眾史學實踐。

近年來,人文學院採取系所合一辦學模式,探索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的新路徑,走出一條具有西電特色的人文社科發展之路。歷史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5人。在通識教育、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是通識教育常抓常新。在通識課程方面,歷史系教師承擔西電人文通識類課程19門,學院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課程4門。目前已建成兩門線上慕課,分別是潘明娟教授主講的《長安歷史文化概論》和董永強副教授主講的《敦煌學探秘》,獲得陝西省精品在線課程認證;在通識出版物方面,潘明娟的《開放的大唐·盛世繁華》、劉縉的《絲綢之路與長安美食》、鄒賀的《古書裡的寶藏》、《絲綢之路行商記》等專著都是可讀性很強的歷史讀物,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大眾對歷史讀物的需求;在通識講座方面,正在積極籌劃面向全校師生的歷史類通識系列講座: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陝西人物。「讓西電的每個學生因我而從歷史中受益」這是西電歷史系同仁以通識教育為志業的堅定目標。鄒老師《襄陽1273》紀錄片的播出,正是人文學院歷史系多維度開展通識教育和研究的璀璨成果,實現了科研成果社會服務的目的。

二是科學研究常態發展。在學校和學院的支持下,依託歷史系成立的關中歷史文化研究中心,2018、2019年先後主辦了兩次全國性學術會議:終南史學論壇,備受學界同行關注,對西電人文學科的知名度提升有積極影響。2016年新人文學院成立以來,歷史系積極探索科研項目和論文的培育孵化機制:學術沙龍,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15期,培育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項。經沙龍討論最終在CSSCI來源期刊發表的論文10多篇,良性運轉的學術研討機制,休戚與共的學術共同體已經在歷史系形成。全系已出版專著1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獲省級人文社科獎2項。

三是社會服務義不容辭。為響應總書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號召,歷史系立足陝西歷史文化資源,走出書齋,走進民間,走向基層,積極推進文化扶貧項目落實,有序開展「岐山碑刻整理與研究」、「蒲城碑刻整理與研究」,服務陝西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也為搜集課程建設資源,培育重大科研項目積累前期成果。十四五期間,中心將利用西電優勢學科如圖像識別、大數據,探索人工智慧+古籍整理的可能性,主動與優勢學科交叉融合,探索數字人文的可能性。

