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2020 | 新京報攝影記者李木易年度作品

2021-01-10 網易

  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圖片部2020年度個人作品系列。這一年,我們用鏡頭凝視時代,記錄浪潮下的平凡和偉大。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李木易。

  

  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的媽媽甘普太太對阿甘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會是什麼味道。」

  這個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記者的2020年更是如此,上半年的工作和生活就猶如在進行盲盒體驗。

  這一年,每個人都在口罩的嚴密包裹下度過,分不清彼此。這一年,過得好快。「生活」在下半年才剛剛開始,就結束了。

  這一年,讓我們感受了生命的無常、生活的不易、團結的力量。隨著疫情的穩定,我們也將迎來春天。

  ——李木易

  所謂生活

  

  △ 2020年8月16日,內蒙古自治區科左中旗寶龍山鎮前瑪尼吐嘎查,關壯薩打開玉米地中的滴灌水閥門。他十五歲落下殘疾,前一年進行了股骨頭置換手術。政府補貼兩萬元為他家蓋了40平方米的住房。

  

  △ 2020年11月11日,通州區一處蘇寧物流基地,快遞分揀人員的水杯擺滿了車間外的鐵架。

  

  △ 2020年11月5日,被譽為「京城最後一家國營副食店」的趙府街副食店近幾年成了「網紅店」。這家開了64年的副食店從上午十點到下午四五點都要排隊。「二八醬」是小店的鎮店之寶。

  

  △ 2020年11月25日,朝陽區甘露園,祖孫三代傳承至今的京時表店內,店主劉憲平和兒子袁亮在為顧客修表。創立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京時表店是北京第一批個體修表店。

  

  △ 2020年12月2日,海澱區蘇州街,王芮、王燕姐妹倆操控著電動輪椅過馬路。六十多歲的母親郭青梅仍然不放心地緊緊跟隨。十幾年前,身患脊髓肌萎縮和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的「輪椅女孩」王芮(圖左)從陝西來北京求醫求學,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中國農業大學。如今,她成為了一名網際網路教育創業者。(點擊圖片跳轉:離開公主樓後,「輪椅女孩」的中關村創業夢)

  日常記「疫」

  

  △ 2020年2月14日,朝陽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領完證的一對新人隔著口罩說悄悄話。由於疫情,當時北京市婚姻登記機構全部實施網上預約,只保留法定程序。結婚宣誓、合影留念等環節全部取消,預計每對新人10分鐘左右就能辦完所有領證手續。

  

  △ 2020年3月17日,新國展,北京東城區集散點,兩名相擁的外籍人士。當時,北京市啟用新國展作為首都機場全部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入境旅客的轉運集散地,此集散地用於經機場檢疫後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的低風險人群臨時集散。境外入境人員根據目的地分為北京及其他省區市地區,北京地區按照16個區分別設立臨時集散點,其他省區市分別設立各省區市臨時集散點。(點擊圖片跳轉:新國展集散點直擊:專人陪同登記,一周分流14595人)

  

  △ 2020年4月6日下午5時30分許,載有援鄂醫療隊員的十餘輛大巴車抵達位於延慶區的集中隔離點。醫療隊員親友夾道歡迎。

  

  △ 2020年4月27日,北京一零一中,兩名久未見面的同學隔著老遠興奮地打招呼,當天,他們結束了「史上最長寒假」。北京市254所學校迎來4.9萬名高三年級學生返校複課。(點擊圖片跳轉:高考倒計時71天!北京4.9萬高三生返校上課)

  

  △ 2020年6月1日,豐臺一小,同學們在操場做眼保健操。當天,北京市高一、高二、初一、初二以及小學六年級學生返校複課。

  

  △ 2020年7月7日,北京高考首日,一名家長在北京八中考點外為考生祈福。

  

  △ 2020年9月16日,昌平區馬池口,北京大學2020級新生摘下口罩軍訓。

  

  △ 2020年11月10日下午,「2021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季活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專場招聘會」在農展館舉辦。此次招聘會重點面向2020屆及往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

  

  △ 2020年10月19日,幾輛什剎海人力客運三輪車載客經過什剎海銀錠橋。當天,停運9個月的什剎海人力客運三輪車胡同遊正式回歸。

  

  △ 2020年12月26日下午,西什庫31號,西城區冷鏈及餐飲食品單位從業人員在排隊等待核酸檢測。當日,西城區什剎海地區啟動對轄區內冷鏈及餐飲食品單位從業人員核酸檢測。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引導檢測者。

  四時四季

  

  △ 2020年1月5日晚,北京下起小雪,朝陽北路,雪花靜靜掛上枝頭。

  

