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被催婚 !「三年以上」單身者比例居首的地方居然是...

2021-03-03 人民網


  2016年新年伊始,中國某知名相親網站正式發布《2016年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是根據網站旗下9000萬單身會員的抽樣調查數據。報告顯示,新年「二孩」熱,67%受訪者希望生育二孩;97%受訪者趨向晚婚晚育,結婚年齡選擇25歲以後,45%的女性選擇在30至35歲生育;超六成單身連單三年以上,一線城市更為突出;超六成單身男女認為選擇婚戀網站找對象更精準;擇偶上,受今年螢屏屏霸的影響,男愛「傻白甜」,認定結婚就是一輩子,女愛「輕熟男」,強調真愛至上; 45.9%的單身倍感孤獨,渴望分享被愛。

近七成人希望養二孩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單身們對「二孩政策」態度如何呢?報告顯示,近七成(67%)單身表示希望生育二胎,進一步發現,學歷、收入等是影響意願的主要因素。報告結果與過去傳統 「越沒文化越想生孩子」的想法截然相反,58.6%的本科以上學歷受訪者表示考慮生二孩,本科以下學歷受訪者中有48.5%會考慮生二孩;月收入2萬元以上的單身,生二孩的意願非常強烈,高達70.8%,同時男性比女性生二孩意願高出5.36%。

  在結婚年齡考慮上,單身男女趨向晚婚晚育,97%受訪者選擇25歲以後結婚。45%的女性受訪者選擇在30至35歲生育第二胎,另外還有35%的女性相當勇敢,甘願冒著大齡生產的危險,選擇在35歲之後生育二孩。

單身三年北京第二

  有人說「單身三年成癮」,說的是一個人生活時間長了,久而久之就會變成習慣。報告顯示,62.28%的單身受訪者已保持單身三年以上,而且男性和女性的比例都相當高,分別達到63.87%和59.13%。通過進一步分析單身三年以上人群分布情況,發現單身三年以上比例居全國之首的為深圳,其次是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

  不過,報告也顯示,僅2.9%的受訪者表示享受單身生活,而45.9%單身倍感孤獨,渴望有人分享,渴望被愛。這一現象在男性更為突出,單身孤獨感高出女性11.22%。受訪者張先生表示:「以前戀愛的時候,衣物有女朋友幫忙挑選,三餐有女朋友監管,碰上不開心時候還有女朋友噓寒問暖。現在單身,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一個人,有時想找個人依賴一下都沒有,感覺特別的孤獨空虛。」

  婚戀專家分析,單身男性比女性更孤獨是因為受傳統的思想影響,男人有淚不輕彈,為此他們常常壓抑自己的情緒,其實內心更渴望獲得關注獲得關愛。相反,隨著社會發展,女性世界越來越豐富,姐妹間的情感也比男性更加親密,大大降低孤獨感。

近一半人認同「男不夠優秀」

  同是天涯單身人,男女卻有別,報告顯示,46.72%的男性認為「自身條件還不夠優秀」,僅16.36%女性認為「自身還不夠優秀」是她們還單身的原因,遠遠低於男性。另外,52.47%女性為沒有遇到足夠優秀的人選擇單身。從報告結果來看,男女單身主要原因都隱約指向男性不夠優秀。另外,31.15%單身男性選擇「有經濟基礎再戀愛」,展現出新時代男性務實的婚戀觀。

每逢佳節被催婚

  元旦期間,不少單身們開始吐槽被父母催婚的痛點。報告顯示,66.07%的受訪者都有被催婚的經歷,尤其在逢年過節時,催婚頻率高出平時20個百分點。「父母經常催婚,聽多了很煩人。」「每次逢年過節回家,爸媽都問對象的事情,我也只有硬著頭皮不說話。」「一畢業就被催著找對象。」不少受訪者這樣表示,佳節被催婚現象在一線城市更為突出。

渴望結婚源自缺陪伴

  2015年末,中國迎來第四次單身潮,2016年單身們因為什麼原因渴望婚姻呢?報告數據顯示,10.42%的單身受訪者因父母親友的不斷催促詢問希望快點結婚,21.23%的受訪者因為「快要錯過自己理想的結婚年齡」,38.82%的受訪者反映「時常感到孤單,需要人陪伴」。

  這表明,單身人群的渴望婚姻多源於自我內在的需求,主要是「快要錯過自己理想的結婚年齡」和「時常感到孤單,需要人陪伴」,反而因「父母親友的不斷催促詢問」急於結婚的較少。情感專家分析,從目前會員調查反映,城市裡一人單打獨鬥太孤單了,希望快點找到人生伴侶,有人陪伴,也更有鬥志。

