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劉慈欣,我祈求電影的問世,觀眾卻擔憂重重
剛剛聽說,三體的電視劇已經殺青了,這個消息,對於真正喜歡三體的人來說,不是個好消息,星辰大海一般厚重的題材,容不得隨意打造成影視劇,觀眾盼望著看到影視劇,又怕看到粗製濫造的影視劇,這樣,反而摧毀了這個題材。
黑暗森林法則,三體人,降維打擊,水滴,層出不窮的新鮮名詞,從劉慈欣的筆下流出,我們每接受一個,都要思考半天,咂摸出滋味來,與其他科幻作家不同的是,對於外星人,對於宇宙探索,其他人都是帶著希望,帶著好奇,而劉慈欣不同,他帶著毀滅,帶著沮喪。
倔強又孤獨的葉文潔,發出了地球的聲音,沉默的宇宙,開始騷動,於是,一個個危機降臨,一個個人物登場,人類的末日,只是時間問題,快慢的問題,如何化解危機,反應的,還是人性,有人自稱大無畏,有人自稱聖人,但無一例外,都是虛幻。
亞當斯的《銀河系漫遊指南》中,有一種酷刑叫絕對透視漩渦。讓人瞬間看見無限的宇宙、無限多的恆星,它們之間無限遠的距離,以及你自己的渺小,如一粒灰塵。看到的人都瞬間崩潰。它從根本尺度上摧毀了人的存在感。
《三體》中跨越無限的「大尺度」,正是對每一位讀者施此酷刑。甚至讓我在看書的時候,還能偶爾想一下,這個在小鎮生活了幾十年的作者,寫作的時候,他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同事和老婆都沒有關注到,他躲在小樓成一統,居然構建了如此恢弘的世界。
他的書中洋溢著精英意識,危機意識,和對生命價值的衡量。他讚美自我犧牲、英雄主義。身為弱勢文明,他相信唯有此才能贏得戰爭,以及,在強者面前贖回尊嚴。這也是他小說的美感所在。這與前面「零道德」的殘酷的現實主義並行不悖,絞成大劉宇宙中的雙準則,並賦予這個宇宙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