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入睡的硬性條件是「抱奶搖」?不懂意識搭建,哄覺會越來越難

2020-12-22 宋媽說育兒

「文/宋媽(原創,歡迎轉載分享)」

寶寶出生後,他們的任務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覺,睡眠問題也因此成為了寶爸寶媽最關心的事情。在哄寶寶睡覺時,媽媽們不免會採取老人們的傳統哄睡方式——「抱奶搖」。

而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和父母的哄睡習慣的延長,「抱奶搖」似乎成為寶寶入睡的硬性條件,不通過這種方式,寶寶就會哭鬧不停,難以入睡。

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6、7斤的體重爸爸媽媽還可以接受,能夠抱得動,搖得起。可是小孩子體重上升很快,一抱一搖就到了15、16斤了,這時哄睡就真的成了一件難事了。

好不容易寶寶睡著,可沒過多久,可因為睡眠周期太短,往往媽媽的手臂還沒緩過酸痛勁兒,他們就又醒來哭鬧,沒辦法,只得抱起寶寶繼續開始新一輪的「奶抱搖」。

「抱奶搖」究竟是什麼意思?

所謂「抱奶搖」就是最傳統的一種哄睡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抱奶睡」,即嬰兒需要父母抱著,搖晃著哄睡,必要時要輔助餵奶的方式。

哄孩子睡覺全靠經驗,老一輩的習慣代代相傳,以至於新手爸媽一抱起孩子,就不自覺地搖晃起來,走來走去,直到孩子睡著。長此以往孩子就習慣了這種方式,對於孩子來說,每一次父母進行這種行為,就是給寶寶傳遞了一個「要睡覺」的信號。

「包奶搖」哄睡方式備受推崇的原因是啥?

所謂寶寶的睡眠意識:就是指幫助寶寶記憶入睡和醒來後再次入睡的人、物或者事。

剛出生的嬰兒無法自主入睡,不可能等到他困了,馬上就能進入夢鄉,這時候他們需要大人的幫助才能實現入睡這一行為。而在嬰兒睡眠轉換期間,若是醒來發現缺少了原有的安撫,缺少了原有的「抱奶搖」,也就意味著睡眠意識被打破了。而抱奶搖這種哄睡方式就是最常見的嬰兒睡眠意識。

實際上,睡眠意識不僅針對嬰兒,對於成年人來說,也在潛意識中具有屬於自己的睡眠意識。

最常見的就是睡前刷刷手機,睡前衝個澡,睡前上個廁所等一系列特定行為。但與嬰兒不同的就是,在中途醒來時,我們不需要再衝澡、刷手機,翻個身就又入睡了。

搭建睡眠意識的因素有很多,綜合作用下共同幫助寶寶入睡

人:負責哄睡的人。每個人的味道、聲音以及手法都是存在差異,對於寶寶來說,最經常哄睡的人在記憶中印象深刻,一旦換了旁人,寶寶就會感到陌生,難以入睡。

環境:寶寶對於環境的感知能力很強,到新環境中他們就會感到格外新鮮,處於興奮狀態,尤其是對於睡覺這種日不可少的行為,有時候換一個屋子都會影響到孩子入睡。

方式:最常見的哄睡,無非就是媽媽抱著輕拍,搖搖晃晃;有的需要餵奶,吃飽了孩子就高興地進入夢鄉;或者有的寶寶需要安撫奶嘴,不然會一直哭鬧。

由此可見,為孩子構建睡眠意識的是父母,但這又成為寶爸寶媽最困惑的一點,究竟這種「抱奶搖」的睡眠意識是對是錯?

睡眠意識有利有弊,既要合理利用又要避免不良影響。

很多家長在育兒期間根本沒有接觸過「睡眠意識」這個概念,一看到這個首先想到「抱奶搖」這種方式,難免對此產生排斥心理。

實則不然,善於哄睡、培養良好的睡眠意識可極大減少父母的哄睡壓力,培養出一個自主入睡的「天使寶寶」。

一、睡眠意識幫助寶寶儘快入睡。

這應該成為所有父母的共識。剛出生的寶寶大腦各項機能尚不完善,難以執行複雜的指令,睡覺就是最重要的一項。睡眠意識通過人為的控制和外界環境的輔助,逐漸在寶寶的意識中形成較為鮮明的內在秩序,一些行為動作對寶寶產生刺激,使得寶寶條件反射的進行睡覺這一指令。