  △ 2020年3月20日,春分,北京迎來半年一度的「懸日」奇觀。

  

  △ 2020年5月24日,景山公園萬春亭,喜鵲和烏鴉在進行「空戰」。

  

  △ 2020年6月11日,東四胡同,一隻小貓在樹上乘涼。

  

  △ 2020年8月12日晚,東四十條橋附近,在雨中騎行的市民。

  

  △ 2020年10月28日,北京大學燕南園,一陣秋風吹過,落英繽紛。

  

  △ 2020年10月28日,北京大學,未名湖畔,看書的學生伸了個懶腰。

  2020年過去了,不論記憶是痛苦或美麗,驀然回首,我們都不再是獨行者。

  

  持續,未完:

  -The End-

  編輯:陳婉婷

  校對:危卓

  本文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新京報攝影記者侯少卿年度作品
    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圖片部2019年度個人作品系列。這一年,我們見證大國之慶,感受盛世繁榮;也目睹世間冷暖,喟嘆人生不易。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侯少卿。2019年結束了,21世紀就這樣過去了五分之一。在部門年終總結會上,我提到時間的話題,同事們都說我的世界觀太宏大,其實只是感嘆時間的腳步太快了,我已經落後了。
  • 2020的碎片記憶|新京報攝影記者李凱祥年度作品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攝影記者李凱祥。△ 2020年1月13日,通州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少年棒球隊正在訓練。△ 2020年1月15日,榮烏高速濱州段,果師傅開車,妻子跟車。兩人路上交流不多,偶爾討論返程訂單問題。(點擊跳轉:壽光蔬菜「春運」進京)△ 2020年1月21日,春運期間,北京西站站臺上的旅客。
  • 平民百姓的故事,才是真實的中國 新京報攝影記者吳江年度作品
    點擊藍字訂閱中國最具新聞精神的攝影公號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記者2016
  • 淘寶發布「2020年度十大商品」 JK制服、口罩、盲盒入選
    原標題:淘寶發布「2020年度十大商品」 JK制服、口罩、盲盒入選   12月21日,淘寶發布「2020年度十大
  • 大道雖無形,大愛卻有聲|新京報攝影記者陶冉年度作品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陶冉。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2020年1月29日凌晨1時43分,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由於夜間氣溫低,負責看守工地的值班人員小熊(化名)披上了棉被。在武漢,北京醫療隊的65個日與夜)△ 2020年3月26日,武漢,霞光照亮了這座城市。(點擊跳轉:一位攝影記者的65天武漢記憶:7萬張照片,讀懂這座城)從武漢返京後,我跟隨安貞醫院的醫護人員前往大興西紅門鎮,記錄了他們為當地居民進行近千例核酸檢測的日與夜。△ 2020年6月22日,北京西紅門鎮金星村,入夜後,醫護人員仍在等待有預約的村民來做核酸採樣。
  • 60個瞬間,致敬2020!
    攝影/新京報記者薛珺△ 6月20日,北京京鐵和園小區,45歲的安先生和孩子們玩耍。攝影/新京報記者王嘉寧△ 2月19日,「亞洲第一大社區」天通苑,北一區,戴口罩出小區拿快遞的居民。攝影/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2月9日,北京站,一名旅客用自製隔離裝置為孩子做防護。
  • 每個人都是英雄《人民畫報》記者秦斌年度攝影作品
    《人民畫報》記者2020年度個人作品回顧系列來了——在這殊為不易的一年裡,他們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時刻,定格了一個又一個值得回味的瞬間。從今天起,小編將陸續為您帶來年度經典作品集錦。從一幅幅影像故事中,我們一起向2020年告別,向2021年邁進!《人民畫報》記者秦斌年度作品回首2020年,我們可以從一幅幅新聞照片看到這一年的不易,看到中國人的團結與堅韌。在全體國人的努力下,我們生產生活漸漸恢復正常。在這一年裡,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奉獻力量;這一年裡,每個人都是英雄,用笑臉照亮光榮之路。作為一名記者,忠實記錄即是本職所在。
  • 2020美篇年度優秀攝影作品暨優秀攝影師評選
    2020年已成為老照片,為留住這一年的記憶,美篇面向全球舉辦「2020美篇年度優秀攝影作品暨優秀攝影師評選」盛大視覺活動。
  • 全家便利店加碼IP營銷,推「寶可夢」盲盒
    新京報訊(記者 張曉榮)皮卡丘、妙蛙種子、卡比獸……最近,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曬全家便利店與寶可夢聯名的耳機套盲盒。1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全家方面了解到,上述盲盒產品為全家便利店與「寶可夢」聯名的周邊產品,此外還有兩款皮卡丘公仔購物袋。
