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裁員,這家公司,半年主動離職111人!

2020-12-24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引:每到年底,多數員工為了年終獎是不會選擇離職的,但還沒發放年終,卻成了離職高峰期,作為一個leader或者HR你們真不了解其中的原因嗎?

這是筆者昨天接到的一份吐槽:(先說一下事件背景,該企業年底出現大量離職的現象,公司人力bu高層於是發送了一篇全員郵件)

Dear xxx:

進入12月以來,我這邊還在陸續收到更多同事的離職請求(僅昨天收到6封離職信),因此想在上次的基礎上給您更多的一些離職同事的相關信息,供您和各位老闆參考。

離職人數在之前96人的基礎上,又有15位同事在近兩周提出離職,其中有14人將在1月離開,因此從7月到明年1月,已知的離職人數將達到111人。離職原因最近交信的15位同事中, 有兩個明顯的現象;

1)以做小項目為主的同事佔到了將近一半(7/15)

2) 裸辭的有3人。

有些同事告訴我們因為每天在不同項目上被多個manager追,感覺到非常心累,甚至不惜裸辭也想休息一段時間再找工作。另有同事表示走掉的人太多,他們留下的工作轉嫁到自己身上難以承擔。

考慮馬上將要進入忙季,對於resource的需求達到頂峰,雖有EH/early onboardintern等補充,但可能也無法彌補大量的同事提出離職所帶來的損失。根據我們的離職訪談的情況,提出兩點建議供老闆們參考:

同事提出離職後,如要挽留,需要請項目manager,甚至partner第一時間出面進行溝通。就我們目前做過訪談事中,xxx、xxx、xxx還處於猶豫階段,如有可能適當進行項目的調整,還是有機會留下的。

●提醒部分MISM溝通的方式方法更加婉轉。尤其做小項目的同事需要面對更多的manager,每個manager如都覺得自己的活最重要、最緊急,就會給他們造成更大的壓力,如同事情緒難以排解就會引發離職。

看過高管的意見,不知道各位是什麼看法?筆者也跟幾位離職員工聊了一下,我們再來聽聽員工是怎麼說的。

公司今年離職多,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只想著說花言巧語畫餅留人,從沒說prefinal給實,很多人大項目一年做兩三個項目,小項目要做十幾個,而拿高分能升的大部分最後還是大項目,這組管運用的真的無力吐槽,管理混亂,權責不清,就離職了,還有人追在身後要你幹活,走的時候hr還問我,是不是因為做小項目不受重視才走,說的都挺好,一點兒不照做!

好了,瓜先吃到這,最後筆者也說幾句。

你們HR總結的原因,那是忽悠自己呢還是忽悠誰呢?

員工的離職原因真的很簡單:

用馬總的話來說就是

1、錢,沒給到位;

2、心,委屈了。

能不要年終就大量離職,那就是幹得不爽。

員工大量離職,企業還費盡心思找靠譜的理由,自己給自己留面子呢?員工不想揭穿你的管理有多爛,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員工對企業已失望透頂,仔細想想,員工們也確實是人性本善,能做到好聚好散,但筆者這第三人就管不了你企業那麼多了,員工不敢罵,我還是可以罵的。

那些帶團隊的,你們問問你們自己,人為什麼要跟著你混?作為一個leader,你真的有認真反省過嗎?

