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關於演員是否真的應該打耳光的文章。不少網友表示,這要看演員的演技。如果演技夠好,打假也能讓觀眾感覺真實。如果演技差,觀眾就感覺不到氣氛。
事實上,老劇作家劉佩琦曾經就是否要動真格發表過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說,每次喝酒、扇耳光,都是棒槌導演,演員也是。劉佩琦說,藝術是一種虛假的戲劇。用虛假的表演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內容,才是藝術的真正魅力。
他甚至問,如果他想把一個人綁起來燒死在戲裡,他真的要燒嗎?或者你感覺不到自己快死了?
但是還真有一位這樣的導演,為了追求真實,無視動物生命,炸死一條軍犬。
2007年,導演姚守崗做客中央電視臺第六頻道的電影採訪節目。
他提到了自身10很多年前拍攝影片《犬王》時軍犬的「英雄人物事跡」。
《犬王》是一部抗日電影,敘述了我軍用軍犬進攻敵人的故事。1993年獲廣電局「出色電影獎」。直至多年以後姚守崗的訪談類節目開播,觀眾們才意識到影片中狗死亡是100%真正的。
當時,姚守崗曾考慮過用普通狗當「演員」,但普通狗可以經常表演。用道具使他們奔跑是不可能的。當時拍電影沒有特效,導演姚守崗就有了「借」一隻訓練有素的軍犬拍攝的想法。
在射擊過程中,他把炸藥綁在狗身上,用三臺機器在三個位置拍攝狗奔跑途中爆炸。
訓練狗的士兵聽到這個消息後哭了起來,但事情已經結束了。
然而,2007年,當姚守崗回憶起2007年該片的拍攝細節時,他的觀點更是不以為然。起初,他痛哭著說,即使過了很多年,他還是捨不得那條狗。然而,為了拍這部電影,必須殺死一條狗,並且必須挑選一隻軍犬。其他的狗是做不到的。他說那隻好狗非常聰明,相當於一個七八歲小孩的智力。
在《犬王》中飾演耿大山的演員王超表示,其中一個必須在拍攝時完成,因為沒有第二次拍攝,為了減輕狗的痛苦,有必要對狗進行一次炸死。
為此,姚守崗設置了三臺機器跟蹤拍攝,以保證一切安全。 這部電影最大的感觸是,中國導演為了表現日軍的殘酷,不惜犧牲了一隻軍犬。
事實上,很多電影都有類似虐待動物的場景,但在影片的結尾,會有一句話「在拍攝過程中沒有動物受到傷害」。然而,像姚守崗這樣的導演為了追求真理和藝術而採取動物生命,這還是第一次。
這個節目播出後,很多觀眾都覺得很不舒服,但當時網絡還不發達,沒有出現大的輿論浪潮。直到幾年後的2010年,一位博主將這段視頻傳到微博上,迅速引發網友熱議,譴責導演的暴行。
有一次,該片的豆瓣評分統一為1分,該片的評分降至2.7分。
評論中也充滿了對導演行為的憤慨。對此大家怎麼認為的呢