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需求「催熟」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 貝瑞基因搶佔腫瘤精準治療...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張敏

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的熱門領域,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靶向治療還是免疫治療都需要分子診斷和基因檢測。

「未來進行精準的醫學是現代醫學向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方向,精準醫學的目的實際上是通過現有的技術手段把患者從當年的一個病分成真正的不同群體,為每一個群體的合適的患者找到合適的治療。」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楊帆教授向記者介紹,隨著腫瘤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驅動基因被揭示,藥物靶點也越來越多,臨床對大Panel基因檢測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據了解,Panel是高通量測序技術(NGS)發展起來的一個詞語,主要指同時檢測多個基因、多個位點。多個基因可以是一個Panel,數十個基因也可以是一個Panel,數百上千個基因也可以是一個Panel。

近期,貝瑞基因的參股子公司、致力於腫瘤全生命周期的基因檢測公司和瑞基因也發布了公司的大Panel基因檢測「和全安」系列新品——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654基因)。

和瑞基因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大Panel腫瘤基因檢測產品,能夠一次性定位腫瘤的「命門」,為患者準確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延長生存周期提供極大的幫助。

大Panel基因檢測市場需求迫切

人類對疾病的認識隨著研究的深入而更加細分。據了解,大Panel基因檢測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兩個方面有著迫切的臨床需求和應用前景。隨著腫瘤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驅動基因被揭示,藥物靶點也越來越多。大Panel涵蓋的基因數多,可以指導靶向治療,幫助患者篩選出更多藥物作用靶點。

對於大Panel基因檢測的臨床應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楊帆教授表示:「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藥物越來越多、隨著以分子分型為依據進行靶向治療方案選擇的籃子試驗越來越多,大Panel基因檢測的必要性越來越高,能夠使受檢者有更多的臨床獲益。小Panel針對性強,費用較低,大Panel涵蓋的基因數多,可以指導靶向治療,評估化療的毒副作用和免疫治療的療效。臨床醫生可結合患者的癌種/分期/NCCN指南推薦等為患者甄選合適的大/小Panel。」

貝瑞基因搶佔藍海市場

檢測結果「既全又準」,是大家對腫瘤基因檢測的希望:更大的覆蓋區間意味著可以檢測到更多的基因位點,是保證檢測結果「全面」的因素;而測序深度越深,意味著在同一區域測序次數的增加,會極大地增加產出的數據量,是保證檢測「精度」的因素。在控制測序總成本的時候,基因測序的覆蓋範圍和深度成為相互掣肘的兩個方面,需要根據自身的技術實力和臨床需求尋找一個平衡點。另外,涵蓋的有效檢測區間、覆蓋的免疫指標、突變類型、測序深度等,均是腫瘤基因大Panel需要綜合考慮的衡量指標。

以和瑞基因推出的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新品——「和全安」大Panel(654基因)為例,在不同指標的之間找到了一個較好的平衡點。

和瑞基因產品經理陳素爭向記者介紹,這654個基因包括目前臨床用藥相關的基因77個,同時全面的檢測4大類變異類型,覆蓋了6大類免疫治療標誌物以及102個跟腫瘤遺傳風險相關的基因,納入了200個MSI檢測位點,同時針對腫瘤相關的信號通路的基因以及腫瘤高頻突變基因也覆蓋到了400個以上。這654個基因產品,可以完成滿足靶向治療的指導、免疫治療的指導、化療用藥的指導以及腫瘤遺傳風險的分析。

「整個行業臨床的支持、技術的進步都在飛速地往前走,一些過去老的產品可能未必能滿足一些新的發現,跟上新的變化,所以我們在做升級的時候可以總結為:第一設計上考慮得比較全面。第二在技術上做了更多的保障措施,保障它的精準。第三在實際的使用上契合了現在新的臨床對包括腫瘤免疫等方面更全面的評估,這樣的一些需求以及更多的新的靶點的納入。」和瑞基因CEO周珺表示。

在貝瑞基因發力腫瘤基因檢測大Panel的背後,是伴隨診斷行業巨大的市場。

興業證券發布的研報介紹,伴隨診斷行業作為創新藥產業鏈的下遊「賣水人」,是醫藥領域中的藍海市場,行業增速超30%。Visiongain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伴隨診斷市場規模近4億美元,過去7年CAGR超27%,且有加速趨勢。未來隨著藥物可及性上升以及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未來中國NGS癌症伴隨診斷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3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5億美元。

(編輯 李波)

