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雖無形,大愛卻有聲|新京報攝影記者陶冉年度作品

2021-01-11 新京報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陶冉。

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

△ 2020年1月29日凌晨1時43分,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由於夜間氣溫低,負責看守工地的值班人員小熊(化名)披上了棉被。(點擊跳轉:多圖直擊|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晝與夜)

△ 2020年1月31日,武漢一京東物流寶豐配送站,42歲的尚黎明在管理站點的同時,兼顧搬運和運送醫療物資到醫院的任務,每天工作超12小時。(點擊跳轉:疫情之下,守護一座城的武漢面孔)

△ 2020年2月,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結束一天的工作後,摘下口罩的北京援鄂醫療隊員(部分)。(點擊跳轉:戰「疫」印跡:口罩背後的臉龐)

△ 2020年2月26日,患有新冠肺炎的產婦通過剖腹產順利產下了一名未受感染的新生兒。(點擊跳轉:產房裡的新冠戰「疫」:不能讓孩子感染!)

△ 2020年3月31日上午,武漢市民自發上街,揮舞國旗送別北京援鄂醫療隊員。(點擊跳轉:英雄歸來!在武漢,北京醫療隊的65個日與夜)

△ 2020年3月26日,武漢,霞光照亮了這座城市。(點擊跳轉:一位攝影記者的65天武漢記憶:7萬張照片,讀懂這座城)

從武漢返京後,我跟隨安貞醫院的醫護人員前往大興西紅門鎮,記錄了他們為當地居民進行近千例核酸檢測的日與夜。

△ 2020年6月22日,北京西紅門鎮金星村,入夜後,醫護人員仍在等待有預約的村民來做核酸採樣。(點擊跳轉:多圖直擊疫情高風險地區|核酸採樣點醫務工作者的日與夜)

六月的北京,疫情形勢依舊不容鬆懈,厚重的防護服無疑成為了呼吸的一道枷鎖,但經歷過武漢最艱難時期的我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 2020年6月17日,北京大學首鋼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核酸提取區,檢驗技師將配置好的PCR反應體系放入傳遞窗,準備到擴增區進行核酸擴增檢測。(點擊跳轉:多圖直擊北京核酸檢測實驗室,日均40萬的樣本怎麼測?)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七月洪水泛濫的時候,我又馬不停蹄地獨身奔赴江西、湖北。在齊深腰的洪水裡,我看到當地村民自發化身為「巡堤人」,日夜堅守保護自己的家園,也許我叫不出其中每一位無名英雄的名字,但我知道這是一群胸懷大愛的中國人。

△ 2020年7月14日上午,航拍鄱陽湖及其周圍村莊受災情況。

△ 2020年7月15日,九江市江洲鎮,村民轉移家中電器。

△ 2020年7月14日,江西省九江市江新洲渡口,由江洲鎮撤離的村民乘坐輪渡抵達新港鎮。

△ 2020年7月15日,江洲鎮北面堤壩發現滲漏情況,東部戰區空軍某師駐潯部隊前往堤壩進行搶險。(點擊跳轉:站在洪水前面的人:此刻,我們都是江洲兒郎)

△ 2020年7月15日,江洲鎮北面堤壩,東部戰區空軍某師駐潯部隊檢查水位高度。

△ 2020年7月19日,江州鎮團洲村,消防隊員冒雨救援。

△ 2020年7月19日,江州鎮團洲村,接到村民求助後,消防隊員前去救援。

△ 2020年7月17日,江洲鎮北面堤壩,夜間巡防隊員藉助手電筒燈光排成一字。

△ 2020年7月20日,江西九江共青城市漿潭聯圩開閘行洪後,洪水湧入蓄洪區(圖左區域)。

△ 2020年7月22日,湖北恩施州屯堡鄉馬者村,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湖。

△ 2020年7月22日,馬者村沙子壩滑坡,周邊路面開裂。

△ 2020年7月23日,馬者村,小朋友在帳篷外玩耍。

每一個家庭都應該被守護

九月,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回歸祖國。英雄歸故裡,浩氣存天地。

△ 2020年9月27日,瀋陽,搭載著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的國產運-20專機通過水門。

△ 2020年9月27日,瀋陽,第七批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迎接儀式。

△ 2020年9月27日,瀋陽,參加活動的志願軍老兵向戰友遺骸敬禮致意。

△ 2020年9月27日,瀋陽,載有志願軍烈士遺骸的車輛駛向烈士陵園。

△ 2020年9月27日,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禮兵護送烈士棺槨步行進至地宮。