舉個例子,當我們發現寶寶有點困意時,我們可以把他放在床上,通過輕拍。哼唱、講故事等方式,助他入眠。長此以往,這種「拍打+歌聲/故事」就成為他的睡眠意識,當這種行為模式出現,他就會自動的進入睡眠狀態,而且在「接覺」過程中同樣適用。

二、單一的睡眠意識助長寶寶的不良入睡習慣

寶寶在小的時候依賴情緒很強,極容易對於某種行為產生依賴,隨著月份的增加,這種情緒就更難緩解。形成睡眠意識簡單,改變單一的睡眠意識難

而「抱奶睡」這種方式相對來說,屬於較為高階的哄睡方式,寶寶有充足的安全感,入睡效果好,但戒除習慣難,尤其是奶睡,寶寶對於吮吸入睡的意識十分強大。一旦父母哄睡方式換成床拍、哼歌等低階方式,寶寶會完全拒絕,根本無法哄睡。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以及5歲了,睡覺必須要媽媽摟著,有時還會想要吃奶入睡。朋友十分苦惱和糾結,不知怎麼緩解兒子這種情況。這就是睡眠意識犯下的錯。

關於孩子的睡眠意識,父母一定要引起充足的注意,單一的睡眠意識養成,不及時修正很有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獨立的生活

培養孩子自主入睡的習慣有很多方法,而培養睡眠意識這是一件實踐性很強的事情,一些育兒書中的做法,照搬不一定管用,需要媽媽們多摸索,根據實際情況,和寶寶配合出最有效的睡眠意識。

從睡眠意識到睡眠流程,助娃找回好睡眠,幫媽擺脫哄睡犯難

一、培養規律的睡眠意識

1、常換人,解放媽媽

很多時候都是媽媽在哄寶寶睡覺,尤其是小月齡的嬰兒,餵奶之後就哄睡,長期如此,他人在寶寶的睡眠意識裡不常見,很難幫助寶寶入睡。

這對於媽媽來說是很大的負擔,因為寶寶每天需要小睡3-5次,這期間需要有人在身邊,不斷地哄睡,這就牢牢的拴住了媽媽,壓力很大。

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分擔媽媽的責任,在寶寶的睡眠意識中,建立多人陪伴意識,讓寶寶逐漸養成習慣,對於哄睡的人沒有特定的需求。

2、多方式,和寶寶培養默契

一定要要多嘗試,千萬不能因為抱奶睡效果顯著,就一味地使用此方法。寶寶適應各種哄睡方式既有利於孩子未來接受能力、學習能力的鍛鍊,也能減輕父母哄睡的壓力。

上述內容也有簡單提及,最推薦的包括以下幾點:

安撫法,即對寶寶進行撫摸;舒緩音樂法,即通過音樂緩解寶寶的不適感;輕拍法,即輕拍寶寶後背,給他足夠的安全感。

二、養成接覺的習慣

睡眠是一個生理過程,通過大腦皮質和皮質下神經調節。睡眠存在深、淺睡眠,平均2~3個小時為一個睡眠轉換期,每晚3、4個周期。

在接覺過程中,寶寶都可能會出現輕哼、翻身等現象。睡眠情況良好的寶寶能從淺睡眠自主進入深度睡眠。但是,有的寶寶睡眠調節功能較差,這時就容易醒來哭鬧。

自主接覺:當孩子有醒來的跡象時,父母先不要動,安全感較強的寶寶會自己繼續睡覺,而如何出現哭鬧的現象,父母在進行下一步的安撫。幫助接覺:父母幫助接覺時首先選擇輕拍的方式,儘量不要抱起寶寶,破壞睡眠環境和狀態。提前接覺:這個常用於白天的小睡,需要父母觀察寶寶的睡眠習慣,提前在寶寶睡醒之前,通過輕哼或安撫幫助寶寶度過睡眠轉換期。

三、睡眠助長睡眠,把握睡眠流程的每一步

白天:

寶寶需要多次小睡,保證充足和高質量的小睡,既有利於孩子都是在「睡覺中成長」,又是為寶寶夜晚的睡眠打下良好的基礎。

但小睡也要保持固定的作息,維持足夠的運動量,晚上自然也就睡得好了。

1、多曬太陽,因為白天的光照可以調節孩子的生理時鐘,幫助活化腦內的「視叉上核」,神經核,進而影響睡眠系統。

2、觀察寶寶的情況,一旦出現犯困的反應,及時進入睡眠環境

3、儘量放在床上哄睡,白天小睡次數多,經常抱奶睡易形成不良的睡眠意識。

夜晚:

