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抱睡、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的秘密,就在這一張圖裡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朱笑婕 丁香媽媽

每次丁香媽媽聊到寶寶的睡眠問題時,被媽媽們提及最多的,就是「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

自主入睡是寶寶睡眠之路上的終極目標,誰都希望自己家娃能放在床上,不吵不鬧不用哄,安靜地睡去,皆大歡喜。

奶睡、抱睡……則被媽媽們視為自主入睡的攔路虎。

到底還能不能哄睡?怎麼才能讓寶寶自主入睡?我們來聽一聽國際睡眠諮詢師朱笑婕老師的見解。

寶寶那麼困

為什麼不能自己睡覺?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對於自主入睡,我們最大的誤解就在於,認為這是一個「人類天生就具有的能力」。

「我們自己困了累了沾枕頭就睡,為什麼孩子就不行?」

寶寶自主入睡的能力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去培養的。

對於嬰兒來說,困意來臨是一種難過的體驗,所以不自覺地就會哭鬧,也就是「鬧覺」。

寶寶需要逐漸學習如何自行放鬆和入睡,還沒學會的時候,就需要大人們出手和幫助。

吃奶、抱抱、拍拍,都能讓寶寶從一個疲勞卻又高度興奮狀態,過渡到睡前的一個身體和精神上都相對平和的狀態。

這個過程的 「哄」,是積極正面的。

所以,哄睡並不是洪水猛獸,是有效讓嬰兒安靜下來的過程,它存在的意義是讓孩子入睡前的狀態更佳。

奶睡抱睡不是罪

正確操作是關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管是哪種哄睡方式,用得對,能幫助寶寶培養自主入睡的能力;用的不對,就變成了「坑」。

1. 奶著睡

母乳餵養的媽媽都習慣給孩子奶睡,很多卻發展成「不奶不睡」,還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乳頭依賴以及夜奶。

這個關鍵點就在於「奶、睡分離」,不應該是寶寶吃著奶睡著,而是睡前適當吃奶安撫。

媽媽可以用母乳安撫寶寶平靜下來後,及時拔出,多次嘗試,加上抱、拍安撫,乳頭只是一個安撫用具,不是必要依賴。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2. 抱著睡

「抖、晃、搖」,每次抱睡哄睡,不是練出肌腱炎的「有氧運動」,就是大家一起嗨的「廣場舞」。

這裡推薦用減緩「運動」強度 + 減少「運動」時間相結合的方式,讓寶寶接受在較為靜止的狀態下入睡。

媽媽們可以試試,從滿屋子溜達哄睡變成小範圍來回踱步,再弱化為原地輕微左右搖擺;不要搖晃寶寶到完全睡著。嘗試在寶寶平靜時暫停安撫,給寶寶一點時間去嘗試新的入睡方式。

在溫和地「抱起安撫,放下睡覺」過程中,抱起安撫的時候,可以直到寶寶徹底平靜,再把他放上床。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3. 放下睡

從懷裡睡過渡到放下睡,難點就是「落地醒」。

這個時候,可以用拍睡安撫 + 聲音安撫。

4 月齡以下的寶寶推薦用「噓拍法」、白噪音或噓聲輔助,有節奏地輕拍寶寶;4 月齡後的寶寶可以鼓勵寶寶,用兒歌,唱搖籃曲來替代「噓」聲。

有的寶寶嚴重哭鬧,原地安撫不了也不用勉強,結合抱起放下法,觀察寶寶的情況,哭鬧 — 原地安撫 — 哭鬧 — 抱起安撫 — 平靜 — 放下,不要焦慮,多嘗試。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4. 陪著睡