△ 蓋有國旗的烈士棺槨。

每一種家國情懷都是無私的。「大道」雖無形,但「大愛」,卻有聲。這是中華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位中華兒女的魂。

持續,未完:)

編輯 陳婉婷

校對 吳興發

相關閱讀

相關焦點

  • 盲盒2020 | 新京報攝影記者李木易年度作品
    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圖片部2020年度個人作品系列。這一年,我們用鏡頭凝視時代,記錄浪潮下的平凡和偉大。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李木易。
  • 如果我們不曾相遇|新京報攝影記者侯少卿年度作品
    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圖片部2019年度個人作品系列。這一年,我們見證大國之慶,感受盛世繁榮;也目睹世間冷暖,喟嘆人生不易。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資深攝影記者侯少卿。2019年結束了,21世紀就這樣過去了五分之一。在部門年終總結會上,我提到時間的話題,同事們都說我的世界觀太宏大,其實只是感嘆時間的腳步太快了,我已經落後了。
  • 平民百姓的故事,才是真實的中國 新京報攝影記者吳江年度作品
    點擊藍字訂閱中國最具新聞精神的攝影公號編者按:您現在看到的,是新京報攝影記者2016
  • 2020的碎片記憶|新京報攝影記者李凱祥年度作品
    本期出場的,是新京報攝影記者李凱祥。△ 2020年1月13日,通州強棒愛心棒球基地,少年棒球隊正在訓練。△ 2020年1月15日,榮烏高速濱州段,果師傅開車,妻子跟車。兩人路上交流不多,偶爾討論返程訂單問題。(點擊跳轉:壽光蔬菜「春運」進京)△ 2020年1月21日,春運期間,北京西站站臺上的旅客。
  • 2020,記「疫」 |北京日報攝影記者和冠欣年度作品
    3月9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等待採訪的新京報記者戴軒在小雨中為流浪貓撐傘。 3月17日,已經來到武漢50天的新京報記者陶冉,在駐地房間抽菸消愁。
  • 2020,記「疫」|北京日報攝影記者和冠欣年度作品
    3月9日,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等待採訪的新京報記者戴軒在小雨中為流浪貓撐傘。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當日關停,值最後一班崗的醫護人員靜靜等待關停時刻。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外,山坡上的武漢市民。3月10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最後離開方艙的市民坐在病床上等候。
  • 大道無形《清靜經》
    古琴自古即充分體現道家「大音希聲」、「大道無形」的藝術精神和審美境界。分享第三屆國際道教論壇《清靜經》唱頌:敬善媛 古琴:趙曉霞《清靜經》全文: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 荒木經惟等5位日本攝影大師經典作品7月亮相三影堂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主辦,成都當代影像館、深瀨昌久檔案館協辦,《寫真黃金一代——日本攝影大師五人展》將於7月18日-9月20日在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展出。在為期兩個月的展期中,將展出荒木經惟、森山大道、深瀨昌久、石內都、細江英公的118件經典攝影作品。
  • 森山大道攝影作品集分享
    《日誌》表明了他每天不間斷的攝影之旅使他的作品充滿碎片,重複,偶然性和混亂。為了舉例說明森山大道的攝影作品的長期和廣泛影響,本出版物不僅包含桑德拉•菲利普斯(Sandra Phillips)對其作品的概述和分析,還包括這些年來與他一起工作過的人的簡短私人便條:西蒙•貝克,馬克•霍爾本,埃爾維•錢德斯,尼克•羅德斯和石內宮古。
  • 每個人都是英雄《人民畫報》記者秦斌年度攝影作品