1、不打擾夜醒的寶寶

孩子睡眠時間長,周期短,夜晚睡覺需要多個睡眠周期,在過渡期間,寶寶會出現淺度睡眠的現象,例如翻身、發出聲音等,這個時候爸爸媽媽不要急於哄睡,去輕拍或者餵奶,這樣做反而會徹底驚醒孩子,很難進入下一睡眠周期

2、及時斷夜奶

無用的夜奶只會混淆孩子對於睡和吃的意識,陷入無奶不睡的陷阱。

一般來說,6個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適當的減少夜奶的次數,一歲就可以基本把夜奶斷掉了,這種只吃幾口奶的行為屬於不良的睡眠習慣,儘早改正,有助於孩子更好地睡眠。

3、5S安撫法最有效

這個方法就是通過模擬子宮環境,給寶寶充分的包圍感和安全感,讓寶寶輕鬆入眠。

襁褓法給寶寶建立被緊緊包裹的安全感受噓聲法或白噪音給寶寶建立子宮聲音的聯想側臥及搖晃法給寶寶建立子宮晃動的環境吸吮法給寶寶建立了自我安撫的慰藉

這個方式尤其適用於3個月內的寶寶,既可以避免「抱奶睡」的睡眠習慣,又可以保證寶寶在睡眠周期轉換時,保持外界環境的穩定,幫助孩子自主再次入睡。

新生兒寶寶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很強,父母只要注意在新生兒時期,培養好寶寶的睡眠意識,形成良好的睡眠好習慣,我們就可以擁有一個好好睡覺的天使寶寶!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宋媽說育兒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需要「抱奶搖」,寶媽不懂睡覺意識搭建,寶寶越來越難哄
    當孩子出生之後,我們就得照顧他們的吃喝拉撒睡,尤其是睡眠問題,也成了我們最為關心的事情,而大多數父母在寶寶睡覺的時候,都會採用一種非常不錯的哄睡方式,那就是所謂的抱奶搖。所謂的抱奶搖就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哄睡方式,也就是父母必須要抱著孩子搖晃著哄睡,並且在此同時用餵奶的方式來輔助,這樣的話就能保證孩子安然的入睡,劉先生雖然不太懂得如何照顧孩子,但他用這樣的方法來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是很輕易就能入睡的。
  • 寶寶入睡需要睡眠聯想,它是把雙刃劍,使用不當就成了奶抱搖
    如果要評選一下最讓人頭疼的嬰幼兒睡眠問題,投票最多的恐怕莫過於奶抱搖了,幾乎每個媽媽都經歷過這一遭,從剛生下來的5、6斤抱著邊搖邊走到13、14斤,胳膊酸痛,或者一直陷於奶睡中不可自拔。所以,每到哄睡的時候,我們會自然而然的使用起這些方法,因為只有用這樣的方法才能哄睡成功,而寶寶發困的時候也只接受這些方法。小月齡寶寶的睡眠聯想建立起來非常容易,可能只需要短短一周,甚至三四天就會形成習慣,但是如果要替換掉這個睡眠聯想,可就沒那麼容易了,所以如何戒除奶抱搖也就成為了媽媽們最頭疼的事情之一。
  • 哄娃睡覺要抱著搖還要奶睡?家長不懂意識搭建,哄睡會很煎熬
    哄娃睡覺大部分時候都是抱著、走著、悠著,甚至還需要哼唱著。如果這些方法不管用還要使出殺手鐧-奶睡。為了哄娃睡覺真的是讓媽媽們用盡各種辦法。如果寶寶體重比較輕抱著還可以接受,隨著體重增長抱著哄睡真是辛苦。哄娃睡覺用盡各種辦法,全家辛苦又崩潰西西家寶寶剛剛出生半個月,小傢伙出生的體重將近8斤,長得白白胖胖全家都高興壞了。
  • 哄娃睡覺一上來就「抱奶搖」?那你會得到一個睡渣寶寶,如何破局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孩子哄睡可是個大問題,經歷過以及正在經歷的家長,都深感折磨。為了讓孩子快速入睡,家長們不得不使用「大招」——抱奶搖,即抱睡、奶睡、搖晃哄睡。而且,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也有害,隨著月齡增加、骨骼發育,總是抱睡會壓制骨骼,造成孩子身體不適,不容易入睡。2、奶睡首先,奶睡對孩子的牙齒不好,喝著奶入睡根本無法進行口腔清潔。
  • 抱睡是最快哄睡方式?寶寶睡眠倒退期,巧用方法不再「落地醒」
