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報佛恩的佛弟子,不要做欠佛債的自了漢

2020-12-24 歷史的敬意

佛子之中,有這麼兩大類人:一類是報佛恩的,一類是欠佛債的。這話說的是非常實在的,因為佛的教誨,是一面修行了生死以自利,一面濟度眾生以利他。但如果佛子退失了對眾生的悲心,只顧到自了生死的一邊,而不管眾生的苦難,這叫不知報佛恩的負欠佛債者。另有一分弟子,能暢達如來本懷,不但要求自了生死,而且處處以救度眾生為前提,切實表現自未得度先度人的精神,這就是知佛報佛恩。我們學佛,應該學報佛恩的。

▲要做報佛恩的佛弟子,不要做欠佛債的自了漢

修持藥師如來法門也是如此,如過只重視自身的消災延壽,僅得世間樂,不能發菩提心,修菩薩道,便成為欠佛債的。

藥師如來發十二大願的本義,是對於被饑渴逼惱的眾生,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然後以無上法味,令其畢竟安樂。悟入藥師如來的本願,就要理解「先與欲勾牽,後令入佛道」義理。

就拿《藥師經》中所說的「長壽」「富饒」「官位」「男女」這四件福報來說,都可以做深一層理解。如長壽,世間的長壽,即使活到一百二百歲,也不過是「石火光中寄此生」;僅極短暫的一閃,便歸幻滅。若由如實智慧,證得法身慧命 ,盡未來際,不生不滅,那才真正的無量壽。

論富饒,《法華經》說,佛為大富長者;菩薩有無量的本願功德,佛果有無邊的法財,受用不盡;藥師淨土是琉璃寶所成,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都以金銀七寶等物為嚴飾,這是何等的富有。

官位,佛於一切法得大自在,為三千大千世界的法王,其崇高地位,天上天下為至尊。再說男女,佛法每以善心誠實為男子,柔和忍辱為女人。所以我們修學佛法,對此四事應該有深一層看法,要以證得法身慧命,具備功德法財,登法王位,以及有誠實和忍辱的德性為願望,這才是藥師法門的最高境界。

▲佛弟子踐行菩薩道,就要發無上大乘心,心懷眾生,不離不棄

現世樂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眾生解脫的大問題,食味只能作暫時的救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如人的思想不正,不務正業,而生活困苦,決非救濟所能解決的。如先以飲食飽其口腹,進而教以人生正行,知識技能,使生活改善,從事職業,就相對的解決了。再進行一步,令其修學佛法,在佛法豐富的寶藏中,得世間希有的無上法樂,那才是究竟的救濟。先以食味,再以法味,是藥師的本願。

如藥師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這些都是佛子專修藥師法門,所必須聞思悟入的大智慧境界。