網站成「脫單」捷徑

  面對著年齡逐年增長、家長催婚、逼婚、內心孤獨渴望有人做伴等,這些年單身們付出了許多努力。報告顯示,除了參加傳統的親朋好友安排的相親,微信、QQ、陌陌、婚戀網站等社交軟體結交異性成趨勢,尤其是婚戀網站,高達65.7%單身男女選擇婚戀網站或婚戀網站的線下人工紅娘服務幫助脫單,比社交軟體高出20%。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社交軟體和婚戀網站兩者都有交友的功能,但社交軟體更多停留在結識朋友的層面上,而婚戀網站以誠信相親為目的,徵婚精準性和匹配率更高,特別這幾年線下人工紅娘的發展,使得相親更為人性化,安全靠譜的徵婚形象也逐漸走進單身男女心裡。

擇偶取向男女不太同

  2016年單身們對婚姻態度、擇偶取向上有什麼趨勢呢?報告顯示,男性最看重女性孝順、細心體貼和脾氣溫和,傻白甜的鄰家女孩,35.47%的男性相當長情,認為結婚是一輩子的事。女性在擇偶中最看重對方誠實正直、主動上進、細心體貼,45.63%的女性對待婚姻堅持真愛至上,不愛就分開。

  《2016年度單身人群調查報告》旨在記錄當下人群的婚戀觀念及行為,反映了單身人群的情感變化及趨勢,希望為更多單身男女提供婚戀參考和幫助。在中國男人配不上中國女人問題上,建議男性在提升自我價值同時,不妨對自己多一點自信和勇敢,而女性在擇偶中,適當調節擇偶標準,保持平衡,這樣才能更快獲得愛情。年末催婚潮,若子女已經意識到自己問題,父母也不要給子女太多壓力,順其自然。

夜讀│人生要去繁就簡

被刷屏的人民日報「權威人士」到底是誰?

2015八大「科學」流言,你中招沒

(摘自北京晨報)