相關焦點

  • 2021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打工人」主動離職意願顯著下降
    員工主動離職意願顯著下降,離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報告指出,今年員工整體離職率為14.8%,與2019年相比,同比下降21.7%。前程無憂分析認為,今年離職率整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員工提出主動離職的比例較低。近三年來員工離職率。
  • 「打工人」主動離職意願顯著下降
    該公司的薪資調整幅度僅為4.7%,比2019年下降了20.3%,是今年薪資調整幅度的歷史最低點。員工辭職意願明顯下降,總體離職率呈下降趨勢報告指出,今年員工總離職率是14.8%,比2019年下降21.7%。今年離職率整體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於員工提出主動離職的比例較低。
  • 女員工主動離職,半年找不到工作又重新入職,結果讓人有點蒙
    職場中不乏離職之後又回到原公司的現象,這種現象在職場這個小社會中早已經見怪不怪了,老員工再入職不僅能幫公司節約培訓成本,對老員工自身來說其熟悉工作內容的速度也是比較方便!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位網友的分享,她表示自己一位半年前從公司主動離職的女同事又回來了,但是她回來的原因有點奇葩,結果也讓人有點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 樂視美國公司秘密裁員,中國公司的「美國夢」真那麼難做嗎?
    見我是個亞洲面孔在拍照,他們走過來和我聊天,甚至想從我口中得到更多關於這家來得快,去得更快的中國公司的八卦。被賤賣的一切「你也來買書桌嗎?」 一位穿紅色衣服的年輕人在樂視矽谷的大樓前問我。「不是。」我如實回答。「那你是買電腦的嗎?據說他們的MacBook pro目前超低價,都是員工離職後出售的。」
  • 怎麼面對公司裁員-哈哈
    也許一些同學一輩子不會遇到裁員,有的可能會遇到多次,遇到了心理肯定不舒服啊,面子上過不去,是公司出了問題,又不是我的問題,憑什麼裁我而不是其他人,當接到裁員通知時,肯定難受。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公司為什麼會裁員,發生一件事情的時候絕對不是無緣無故的。
  • 「十天後你們一半人離職,公司現在用不了這麼多人」
    按照公司規定,剩下20%的佣金要等到交房後才能拿到。此時,全菏澤的售樓處,大多處在值班狀態,也並不招人。主動離開也更意味著就此失業,並且期限未知。就在舒暢左右為難之下,有同事給他打了電話。商量一番後,舒暢和同事們決定,誰都不要主動提辭職。在他們看來,老闆用不了這麼多人,辭退員工無可厚非。但是,這與大環境有關,本不是他們的錯。
  • 換工作說了大半年的打工人,今天終於提了離職,明天最後一天上班
    年後說要換工作,大半年過去了,還沒換成,今天終於下定決心,提了離職,然後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上班了。我也沒想到這次提離職這麼順利,說起來只有兩三個小時就確定了下來,沒有人找我談話,連象徵性的挽留都沒有,有一瞬間讓我覺得自己是這個公司可有可無的人。
  • 完美日記上市迷雲:資本寵兒半年估值翻倍 被曝瘋狂裁員
    備受資本追捧的同時完美日記日前傳出再一次傳出IPO消息,此前完美日記已經完成4輪融資,半年時間估值翻了一倍達到20億美元。在完美日記高速擴張的同時挑戰開始顯現,隨著線上紅利消失,開始拓展線下市場的完美日記需要背負更大的成本壓力以及前景的不確定性。中國網財經記者還留意到,自今年4月以來完美日記被曝大規模裁員,人員流動性過大也成了完美日記擴張中的「隱形炸彈」。
  • 「我被公司裁員,造假的老闆居然還沒坐牢?」
    真正有貸款需求的人屬於鳳毛麟角,比例不到萬分之一,大部分借貸的人都是被消費主義給害了,自己是低收入,還去借高利貸,能對這個社會有什麼好處?去年10月21日,我在網上看到51信用卡被一鍋端,CEO孫海濤被警方帶走協助調查。我意識到P2P行業遲早會被監管部門,公司一定會放棄這個業務,我當即開始找工作,準備拿到offer之後就離職。
  • 再裁5400 人,CTO 離職,Uber 上市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疫情衝擊下,Uber 再次大裁員 Uber 又要裁員了。 為什麼要說「又」?這家曾經的明星初創公司於 2019 年 5 月 17 日上市,到 2019 年 10 月,也就是上市 5 個月左右的時候,Uber 已密集啟動了三輪大規模裁員並累計裁掉近 1200 人。
  • 前途汽車70億融資仍未到帳 3次下發離職協議欲裁員