陪睡的苦惱在於,人一走娃就醒,不走娃就睡。

媽媽可以試試從躺著陪娃睡覺,到坐著陪娃睡覺,等寶寶適應了,再慢慢地挪遠一些,直至離開。

因為拉開了跟寶寶之間的空間距離,家長也可以進一步嘗試減少肢體接觸性的安撫,多用「隔空喊話」的語言安撫,表示:媽媽一直都在。

哄睡進階為自主入睡

關鍵技巧在這張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不管是哪種哄睡方式,最終的終極目標都是——自主入睡。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可以用循序漸進的方法,把一個一個坎都跨過去,用一個安撫方法取代另一個安撫方法,讓寶寶最終可以完成「自己睡」過程(點擊大圖)。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如果寶寶家長想快點達到效果,也可以選擇現有的比較常見的睡眠訓練體系,比如說 Kim West 女士提出的「安睡女士撤離法」(Sleep Lady Shuffle)。

不管寶寶目前的入睡方式是哪一種,這套方法都適用:

1~3 晚:床邊安撫,可以抱起安撫;

4~6 晚: 離開床稍遠一點,儘量不要抱起安撫;

7~9 晚: 撤離到臥室門邊,保持語言安撫;

10~14 晚:撤離到臥室外,只有在寶寶有需要的時候回應他。

最後想說的是,科學育兒很重要,但是媽媽和寶寶都接受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監製:momo