    文|全文共242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前段時間組織了一場寶媽「吐槽大會」,主題是討論「當媽後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大家就像打開了水龍頭一般,紛紛倒苦水。「哺乳期太難熬了,漲奶難受,半夜還要餵奶,睡眠嚴重不足。」「我本身不太會做飯,從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是我人生的灰暗期。」
  • 婆婆們別再怪媽媽抱睡,奶睡啦!寶寶自主入睡的奧秘其實是....
    而且當我們發現孩子犯困的時候,第一步就是讓TA安靜下來,這是入睡的前提。同時也要可以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哄睡方式有問題,畢竟只有正確的哄睡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逐步學會自主入睡。這個月齡的寶寶對大人的依賴比較強,因為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也是處於發育狀態,需要不斷完善,這個階段不建議家長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
  • 寶寶喜歡奶睡、搖睡?常見四種哄寶寶睡覺的方法,是時候該換掉了
    醫院裡的大夫呵斥小敏,這哄寶寶睡覺,居然給哄出腦震蕩了,這當媽的可真不稱職,聽完醫生的訓斥小敏特別難過,她也聽說過搖寶寶能搖出腦震蕩,但真沒想到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奶睡這個方法相信很多寶媽都嘗試過,也就是讓寶寶一邊喝奶一邊睡覺,對於很多寶寶來說,這種方法真的非常管用,很多寶寶真的會含著媽媽的乳頭或者奶瓶奶睡就睡著了。但我們要知道,這樣的方法容易導致寶寶的呼吸產生不順暢,這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的。
  • 「抱奶搖」是底線,在此之前哄娃睡覺,父母可以試試這些方法
    父母哄孩子睡覺的方式無非就只有這幾種,第一就是抱睡,第二奶睡,第三哄睡。儘管這些方法對於孩子的危害其實很多家長都瞭然於胸,但是為了能夠讓孩子入睡,即使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是大部分的父母還是依舊在使用,就是因為他們能夠使孩子快速的入睡。
  • 關於寶寶入睡,如何從抱搖睡到自行入睡歷程分享
    偶爾會聽到一些媽媽分享自己成功訓練才一兩個月大的寶寶自行入睡然後在兩三個月的時候,甚至滿月之後就可以睡過夜我只想說:「那是您的籤運好,抽到天使寶寶啊啊!!!!」自行入睡訓練大概在大福六個月之後,我們下定決心要訓練他自行入睡因為在不戒掉抱搖睡,我跟先生的手會斷,膝蓋會壞掉((有人已經壞掉了QQ我看了in-on-at大大的文章超~多~次~~訓練寶寶從抱搖睡到自行入睡沒有捷徑,靠的就是毅力跟堅持每天的睡眠儀式都要固定,上床睡覺的時間也會儘量固定首先,我們把
  • 告別抱睡、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就在這一張圖裡
    奶睡、抱睡……則被媽媽們視為自主入睡的攔路虎。到底還能不能哄睡?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我們來聽一聽國際睡眠諮詢師朱笑婕老師的見解。寶寶那麼困為什麼不能自己睡覺?對於嬰兒來說,困意來臨是一種難過的體驗,所以不自覺地就會哭鬧,也就是「鬧覺」。寶寶需要逐漸學習如何自行放鬆和入睡,還沒學會的時候,就需要大人們出手和幫助。吃奶、抱抱、拍拍,都能讓寶寶從一個疲勞卻又高度興奮狀態,過渡到睡前的一個身體和精神上都相對平和的狀態。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不就是拍背+噓聲嗎,有用的話就不用抱睡跟奶睡了。」這個長輩都在用的方法,看似也會造成入睡依賴,其實古老的智慧流傳下來有他的道理,只是可能沒有足夠的理解使用方式。說到改善入睡依賴的睡眠行為訓練,多數會想到「法伯法」或是「抱起放下法」。而「噓拍法」這個最原始簡單的方法,效果在改善入睡依賴肯跟達到自主入睡定沒有前面這兩種方法快速。
