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NicolaKSDavis
翻譯 | 林志鵬
審校 | 王妍琳
圖中描繪了1950年代登山隊員在喜馬拉雅山上目擊雪人的場景。插圖:Ed Vebell/Getty
巨大、類似巨猿的體形、渾身長著長毛,屢屢留下神秘的腳印卻又很快消失得無影無蹤——雪人漸漸成為了一個傳說,吸引著探險家、登山者和當地人好奇的腳步。現在,研究人員宣布,他們終於揭開了這些藏身於喜馬拉雅山脈的神秘居民的面紗。
科學家研究了9份來自於「雪人」的樣本,其中包括毛髮及牙齒,他們認為這些並非來自傳說中巨大的原始人,而是更接近於熊。
「這證明了現代科學確實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神秘的未解之謎」,夏洛特·林克威斯特(Charlotte Lindqvist)博士說,她是熊類基因組學的專家,紐約州立水牛城大學的學者。
這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認為雪人其實是熊的研究。
最近的一項基於世界各地疑似雪人的樣本基因的研究發現,其實大多數樣本來自我們已知的動物,其中兩份來自不丹和印度方向的喜馬拉雅山的樣本最為神秘。研究小組認為其可能來自未知的熊類,或者是北極熊與棕熊的雜交後代。
一個據說是來自於雪人的足印,1951年發現於珠穆朗瑪峰。圖片來源:Topical Press Agency/Getty Images
但林克威斯特不太相信這些論斷,她和同事檢測了9份樣本,這些樣本由拍攝了相關話題紀錄片的電影公司收集獲得,來源包括寺廟保存的動物乾屍、遊牧民收集的毛髮、靈性治療者擁有的骨頭以及梅斯納爾山博物館(the Messner Mountain Museum)收藏的「雪人」標本。
研究組也分析了另外15份來自動物園、國家公園以及博物館的樣本,發現其中的大多數來源於喜馬拉雅山的棕熊。
這份分析主要基於細胞的產能器官——線粒體的DNA序列,研究團隊把所有的樣本與一個國際大型資料庫中的基因數據做了對比。「9份樣本中,8份與目前發現的當地熊類相匹配」,林克威斯特說,而第9份來自於雪人標本的樣本則源於狗的牙齒。「宣稱來自青藏高原的雪人樣本與西藏的棕熊相匹配,而喜馬拉雅山西面和低海拔地區獲得的樣本,則分別與喜馬拉雅山棕熊和亞洲黑熊相匹配。
林克威斯特還說這些發現帶來了複雜的情緒。她說:「這顯然讓我很興奮,但販賣奇聞異事的電影公司可能就有些失望了」,而這些新樣本還幫助我們增進了對熊類進化「家族譜」的認識。
但林克威斯特卻不認為這項研究能終結雪人傳說,「我可以肯定,這些傳說和神話還會繼續,要完全證明一個事物不存在是很難的。」
原文連結: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7/nov/29/dna-sampling-exposes-nine-yeti-specimens-as-eight-bears-and-a-dog
2018年《環球科學》全年訂閱
限時6折優惠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