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革命,看到這個組合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想必是咱們中國的《紅色娘子軍》和《白毛女》吧。其實在俄羅斯歷史上也有著很多紅色題材的芭蕾舞劇,隨著特定歷史時期的結束這些作品大都漸漸從舞臺上銷聲匿跡,而至今為數不多依舊在上演的則可謂是其中精品中的精品,我們今天要說的《巴黎的火焰》正是這樣一部作品。
第一部以人民為主角的芭蕾舞劇
1932年《巴黎的火焰》劇照
如今說起俄羅斯流派,那是芭蕾世界當之無愧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十月革命勝利無產階級政權建立之時,俄羅斯芭蕾卻經歷了一次險些覆滅的危險。當時的人們認為芭蕾是世襲貴族階級的象徵,革命勝利之後要做的第一批事情之一就是把它消滅掉。然而列寧的文化委員盧那察爾斯基卻是一位芭蕾藝術的痴迷者,他不遺餘力的說服新的領導人:芭蕾雖然是一項開銷很大的藝術,但是經過改造之後卻是絕對能對我們的革命有益的,畢竟沒有什麼比芭蕾更能代表俄羅斯的了!
力挺芭蕾藝術的蘇聯官員盧那察爾斯基
他的說服最終成功了,當蘇維埃人民也能夠坐在劇場裡欣賞芭蕾時,他們發現這門藝術讓他們無比熱愛,於是在那個時期,大量保留了古典芭蕾舞蹈語彙,卻在題材上反映普通民眾反對霸權領導的作品應運而生。甚至產生了一種被稱作「drambalet」的新的芭蕾類型,可以說正是這類芭蕾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挽救了有著輝煌傳統的俄羅斯芭蕾,使其沒有形成斷檔可以延續至今。而第一部被正式定義為drambalet的正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巴黎的火焰》,也因此它被稱作「第一部以人民為主角的芭蕾舞劇」。
《巴黎的火焰》老照片
《巴黎的火焰》首演於1932年,是一部取材於19世紀法國大革命的芭蕾舞劇。作品以一對在革命中建立起情感的青年情侶菲利普和讓娜的故事為主線,塑造了革命中各階級人們的一組群像,英勇的起義領袖、揭竿而起的民眾,國王路易十六和皇后瑪麗·安託瓦內特,以及倉皇逃竄的貴族階級等等。整臺演出充滿了革命的熱情和浪漫,是這類芭蕾中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據傳說更是「史達林的最愛」。
莫斯科大劇院版《巴黎的火焰》劇照
莫斯科大劇院睽違8年再訪華 奉獻難得一見的巔峰盛宴
雖然是這樣一部有著特殊意義的作品,然而它和中國觀眾正式見面卻是非常的晚,晚到什麼時候呢?去年11月!是的,直到半年前,由俄羅斯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在天橋劇場演出了《巴黎的火焰》,這部作品才完成了在中國內地的首次亮相。不過最近北京觀眾真的是跟「巴火」有緣,5月22至25日由莫斯科大劇院帶來的《巴黎的火焰》又即將在國家大劇院和觀眾見面了。而此次演出距離莫斯科大劇院上一次中國內地之行,已經過去了整整8年之久。
莫斯科大劇院版《巴黎的火焰》劇照
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巴黎的火焰》那便是:難得、過癮、豐富!
難得。《巴黎的火焰》中最精彩的雙人舞片段如今早已是國際各大芭蕾薈萃晚會中的常客。因其高難的技巧和如火的激情常常被安排在晚會的壓軸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而國內外的各大芭蕾比賽中也常常將它列為備選曲目,從而檢驗芭蕾人才的技術技巧和表現力。不過還能夠上演《巴黎的火焰》全劇的可謂是鳳毛麟角,而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莫斯科大劇院無疑。
《巴黎的火焰》中的大雙人舞
過癮。我們熟悉的古典芭蕾大多是表現童話公主、仙女精靈一類的人物形象,舞姿自然也多是輕盈浪漫、溫婉可人的風格。然而當芭蕾的這些背景被去除之後,足尖便被點燃了「火焰」,所有旋轉跳躍都毫無保留的迸發著速度、激情與力量。原來芭蕾不僅可以賞心悅目也可血脈僨張。
《巴黎的火焰》劇照
舞蹈的現場總是最難描述,還是讓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吧:
這是莫斯科大劇院前首席伊萬·瓦西裡耶夫和娜塔莉婭·奧西波娃的現場,從頭至尾都可以用「爆能」來形容了。
2010年這對演員正是在國家大劇院的舞臺上晉升為首席,如今8年過去了,二人都已離開舞團。不過好在莫斯科大劇院這個名至實歸的「藝術航母」從來都不缺少頂尖人才,這一次又會帶著新的明星震撼全場!順便說一句,此次莫大帶來的另一部芭蕾《海盜》也同樣是一部非常「扛勁」的作品,同樣值得關注!
莫斯科大劇院《海盜》劇照
豐富。縱觀《巴黎的火焰》全劇,可以說是各種舞蹈風格的一次博覽。不僅有前面我們看到的火一般熱情的舞蹈,在展現法國宮廷貴族生活的場景中,也將以「戲中戲」的形式將早期法國芭蕾的奢華浪漫唯美的風採展現出來。而當革命勝利之時,走上街頭的民眾們也將跳起歡快動感俏皮的民間舞蹈。可以說是對莫斯科大劇院輕鬆駕馭各風格舞蹈藝術實力的一次集中展示。再加上此次為演出伴奏的是莫斯科大劇院交響樂團,這樣的百分百原裝進口,真的是輕輕鬆鬆值回票價了!
《巴黎的火焰》中的民間舞蹈與宮廷芭蕾
好了,今天的介紹就先到這裡吧……
【演出信息】
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劇《巴黎的火焰》
演出時間: 2018.05.22 - 2018.05.25
演出地點:國家大劇院歌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