排版:芋頭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本文經由紐西蘭 BSC 認證睡眠諮詢師 古金審核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婆婆們別再怪媽媽抱睡,奶睡啦!寶寶自主入睡的奧秘其實是....
    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一般是指從關燈上床到睡著的這段時間。對於嬰兒來說,自主入睡就是指入睡準備之後,不需要大人輔助哄睡,就可以自己渡過睡眠潛伏期,進入睡眠狀態。同時也要可以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哄睡方式有問題,畢竟只有正確的哄睡方式才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逐步學會自主入睡。這個月齡的寶寶對大人的依賴比較強,因為身體的各項機能發育也是處於發育狀態,需要不斷完善,這個階段不建議家長培養寶寶的自主入睡。即使是遇到「天使寶寶」可以自主入睡的,夜間也需要醒幾次進行餵奶。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怎麼自主入睡?爸媽「三步走」孩子輕鬆睡
    哄一個小時左右睡了放下又醒,再抱再哄,再半個小時再放再哭。沒毅力再不給奶了,一給奶吃個幾分鐘迅速睡。現在更是不給奶,她半夜能翻翻找找自己坐起來找奶。找不到不理她各種哼唧,哭。感同身受,我在過去的2年裡經歷過無數個這樣的夜晚。二寶晚上不睡就抱著哄睡、奶睡,半夜醒來也同樣的抱睡、哄睡,輕拍都沒用。
  • 抱睡、奶睡危害大,那孩子如何自主入睡?「三個步驟」父母要記牢
    每一位做媽媽的女性都深有體會:哄孩子睡覺簡直比登天還難,自己甚至都整晚整晚的徹夜失眠,有時候疲勞過度,抱著寶寶眯了一會,睜開眼時卻發現寶寶瞪著兩隻小眼睛嘰裡咕嚕的正精神著。那麼既然哄睡工作如此的艱難,會不會有什麼比較實用的好方法來應對呢?於是就出現了「抱睡」和「奶睡」。
  • 抱睡、奶睡、摟睡,哪種方式利於寶寶發育?真相和想像不一樣
    優點:抱睡就像寶寶們在媽媽肚子裡的感覺一樣,溫暖而又安全。抱睡不僅可以讓寶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還能夠讓寶寶從精神上得到滿足,讓他們睡的時間長更平穩。小貼士:奶睡這一招雖然百試百靈,但是長期的奶睡對寶寶的影響極大,媽媽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預防寶寶奶睡的這個習慣。
  • 抱睡、奶睡、躺睡,哪種對寶寶更好?別只圖省事,娃的發育最重要
    優勢:對於低齡的小寶寶來說,媽媽抱睡時他們會感到自己在子宮裡一樣,非常有安全感,和媽媽的關係也更為親密。而且這種哄睡方式,能讓寶寶睡的時間更長,更安穩。缺點:抱睡是最累人的,而且寶寶通常只依賴媽媽,很多媽媽為此手腕和腰部都會感到疼痛,還容易在月子裡落下病根。一旦寶寶養成這種睡眠模式,會形成強大的依賴心理。一抱就睡,一停就醒。
  • 怎樣才能戒掉奶睡?讓寶寶自主入睡,做好這幾點
    茜茜剛過完1周歲的生日,媽媽打算給她斷奶了,可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每到茜茜睡覺的時候都必須吃著媽媽的奶才能睡得著,只要不讓吃奶,肯定是鬧著不睡,或者即使睡著了也睡不了一會兒就醒了。在我接觸的很多寶媽們,都有這樣的奶睡情況。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不就是拍背+噓聲嗎,有用的話就不用抱睡跟奶睡了。」這個長輩都在用的方法,看似也會造成入睡依賴,其實古老的智慧流傳下來有他的道理,只是可能沒有足夠的理解使用方式。說到改善入睡依賴的睡眠行為訓練,多數會想到「法伯法」或是「抱起放下法」。而「噓拍法」這個最原始簡單的方法,效果在改善入睡依賴肯跟達到自主入睡定沒有前面這兩種方法快速。
  • 寶寶何時才能自主入睡?這3種表現暗示媽媽,寶寶在練習自主入睡
    奶睡成為「絆腳石」,寶寶無法實現自主入睡小路今年也剛剛生出一個漂亮的寶寶,現在已經6個月大了,每天睡覺還是需要小路不停地哄著才能入睡,這讓小路疲憊不堪,只要一到晚上,小路就要哄著寶寶睡覺,還必須是奶睡才肯入睡。甚至有的時候寶寶晚上醒來的時候,小路依舊要重複這套流程,折騰的小路每天早上就像是神經衰弱一般。
  • 寶寶6個月一直奶睡,如何培養自主入睡的習慣
    奶睡最大的壞處就是寶寶睡不好!寶寶是有記憶力的,如果他睡覺是在父母懷裡入睡,然後放到小床上,或者他是吸吮著媽媽的乳頭入睡的,當他在睡眠周期醒來時,寶寶會期望用同樣的方式,比如被抱在懷裡或吸著媽媽的乳頭等方式來接覺。
  • 寶寶出現這三種行為,寶媽就可以著手培養自主入睡了,帶娃更輕鬆