相關焦點

  • 佛弟子為何要做早晚功課?
    這莊嚴的梵唱不光是出家人每日必修的功課,也是在家佛弟子用功修道的絕好契機,現在我們來說說「為何佛弟子要做早晚功課」。 為何要做早晚課? 為何要做早晚課?
  • 印光大師:佛恩之廣大深遠,莫能形容也,誹謗佛法者其罪太大
    印光大師:佛恩之廣大深遠,莫能形容也,誹謗佛法者其罪太大【印光大師開示】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佛視眾生皆是佛,故隨順機宜,為之說法。俾得消除妄業,親證本有。有宿根者,由謗佛闢佛因緣,遂復歸依佛法,為佛弟子,代佛揚化。無宿根者,當乘此業力,永墮阿鼻地獄。待其業報盡時,往劫聞佛名之善根,當即發現。由茲方入佛法,當即漸種善根,以至業盡情空,復還本有而後已。甚矣!佛恩之廣大深遠,莫能形容也。一句染神,永為道種。譬如聞塗毒鼓,遠近皆喪。食少金剛,決定不消。能如是生信,是謂正信。
  • 農曆七月吉祥月、報恩月,佛弟子該如何去做?
    佛陀時代,印度夏天的雨季長達三個月,這時候又熱又潮溼,蚊蟲鼠蟻繁殖,佛陀於是制定結夏安居,規定夏季三個月內(農曆四月十五日結夏,至七月十五日解夏),僧眾安住一處減少外出,避免被蟲蟻傷害,也不要踩到蟲蟻,這是慈悲的展現。
  • 佛弟子日常所犯全文
    如果拿壞的舊的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供養三寶,即使有點福報也是不如意。十三:不求回報是真供養不要以為捐了錢拿了紅包就跟師父提很多要求,或者留下一堆事給師父做,出家人不是給你打工的。供養給師父的衣服鞋子,不要問師父怎麼沒穿,師父自有安排,有時師父也要轉施他人功德更大。
  • 曙提法師:勿忘世上苦人多 疫情之下佛弟子可以這樣做
    對於已經罹難的眾生,無論他是否有佛教的信仰,我們佛弟子都有責任有義務為他們念佛,祈願佛菩薩能慈悲接引往生善道。「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是佛子的本懷。面對倖存的家屬,這個時候再多語言其實也是蒼白無力的,如果對方是佛弟子,我們可以稍加勸慰或適當引導對方憶念佛法,以免過深地深陷悲痛,但我個人不主張過度打擾,給別人一些空間或者就是一種幫助。
  • 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
    修行的路很長,做個真正的佛弟子這樣做實際上是結惡緣、種惡因,你與邪門歪道結緣,拿錢買罪受。佛弟子的感恩世間有所謂的感恩節,大概只是找個理由提醒一下人們,不要忘記了那些在人生道路上幫助你成長的師長、朋友。其實無論佛弟子和世間人感恩的傳承是最主要的,也是這個世界保持和諧的重要因素。感恩是互相的,按照因果關係來說是互為因果的。
  • 欠什麼都不要欠情債
    一邊向西邊鞠躬,我發願此生為利益一切眾生而活,多多行善多多修福,把我的福氣全部奉獻給一切眾生,以此來化解我和他前世和今世孽緣……其實菩薩早就託夢告訴了我和他前世的糾結,只是當時沒有想到,我鼓起勇氣給師兄您寫信,是要告訴大家,任何人,不管是否信因果,欠什麼都不要欠情債,太痛苦了!末法時期我們能接觸佛法實為不易,大家好好修福吧!把我們欠的債務都還清,脫離苦海早生極樂。
  • 做一個成功的佛弟子,看完恍然大悟!
    如果沒有福報,不論你如何努力,都很難成功。很多成功學老師一味強調堅持,聲稱只要不放棄,就一定會成功、一定會發財、公司也一定會越來越好。很多人都盲目追隨這種口號,不斷地拼搏,結果卻可能是不斷的失敗。成功學那麼多,成功的有幾個?兩個字的「成功學」:福報倘若一輩子的定位只是發財,那沒有福報的人不一定能得到,即使考上再好的高等學校,畢業找工作也不一定有著落。
  • 佛弟子不應該算命,原因令人驚訝
    我們一定聽說過很多傳說,有些是講無論如何都逃不過惡果發生的小故事,也聽說本來註定要惡事發生的,但清清靜靜無欲無求的事情做了之後,自己的命運發生奇蹟的變化的故事,這些故事,說是故事,其實都非故事,都可以認為是真事,是名叫故事。          所以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因為無明而不懂的修行,基本上命就是定的。
  • 新年伊始,佛弟子如何發願?
    有的朋友希望家庭和睦,有的朋友期待儘快脫單,有的朋友祝福自己考研考公順利上岸,還有的朋友感覺身體健健康康就很好…… 作為佛弟子,我們應該如何發願呢? 學佛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這個世間的福報,而是為了了脫生死,走上涅槃的大道。因此,學佛者最好的發願便是:成佛道、度眾生。
  • 佛弟子可以在佛前抽籤問事嗎