    《人民畫報》記者2020年度個人作品回顧系列來了——在這殊為不易的一年裡,他們記錄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時刻,定格了一個又一個值得回味的瞬間。從今天起,小編將陸續為您帶來年度經典作品集錦。《人民畫報》記者秦斌年度作品回首2020年,我們可以從一幅幅新聞照片看到這一年的不易,看到中國人的團結與堅韌。在全體國人的努力下,我們生產生活漸漸恢復正常。在這一年裡,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奉獻力量;這一年裡,每個人都是英雄,用笑臉照亮光榮之路。作為一名記者,忠實記錄即是本職所在。
  • 新京報2014年度新聞報導獎發布(案例+點評)
    張樹庭:新京報獨家新聞太多,質量都很高,評選真不容易。選擇這篇,看中其對現實問題的敏銳關注,以及對解決實際問題的重大影響。朱學東:題材重大,獨家,社會反響強烈,導致整改,社會意義巨大。展江:網際網路時代,真正的獨家新聞,恐怕只能發生在人跡罕至之處。那就看題材和作者的表現力了。不用說,這組圖文作品社會意義巨大,令人震撼。
  • 大愛有聲丨10月20日大愛日新聞廣播特別節目傳遞特別的愛
    2016廣東廣播大型「大愛有聲」系列公益活動將於10月20日在西城都薈舉辦,廣東新聞廣播將推出全天特別公益版面,全力展現「大愛」的力量。1、「一早一晚」活動當天,廣東新聞廣播將從9點開始推出特別公益版面,早上9點到10點,《直播廣東·早聽天下》將為您盤點「大愛有聲」一年來的亮點,並連線各路記者、主持人,了解當天活動的情況。
  • 什麼是「大道無形」?既然無形,那要怎樣才能修道?
    有的人可能是看到本文章的標題進來的,覺得一個「零基礎」的人,怎麼可能看得懂「大道無形」,意思是說,單就「大道無形」這四個字來說,它的標準就就已經很高了。其實,這是因為你的思想境界比較高。真正的修行境界,往往越高的,其實越低。有時候,往往越低的,它的境界卻越高。
  • 【作品欣賞】2014 年Sony 世界攝影獎比賽結果出爐!
    公開組10名得獎人中,有臺灣攝影師王耀崇的作品<臺灣新娘的眼淚>,可惜卻未在動態瞬間類別奪下金獎,而拔得頭籌的則是馬來西亞攝影師的<潑水瞬間>作品。公開組的這10名得獎者可獲得一臺Sony 最新微單眼相機a6000 ,並角逐年度大賽的總冠軍。在4月30日,Sony 將在「Sony 國際攝影節開幕式"上宣布最終贏家,並頒發美金5000元的獎金,得獎者再飛往倫敦領獎。讓我們來一起欣賞這些得獎攝影作品吧!
  • 田沁鑫生命中的三部戲丨新京報年度藝術家
    採寫:新京報田超新媒體編輯:田偲妮本文圖片出處見署名新京報2017最藝術演出榜投票在本周已經陸續結束,各大年度人氣作品和新銳名單都已出爐,我們將在明天公布票選結果。今天我們將放出新京報2017最藝術演出榜——年度藝術家的專訪,今年當選年度藝術家的是:田沁鑫2017年,對田沁鑫來說,是值得記住的一年。
  • 大愛有聲|2021為「打工人」送溫暖
    第四屆「大愛有聲·讓愛回家之溫暖回家路,保濟愛同行」大型公益活動已正式啟動,四大公益項目,我們繼續伴你溫暖同行。廣東廣播電視臺、讓愛回家公益促進會、王老吉藥業為「打工人」送溫暖2021年1月8日,廣東省讓愛回家促進會、愛心企業王老吉藥業保濟口服液等舉辦的「大愛有聲 讓愛回家之溫暖回家路 保濟愛同行」大型公益活動在廣東廣播中心正式啟動。
  • 多地取消跨年活動:防控好疫情才有歡樂祥和新年 | 新京報快評
    2021-01-07 09:50:37 來源: 新京報評論 舉報
  • 記者:周慧曉婉 編輯:吳龍珍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訊(記者周慧曉婉)11月6日,由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攜手呈獻的第九屆香港主題電影展如約到來
  • 把孩子逼得要自殺的「遊學魔窟」,也好意思叫「大愛無疆」?|新京報...
    ▲「大愛無疆」官網截圖文 | 張豐類似豫章書院、「成都嘉年華」這些極端的「矯治教育」案例,雖然屢經媒體報導,仍然很難絕跡。就在今天,一個叫「大愛無疆」的遊學魔窟再次被曝光。據紅星新聞報導,在「大愛無疆」的官網,他們聲稱專註解決輟學、厭學、逃學、拖拉、網癮、抑鬱等問題。雖然大愛無疆的遊學營學費高達10天10萬元,但仍有不少家長趨之若鶩。豫章書院一類,是通過體罰、囚禁和暴力訓練,規訓那些「不聽話的孩子」。最近被曝光的「大愛無疆」,則通過暴力懲罰來治療「精神病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