2020年1月2-4日歷史系赴蒲城考察橋陵與講解員(中)合影

來源:人文學院

原標題:《再登CCTV|西電教師撰稿紀錄片《襄陽 一二七三》播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央視紀錄片丨《襄陽一二七三》解讀南宋襄陽之戰(一)
    央視紀錄片丨《襄陽一二七三》解讀南宋襄陽之戰(一) 2020-09-23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紀錄片丨《襄陽一二七三》解讀南宋襄陽之戰(二)
    央視紀錄片丨《襄陽一二七三》解讀南宋襄陽之戰(二) 2020-09-24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大型紀錄片攝製組來襄陽拍攝啦!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播出...
    央視大型紀錄片攝製組來襄陽拍攝啦!將在2021年春節期間播出...咱襄陽又要在央視露臉啦~《記住鄉愁》這部大型紀錄片正在咱襄陽拍攝計劃2021年春節期間在央視播出!
  • 紀錄片《秦商》25日CCTV-9震撼播出第一集《大義秦商》 今晚八點《陝幫崛起》敬請期待
    ► 作為近年來陝西推出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也是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因其題材的重要性,得到了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廣播電視臺以及各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國家向西挺近戰略和布局「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陝西成為新的起點,再現秦商風採顯得更有實際意義。
  • 芒果大講堂預告 | 紀錄片的撰稿藝術——從《河西走廊》談起
    紀錄片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從而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
  • 北師大出品 紀錄片《良師》教師節當天央視播出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將於9月10日教師節當晚首播紀錄片《良師》,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該片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通過真實紀錄的影像,講述人民教師普通卻不凡的動人故事,體現人民教師立德樹人、傾心教育的情懷,讓更多人了解人民教師的信仰與忠誠、責任與擔當。
  • 【聚焦】CCTV-9紀錄片《海昏侯》重磅連播!
    由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三集紀錄片《海昏侯》於3月20日—3月21日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第一集首播3
  • 《記住鄉愁》襄陽篇 CCTV4今晚8點播出,劇透來啦!
    今晚8:00,央視大型人文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七季之《襄陽古城:匯通南北崇文尚義(上集)》將在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湖廣之形勝,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襄陽古城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中原,因地處連通四方的水陸交通樞紐,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湖北襄陽面向全國招聘1262名帶編教師
    人民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熊旭)今天,襄陽市教育局發布面向全國應屆大學生的公開信,今年,襄陽市教育局將面向全國2020屆大學畢業生招聘公辦學校教師1262人(市直學校136人),招聘優質民辦學校教師500人,並將提供
  • 西電2020級學生開學典禮|校長楊宗凱:「西電現象」的四個密碼
    我知道你們當中很多人對西電心儀已久,近幾年西電發展勢頭很好,學生發展勢頭很好,招生位次逐年上揚,今年部分省份錄取最低位次甚至提升了上千位。能從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你們每一位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是父母不可替代的驕傲,是西電不斷輝煌的希望!西電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
  • 紀錄片《天地詩心 歸來三峽》9月29日在CCTV發現之旅頻道播出,準時收看喲~
    近日,記者獲悉,由CCTV發現之旅頻道《攬勝神州》欄目組為奉節縣拍攝製作的紀錄片《天地詩心 歸來三峽》將於
  • CCTV認真起來,連襄陽的豬牛魚都不放過...
    昨晚襄陽在全國出名了!央視科教頻道(CCTV—10)2018年春節特別節目《味道》在昨天(2月20日)20:54播出《記憶中的年味·襄陽》,央視主持人帶全國觀眾一起探訪襄陽美食。如果你沒來得及看請下拉↓↓↓
  • 大型電視紀錄片《鄉韻鄉魂 絲弦道》將在央視CCTV老故事頻道首播
    由駐馬店市公共關係協會、駐馬店市大公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燕歸來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及黃淮學院等單位,歷時三年,傾情打造的四集電視紀錄片《鄉韻鄉魂絲弦道》,近日將在CCTV老故事頻道《人文紀錄》欄目首播。
  • 【舌尖上的西電】十大你不可錯過的西電美食
    不管你是初到西電,還是大四即將畢業吃飯是你每天都要去做的事。在西電這個荒郊野嶺想吃的很好是肯定不可能的,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的味蕾也許變得不再像原來那樣刁鑽。此時此刻,你會發現西電還是有美食的。作為一個北方人,我把我認為的西電美食介紹給大家。純屬筆者個人見解,歡迎討論!此文僅介紹新校區的美食。如果反應不錯會另作一個top10來介紹4年來我在西安總結下來的一些味道不錯的小餐館 閒言少敘 !
  • 多所海外友校向西電發來慰問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費民·厄多爾多·莫多卡在信中寫道,我們真誠支持西電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戰役,希望西電全體師生員工及家人健康平安,祝願受疫情影響的人們儘快恢復健康,希望艱難時光早日結束。莫多卡表示,我們將竭盡所能繼續保持和加強同西電的友好合作,我們深信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科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也一定能夠繼續向前發展,進一步創造互信的環境。
  • 紀錄片《良師》獻禮2020年教師節
    紀錄片《良師》將於9月10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首播,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良師》由北京師範大學出品,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監製,拍攝內容涵蓋德、智、體、美、勞、特殊教育、網絡教育等諸多教育領域,通過真實記錄的影像,講述人民教師普通卻不凡的動人故事,體現人民教師立德樹人、傾心教育的情懷,讓更多人了解人民教師的信仰與忠誠、責任與擔當。
  • 大興安嶺專題紀錄片將在CCTV-10《地理·中國》播出
    CCTV-10《地理·中國》即將播出2020年11月9日-11日,央視科教頻道將在每天17時27分播出大興安嶺專題紀錄片。據悉,自今年初,《地理·中國》欄目組在大興安嶺地區進行拍攝,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打磨,製作出專屬大興安嶺的紀錄片。CCTV-10《地理·中國》屬科普類電視欄目。以地質科考為線索,以普及地理學知識為宗旨,介紹地質學的新發現、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質地貌的新、奇、特、美。
  • 2020湖北襄陽東津新區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招聘面試公告
    按照《2020年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公開招聘公告》的規定,擬開展2020年東津新區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招聘面試考試,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面試對象按照《2020年湖北省襄陽市東津新區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公開招聘公告》要求,經過資格審查的合格人員共計60人。
  • 第十四屆全運會志願者招募在西電啟動
    一年以後,十四運會和殘特奧會的羽毛球比賽也將在西電遠望谷體育館舉辦。讓我們一起走進現場,看看本次大會的西電元素。1由西電人工智慧學院焦李成教授指導、孫其功博士帶隊研發的測溫系統為今天的活動提供了防疫保障。
  • 紀錄片《良師》:致敬那些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為第36個教師節特別獻禮、在全社會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CCTV-9)於2020年9月10日首播紀錄片《良師》。首集故事中,張桂梅的故事令觀者動容感嘆,在當今社會,的確還有許多這樣的好老師,在為學生們默默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