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天氣晴朗,是個交朋友學知識的好天氣。韓叔叔帶領小朋友在悅享童學園一起度過了快樂的90分鐘。童學園流程分為四個部分:聽,看,畫,講。
大家知道火是怎麼來的?
銘揚說:火從打火機裡來。
多多說:家裡的灶臺裡有火。
思涵說:火柴可以出火。
笑笑說:打雷閃電也可以引發火……
大家七嘴八舌言論開了。
那怎麼滅火呢?
小朋友紛紛出主意,有的說用水,用沙子,用石頭……
思涵小朋友說:「家裡炒菜鍋出火了,用鍋蓋,不能用水澆,因為有油。」
銘揚小朋友說:「可以用滅火器,拔掉塞子,對準火噴」;
有的說:「要捂嘴鼻,因為有煙會嗆鼻子。」
還有的補充說:「要是身上有火,可以在地上打滾。」
經過熱烈的討論,大家都想知道在中國是誰最早生出了火,那就要聽一聽中國的鑽木取火的傳說了。
12000年前神山崑崙山到處都是白石,白石積聚之地少草木,唯一能在石頭上生長的樹叫燧木。燧木只有樹幹沒有皮,沒有樹葉,看上去象一棵幹的樹。有一天崑崙山上來了一隻鳥,名叫畢方,畢方的嘴特別尖,喜歡啄木頭。當它一隻啄木頭時,那樹就生起火來。人們看到這樣也能起火,就撿燧木來鑽,生出火來。住在這裡的人就以燧木為號,叫做燧人氏。後世稱之為火皇,火祖。
小朋友們也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做補充:畢方是不是就和現在的我們看到的啄木鳥很像啊;火神叫祝融……(大家想了解更多傳說,可以借閱《中國神話故事》)
梅梅姐姐為大家講解了鑽木取火的操作方式及原理。
萬能的韓叔叔為大家演示打火石引火。
韓叔叔甚至為大家找來了石頭,讓大家敲擊,看是否能產生火花。孩子們一起探知,忙得不亦樂乎。
在弄明白了中國古人如何取火的方法後,我們將跟隨小狐狸呼呼一起來到一個特別的國度——厭火國。
大家一起觀察這個國度的人、動物、植物有哪些特點,和我們常見的有哪些不一樣。
孩子們把韓叔叔擠到一邊(看,韓叔叔只有腳入了鏡),認真觀察。我們發現:
這裡的人全身都是黑色,連嘴唇都是黑色的。他們笑的時候,會露出兩排雪白雪白的牙齒。厭火國的人,都有一項特殊的本領:噴火。無論大人和小孩兒,只要他們深吸一口氣,再使勁呼出,就會有火苗從嘴裡噴出,象噴火槍一樣。這可能和他們以吃火碳為生有關係。
這裡的動物叫食火獸,它長得像狗,但是又長著犀牛角一樣的鼻子,還有兩個鹿角。它不只會噴火,拉的便便裡也帶著火苗,隨地便便就會引發火災。
我們一起讀「這裡的木頭被燒得通紅滾燙,甚至還帶著火星,人們會直接拿起滾燙的火碳放進嘴裡,象吃糖豆一樣咔吧咔吧嚼一嚼,乾淨利落的咽進肚子裡」。
韓叔叔特別提示,在現實生活中,燒紅的火碳是不能用手拿的,也不能吃。
我們也發現厭火國人的煩惱,就是聊天時不能離得太近,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對方噴出的火苗燒焦了眉毛和頭髮。可是因為離得遠,他們講話就越來越大聲。
韓叔叔告訴大家,當我們生病時,也要和別人保持距離。而且公眾場合,大聲講話會顯得沒有禮貌。
仔細觀察完後,我們開始了自己的創作。每個小朋友可以隨心所欲的畫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心中所想的,腦中想像的,書上或電視上看的,生活中聽的都可以畫。可以和火這個主題相關,也可以不相關。
畫完之後,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的作品。
多多把麵包想像成一座房子,在房子的旁邊畫上了尖刺樹和小恐龍。放飛想像,建立了自己的王國。 麵包房子上有奶油,有沙拉醬;房子上面是一個叉子。
涵涵安排了山海經中的人物小狐狸呼呼的變化,它變出了厭火國的公主。小紅和小明是惡霸,想吃了公主再打小狐狸。在衝突的過程中把樹燒毀了。並且呼籲小朋友要遠離火源。
銘揚小朋友是個小男生,他喜歡探險。他結合小狐狸呼呼的經歷,創造了自己的探索故事。
一條蛇要去咬一個人,這個人一手拿火一手拿著金刀。山裡有顆寶石,寶石旁邊有一個厭火國的山洞,洞裡裝滿了金銀財寶。洞口還有一個人在找寶藏,一手拿著火一手拿著金刀。
這是孩子的第一次課程,畫面簡潔,但故事好豐富。明顯吸收並內化了今天的山海經之厭火國的繪本內容。
笑笑小朋友圖畫色彩明亮,心情高興的想要唱一首歌。
一條龍在噴火
小果子蕩蕩蕩
水的小浪花
水的大浪花
山上長了草,
山上的樹在搖
還有亂七八糟的小石頭。
童心是成人心裡的故鄉。孩子們的一雙雙亮眼,一張張小臉蛋,大寫著「愛」的真誠。充滿純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間最美的世界。
悅享童學園會盡最大的努力把孩子天生俱有的一些美好品質,在讓社會損害之前固定下來。
悅享童學園通過創意繪畫、趣味手工、小小演說家、了不起的悅享寶寶戶外拓展等活動,全面培育孩子真正的能力。尊重孩子的節律,允許,無條件的愛,是我們的教育宗旨。
秉承和善而堅定的育兒理念,開發孩子對個人能力的感知力,對個人價值的感知力,對個人影響力的感知力,提升孩子們的人際溝通能力、判斷力和整體把握能力,教會孩子自律和自我控制。
更多課程詳情,請加我微信,和我聯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