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版歌劇《遊吟詩人》在緊張排練中。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
「誰能讓吉普賽人日子快活?是吉普賽姑娘……」10月15日下午,國家大劇院排練廳響起熱情奔放的「鐵砧大合唱」,這是義大利歌劇巨匠威爾第創作的「三大傑作」之一《遊吟詩人》中的經典唱段。
10月23日至27日,《遊吟詩人》將第三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臺。10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走進國家大劇院,探班歌劇《遊吟詩人》幕後。國家大劇院製作《遊吟詩人》宣傳項目人崔磊對記者表示,《遊吟詩人》是糾結在母愛、復仇等複雜情感中的歌劇,與前兩次相比,此次演出最大的亮點是演員陣容強大,「參演的國外的歌唱家都是經常活躍在英國皇家歌劇院、斯卡拉歌劇院的一線歌唱家。」
記者了解到,此次飾演男主角曼裡科的男高音歌唱家卡爾洛文特雷曾在《卡門》《西部女郎》等多部歌劇中飾演主要角色,登臺的劇院包括巴黎巴士底歌劇院、多倫多加拿大歌劇院、柏林德意志歌劇院和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他對記者表示,他去年就曾在國家大劇院登臺,在歌劇《阿依達》中劇飾演男主角拉達梅斯。「與國家大劇院的合作感覺非常好。」他說。
飾演侍女伊奈絲的女高音歌唱家王璟則告訴記者,自己是第一次參演這部歌劇,她感到非常榮幸,「因為此次國家大劇院邀請的主要演員都是現在國際上非常著名的歌唱家,我能夠和他們合作、有機會向他們學習,將會是我難忘的回憶。」
據悉,國家大劇院這一版《遊吟詩人》首演於2014年,該劇由世界著名導演烏戈德安納擔任導演、舞美設計、服裝設計。倒塌式的立柱,頹敗的宏偉宮殿揭示出歌劇蘊含的歷史感與悲劇意蘊,而「火焰星辰」的多媒體效果帶來的視覺衝擊曾給許多觀眾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
威爾第創作的《遊吟詩人》講述了一個情節曲折的悲劇故事:15世紀初,歐洲各國風雲變幻,西班牙內戰期間,封建領主殘酷迫害吉普賽人,老盧納伯爵將一個吉普賽老婦人當成女巫燒死。吉普賽婦人的女兒阿蘇茜娜將老伯爵尚在襁褓中的兩個兒子中較年幼的一個盜去。多年後,老伯爵長子繼承爵位成為盧納伯爵,他熱戀著貴族女官萊奧諾拉,但萊奧諾拉卻深深愛著遊吟詩人曼裡科。殊不知曼裡科正是當年阿蘇茜娜偷走並養大的老伯爵幼子。自幼失散的同胞兄弟,因共同愛上了一位貴族少女成為情敵。後來,盧納伯爵盛怒,下令將曼裡科處死,目睹行刑結束的阿蘇茜娜告訴盧納伯爵,被處死的曼裡科正是他的親弟弟,她終於為母親報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