  • 2020,記「疫」|北京日報攝影記者和冠欣年度作品
    前面的話:2020年我做了很多事,以至於要花數日時間整理十幾萬張圖片。3月9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等待採訪的新京報記者戴軒在小雨中為流浪貓撐傘。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當日關停,值最後一班崗的醫護人員靜靜等待關停時刻。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外,山坡上的武漢市民。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最後離開方艙的市民坐在病床上等候。
  • 2020,記「疫」 |北京日報攝影記者和冠欣年度作品
    前面的話: 2020年我做了很多事,以至於要花數日時間整理十幾萬張圖片。 3月9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等待採訪的新京報記者戴軒在小雨中為流浪貓撐傘。
  •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⑤:時代印記
    這一年,新民晚報攝影記者始終用鏡頭記錄光陰流轉,見證城市變遷。本報今起推出攝影記者年度作品集,讓我們在影像世界裡,回味這不同尋常的2020,展望2021。  個人感言突如其來的疫情,給2020年蒙上了灰色。疫情下的日常,仍是身為攝影記者的我感興趣的內容,定格下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也記錄下時代的印記。瞬間,稍縱即逝,生活,返璞歸真。銘記2020,期待2021。
  • 新京報2014年度新聞報導獎發布(案例+點評)
    張樹庭:新京報獨家新聞太多,質量都很高,評選真不容易。選擇這篇,看中其對現實問題的敏銳關注,以及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大影響。朱學東:題材重大,獨家,社會反響強烈,導致整改,社會意義巨大。展江:網際網路時代,真正的獨家新聞,恐怕只能發生在人跡罕至之處。那就看題材和作者的表現力了。不用說,這組圖文作品社會意義巨大,令人震撼。
  • 2020年度攝影在線「國際攝影展覽十傑」發布
    中國攝影在線「2020年度國際攝影展覽十傑」發布中國攝影在線2020年度國際攝影展覽十傑部分獲獎作品欣賞中國攝影在線2020年度國際攝影展覽十傑攝影師 安喜平(旅遊組)中國攝影在線2020年度國際攝影展覽十傑攝影師 閆興志部分獲獎作品欣賞
  •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①:濃縮咖啡
    這一年,新民晚報攝影記者始終用鏡頭記錄光陰流轉,見證城市變遷。新民晚報今起推出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讓我們在影像世界裡,回味這不同尋常的2020,展望2021。【個人感言】這個月的5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新一期的雜誌封面,黑色字體的「2020」被劃上一個大大的紅叉,並在下面寫著「最糟糕的一年」。對於媒體記者來說,想必今年是「最想休假的一年」,從疫情爆發,到全民抗疫,再到復工復產,不僅沒了休假的時間,也少了休假的去處。
  • 年度十傑攝影師|佘佳虎2020年國際攝影展覽獲獎作品展
    近日,2020年度中國攝影在線「國際攝影展覽十傑」排名已經發布(2020年度攝影在線「國際攝影展覽十傑」發布),我們在新春佳節期間,通過中國攝影在線網站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同時刊登2020年度中國攝影在線「國際攝影展覽十傑」的精彩攝影佳作,與廣大影友共賞。
  • 新時報記者帶你打開「盲盒」這個吸金神獸
    新時報記者看到,顧客多是結伴而來,站在櫃檯前的他們,有如受指揮般動作一致:放在手心掂一掂,上下左右搖一搖,邊晃邊側耳傾聽,還有人小心翼翼地捏盒。「我們是來摸隱藏的。」一個小夥子告訴新時報記者。據了解,隱藏款被玩家視為「終極目標」。在泡泡瑪特,一套盲盒多為12個娃娃,其中包含1—2個隱藏款,被稱為「大隱」「小隱」。
  • 2020新京報綜藝榜揭曉,《這!就是街舞》獲年度品質綜藝
    撰文 :新京報記者 張赫年度影響力綜藝《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榜說:以自嘲視角解構人生,用幽默調侃與焦慮和解。每個人都會困於生活瑣碎,而脫口秀則為其提供了暫離現實的棲息地。年度品質綜藝《這!就是街舞》第三季榜說:《這!就是街舞3》難得延續了前兩季的高品質,並通過展現齊舞、編舞,縱深拓寬了觀眾對「街舞等於Battle」的認知。若將時間追溯至上世紀末,街舞被看作是「壞孩子」的標籤,但到2020年通過《這!就是街舞》,街舞已從小眾文化徹底「跳」入大眾視野。
  • 索尼攝影大賽公布2020年度首批獲獎者名單,你最看好哪國攝影師?
    近日,索尼世界攝影大賽組委會公布了2020年國家和地區獎結果,這是今年該賽事公布的首批獲獎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