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寶寶趴睡訓練營的內容,我想大家都已經看過了,內容悲憤畫面悽慘,奶爸這裡就不再悲劇重演一遍我們的科普現場了。自從這件事情出現後,很多媽媽都在給奶爸的後臺留言,讓我最難忘的就是有位媽媽給奶爸說,他當時也是入門了一個睡眠課程,裡面「教」了很多所謂「獨立」睡眠的「知識」,唯一讓他難忘的就是讓寶寶哭就是不管他,最後這位媽媽放棄這個「睡眠組織」,聽著他哭就是不管他 ,他做不到,沒有重蹈這個讓寶寶哭就是不管他的覆轍。今天我們就寶寶的睡眠問題來聊一聊,媽媽們提及最多的奶睡和趴著睡。
奶睡需要完全禁止嗎?
奶爸鼓勵和支持母乳餵養,以下所說的奶睡一系列問題不包括低月齡寶寶。
小月齡寶寶奶睡奶爸認為是可以接受的,戒奶睡、斷夜奶這些對於小月齡寶寶完全沒有必要。母乳是否會導致蛀牙在醫學上沒有很明確的證實,各個派別的專家對此看法都不太一致,小月齡寶寶吃奶時間長,一出生媽媽們的會被寶寶們的哭鬧而苦惱,如果寶寶和你都享受奶睡這個習慣,還是按照你們的習慣來,不需要特意戒除奶睡。
奶睡應該是每個媽媽都有過的經歷,每次看著寶寶一吃完就迷糊了,怎麼摸耳朵,摸腳丫,都已經無動於衷,但只要拔掉乳頭,寶寶一下娃娃大哭,媽媽們說時急那時快又重新塞回了乳頭。就這樣反反覆覆,我們的寶寶愛上了奶睡,到後面就是愈演愈烈,不奶睡就哭,油鹽不進只有乳頭才是睡眠神器。媽媽們剛把寶寶奶睡,還沒過一會就哇哇大哭,沒辦法就又故技重施。這種簡便方法入睡速度之快、安撫效果之佳,每個媽媽們應該屢試不爽吧。但這種簡便方法背後的魔咒,大家了解嗎?
大月齡的寶寶請注意
奶睡寶寶危險狀況一:嗆奶
曾經在奶爸的科室遇到過一個案例:6個月的寶寶小a,可能是家裡人手不太夠,或者是沒有重視,晚上是由奶奶照顧睡覺的。
可怕的是,晚上嗆奶,奶奶一個人帶著他睡,又沒有注意到他的情況,可能關著燈,奶奶半夜身體也體力有限,沒注意看。【媽媽可能太累了在休息,父親有沒有在身邊,真的不知道】
然後到凌晨6點多快7點發現小朋友整個人都黑了
家長趕緊叫了120,現場搶救已經說無效了,7點到鎮衛生院再看的時候同樣也是搶救不回來了,後來又輾轉到我們這邊過來看了一下,整個人都是走了很久的時間根本無法搶救的。
其實在寶寶意識不清時,他的口咽肌肉的協助性都和清醒時無法比擬,保護氣管口這種清醒時才能運作麻利的口咽肌肉,這時候都不能百分之百投入工作,很容易使奶水滲入氣管口造成吸嗆的危險。
奶睡寶寶危險狀況二:齲齒
寶寶的口腔衛生要從小抓起,寶寶一出生萌生第一顆乳牙開始,就可以給寶寶刷牙了(每日至少一次),當寶寶逐漸長大還在奶睡或者喝著奶瓶就入睡的習慣,這個對寶寶牙齒的危害,奶爸不得不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寶寶餵奶結束後,帶寶寶去刷牙,(不要抱著寶寶乳牙會掉,壞了可以不管的僥倖心理)。因為寶寶含著奶入睡,奶漬會殘留在舌頭及口腔內,這時寶寶的吞咽能力及唾液的分泌都會減少或停止,口腔原有的自潔功能就會降低工作能力,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停留並發酵,破壞乳齒導致寶寶齲齒的罪魁禍首,家長們都了解了嗎?