    就是因為人有迷惑要去問,包括抽籤、算卦都很風行。我們佛弟子這些場合就不去了,可是心中還有疑問,「那在佛前做個鬮,跟佛問吧!」這是一種心理。其實我覺得倒不必這樣問,因為佛法不是投機,也不會這麼細碎、細瑣地分辨世間的這些事。因為佛都講了一個基本的原則:這個世間「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目的是讓你出離火宅的。在這個火宅裡問得再清楚,佛也沒有這個興趣來回答你。
  • 報佛恩!(值得收藏!!)
    在佛法上要報的恩有四種:一是三寶恩,二是國家恩,三是父母恩,四是眾生恩。三寶於我們的深恩重德,真是大得沒有辦法形容,因此做個三寶弟子,對於三寶,應該善事恭敬奉養,尊重孝順不逆,方能報三寶的深恩。讚嘆感恩所有的出家僧人,為了眾生得離苦,為了如來家業,每個出家僧人都在付出著。願諸佛菩薩慈悲加持法輪常轉!正法久住!值此感恩節祈願一切出家人, 節日吉祥如意!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佛教: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你需要注意這10個問題!
    佛教:佛弟子在家誦經時,你需要注意這10個問題!對於佛門弟子而言,每天念經、誦經、學佛、念佛這是必修的功課,也是最基本的功課。既然誦經有著這麼重要的意義,那麼,佛弟子在家誦經時,有沒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 釋迦牟尼佛告訴世人,怎麼做功德無量,福慧無比,你做過了嗎
    布施七寶得三界中福報,雖然無量無邊,但終究是有漏的福報,得不到解脫;讀誦、為人講說大乘經典,令聽聞者生大智慧,發無上心成無上道,所以,讀誦、講說《金剛經》的功德是布施所有七寶的功德無法比擬的。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再次講到,「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 受戒的佛弟子能買樂透、股票、賭博、開酒吧開麻將室、做投機生意嗎?
    受戒的佛弟子能買樂透、股票、賭博、開酒吧開麻將室、做投機生意嗎?你的福報是因為布施來的嘛!對不對?你之所以有錢是因為布施。布施是因,福報是果。你要有福報,你不用買馬票,你還是有福報。你買馬票的錢拿去布施善業,你來生還會有錢。你買馬票沒有中你就完了。是不是?你拿那個錢去布施,你來生一定有回饋嘛!你買馬票沒買上,這個錢浪費掉了,是不是?
  • 好人沒好報?因果業報到底怎麼一回事?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
  • 【紹興法律人】「法力宏深、佛恩廣博」的香港大律師——胡鴻烈博士
    「法力宏深、佛恩廣博」的香港大律師——記胡鴻烈博士章雨潤我每次登會稽山香爐峰,經過南天竺牌坊時,必佇望胡鴻烈博士親題「佛恩廣博人傑地靈千古蹟,法力宏深民康物阜萬家春」的楹聯許久,膜拜這位最傑出的紹興籍法律大家。
  • 因果業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好人沒好報?
    常聽人說佛弟子學佛以後要多想想因果業報也常聽人說善惡到頭終有報高飛遠走也難逃關於業報你是否真的了解一起來探討下大家對於業報的一些困惑業報,是業與報的並稱,意思就是說,我們身、口、意所造之業感召到的報應只要曾經做過,不管是善是惡,都是要獲得應得的一個後果,或好或壞或沒有產生實質影響。它就像我們學生時代學過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一樣,我們對外界施的力(身、口、意所造之業),無論大小,好壞,最終這個力會反過來施加到我們身上。
  • 印光大師: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2571期】
    切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一有此心,便無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則業愈大,再一來生,難免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中。若欲再復人身,再遇淨土即生了脫之法門,難如登天矣。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求來生人天福報,即是違背佛教。如將一顆舉世無價之寶珠,換取一根糖吃,豈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來生人天福報,與此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