  • 寶寶哭鬧不睡,是一哭就哄,還是放著不管?如何讓寶寶自行入睡?
    讓孩子自行入睡真有那麼難嗎?不能用哭聲免疫法,又不能一哭就抱,那還要不要管孩子睡前哭泣了?
  • 照顧0-3月寶寶睡眠:堅持「少抱多躺不搖晃」,做到「3要3不要」
    「少抱」「少抱」的意思是除了必需情況(餵奶、拍嗝、換尿片、哭鬧時),其它時間不要抱著寶寶。抱多了抱久了會讓寶寶養成被抱著的習慣,家長後續照料起來更累,也不利於後期培養寶寶自主入睡、睡整覺,而且還對寶寶的脊柱發育有害。
  • 寶寶何時才能自主入睡?這3種表現暗示媽媽,寶寶在練習自主入睡
    奶睡成為「絆腳石」,寶寶無法實現自主入睡小路今年也剛剛生出一個漂亮的寶寶,現在已經6個月大了,每天睡覺還是需要小路不停地哄著才能入睡,這讓小路疲憊不堪,只要一到晚上,小路就要哄著寶寶睡覺,還必須是奶睡才肯入睡。甚至有的時候寶寶晚上醒來的時候,小路依舊要重複這套流程,折騰的小路每天早上就像是神經衰弱一般。
  • 新生兒總哭鬧新手媽媽很頭疼,抱睡、躺睡、奶睡,哪種哄睡方式好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月份越大寶媽越難受,坐立難安,覺也睡不好,天天盼著「卸貨」。把寶寶生出來就可以一身輕鬆了。但寶寶生出來之後,很多新手媽媽恨不得再把寶寶「塞回肚子裡」。寶寶總是哭鬧,讓本來就對照顧寶寶不是很熟悉的新手媽媽,更是頭痛不已。新生兒為什麼會哭鬧呢?
  • 這些寶寶哄睡神器,能給寶媽省很多力,有的聽都沒聽過
    文|秘籍君表妹作為新晉寶媽一枚,最近來我家訴苦說給寶寶哄睡能讓她掉層皮。她家寶寶自從出生後就開始睡覺晝夜顛倒,現在更是發展到不抱不睡,一放就醒的地步。月子裡婆婆和老公兩人晚上輪流抱著寶寶睡,出了月子婆婆身體不適暫停,換成她和老公輪流哄睡。
  • 抱睡、奶睡、摟睡,哪種方式利於寶寶發育?真相和想像不一樣
    對於0-3月齡的寶寶來講,幾乎24小時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所以他們這個階段的成長會特別快,但相對大一些的小寶寶,有了自主玩耍的意識,可能就會出現「鬧覺」的行為,很晚了還不肯睡,要知道晚上21:00-凌晨2:00是生長激素髮育高峰期,寶寶達不到深度睡眠的狀態,是很難吸收生長激素的。
  • 奶奶給寶寶餵自己乳頭哄寶寶入睡,媽媽知道後炸了
    我們家寶寶4個多月了,因為自己奶水不好,三個多月的時候就給寶寶斷奶了。但是問題馬上就來了,寶寶吃奶粉,晚上他爸和我都睡不好。於是奶奶就主動把孩子抱到自己的房間,說是她覺少,晚上可以來照顧寶寶,讓我們年輕人多睡會兒。當時我真的很感動,為有一個這麼懂事的婆婆而高興。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麼自主入睡?爸媽「三步走」孩子輕鬆睡
    文 | 凝媽關於寶寶的睡眠,媽媽們都有說不盡的苦惱。有媽媽的留言是這樣的:目前寶寶9個月了,每晚能醒9次以上找奶吃。有次我記錄過,基本半小時一次搞了13次左右。不給就哼唧,越來越大,然後哭,抱起來也不行,哭。
  • 寶寶入睡難?是習慣不好,五個方法培養寶寶自主睡覺,寶媽快試試
    因為天氣越來越熱,寶寶也是特別不舒服,為了不讓寶寶在白天外出少出汗,小高下意識延長了寶寶午睡的時間,寶寶這白天睡得多,晚上自然就不願意睡覺了。生理上的原因原因一,寶寶的身體可能不舒服,比如出牙期的寶寶、腸胃不適的寶寶都會因為身體不適影響他們的入睡。如果是這樣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給寶寶提供磨牙棒,從而緩解寶寶牙齒牙齦的不適,用飛機抱、揉肚子緩解寶寶腸胃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