    寶寶出現這三種行為,是在暗示寶媽「我可以自己睡了」1)犯困的時候不哭鬧,經常吃手寶寶會學著利用自己的方式,來慢慢地實現自主入睡。開始時可能一切不會那麼順利,但是如果常常出現吃手的情況,說明寶寶進入了練習自主入睡的第一步。寶寶吃手其實是一種自我撫慰的方式。媽媽會發現此時寶寶不會哭鬧,只是自顧自地吃手,短期內可能不會很快成功入睡。
  • 「奶睡」or「趴著睡」這些「簡便」方法,千萬不要用!
    所謂奶睡能睡一整覺的寶寶應該少之又少,大部分寶寶奶睡的寶寶很難睡好。都沒有吃飽就睡著了,這後半夜又餓了又得起來找奶吃,還沒吃飽又睡著了,這樣頻繁操作,導致寶寶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欲望影響發育。奶爸一直強調,媽媽們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媽媽。
  • 奶睡的寶寶「難安穩」?「無奶不睡」並不可怕,關鍵是學會早預防
    「有奶才睡,無奶哭鬧」「奶睡」的含義,寶媽最好要了解清楚奶睡,單從字面意思上我們就可以了解,那就是寶寶吃著奶睡覺,如果沒有奶這個輔助道具就不能安穩入睡。可這時一些寶媽會產生疑問:「那寶寶睡之前吃奶的行為都算奶睡嗎?」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睡前吃奶行為都歸為奶睡。原則上認為,那些在睡眠過程中必須含著R頭才能入睡的寶寶才能算得上有「奶睡」習慣的寶寶。
  • 奶睡哄娃「一時爽」,想戒奶睡「心慌慌」,奉上超實用戒奶睡攻略
    等寶寶漸漸長大,洋洋得意的奶睡寶媽發現問題來了,寶寶一直奶睡,想要讓寶寶自主入睡,難度就大幅度提升了,開始頭疼不已。奶睡哄娃「一時爽」,想戒奶睡「心慌慌」袁香兒子已經一歲多了,已經成功的從嬰兒期邁入到兒童期了,看著寶寶一天天的茁壯成長,作為媽媽的袁香覺得很欣慰。
  • 孩子愛奶睡、抱睡?哄娃睡的6大「禁忌」,別哄睡不成反惹一身病
    孩子愛奶睡、抱睡?哄娃睡的6大"禁忌",別哄睡不成反惹一身病導語新出生的小寶寶除了睡覺就是喝奶,而且睡眠對小寶寶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一天24小時,有的寶寶甚至能睡20多個小時,由此可以看出睡覺就像孩子的工作一樣,也是孩子能夠健康長大的主要因素。
  • 新生兒總哭鬧新手媽媽很頭疼,抱睡、躺睡、奶睡,哪種哄睡方式好
    等寶寶對環境熟悉了,就不會一直哭鬧了。寶寶哭鬧哪種哄睡方式更好?抱睡、躺睡、奶睡寶寶一哭,寶媽就頭痛,就想著快點哄寶寶入睡,好給自己一會兒清淨。① 抱睡抱睡是一種常見的哄寶寶入睡的方式。一般都會採取橫抱的姿勢,將寶寶抱在懷裡,通過緩慢走動和輕輕晃動,還配合著搖籃曲和不知名的哼唱。這種狀態一般會持續15-20分鐘左右,寶寶才能真正的睡著。
  • 寶寶入睡需要睡眠聯想,它是把雙刃劍,使用不當就成了奶抱搖
    2、堤防睡眠聯想是為了防止寶寶形成單一的、不良的入睡習慣,而很難學會自主入睡在寶寶還是小月齡的時候,尤其是0-3個月期間,我們是必須要給他們建立睡眠聯想,但是如果我們使用的方法過於單一、安撫方式一開始就很高級的話,寶寶就會很依賴我們這些方法,很難學會自主入睡。
  • 我是如何一步一步讓寶寶自主入睡的
    後來寶寶大一點後減少了晚上吃奶,可以3~4小時醒一次,但你其實也是睡不好的,因為寶寶老是動來動去,睡在你旁邊也怕壓著他。而且哄寶寶睡覺是個技術活,那麼小的時候,一般都是抱著入睡,再放下床,有時候他習慣了別人抱,一放下床就哭,你就會循環這種哄睡狀態。後來我基本是奶睡,一邊餵奶他就一邊睡著了。
  • 寶寶睡覺時的3個表現,是在練習自主入睡,父母別隨便幹擾孩子
    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寶寶健康發育的先決條件之一。執筆:輯香編輯:羅梓花定稿:楠楠「抱哄兩小時,放倒就清醒」是困擾著很多媽媽的問題,每當孩子睡覺的時候,要麼全家靜音,要麼一直奶睡,要麼抱著悠睡,弄得家長們苦不堪言。
  • 六個月的寶寶依賴奶睡,以後怎樣培養自主入睡?
    最新數據顯示,超過80%的寶寶都會有夜醒,其中超過22%的寶寶夜醒在3次以上的。嬰兒睡眠周期相對較短,睡眠機制尚未成熟,在深睡眠和淺睡眠轉換時醒來。寶寶不能自主入睡跟家長的餵養方式、生活習慣有關,其實這都是爸爸媽媽一手造成的,寶寶的睡眠受爸媽影響,寶寶睡不好又反過來影響爸媽,陷入了惡性循環。
  • 奶睡真的那麼可怕嗎?請摒棄掉育兒焦慮,辯證看看奶睡的優與弊
    奶睡的危害可多著呢,比如寶寶難以自主入睡、頻繁夜醒,自主睡眠的能力一定要儘早培養。正方:碰見高需求寶寶,不奶睡,那你一定會累死。說實話,奶睡和安撫奶嘴一樣,一直是父母圈中備受爭議的事。目前主流的育兒觀點也提倡培養寶寶自主睡眠的能力,批判奶睡的文章實在太多,作為新手媽媽,一邊奶睡一邊又糾結和焦慮會不會對寶寶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