相關焦點

  • 腫瘤檢測「大Panel654」上市,貝瑞基因股價逼近歷史高位
    來源:拇指醫藥文:稿王 編輯:說不得7月23日收市,貝瑞基因連續第二天漲停,股價站上70元,已逼近歷史最高位。貝瑞基因參股的和瑞基因「654大Panel」腫瘤基因檢測試劑盒上市,將貝瑞的業務拓展到了最前沿的腫瘤檢測領域。
  • NGS腫瘤檢測大Panel成大勢所趨,「和瑞基因」如何卡位百億藍海?
    NGS大panel一次性定位腫瘤「命門」作為腫瘤免疫治療標誌物檢測(TMB/MSI等)篩選的利器,高通量測序技術(NGS)大panel聯合其他靶標,可有效鎖定受益人群,「引路」免疫治療攻城拔寨。在這種情境下,小panel到大panel也被業內視作精準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
  • 大Panel測序精準定位腫瘤蹤跡 助力靶向免疫治療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和瑞基因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全生命周期的基因檢測公司,大Panel腫瘤基因檢測產品能夠一次性定位腫瘤的「命門」。此舉可為患者準確使用靶向藥物治療和免疫治療,提高治癒率、延長生存周期提供極大的幫助。天眼查顯示,和瑞基因成立於2017年8月,註冊資本為6700萬元,貝瑞基因現持有該公司約20%的股權。
  • 華大與貝瑞基因的NGS版圖來了!
    21世紀以來,測序技術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僅在醫學臨床就橫跨腫瘤早篩、遺傳病診斷、病原微生物測序、用藥指導等領域。基因測序儀是整個NGS行業的命脈,是測序行業上遊的核心,也是直接獲得核酸序列信息的唯一技術手段。眾多面向終端用戶的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包括腫瘤液體活檢(伴隨診斷、早篩)、遺傳缺陷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等均需通過測序儀這一設備實現。
  • 靶向用藥、免疫治療兼顧 和瑞基因大Panel產品殺入百億藍海
    近日,和瑞基因(貝瑞基因投資子公司)推出了一款升級版的大Panel產品——實體瘤全靶點基因檢測,覆蓋腫瘤相關基因654個,Panel大小達到3M,液體活檢樣本測序深度達15000X以上。該大Panel產品不僅納入了靶向藥物的靶點基因,也考慮到了免疫治療的各項標誌物,化療藥物相關的基因位點以及腫瘤易感基因檢測。
  • 2020年華大基因腫瘤醫學成果展示:3款最新腫瘤檢測技術,助力癌症...
    及3款華大基因最新腫瘤檢測技術。二級預防是對癌症早發現,早診斷;三級預防是臨床標準化治療和康復治療,改善癌症患者的預後和生活質量。朱師達博士表示,華大基因堅持在腫瘤基礎科研和臨床應用方面不斷探索,在精準腫瘤領域持續發力,此次發布的三款技術正是應對腫瘤的早期診斷、用藥指導、復發監測,助力腫瘤的全景防控。
  • 和瑞基因「早晚」兩款新品問世:肝癌早篩產品落地,肺癌產品還會遠嗎?
    寒武紀階段,用於形容基因檢測行業再合適不過。自全基因組測序成本從30億美元降至500美元,基因檢測迎來了「生命大爆發」。其中,瞄準臨床需求的腫瘤早篩與腫瘤中晚期用藥基因檢測,因為有龐大的市場潛力,成為各公司的「必爭之地」。
  • 高聖沙龍|第957期·腫瘤基因檢測市場未來趨勢分析
    嚴先生是腫瘤基因檢測業內的行家。本期沙龍,他將從一個18年行業先行者的視角出發,對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的未來趨勢進行分析。 嚴令華先生還是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基因檢測聯盟副理事長、江蘇省「龍城英才」、「雙創人才」。擁有16年的腫瘤分子診斷從業經驗和臨床、科研、研發經驗,並曾於全國頂級肺部腫瘤中心上海市肺科醫院工作7年。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華大智造啟動上市輔導,將成為國內...
    根據協議,海普洛斯將基於華大智造DNBSEQ高通量測序平臺的技術優勢,並結合自身在液體活檢、生物信息和大數據等領域的獨創技術,共同推進腫瘤分子診斷臨床應用發展,助力中國腫瘤精準診療邁入新篇章。  先聲診斷攜手Illumina開發NGS大panel基因診斷產品  近日,精準醫療解決方案提供商先聲診斷宣布與Illumina在腫瘤精準醫療領域達成合作
  • 基因融合譜檢測方案 RNASeq ——助力血液腫瘤精準診斷,個性化治療...
    融合基因是腫瘤中常見並且有重要臨床意義的一組基因異常。針對血液腫瘤,已有超過 100 種融合基因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標準,對初診血液腫瘤患者進行幾十種常見融合基因的篩查已成為臨床常規。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4期:華大基因回應「試劑盒缺陷」,求臻...