奶睡寶寶危險狀況三:寶寶睡眠短,媽媽睡不好
奶睡導致的頻繁夜醒,只能媽媽們隨時stand by !在爸爸們的呼嚕聲中一次次度過。
所謂奶睡能睡一整覺的寶寶應該少之又少,大部分寶寶奶睡的寶寶很難睡好。都沒有吃飽就睡著了,這後半夜又餓了又得起來找奶吃,還沒吃飽又睡著了,這樣頻繁操作,導致寶寶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欲望影響發育。
奶爸一直強調,媽媽們首先是自己,然後才是媽媽。很多媽媽昏天黑地的餵奶,根本沒有把自己的精神狀態和睡眠當一回事兒,媽媽們睡眠不好導致的脫髮、皮膚狀況差、精力不集中等,休息不好就等於什麼都不好 ,說的就是你吧。等寶寶慢慢長大,媽媽們已經入不敷出,體力和精力已經跟不上這個「小朋友」了。那時候還拿什麼跟寶寶陪伴呢?
戒除奶睡的時間點?
睡眠對於每個寶寶個體差異還是很大的,我們不能完全規定寶寶必須在這個年齡段戒除奶睡,但也不能放任不管隨意什麼時間段都不限制。
終極大boss:如何戒除奶睡?
核心詞:循序漸進
培養規律的餵奶&睡眠習慣
誰也不可能一口吃個大胖子,不能要求寶寶戒除奶睡的同時,又讓他自主入睡。
剛一開始不可能一下戒除奶睡,這裡沒有千篇一律的禁止奶睡,而是不能把奶睡作為最終睡眠的法寶,寶寶只有戒除了奶睡,才能有機會學習自己是如何入睡的!寶寶吃奶時,儘量讓他保持在清醒的狀態下,餵奶結束後,開始用其他辦法安撫寶寶入睡。這裡可以讓爸爸幫忙,讓寶寶分清吃奶和哄睡是兩個步驟。請媽媽們也學會給寶寶爸爸和寶寶一個親近的機會。
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戒除奶睡的最大的敵人應該就是如何安撫使寶寶能自主入睡。
很多家長剛一開始的哄睡秘籍就是抱,等抱不好使了就是抱著輕微搖,但實際經歷下來,寶寶體重慢慢增長到每每哄睡家長們先一身汗,這些方法並不是長久之計。
餵奶結束後媽媽去休息,爸爸們就可以躺在寶寶身邊,輕輕的拍著寶寶,哼著小曲,寶寶在你身邊安全感妥妥的。
對於大一點寶寶餵奶後,先帶寶寶刷牙(不要忘記刷舌頭)、洗臉 、換尿不溼,帶著寶寶拉窗簾,告訴他天黑了,該睡覺了。這時候家長們已經開啟了哄睡模式。寶寶上床後夜讀繪本,關燈,唱歌,一系列適合寶寶的流程就可以開始了。
說完奶睡 ,我們聊聊趴著睡
趴睡是需要特意解鎖的新技能嗎?
在趴著睡窒息這件案例中,這位母親一直在描述一個問題就是寶寶在哭需不需要過去看看,在這裡奶爸並不推崇所謂的什麼哭聲免疫法,孩子哭成這樣不管他合適嗎?奶爸第一時間就是過去抱抱,才是父母應該做的正確方法吧?
每個寶寶都會學著翻身學著趴著睡,沒有必要一味的解鎖新技能而罔顧他的人身安全,每年因為趴睡窒息而導致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寶寶在奶爸在科室裡已經不是小概率事件了。
趴著睡適合所有寶寶嗎?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美國兒科學會睡眠指南中強調,一歲以內的寶寶都需要仰睡。寶寶會翻身了,當趴著睡可以活動自如,可以不幹預。但趴睡一直需要大人監護,好多新手爸媽在哄睡時,都覺得寶寶趴著睡緩解腸絞痛,又睡的安穩真是一個好辦法,但趴睡的危險係數我們不能忽視。
趴著睡也有嗆奶的風險
新生兒寶寶的身體機構和大人有所不同,當寶寶趴著睡覺時發生嗆奶會堵住口鼻,反而仰睡可以防止這個問題的發生。
無論奶睡還是趴睡,安全的睡眠才應該是家長們應該重視的問題。家長也要提高自己的認知和防範意識,不要打著科普旗號都是為你好的語調,你就放下了戒備把自己和孩子貢獻給這些無良商家。標榜著科普也收費的公眾號,家長們請三思。睡眠是個體差異很大的話題,並不是一種方法就適用於所有寶寶,適合自己寶寶就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追求天使寶寶,自己的孩子他來到你身邊就是天使不是嗎?
我是兒科醫生———白衣奶爸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 「有用 」請記得評論、點讚 、收藏並轉發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們。科普之路漫長無邊,從病房出來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就是因為有您們,讓我堅持伏案在電腦前敲打出這些帶有靈魂的文字,希望白衣奶爸能為您的寶寶成長之路保駕護航。白衣奶爸 您「小康」路上的兒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