    截至目前,前途汽車及長城華冠共推出了三份離職結清協議書。第一份離職協議書主要針對前途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一家分公司員工。該協議書顯示,今年農曆春節前離職的員工,公司承諾在2020年2月28日前分兩次結清工資。第二份離職協議書則是在春節之後由長城華冠發出,適用於公司所有員工。這一舉動,被外界認為是長城華冠「變相裁員」的一種方式。
  • 可口可樂將裁員2200人
    可口可樂將全球裁員2200人當地時間12月17日,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消息,可口可樂將在全球範圍內削減2200個工作崗位,作為重組計劃的一部分。《華爾街日報》報導表示,在美國,可口可樂將通過裁員和買斷來削減1200個工作崗位,約佔其本土市場勞動力的12%。可口可樂裁掉的這2200人中,包括了自願離職和非自願離職員工,因此,該公司共需要支付3.5億美元至5.5億美元左右的員工遣散費。不過,它們還沒有公布具體的裁員計劃和支付金額的具體情況。
  • 房企大裁員:調崗、縮編與減薪
    4月3日,翰銳商務信息諮詢公司的獵頭趙明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疫情之下,地產行業的人才流動率低,我主要負責經理級別以上的招聘,目前很多中高層都不願意跳槽,大多是求穩,而被裁掉的人,求職流程也拖得很長。」「如果在這家公司被裁,別的企業也不一定要。」他說道。
  • 員工怎麼維護自身利益:企業裁員不給補償金,都用了哪些辦法?
    因為疫情,很多人失業了,有的年前主動離職,有的是企業資金流斷掉倒閉。有的以為熬過了3月份就萬事大吉,沒想到還是被裁了。被裁員不算特別痛苦的事,因為正常來說,但按照勞動法的規定,企業方辭退合同工,是應該給n+1的薪資補償的。但也有企業辭退員工,不給補助。
  • 36氪獨家丨蘑菇街裁員14%,直播業務負責人洛伊離職
    文 | 彭倩 石海威36氪從多位接近蘑菇街人士處了解到,蘑菇街已於4月17日向全體員工宣布新一輪裁員計劃。36氪獲得的一份由蘑菇街官方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顯示,本輪裁員人數達140人。蘑菇街方面對36氪稱,目前公司員工1000人左右,其中300人為麗水客服。據此計算,該輪裁員比例為14%。蘑菇街發出裁員內部信內部信中提及,本輪裁員主要對部分業務進行優化調整,裁撤部分因歷史原因遺留下來的業務,尤其是與其如今核心業務——電商直播偏離的部門。
  • 公司裁員怎樣說最體面?看看馬雲怎麼說你就知道了,反正網友都服
    企業為了度過危機,迎來春天,採取的措施通常都是縮減經營成本,而節省成本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裁員。另外,普通小企業一般是員工主動離職,招聘難沒人裁。大企業則不一樣,一般都是企業主動裁員,但大企業樹大招風,名聲在外,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大規模裁員往往會給企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暴力裁員的後果很嚴重。
  • 為什麼很多公司都不直接開除員工,而是讓員工主動提出離職?
    就目前大部分的公司操作上來說,即使是因為員工工作表現不好、公司架構調整等原因需要勸退員工時,大部分公司都不會選擇以公司的名義直接勸退、辭退、開除員工,而是和員工溝通一致,讓員工寫辭職申請,處理為員工主動提出辭職。公司之所以會這麼做,原因如下:一、直接勸退、辭退、開除,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 我被裁員,還被領導PUA了
    按照公司規定,剩下20%的佣金要等到交房後才能拿到。此時,全菏澤的售樓處,大多處在值班狀態,也並不招人。主動離開也更意味著就此失業,並且期限未知。就在舒暢左右為難之下,有同事給他打了電話。商量一番後,舒暢和同事們決定,誰都不要主動提辭職。在他們看來,老闆用不了這麼多人,辭退員工無可厚非。但是,這與大環境有關,本不是他們的錯。
  • 蘑菇街」至暗時刻」:裁員14%,直播業務負責人離職
    4月18日,據36氪報導,蘑菇街啟動新一輪裁員計劃,裁員人數達140人,裁員比例為14%。其中,蘑菇街直播負責人金婷婷(花名洛伊)已於3月31日離職。直播業務負責人的離職以及蘑菇街回應」業務結構」調整似乎意味著蘑菇街試圖轉型直播帶貨雪上加霜。而此前,得益於直播帶貨的火熱,蘑菇街直播業務MAU(平均移動月活躍用戶)一度同比增長132.7%。另外,此次蘑菇街道裁員之前,其高層人士震蕩已有一個月左右。3月底,,蘑菇街公告稱,高級副總裁曾憲傑因個人原因離職。隨後,3月31日,蘑菇街公告稱公司CFO吳婷辭職。
  • 網際網路大廠的「花式裁員」
    一開始公司答應了,說可以接把年假休了,然而等我休完5天年假後發現,賠償金裡直接扣除了4000塊錢。HR稱年假是公司的福利,我們決定了不給你年假,既然你休了年假那就要扣除。HR一直說,差不多得了別跟公司算那麼清楚,鬧得不愉快了以後怎麼給你背書。經過這件事,我發現如今公司裁員的套路真是深,不強制你走,要你主動提離職走人,還以之後的工作背調為要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