    德琪醫藥ATG-008II期臨床在中國獲批,用於特異性基因變異實體瘤8月24日,德琪醫藥宣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正式批准ATG-008開展治療NFE2L2、STK11、RICTOR或其他特異性基因變異的晚期實體腫瘤患者的II期臨床試驗。
  • 肺癌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王潔教授vs菠蘿直播實錄
    菠蘿說大咖直播系列第二期,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王潔教授,為大家詳細解答「肺癌基因檢測與精準治療」的關鍵問題。特別感謝參與文字整理的兩位志願者Teresa和Suya;完整視頻可在人民好醫生App上搜索回看。
  • 基因測序儀原理,腫瘤基因檢測費用
    將會為醫生診斷和治療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醫生將根據檢測結果準確地診斷是原發病還是繼發病,並根據檢測結果準確的制定醫療方案,使你的病能夠早期接受有針對性的治療,儘早恢復健康。基因檢測能夠檢測出這些遺傳的易感基因型,檢測準確率達到99.99%。
  • 腫瘤NGS檢測一哥之爭:行業進入下半場 頭部玩家掀IPO熱潮
    這些公司的營收主要來自於一個明確的臨床應用場景——腫瘤用藥基因檢測。晚期癌症患者在用靶向藥與治療之前,醫生都會建議其去做基因檢測,明確了患者發生突變的基因位點,才可以進行精準用藥和治療,從而提高療效,節省開支。
  • 迪安診斷基因檢測業務初見成效
    □本報記者 戴小河   在醫學診斷服務外包主業日漸清晰之時,迪安診斷又進軍基因檢測領域,並獲得腫瘤基因檢測的試點資格。業內人士預計,隨著我國分級診療制度的實施,以及網際網路遠程醫療的嘗試開啟,迪安診斷的業務規模將進一步擴展。公司率先開展的腫瘤基因檢測試點工作,有利於形成先發優勢。
  • ...在中國開發基於二代測序(NGS)技術的NTRK融合基因檢測的伴隨...
    (NGS)技術的用於NTRK融合基因檢測的伴隨診斷-體外診斷試劑(CDx-IVD)產品。該合作將專注於開發larotrectinib在中國市場的伴隨診斷產品。Larotrectinib是在美國(2018年)和歐洲(2019年)獲批的全球首個用於治療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兒童腫瘤患者的TRK抑制劑,目前在中國以及全球的多個國家和地區正處於臨床開發階段。
  • 貝瑞基因與中科院微生物所發力新冠病毒「潛伏期檢測」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中國疾控中心陸續發布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序列、螢光定量PCR試劑探針序列,貝瑞基因迅速成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專項攻關小組」,並於1月26日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手共同開展《2019-nCoV潛伏期檢測和病毒變異研究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8期:華大基因闢謠「基因編輯58個嬰兒...
    雙方表示將致力於新一代測序技術在腫瘤、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基因組學等精準醫學領域的開發、轉化應用及商業化。ViGeneron的創新基因治療產品管線致力於解決未被滿足的眼科疾病治療需求。 Genebox基因寶獲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 北京拉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因寶)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大鉦資本領投。基因寶將探索搭建基因檢測+健康管理的服務生態,滿足用戶健康管理相關的多元化需求。
  • MedGenome:D輪融資5500萬美元,改變印度基因組檢測龍頭企業
    作為一家基因診斷公司,MedGenome的目標是顯著減輕印度遺傳病的負擔,並協助臨床醫生實施精準醫學。MedGenome還是GenomeAsia 100K的創始成員之一,該組織旨在對亞洲100,000個基因組進行測序,使其能夠為世界提供獨特的遺傳研究資源。
  • 阿斯利康入局,藥廠是基因檢測商業化真愛嗎?
    特別是受到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的行業監管者、醫療機構、患者都看到基因檢測的優勢。有業內人士預測,新的技術變革正在潛移默化醫療服務體系,或將重構當下服務模式和生產關係。所有的變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或者一開始就能獲得豐厚的回報。作為生命科學、醫學技術、計算技術融合的前沿領域,基因檢測在諸多細分領域中發展迅速,已經從概念階段推進到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