主 編丨凌陳 編 輯丨李兵兵


相關焦點

  • 每逢佳節被催婚,聽完這首歌,再也想不起原版《野子》的歌詞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然而總有一些人每逢佳節被催婚。雖說父母催婚是他們對子女的一份心,子女應懷感恩之心,但有時候往往會事與願違。比如這位家住重慶的黃女士,今年30出頭,父母不斷催婚,讓她決定去婚戀網站試試運氣。結果沒想到被婚戀網上的男子騙了40多萬!
  • 為什麼每逢佳節被催婚?
    今年春晚的小品《每逢佳節被催婚》引發了很多爭議。從近年來自媒體呈現的催婚故事看,催婚現象已經逐步超越私人領域而演變為家庭之外的公共話題,甚至變成代際矛盾的一種形式,在這之中,又不得不說,青年女性面臨的催婚壓力以及婚姻焦慮都要更加突出。
  • 鄉「愁」:獨在異鄉是單身 每逢春節被催婚
    每逢佳節被催婚——不知何時,這句順口溜開始在年輕人中流傳。春節將至,「相親」這件事又將牽動單身男女和他們家庭的心弦。  現象之一 趕場相親,速食戀愛  「春節7天假期,要趕8場相親,連快餐都沒耐心陪對方吃一頓……」  解讀:報告顯示,超7成的單身男女有被催婚的經歷,其中,近20%的人表示一年內被父母催婚次數超過12次,近半單身男女表示逢年過節必遭遇催婚。
  • 每逢佳節被催婚,單身男女「闖年關」!心理專家這麼提醒……
    為了應付「催婚」,網上出現了千奇百怪的攻略,甚至相關產業也應運而生,比如說「租個對象回家過年」。不少單身青年男女吐槽:母慈子孝地過一個溫馨的節日咋就這麼難呢?但父母們也很委屈:我們全心全意都為了子女好,卻為何成為討伐的對象?由此可見,在「催婚」這件事上,很多家庭都有過關係緊張的時刻。然而血緣親情割裂不斷,即便有再多爭執,一家人還是要彼此理解。
  • 又是一年七夕時 「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今年馬上就30歲了,雖然單身讓我有更多的時間享受自由,可爸爸媽媽天天在耳邊催,有時看著朋友圈裡曬的甜蜜牽手、婚紗照,心也會悸動。」「大學的同學們一個個發來了喜帖,一年光送禮就送出去快一萬塊了,家裡父母也不斷地催促該成家立業了,我也想啊,可是遇不到合適的,我也不想委屈自己。」又是一年七夕時,「每逢佳節倍思『親』」。
  • 過年你被催婚了嗎?你怎麼回應的?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被催婚」,催婚這個最有中國特色的事情,在每年2月的時候最精彩。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家是一個有親人居住的地方。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伴侶在哪裡,家就在哪裡。祖輩的家稱為老家,晚輩的家稱為小家,家是一個快樂成長的地方。從孩提憧憬到青春綻放,是人生最美的一段時光。在這裡,留下了學步的腳印,也留下了甜蜜的夢想。家是一個傾訴衷腸的地方。
  •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重陽節三首詩詞賞析
    此詩寫出了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詩一開頭便緊切題目,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悽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節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覆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開篇一句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
  • 父母催婚自唱自演歌伴舞 何如互信共唱全家福
    因為33歲還單身,在過年前遭到父母花式催婚:「草原最胖的花,你還單身吧,三十幾歲,你也別灰心啊!雖然你長殘了,但你並不差,擦乾眼淚,過年去相親吧。」33歲的陶先生收到了媽媽的「催婚歌」,父母還編歌伴舞。這一情景引發網友熱議:每逢佳節被相親,你看蒼天饒過誰?每到過年,催婚題材的新聞也會頻頻爆出。
  • 每逢佳節倍思親,醉美重陽詩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促膝談丨每逢佳節被逼婚?六大不得不看「反逼婚攻略」
  • 秦嵐被催婚,俞飛鴻被催婚,吳昕被催婚,被催婚不缺你一個
    面對被催婚時,秦嵐就如莫向晚一樣霸氣:「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如此優秀的高分值女性秦嵐,依然面臨著被催婚的事兒,無非就是傳統的觀念中認為:年齡大了,該結婚了,不結婚就是不正常。經常看真人秀節目的人都會看到這樣的事實:節目中有單身並且稍微大一點(30+歲以上)的女星在場的話,基本都會上演催婚這個情節劇目。 家人也好,朋友也好,你的粉絲也好,關心也罷,感興趣也罷,總之催婚。
  • 《每逢佳節倍思親》親情教育微電影在鄭州省匯中心鄭州開機
    每逢佳節倍思親,為迎接「國慶、中秋」雙節,《社區故事》攝製組經過精心籌備策劃的《每逢佳節倍思親》親情教育微電影,9月19日上午在鄭州省匯中心鄭州素弘工作室開機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開機大吉《每逢佳節倍思親》二柱向父母懺悔劇照上午九點,在省匯中心大廈鄭州素弘工作室總部會議室,劇組演職人員齊聚一堂,舉行開機儀式。
  • 每逢佳節倍思親丨重陽古詩詞100首
    002.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弟妹蕭條各何往,幹戈衰謝兩相催。 013.重陽日有作(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撏白髮真堪笑,牢鎖黃金實可哀。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014.舟行即事(杜荀鶴) 年少髭鬚雪欲侵,別家三日幾般心。朝隨賈客憂風色,夜逐漁翁宿葦林。
  • 每逢佳節:兵不解甲,馬不卸鞍
    每逢佳節,兵不解甲,馬不卸鞍。又逢中秋、國慶,在這個萬家團圓、普天同慶的日子裡,人民子弟兵依然堅守崗位,一如平常。他們行走在邊防線上,他們翱翔在祖國長空,他們巡弋在大洋深處,他們鏖戰在演兵沙場……他們知道,軍人的字典裡沒有節假日,只有枕戈待旦,只有備戰打仗,只有保家衛國。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 聽完這首《催婚》,已經想不起原版《野子》的歌詞了…
    圖片來源:@阿貴時評就如同這首歌中唱的一樣↓還記得那位叫蘇運瑩的女生演唱的《野子》嗎?在《中國好歌曲》的舞臺上,她憑藉這首歌一鳴驚人。如今,這首歌被改編成了這首《催婚》,不知唱出了被催婚青年的心聲。你是否也在被催婚?
  • 抖音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 《胖三斤》在哪聽歌詞介紹
    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是什麼?要過年啦,馬上胖三斤的日子就要到了,抖音最近也捧紅了這一首每逢佳節胖三斤的歌曲,很多人都覺得這首歌的笑點十足,下面我們來具體說說這首的資料。抖音都說每逢佳節都胖三斤歌名:  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胖三斤》,是在2018年5月份發布的歌曲,歌曲是PLAYHARD、輒仔Z.male、Colin$an、DBDX幾位歌手共同製作演唱的。
  • 聽完這首《催婚》,已經想不起原版《野子》的歌詞了……
    先來聽聽原版——如今,這首歌被改編成了一首《催婚》,唱出了無數被催婚青年的心聲,刷爆朋友圈!《催婚》☟來看看人家的歌詞你是否也深有體會呢?,我就不找對象催啊催啊,又能把怎樣沒有車沒有房,長得還醜就和爹一樣~☟催啊催啊,我就不找對象催啊催啊,你兒子就這樣你看我在勇敢的微笑你看我在勇敢地去揮手啊~
  • 每逢佳節胖三斤,你的節後「自救」計劃開始了麼?
    各位過年好啊過去的一周是不是嗨的上了天每天日夜顛倒、瘋狂玩樂、胡吃海喝但幸福時光總是短暫的一眨眼的功夫,工作日開始了人已動,神未歸看看小肚子再看看錢包帳戶,心情不知怎麼變得多愁善感,每逢佳節胖三斤「每逢佳節胖三斤」的節後綜合症才是春節之後最大的餘痛
  • 中秋佳節:每逢佳節倍思親
    「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闔家團圓,舉杯歡暢,才是最美妙的趣事。異鄉的月亮再美再亮,也不如陪伴在親人的身旁,陪伴是對父母和親人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高的孝道,最珍貴的禮物。此時,中秋夜月, 秋高氣爽,望月凝思,露水沾潤,思念的情愫在微涼的秋風中悠然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